徐增英:以刀为笔,以木为纸,用线条抚摸城市化的肌理▸画说人生◂
用线条抚摸城市化的肌理用刀刻讲述现代化的印记
多年以来,徐增英以刀为笔,以木为纸,以版画镌刻下对城市生活的感悟。
那些点线,四通八达地穿梭在高楼、河流、天与地,仿佛一章画满音符的曲谱,谱写着都市的千种风情,吟唱着力与美的赞歌。
让我们随徐增英的版画,一起感受上海的呼吸与脉搏。
1
魔都的黄金时代
套色木刻 92x123cm
2
沪上游之外白渡桥印象
套色木刻 90x60cm
用钢的身躯摆渡时光/ 沉舟侧畔聆听的是无眠的渔火/ 还是岁月的随想
3
中国商飞-C919
木刻版画 123x183cm
擦拭几千英里的过去/ 我依然新生/ 载满你的荣耀/ 飞向你说过的那片天际
4
春江水暖
木刻版画 122x92cm
工人的“过山跳”变成了铁臂的起落/ 青山在人未老/ 一路向前的昂扬/ 依旧奏响那一曲热气腾腾的劳动号子
5
大码头
套色木刻 30x60cm
挥动的/ 是钢铁臂膀/ 吞吐的/ 是万千气象/ 物流牵脉动/ 巍峨铸货山
6
岁 月
套色木刻 45x30cm
时间的计量单位/ 在表的表盘/ 在我的脸庞/ 秒速滴答/ 心跳噗通/ 是不是它跑过的几秒/ 又在我皮肤安置
7
嫦娥奔月-上海科创心系宇宙
综合版 92x76cm
我发出电波/ 当作一记摇篮曲/ 在今夜的梦里/ 我愿沉醉在你/ 浦江的柔波里/ 你的星孩
Q1
关于上海
Q:你眼中的上海是怎样的?生活在上海对您的艺术创作有怎样的影响?上海又是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您的作品中?
A:上海自近代以来一直是中国追求现代化的风向标,也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标杆和前沿,她是一座海纳百川中西交汇的大都市。生长在这样大都市,你的创作眼光必然是世界性的,同时又是历史的,你会关注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也会自然而然地去关注世界其他城市的文化艺术,甚至会超越整个地球,关注到外太空,整个人类的生存状况。当你关注整个世界,关注现在,真诚地在都市中生活,也自然会感悟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艺术创作是解衣盘礴、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会把都市生活的风情万种记录在作品中。
Q2
关于创作
Q:版画对大多数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总觉得是一种有年代感的艺术形式,但在您的作品中,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新意”与“亲近”,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对当下版画创作的认识?
A:也许版画艺术脱胎于传播与复制的印刷术,在技术上是亲民的,在艺术上又有些高冷,所以给人感觉既陌生又熟悉。其实版画艺术一直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觉醒时代》那些搭配旁白的黑白木刻版画极富视觉冲击力,深沉厚重的版画画风让人印象深刻。“笔墨当随时代”当代版画的创作必然是与时俱进的,版画作为一个画种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一种媒介,国画、油画、版画等不同媒介是无高下的,而使用者的思想境界最要紧,所以艺术境界有高下,体现的是一个艺术家的修养。
徐增英工作照
Q3
关于传承与创新
Q:在谈到创作时,您用了“澄怀味象”这句传统艺术理念,那么在表现城市建设等现代题材时,您如何关照传统美学?
A:中国的哲学自古就有从人出发感知整个宇宙而达到“天人合一”思想,中国美学一直是关照人生的美学,中国艺术的传统也是为人生的艺术。所以我认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口号就是一种对传统思想、传统美学的关照。如果从中国视觉艺术传统考察,中国绘画造型的主流是线条,中国书法就是线条艺术。“一画者,众妙之本,万象之根”,所以我的作品在造型上也是以线为主。以刀为笔,以木为纸,用一刀一刀的线条刻画、感悟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用气韵生动去努力浇灌作品的魂。
徐增英
1977年生于上海,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任教于上海思博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作品曾多次获全国美展优秀奖、提名奖,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美术奖,上海文艺创作优品奖等。
文编 | 忻 颖
美编 | 音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