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渊明:诗歌、生活与思想

2017-04-29 古典文学与文化 古典文学与文化

一、陶渊明诗歌题材

20170426 11:21 (星期三)

王老师:

关于第三章陶渊明第二节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这节内容我有一个疑问。小标题有五个:分别对应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和赠答诗。然而最后一段内容不属于其中,我把它归纳为“哲理诗中蕴含的道理”是否妥当?

请老师帮我解答一下,谢谢!

 

回答

你预习时能够对照关键词来阅读,很好。

你说“分别对应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和赠答诗”,可见你已经注意到了前几个关键词主要是概括陶诗题材内容的。如果用“哲理诗中蕴含的道理”来概括,就与前几个关键词不一致,也与正文内容不一致。

我在订阅号422日《相关资料、〈陶渊明〉预习要点》中尝试作了概括,可以参考。如下:

五、其他诗歌题材

1、哲理诗

2、宗族题材与诫子诗

 

 

 

二、陶渊明思想的来源

2017/4/2709:41

廖格:

老师,陶渊明思想的来源除了熟谙儒家学说、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参悟人生与佛教暗合,应该还受魏晋玄学的影响,老师你好像讲掉了(文学史p61第三段,第六行)

 

回答

非常感谢你的提醒。我确实漏讲了“魏晋玄学”。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韩诗外传》卷三),从你的反馈意见中,我发现自己读书的仓促和草率。“教学相长”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在此也提醒同学们注意。

 

 

 

三、陶渊明逃向哪里?

20170426 22:20 (星期三)

魏璇:

王老师:您好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就是“所谓隐逸,在本质上,就是对于人世的逃避”。联想到我们最近正在学的陶渊明,突然觉得陶渊明也是对人世的逃避。做隐士,逃避,究竟能逃避到哪里去呢?

 

 

回答

你好!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读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考的过程,在思考中增长了智慧。

一般人读书,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书中知识用于理解自己的生活或身边的社会,这样,书中的知识就不仅仅是学习的目标了,还作为智慧被运用。所以,善读书,不仅能求取知识,还将开启智慧。

陶渊明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仍然有其价值,不仅仅是在文学方面,他对人生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同样引起很多人的重视。

文学史课本第62页说:“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也就是说不能推广应用,无法用来救治社会。试想,人人都隐居,于社会有何补救?所以,这并非救世良策。

但文学史课本第62页又写道:“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我们该如何理解陶渊明这种归隐田园的做法?

首先,关于自我修养

这也就是课本所说的“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的意思。

这种追求与当今的哲理话语近似:“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可见,陶渊明看清了形势,从最容易的做起,选择了一种容易实现的方式,即孟子所说的“返求诸己”(《孟子·公孙丑》)。

其次,关于隐居方式

古人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又说:“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都说明:隐居山林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场和朝廷中排除干扰、自得其乐。

有学者指出:

东方朔的“大隐”就是避世金马门,隐居于朝廷。之所以称之为“隐”之“大”者,是因为隐逸于朝廷属于深藏不露,所谓大隐无形。朝廷岂是隐逸之所?这似乎是个自相矛盾的悖论,因为在东方朔之前,隐居避世之士大都选择远离朝廷的深山幽林或田野蒿庐,前者如伯夷、叔齐,后者如长沮、桀溺。而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隐逸凸显的是隐逸主体对自我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维护。至于隐居山野或朝廷,那只是形式问题。(孙洪军《大隐金门非谪仙》,《光明日报》2007413日。

陶渊明辞官归耕,表现得“不合时宜”,与传统隐士的做法相悖,实际上正是“真隐”的表现。

再次,关于艺术化的人生

正如文学史课本所说“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第62页)。陶渊明为后代人所欣赏,很大程度上可能在于其“艺术化的人生”。他将隐逸生活艺术化,将隐逸诗创作与田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平凡的每一个人几乎都不可能像陶渊明那样,以诗意的语言、艺术化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生活。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几乎都有可能过上诗意的生活,正像许巍所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最后,关于精神家园

陶渊明没有隐于官场,而是隐于田园,从根本上看,还是追求心灵的安顿,获得精神的家园。是隐于田园,还是隐于官场,隐居形式的不同,反映了其人生选择的态度:宁可躬耕田园、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纯洁。陶渊明的终极追求,是“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我曾听有人说过,很想在农村有几亩田,像陶渊明那样晴耕雨读。有这种想法,说明已经认同陶渊明的艺术化人生,但又认识模糊。下面这个王小波劝外甥的故事,或许能够帮我们进一步分清“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区别:


王小波有个在清华大学学编程的外甥,却是个摇滚发烧友,打算毕业后以摇滚乐为生。他的母亲,也就是王小波的姐姐十分担忧,便找来王小波做他“思想工作”。二人交流,外甥说“痛苦是灵感的源泉”,王小波接道:

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

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摘自王小波著《沉默的大多数·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从此外甥只服王小波。


如何建设“精神家园”?有句话说得好:“心中藏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吴宗民《自然的魔术》,《哲理》2011年第12期,第63页。)“桃花源”既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水云间”、“水云乡”、“水云居”都指隐者之居。

 

 姚勇(右一)时期的水木年华

 

吴宗民《自然的魔术》,《哲理》2011年第12期,第6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