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来看啊,北宋庐江名镇——罗河

2017-11-25 庐江老乡网



古镇“罗河”,位于庐江县南部,是合肥市的“南大门”,因古老的罗昌河而得名。罗河镇历史悠久,北宋年间即为庐江县六大名镇之一。这里名胜古迹众多,名人辈出,乃皖中文化荟萃之地。更为难得的是,罗河的地名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下了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形成了灿烂的地名文化。

前秦先民定居于此

罗河镇历史悠久,据境内遗址的发现,远在前秦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定居。西汉重臣、大司农朱邑是庐江郡舒县人。当时,罗河境域与桐乡(今桐城)同属庐江郡舒县地。朱邑任桐乡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常出入此境,与乡民交往,察其风淳人乐,童叟无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他情不自禁,颂赞境域为儒家“四维”(礼、义、廉、耻)之乡邦。四维者,羅(羅,今简体字为罗)也。乡民们十分感激朱邑的最高褒奖,便将赖以生存之河水称为羅水、羅河。千古地名,始于此。


罗河,汉、晋属庐江郡舒县;南朝梁改舒县为潜县,梁天鉴末改潜县为庐江县,属豫州;隋、唐属庐州庐江县;宋属无为军庐江县,罗河镇列全县六镇之一。元、明两朝,先后分属庐州府庐江县和安庆府桐城县;明成化五年(1469),罗河市镇,列全县九镇之一。清初,区划调整,属庐州府庐江县,列全县九镇之一。同治四年(1865),县域分东、西、南、北四乡32镇,罗河镇列其一,属南乡。


遗爱井


新中国成立后,在罗河境内相继发现前秦及两汉时期的遗址和遗物,诸如“文翁祠”遗址、西汉重臣朱邑捐俸禄所掘“遗爱井”,另有唐武德年间所建“罗阳桥”、老街“大水巷”等。清康熙《庐江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白居易过境登黄山寨,赏其石牛奇峰怪石,咏《石牛》诗一首:“一拳怪石老山边,头角峥嵘几万年。毛长苍苔春雨夜,身埋芳草夕阳天。终宵见月曾何喘,尽日和烟自在眠。恨杀牧童骑不去,数声长笛思悠然。”这些,都为追溯早期当地民族文化提供了佐证。

古镇地名深藏“玄机”

罗河镇是历史文化名镇,名胜古迹众多。由于有着深厚的桐城文化底蕴,罗河镇的许多地名与罗河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中既有以地理环境、姓氏聚居得名的,也有因历史故事、名胜古迹而得名的。


罗河镇属丘陵地带,罗河水源于大别山余脉岱鳌山东麓,自北向东南穿镇境,经枞阳县鲍圩滩注入竹枝湖,过白荡湖入长江,全长45公里。这片流域内有多处湿地,遍长芦苇,盛产鱼虾。“先民开拓聚居,即以地理实体标榜住处地名,计有十余条。这类地名常因地貌、地物差异以及方位、指代、转借等组成。如天河沟、大水巷、洋河墩、青竹涧、沈溪、芦嘴、陇东、陇西、桥东、墩子等。”罗河镇工作人员梅松林说道。

罗河桥旧照


此外,还有以姓氏附加聚落特征命名的地名。罗河镇境域内从古至今,有百余姓氏,本土原住民是“大龙(峒)口金,小龙(峒)口项,中街毕家弄毕”。在元末明初中原大移民后,逐渐发展为“一许、二张、三朱、四汪”四大姓。如今,在罗河镇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就约有20余条,像许家山头、张院、朱家土桥、汪院、郑湾、刘家湾、戴家老屋、王家山头、梅家畈、徐窪、方庄、大胡庄、鲁庄、李铺、罗嘴、鲍店、姚山等,皆是如此。  


作者:方偲

摄影:梅松林

 罗河镇    

罗河镇原名罗昌河,始建于宋代,为庐江治下老六镇之一。据宋《元丰九域志》载: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罗、阳两姓首辟鱼场,得名罗阳,又名罗场。熙宁三年(1070年),罗场被列为庐江县6镇之一,至今约有1000多年历史。


母子陵


地处大别山余脉、庐江县南部边沿,南与枞阳县山水毗连,可谓是庐江县的“南大门”。境内青山湖三面环山,湖光波影,山色空濛,鱼游水清,如烟似梦;湖岸青山,层峦叠嶂,古迹颇多。另外,凤凰山脚下有一座母子陵,是民俗文化游的好去处。


青山湖


又名张院水库,位于罗河镇。1966年兴建,1969年7月竣工蓄水运行,湖水面积15.25平方公里,最大淹没水面积2.3平方公里。




青山湖三面环山,湖光波影,山色空濛,鱼游水清,如烟似梦;湖岸青山,层峦叠嶂,古迹颇多。




黄山寨、观音洞、见子庙、莲屏庵、白云庵等景点连成一片,已开发湖上垂钓、游艇、画舫、娱乐、休闲,是旅游休闲的佳地。




近期资讯

·请关注!庐江交了180元新农合的速看!再添新补助!部分农民可享全额报销!

·重磅!合安高铁庐江段率先实现正线路基交验! 一起看看各大站点有哪些特色吧!

·庐江好吃佬必看!这道美食,不知勾起了多少庐江人的回忆!你吃过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