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 | 不缺好故事 缺的是讲好故事的能力
《西游记(1986年电视剧版)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重播纪录,其播放次数甚至超过另外三部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的播放次数的总和。如果仅仅归因于其内容、风格上的“人畜无害”,那显然是避重就轻,远没有真正触碰到20世纪文化脉络上的《西游记》问题。
《西游记》的出现有着丰富的历史维度,既取材于《大唐西域记》这种官方典籍,也经由《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前身不断演化,并吸收了杂剧、话本、志怪、传奇等多层次的通俗文艺资源,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今天早已深入人心的“美猴王”形象,
诞生于1960年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和1961年、1964年的《大闹天宫》,
“美猴王”鹅黄上衣、豹皮短裙、红裤黑靴的
经典造型
自那时起开始,
后世所有的“西游”题材改编,
即便是到了今天这个大尺度、
颠覆性改编的历史阶段而言,
都不得不直面这具有“原典”意味的定型形象。
上世纪60年代
那些“西游”题材改编作品,就是在充分搜集传统美术、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不同艺术领域的素材,包括对京剧、绍剧等地方戏曲形式进行“提炼”,力图通过对这些具有足够“民族形式”的要素改编,来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以期构建出可以面向未来的文化认同资源。
张承志曾说过:“不管在什么时代,不管中华民族遭遇什么样的劫难或者波折,孙悟空和《西游记》永远是中国的属物,它让中国人对空间、对风景的想象更加深沉了。”
在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历史转型进程中,围绕着《西游记》的相关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事实上已经根深蒂固地根植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审美、情感、认知结构之中,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具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就连世界领先的我国暗物质探测卫星,都被命名为“悟空”,足见“西游”题材作品在当代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位置。因此,对《西游记》文本的每一次的重新书写,都是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在以不同的“历史蒙太奇”的方式,投射到“西游记”的形象中。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DAMPE“悟空”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到来。我们必须讲好我们这个年代的“西游记”故事,因为在眼下,经过20世纪的广泛传播和辐射之后,《西游记》已经在世界范围都产生了跨区域、跨种族、跨代际的影响。在可预见的未来,根据“西游”题材改编的各门类的艺术作品可能还会进一步井喷,也一定还会受到更多领域的关注和引起更大范围的争议。
在这一过程中,能不能将以“西游”题材为代表的中国故事创造成国民IP式系列作品,将是后来人考量这个时代文化成就的重要指标。
大型神话京剧《盘丝洞》
有消息称2020年东京奥组委也在考虑将深受我国《西游记》影响的动漫作品《龙珠》中的孙悟空形象作为东京奥运会的吉祥物。这条消息无论是否成真,在通过“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当下语境,当前的“西游记”题材改编高潮,能否承担起这样的时代文化责任,能否完成像《盘丝洞》《铁扇公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绍剧)《大闹天宫》《西游记》(1986年电视剧版)《大话西游》等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在各自时代所起到的历史作用,这是包括舞台艺术在内,众多艺术领域在当代都无法挣脱的历史挑战。
精彩阅读:
正能量、权威性、兴趣点、新语言
欢
迎
关
注
微信号:CAH-2017
网友信箱:cah20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