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6-03

飞着飞着驾驶舱玻璃没了

14日清晨

四川航空3U8633从重庆至拉萨的航班

遭受了民航史上一次大灾难


全场乘客吓得哭泣

就在生死关头

机长完成“史诗级”备降

网友怒赞


而这位技术高超的川航机长

不仅被誉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也成为我们重庆人的骄傲

为啥子

因为他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九龙坡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653sdc1ir&width=500&height=375&auto=0

✈️《空中浩劫》真实“上演”

作为一名飞行员,本次航班(川航3U8633)的机长刘传健想到过各种突发事故,但却没有想到会遇到《空中浩劫》里英航5390号航班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


专注于还原航空灾难的纪录片节目《空中浩劫》里面记录了英航5390号航班的故事:1990年6月10日,该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在驾驶舱风挡玻璃突然破碎、机长死亡的情况下,副机长驾机成功回到地面,创造了一个航空史上的奇迹。



网传图片显示,在万米高空中,3U8633航班驾驶舱右侧前风挡掉落,瞬间失压一度将副驾驶吸出机舱外,所幸他系了安全带。在驾驶舱失压、气温迅速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仪器多数失灵的情况下,机长刘传健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让飞机平安着陆。这几乎是英航5390号航班的翻版。


当时机舱内的乘客已经感觉到危险的接近

“觉得自己这次玩完了”一个乘客在安全落地后说

机舱内交错着乘客的哭泣声

甚至有人开始眩晕呕吐


乘务员们在安抚在尽量维持秩序

“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处理好”

机组广播一遍遍重复着



而此时,驾驶舱内的正副机长在想什么呢?

大概是,挽救所有人吧

机舱内乘客的慌乱是因为

悲剧似乎在接近但他们无能为力

驾驶舱内的人

他们甚至没有恐惧慌乱哭泣的资格

他们眼看着飞机的挡风玻璃破碎

他们是专业的飞行员啊

没有人比他们更知道他们即将经历什么

没有人比他们更知道小小的行差踏错

搭上的,会是整机人的生命



玻璃一点点裂开

而正副机长凭借自己的力量

将一次恐怖的灾难片

变成了最燃的英雄大片


那时,他们正面临怎样的极限?

挡风玻璃爆碎

而他们,正在9000米的高空飞行

此时他们面临的是

驾驶舱压力突然释放

人耳的鼓膜几乎不可能承受

大风,每秒250米的直面风

足以刮翻控制台的风力

就这样直接作用在两个凡胎肉体身上

痛苦可想而知


✈️机长刘传健还原事发情景

14日下午,机长刘传健向大家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问:我刚才采访一些业内人士 ,他们说这次备降非常难?


刘传健:非常难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难。难度体现在飞行途中的座舱盖掉落、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的情况下,会对驾驶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挡风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


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问:近万米高空,氧气也非常稀薄吧?


刘传健:跟客舱一样,驾驶舱失压后,会自动脱落氧气面罩,缺氧问题不大。驾驶舱和客舱是密封隔绝的,因此失压、降温没有对乘客造成影响。


问:我注意到航班起飞时间是在6点25分,事发时间和位置是什么时候?


刘传健:应该是7点过,我没注意到准确的时间,离成都的距离大约在100公里至150公里左右。


问:事发时有什么征兆么?


刘传健:没有任何征兆,挡风玻璃突然爆裂,“哄”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


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


问:是怎样的困难法?


刘传健: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你要知道,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我给你打个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问:确实非常困难。我听说你还得输入一些指令?


刘传健:你说的是“7700紧急情况代码”。7700的指令是必须发送的指令,一旦飞机发生故障就必须在键盘中输入这个数据。


问: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


刘传健: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 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问:返航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刘传健: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备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备降。


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


问:从飞行数据上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后,紧急下降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32000英尺左右紧急下降高度,二次是从24000英尺高度下降到着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传健:因为当时(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须要进行减速。直接下降的话,会造成飞机和机上人员的伤害。


问:从发生事故到降落花了多少时间?


刘传健:大概20多分钟。


问:今天早上的天气情况怎样?对这次紧急备降是否有影响?


刘传健:天气帮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随降雨或者天气状况不好的话,后果无法预料。


问:业内人士说你们学习飞行时会有一个模拟噪音、低温等过程?


刘传健:在初级教练机阶段,会有一个极端情况模拟训练。但高度和速度都不可能像这次这么快。


问:网上有传言着陆后飞机爆了胎?


刘传健:没有的事。因为飞机超重,并且反推设备不能工作,因此比正常滑行距离要长,轮胎摩擦更久,导致温度过高,然后轮胎自动瘪气——这是一个保护,不是爆胎。


问:网友说你的这次经历跟《萨利机长》比较像


刘传健:《萨利机长》我看过,其实这次跟英航的那次更像。


问:就是《空中浩劫》里提到的英航5390航班?像你们是不是特别关注那些关于航空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


刘传健:对。我们平时会关注特殊的飞行事故,会刻意关注从职业的角度,考虑事故发生原因,自己应该怎么去操作,做一些特殊准备。


问:有没有想过有自己会遇到这种情况?


刘传健:平时有一些经验,从刚毕业到现在自己已经飞了几十年了,这方面还是做了一些特别的准备,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飞行员这个职业就是与非正常情况打交道,正常的情况大家都没问题。


✈️传奇机长身份揭秘


为何在5月14日的突发事件中,刘传健能够如此沉着地处置备降?14日下午,刘传健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期间战友赵先生透露,重庆人刘传健曾历经三道关卡、全优毕业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教员。


全优毕业,执教飞行学院多年


上世纪90年代初,刘传健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一名学员。赵先生回忆,从1995年开始,他经常和刘传健一起打篮球。虽然刘传健不算太高,但一直打前锋的位置,赵先生评价其灵活多变反应敏捷。篮球场上,他有惊人的弹跳力,协调性也非常好,每次上篮时,两三个人都防不住他:“他爱锻炼,打前锋位置需要胆子大,敢冲敢闯。再加上飞行员训练,心理素质也比较好。我觉得,这跟他这次能够备降成功有直接关系。”


赵先生说,刘传健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给人印象除了个人飞行技术非常好以外,还有责任心强、爱学习、对人有礼貌。重庆人的外向开朗在刘传健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经过几年的努力,1995年,刘传健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一名飞行教员。从学员到飞行教员,要经过哪些程序呢?赵先生介绍到,成为飞行教员的第一道关卡首先就是要成为一名飞行学员,其次是对身体素质、政治素养要求、文化等方面的要求缺一不可。


赵先生进一步补充说,进入了飞行学院,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留下来。“学员有70%的淘汰率,有时候进来二、三十个人,最后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能留下来。”成功留下来的学员,也需要每一个科目都拿到5分的满分,才能成为一名飞行教员。“这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桃一的,他就是一名全优学员!”


创造奇迹,更重要的是意志


为何在5月14日的突发事件中,刘传健能够如此沉着地处置备降?赵先生说,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学习训练中,每一个学员都要进行特情处置训练,其中玻璃爆裂后如何处置是必训科目。作为教员,刘传健在执教多年的过程中,带很多学员进行过这样的训练,为他此次处置民航飞机突发事件打下了基础。


教-6,是空军第二飞行学院进行飞行训练时,常用的一款螺旋桨初级教练机,长期服役于中国空军及地方航校,是中国空军初级教练机主力机型。刘传健执教期间,常用这款飞机进行特情处置训练,飞行过程中,机舱顶的玻璃会突然向后滑落:“这就是假装玻璃爆裂。”每一个学员的训练周期为一年,在这一年中,这样的演练至少有一两次。执教多年,刘传健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训练。


但是,赵先生很严肃地说,5月14日刘传健处理前挡风玻璃爆裂的情况,与训练时完全不同。因为初教机的飞行速度一般为200公里/小时,进行特情处置训练时,时速会降至100公里/小时左右;“这跟高速路上100多公里,你打开窗户也没事是一样的。”


当刘传健在空中驾驶客机遇到突发情况时,除了速度至少有600~700公里/小时之外,强大的气压和超低的温度(零下40~50摄氏度左右),赵先生认为能成功迫降是一个奇迹:“那个时候连眼睛都是睁不开的。我们搞过飞行的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意志,就是告诉自己,我今天,就是要把这个飞机飞下来!”


✈️业内评价:此次备降堪称“世界级”

飞行界一名资深人士表示,在整个特情处置过程中,驾驶舱前风挡玻璃脱落,驾驶舱的气温是零下几十度,风流又大,当班机组穿短袖衬衫,由于风挡脱落时对客舱设备造成了损坏,很多设备显示不工作,机长还要正确操纵飞机紧急备降去成都,整个过程相当惊险、应对非常不易,堪称“世界级”。


  他表示,这么大的高空事故,对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严峻考验。应对成功,说明机长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从无线电录音中听上去,(机长)比较淡定,处理过程镇定果断,飞机最后平安降落”。


“高空减压症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希望不会有后遗症。”这名人士表示。


观点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训练标准处处长葛志斌,高度评价了机组人员,尤其是驾驶人员在此次飞行特情中的表现。


他表示:“在9800米的高空,驾驶舱玻璃碎裂会造成失压,当时驾驶舱内的物品甚至机组人员都有可能被吸出窗外,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


气压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内氧气的供应。气压下降,机体为补偿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环,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现象。严重的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无力等症状,甚至会发生肺水肿和昏迷低温。


“在那个高度,30秒内人就会意识模糊,再加上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要处惊不乱、有条不紊地处理特情,非常难得。”他表示,“在中国民航飞行史上,这次特情处理情况算是非常不错的”。


编  辑 | 莫莫君

来  源丨人民日报 重庆发布 四川航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

【精彩阅读】

共同养育·幸福成长——孩子健康成长的幸福源泉

我的妈妈是“萌”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