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7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百家姓》之前的故事:姓什么很重要吗?

额的个神 2021-07-01


 

《史记》说,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姓公孙,有二十五个儿子。但这些儿子全部没有都跟着爸爸姓公孙,而是其中十四个姓了十二个不同的姓,另外十一个,则根本没有姓。

以今人的眼光看,这条记录显得怪怪的:

第一,儿子不跟爸爸姓;

第二,儿子们还各姓各的;

第三,拥有自己的姓,是一种荣耀,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的。

另外,司马迁说黄帝姓公孙,其实不是主流说法,更多人认为他老人家应该是姬姓。公孙是氏,此外,黄帝还称为轩辕氏,又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总之,他有好多氏。

其实,谈到姓氏问题,后世学者往往并不认为司马迁有多大权威,恰恰相反,太史公被认为简直是混淆了姓氏区别的反面典型。

当然,这种混淆是他那个时代的风气,司马迁的写法,恰恰代表着新时代的来临。

姓最初的含义是什么?古人解说过于简单,现代以来受西方影响,又引入了“母权社会”、“图腾说”之类似是而非的理论来强行阐发,结果水越搅越浑。

可以确认的大概是这么几点:

第一,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

甲骨文中的“姓”字,今天简体字的写法与之一脉相承,是一个表示“女人所生”的会意字。而《庄子》《吕氏春秋》《商君书》等战国文献都还保存着这样的历史记忆,上古时期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姓的本义,就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群的共同标志。

司马迁那个黄帝有十四个儿子姓了十二个姓的说法,来自《国语》,其实代表着春秋战国以来的一种倾向:天下一家,所以众多不同姓的部族,都是黄帝的后代。

第二,姓的数量非常少。

古代学者基于文献的研究,结论是春秋时代的姓,不过21个。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新材料里,也只发现了很少的几个新姓。李学勤先生说:“如果认为甲骨、金文中有好多未见的姓,是不可能的。”

第三,社会交往中,很少有人会提及男子的“姓”。

顾炎武精读《左传》之后,发出了一句铿锵有力的设问:“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一个男子要在贵族社会里立足,常用的是他的氏。

 

某个姓的部族,随着时代发展族群繁衍,人数越来越多,就分化成若干个分支。

氏就是分支的名号(氏和支本来是同音字),理所当然的,只有成功的分支,才有条件拥有自己的氏。所以有氏的是贵族,而平民没有氏。

如《史记》告诉我们,治水的大禹姓姒,但是他的后代,至少分化出夏后氏、有息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祀氏、增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又如商朝的王姓子(或写作“好”),周灭商之后,瓜分商朝人口,分给鲁国“殷民六族”,给卫国“殷民七族”,这就是由子姓分化出的十三个氏。

氏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概念,因为只要发展得好,一个旧的氏还会分化出若干个新的氏,甚至于,既然成功了就可以获得自己的氏,如果成功了好几次,那同一个家族甚至同一个人,就可以拥有好几个氏。

比如后世民间人气很高的姜子牙,他是姜姓,但男子不称姓,所以先秦典籍里不会有姜尚、姜子牙之类的提法,只是我们今天习惯这么叫罢了。他的氏是吕,所以可以称他为吕尚或吕牙。周朝建立后,姜子牙被封到齐国,国君以国为氏,因此他的嫡传后代就成了齐氏,没资格继承君位的其他后代,被封为齐国贵族,也拥有了自己的氏,如《左传》里频频露脸的高氏(齐文公之后)、国氏(不详)、崔氏(齐丁公之后)、庆氏(齐桓公之后),其实也都是他的后代分支。

成功人士应该叫什么氏,或者书面点讲“命氏”的规则应该是怎样的?情况非常复杂:

有以国为氏的:齐鲁郑卫宋秦楚……这些先秦的国名,统统成了氏。

有以封地为氏的:比如著名的屈原,他是楚之同姓,也就是芈姓,因为祖上封地在屈,所以以屈为氏。

有以官职为氏的:如上官、司徒、司马、司空、太史、史……都一看就是官名。还有隐晦一些的,如李氏:古代法官叫大理,法官的后代就是理氏,而理与李相通,就又成了李氏。

有以居住地为氏的:如西门、东郭、南郭、北宫、柳下之类。

有以字为氏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孔子,孔子之所以是孔氏,就是因为祖上是宋国贵族,名嘉字孔父;又如郑穆公有七个成功的儿子,子驷、子罕、子国、子良、子印、子游、子丰,他们的后代就分别叫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成了把持郑国大权的七大家族,统称七穆,著名的“不毁乡校”的子产,就出自其中的国氏。

此外还有好多种类型,不能一一罗列。由此可见,即使并没有成功很多次,根据不同的命氏规则,一个人也可以拥有好几个氏。

虽然有五花八门的氏,但姓是始终不变的。男人们用氏来标榜自己的贵族身份,姓平常用不到,但自己姓什么,男人们倒还是记得的。

女子称姓。女人的姓是很容易知道的,根据同姓不婚的原则,男人就可以判断,我是否可以向她求婚。

同姓不同氏,理论上讲还是不能结婚的。如齐国贵族崔杼,看中了自己的家臣东郭偃的姐姐,想要娶她。崔氏是齐丁公的后代,东郭氏是齐桓公的后代,都是姜姓。所以崔杼的欲望,就被视为非礼甚至乱伦。

但同氏不同姓,倒没有关系。如卫国有个被孔子称赞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文子,假设说,孔子要和孔文子结亲家,就不存在障碍,因为孔子是子姓孔氏,孔文子是姞姓孔氏,彼此并不同姓。

这就是所谓“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

但这一套贵族社会的规矩,春秋后期就明显松动,战国时代更是乱了套,姓氏合流的趋势非常明显。女子称氏、男子称姓的情况都出现了。

如楚怀王宠爱的女人叫郑袖,若按照春秋的老规矩,恐怕该叫郑姬(来自郑国的姬姓女子)或怀姬(嫁给楚怀王的姬姓女子);如秦国宣太后的同母弟,《战国策》和《史记》都称他为芈戎,要是《左传》说到这人,只会称他为公子戎(楚国的公子[其实是王子,但《左传》不会承认的]叫戎的,芈这个姓则不必提)。但也不能说《战国策》《史记》就错了,显然当时人就是这么称呼他的。

总之,旧规则解体新规则尚未确立的年代,各种乱糟糟都是可能的。司马迁介绍秦始皇说:“名为政,姓赵氏。”——“姓某氏”这个说法,本身就透着姓氏不分。秦国国君祖上很想攀附阔得更早的赵氏,确实曾自居赵家人,因此称赵政是可以的;但国君以国为氏,叫秦政当然也对;秦始皇的妈妈是赵姬,秦汉时称呼孩子时喜欢把妈妈捎上(如卫子夫为汉武帝所生的太子,叫卫太子),照这个风气,还是可以叫赵政;而既然战国时有芈戎、子渴、姜敬之类的姓名组合,称秦始皇为嬴政,也并不见得像现在有的人说的那样就是错的。

 

合流后的姓氏统称为姓,这才是《百家姓》所谓的“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姓。

怎样给这么多姓排次序,有些时代无所谓,有些时代却是大学问。

西汉的时候,似乎就比较无所谓。前面介绍过,西汉末的人史游作《急就篇》,罗列了一百多个姓名,这一百多个姓的排序,就不大看得出道理来。开头八个姓名: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

    周千秋,赵孺聊。爰展世,高辟兵。

 

史游倒是挺给自己面子,把自己的姓排在第四。对照西汉的历史看,这八个姓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

汉朝皇帝姓刘,但刘姓被放在中间靠后的位置:

 

雍宏敞,刘若芳。毛遗羽,马牛羊。

 

我们倒是知道,汉高祖刘邦特别讨厌一个叫雍齿的人,偏让雍姓排在刘姓前一位,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给皇上添堵。紧随其后的两个名字,则充满了生活气息,十分喜感。

总之,作为一个宦官,看不出史游对皇家的姓氏有什么特别的敬意。

这种情况,可能和西汉开国的“布衣将相之局”有关。刘邦是不过泗上亭长,他手下那些得力的文臣武将,出身高贵的也不多。等到汉武盛世,人民幸福与否固然大可讨论,但确实不拘一格降人才,形形色色的人都可能有机会。一个人要想成功,靠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你的血统高贵与否,权重相对小很多。这种情况下,姓也就是一个并非特别重要的符号,相应的,姓氏排名,也不妨随意一点。

但东汉之后,整个社会就往阶层固化的方向,一路狂奔。

魏晋时期确定九品中正制,根据门第来判定人品高下,进而决定你可以做什么官。有关部门在选拔官员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查谱牒,看看你出身于什么样的人家。这种情况下,你的姓可以列入第几等,同一个等级内排序如何,都是荣辱所系,一点马虎不得。

《世说新语·方正》里有这么两个故事:

东晋的时候,王胡之在会稽东山的时候,生活很贫困。乌程县令陶范听说了,就送了一船米给他。王胡之拒绝说:

 

“王脩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


 

这句话里,王胡之提到自己称字(照说是不合礼的,但魏晋时很常见),提到的谢尚,也称字,但对陶范却喊小名,显得很轻蔑。

王胡之出身琅琊王氏,是顶级高门;虽然陶范的父亲陶侃手握兵权位极人臣,陶范本人也已经是一县之长可以尊称为“百里侯”的,但陶姓总之是不值一提,所以王胡之不想和陶范发生任何联系。

谢尚是陈郡谢氏,王谢并称,但琅琊王氏资格老,谢家当时还有点“新出门户”的味道,排名次序,也绝不能乱。说到自己要去跟人要饭吃,王胡之的语气里,却带着点俯就的意思。

再如东晋周顗任吏部尚书时,有一夜在官署里突然得了病,情势非常危急。尚书令刁协知道了,尽心尽力救护。过了很久,周顗的病情才稍稍减轻。

魏晋以来,尚书令是“总百揆之得失,管王政之开塞”的重臣,当时刁协极得晋元帝宠任,更是周顗的直接领导。不过渤海刁氏这种门第不值一提,所以对汝南周氏这样著名的高门,反而是刁协难免有点讨好的意思。

天亮后,周顗的弟弟周嵩匆匆赶来,刁协过来对他大哭,诉说周顗的病情,结果周嵩扬手就给了刁协一个耳光。刁协只得躲到门边,周嵩来到兄长面前,也不问病情,直截了当地说,兄长你一向是有名望的人物,“那与佞人刁协有情?”怎么可以和刁协这种小人有交情呢?

皇帝赋予的大权,深夜救护的恩情,碰掉“刁”这个寒门的姓一减分,立刻就不值一提。

《世说新语》写下这样的故事,用意是赞美王胡之、周嵩严于自律的方正品格。对这种时刻牢记自己姓什么,而特别瞧不上别人忘了自己姓什么的做派,不但汉人士族引以为豪,少数民族也视为汉文化的优越性,积极效法,所以后来北魏孝文帝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胡人改汉姓,并且为鲜卑贵人的姓族和汉人的门阀,精心设计了对应标准。

到了唐代,皇权固然重振声威,但这个风气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贞观十二年(638年),唐太宗下诏让官员组织谱学专家,排列门第次序,编写《氏族志》。结果官员们一开始没有领会精神,第一稿仍然是把山东大姓崔民干在第一等,高居于皇家和外戚之上。唐太宗大为恼火,把自己当意图说得更加直接,又对山东大姓能力和品行进行了严厉地批判。这才让大臣们把皇姓列在首位,外戚次之,但崔民干仍然紧随其后。

其实唐太宗也知道不能冒进,他制定的编写《氏族志》的原则,也包括“退新门,进旧望;右膏粱,左寒畯”,充分尊重了世家大族的特殊地位。这样,《氏族志》分为九等,计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才做到了让全社会普遍接受。

相形之下,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实际上是由武则天主导的《姓氏录》,就多走了一步。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被排斥在《氏族志》之外,士族出身的官员阻挠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时候,又拿她寒微的门第说事,所以她决定废除《氏族志》,重编一部关于姓氏排名的书。

这次重编的基本原则,是“崇树今朝冠冕”,除了抬高皇后家的地位外,基本由官职大小来决定姓氏排名,并且扩大了入选范围:做到五品官,就可以入《姓氏录》,即使军卒因战功而晋升五品的,也不例外。结果世家大族觉得蒙受了莫大的侮辱,称《姓氏录》为“勋格”,表示坚决抵制。

 

回首这些往事,不由得使人觉得,《百家姓》的编者,真是非常轻松。

《百家姓》形成于宋朝,作者不知道是什么人,有推测说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大体合理。

宋朝皇帝姓赵,吴越国国王姓钱,末代吴越王钱俶的正妃姓孙,吴越国的邻居南唐国主姓李,这是《百家姓》前四位。

之后的排列就看不出有什么深刻的用心,四字一句押个韵,别的就没啥了。

唐末天下大乱,传统的世家大族基本都被肉体消灭。唐宋变革,有不少学者强调,重点之一就是平民社会的兴起。

换言之,姓什么再次不是那么重要了。

哪怕再经历改朝换代,也没什么大影响。比如说到了明朝,从最起码的政治正确讲,也应该把朱姓提到第一位,明朝也确实有人编了一部《新刻串义百家姓》,就是这么处理的,但官方并没有力推,这书也没什么影响。

毕竟,大多数人只是要一本简单的书,帮助认识和会写常见姓氏而已。即使如“赵钱孙李”这样曾经有点政治用心的排序,多数人背诵时,也并不会去关心啊。

《百家姓》没什么内涵,挺好的。太追求有内涵,是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