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专稿:武汉都市圈的发展需要逆向思维
作者|叶青(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武汉过去曾经很小。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也就是说,当时武汉的长江以北,只是荆州的一个县级市。
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也就是说,武汉的长江以南,只是鄂州的郊区。
元代也是被一分为二。
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而河南江北行省一直管到现在的汉阳汉口。以下图为证。
最早记载“武汉”之名的是明万历元年(1573年)姚宏谟的《重修晴川阁记》。“武汉之胜迹,莫得而观其游焉”,这是文献上第一次出现“武汉”一词。
1900年,结果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努力,朝廷批准成立夏口厅(夏口是汉口的称呼之一)。从此,武汉三镇的行政格局正式形成。在张之洞18年的努力之下,工业、贸易数据的支撑,使得“大武汉”仅次于“大上海”,武汉与北京、上海并称三大“戏曲码头”。
1979年,我从福建到武汉读书时,武汉GDP46.20亿,排在上海286亿、北京120亿、天津93亿、重庆80.98亿元、沈阳49.6亿、广州48亿之后。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武汉仍然是中西部的核心城市。
1987年国家组建了“武汉经济协作区”,以武汉为中心,横跨湘、鄂、赣、豫四省,由河南省的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市,湖北省的武汉、黄石、荆州、宜昌、十堰、襄樊、孝感、黄冈、咸宁、荆门、鄂州、潜江、石首、仙桃、天门市,湖南省的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株洲市,江西省的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宜春、萍乡市等31个城市组成,协作区国土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人口1.5亿。2004年协作区GDP140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300亿元。
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暨成立大会,居然是1987年5月23日于湖南岳阳召开的。可见武汉当年之“牛”。
最后一次,也就是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于2005年11月18日在长沙召开。
也就是在这一年,武汉的GDP排名退到14名,在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无锡、成都、青岛、宁波、大连之后。目前的排名在8、9之间,有很大的进步。
随着沿海城市突飞猛进地发展,以及京广高铁的通车,武汉的地位在削弱,也包括武汉都市圈的地位的下降。
因此,要加快武汉、武汉都市圈的发展,需要逆向思维。
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2015年起,我开始研究企业与政府的逆向思维。
1、改称“武汉都市圈”,申请国家级
武汉都市圈的发展需要内外兼修,对内,做好“8+1”的合作兼容,对外,立即着手申请国家级都市圈。
在2017年1月22日上午开幕的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刚刚到任20天的陈一新书记强调,要强化武汉“主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周边区域协同配合,统筹产业经济、生态保护、公共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综合布局,深入推进“武汉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5月12至14日,陈一新赴咸宁、黄石、黄冈等地调研。他强调,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奋力推进武汉都市圈融合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和金融创新,进一步建立完善干部配备、“飞地”建设、GDP统计、税收分成、发展考核等办法,共同促进都市圈产业发展规划“一盘棋”;要聚焦绿色集约高效发展,释放各地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12月22日召开的武汉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确立思路:东湖高新区将加强与鄂州、黄石、黄冈、咸宁联动发展,支持顺丰机场建设及临空产业发展,打造科技创新走廊。武汉地铁11、19号线和光谷有轨电车T2、T9等分别延伸至鄂州市,地铁“双城记”即将在湖北实现。武汉开发区加强与洪湖、仙桃、天门等周边城市联动发展,打造先进制造走廊。临空港经开区则依托天河机场,加强与孝感联动发展,打造临空经济走廊。
他曾在浙江四大都市圈(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中的两个都市圈工作过(温州、金华)。都市圈的工作经验丰富。他是有弃用“武汉城市圈”概念,而用“武汉都市圈”意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1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这是总书记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突出了区域经济布局的新思路。比如,“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城市之间既要加强互联互通,也要有必要的生态和安全屏障”。
文章对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这里说的就是武汉、成都。比如,2019年武汉的GDP为16223.21亿元,排在湖北第二的襄阳为4812.84亿元。成都为17012.65亿元,排在四川第二的绵阳市为2856.2亿元。越往西部走,省会城市的GDP首位度越高。缺乏经济中心,成为制约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都市圈的时代已经到来。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了“都市圈”。
相比于中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体现“小而美”的特点,是城市群内部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特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城市群由若干都市圈构成,其内部应该包含若干中心城市。
因此,在体量和层级上,都市圈要低于城市群。因此,把“襄十随神”、“宜荆荆恩”称为“城市群”是十分错误的。要研究建设省级的襄阳都市圈、宜昌都市圈。武汉、宜昌、襄阳都市圈合起来,才是湖北(江汉)城市群。
超大特大城市向外辐射、带动、延伸,则将培育出都市圈,“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带动区域”,以此层级逻辑,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曾发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2021年4月13日,再度发布《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其中,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的“重中之重”,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很遗憾,没有把饱受疫情折磨的武汉加上去。说明我们不敏感。
2021年1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2021年3月22日)、福州都市圈(6月23日)后,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也是中西部首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
成都都市圈包括成都市全域,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广汉市、中江县,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青神县,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面积2.64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2761万人。远期规划范围拓展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域,总面积3.31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2966万人。
南京都市圈成员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阳、金坛,包含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常住人口3545.9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9997.54亿元。它最大的特点是跨省,但是并没有合肥,为合肥都市圈留下机会。
福州都市圈包括福州、莆田两市全域,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古田县,南平市延平区和建阳区、建瓯市部分地区,及平潭综合实验区,陆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总人口约13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5万亿元,分别占福建省的21.5%、33.5%和34.5%。我的老家是建瓯,是从建阳一中考上大学的。
还有跃跃欲试的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咸阳、渭南、铜川、杨凌等四市一区。面积为1.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00万。他们说,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正在审定中。
目前的国家级都市圈,分布在东南部、西部,中部还没有,因此,武汉的申请就会被重视。
2、加快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2019年年底,湖北省发改委官网发布《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这是自长江新城以来,最耀眼的规划。也是目前武汉最大的发展机遇。
创新之处在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分为核心区、总体规划区、辐射区三大范围。核心区主要包括武汉空港和鄂州空港核心区;总体规划区主要包括武汉市13个区,孝感市临空经济区,鄂州市鄂城区、葛店开发区、梧桐湖新区、红莲湖新区,黄石市7个片区,黄冈市黄州、浠水等;辐射区主要包括武汉市,孝感市,鄂州市鄂城区、葛店开发区、梧桐湖新区、红莲湖新区,黄石市,黄冈市。
形成了“一带、两核、十二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其实,在不远的将来,武汉城市圈应该是三个民用机场。
在武汉——鄂州机场带的基础上,最终会形成武汉——鄂州——咸宁“三场鼎立”的格局。
咸宁机场预计是在咸安区东南部。
3、改光谷科创大走廊为“环梁子湖科创圈”
G60科创大走廊实力强大。但是,新的机制可以借鉴。
2016年5月24日,松江提出沿G60(沪昆)高速公路40公里松江段两侧布局“一廊九区”的G60科创走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与深化,G60科创走廊发展为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的总体空间布局。
2018年6月 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
7月9日,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长三角区城合作办公室的分支机构,在松江临港科技城双子楼挂牌运行。联席办主任是松江区副区长高奕奕。28位来自长三角九地市的工作人员汇聚一堂——他们既代表所在城市投身新岗位,更为了G60科创走廊的协同发展而工作。松江区作为“地主”派出12位,其他八地市各派2人。
9地市挑选的精兵强将,都是原单位的业务骨干,大部分是后备干部,涵盖发改、经信等多个部门,平均年龄36岁。其中,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7人,不少毕业于北大、清华、中科大等高校,7人系处级干部。
在354平方米的502室里,28名工作人员打破行政级别、行政区化设置,整个联席办的管理强调扁平化——28人完全被打散,被编入产业、科创、综合、商务、宣传五个小组。面对面办公。
主要任务:不是给哪个城市拉项目,而是推动协调落实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确定的重大事项,给9个地市搭建共同的平台,推动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布局一体化发展。
联席办梳理发现,以前,产业集群跨省市发展、企业跨省市投资审批办理,常常面临办手续需要异地跑多次等“中梗阻”问题。
“一网通办”,被联席办列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比如,G60沿线九地市瞄准实现异地“一网通办”,联手建成全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证照颁发平台。打个比方,如果上海企业要去安徽宣城投资,那么企业相关人员无需赶到宣城当地,在上海就可以办理各种手续。
联席办将2019年的重点任务分解成20项大类和43条小类,每一项都有牵头小组、负责人员和主要节点,以确保计划可操作,任务可分解,效果可督査。
这些就是G60科创大走廊的经验。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也叫科创大走廊,实为“环梁子湖科创圈”。
我建议,武汉都市圈要从东湖走向梁子湖。
梁子湖湖岸线长636.5公里。湖面299.3平方千米(水面为42万亩,其中江夏区占三分之二,鄂州、咸宁占其它部分,流域面积3260平方公里,是湖北省蓄水量第一大、面积第一大的淡水湖、武汉都市圈的中心湖,也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上保存最好的湿地保护区之一,被列为武汉市战略备用水源地。东西长82公里,南北长22公里,由316个湖汊组成,常年平均水深3米。北有45公里长港与长江相通。而东湖只有33平方公里。
以梁子湖为中心,有水、成圈,比大走廊更有财缘。
东湖科学城是环梁子湖创新圈的核心。将打造“一区三中心”,即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构建全球光电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及全球碳中和工程科技创新中心。承载五大湖北实验室、九大科学装置、九大创新中心、七大功能板块。2021年起步,2025年基本建成,2035年全面建成。
除了搞科学城之外,还需要激发成果转化的巨大动力。
长期以来,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模糊、吃大锅饭、于法无据等问题,影响了科研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正是省委结合四川省情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重要部署,作出的一项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大改革举措。
一是职务科技成果以前是“纯”国有,现在变为国家和个人“混合”所有。
二是将“先转化转移,后奖励”变为“先确权,后转化转移”。
在西南交大,产权的比例确定为国家占有知识产权的30%,成果完成人团队占70%。“先确权”大大推动了科研团队成果转化落地的速度。
建议,武汉都市圈采用“双飞地”政策。即科研“飞进”武汉,制造业“飞出”武汉。
2020年10月20日,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揭牌,这是黄石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迈出的重要一步。离岸科创中心,即离开本土,在别的地方设立科创中心。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位于东湖高新区光谷大道与凌家山南路交会处、光谷企业天地园区6号楼。
中心由黄石市创新发展中心负责运营管理,主要围绕黄石地方发展需求,承担科技招商、产业研究、企业孵化以及宣传推介等四大功能,是黄石为对接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黄石功能区建设,促进黄石在廊道内延伸产业链、强化要素配套及承接项目外溢而专门设立的跨区域协作平台。
4、中欧班列、铁水对接、花湖机场红利多多
中欧班列,让出口基地向内地转移。
武汉阳逻港、黄石港、鄂州三江港的铁水对接,链接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
而花湖机场,更是武汉都市圈近十年少有的机遇。
在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鄂州花湖机场项目运营团队在机场的物流、仓储、国际、保税等业务布局也首次曝光。
物流服务是基础核心业务。在国内,顺丰将开通鄂州始发46条国内城市直飞航线,鄂州始发次日达覆盖近300个国内城市。在国际,顺丰将开通鄂州始发9条国际直飞航线,连接日韩、亚太、欧洲及北美。
8月27日,鄂州花湖机场双跑道正式贯通,各项业务也将逐步“起飞”。2022年6月机场将试运营,转运中心预计12月全面启用。2023年5月,转运中心预计达到正常产能。到2025年,机场预计货邮吞吐量达245万吨。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2045年,预计年实现货邮吞吐量765万吨、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
花湖机场给武汉都市圈乃至于整个湖北带来十大机遇:
(1)快递基地
快递运输方式从枢纽式走向轴辐式,效率更高。
机场1.5小时飞行圈可覆盖包括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中国五大国家级城市群,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半天世界各地。
(2)国内电商基地
可以预测,在机场周围会有大量的电商仓库。
比如,鄂州快递物流电商直播产业园项目,采用“快递+云仓+电商+直播”模式落地,将扶持1000人以上从事电商直播创业,培养直播人才1000人以上,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产业园位于鄂州市鄂城区七里界村五组昌林路11号(原市三水泥厂),是基于互联网+的集快递物流仓储、云仓、返乡创业园、电商直播基地、双创基地、培训学校、人才公寓、创业食堂等创新创业理念于一体的综合性快递物流电商直播产业园。距离花湖机场23公里。
(3)跨境电商
2020年12月22日,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举行开工仪式。位于下陆区老下陆街道办事处,距离鄂州机场15公里,距离黄石新港30公里,总面积8.1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约1500亩。
先期启动建设的核心区一期占地182亩,总投资11.5亿元,拟建海关监管中心,包括现代化保税仓3个,现场服务楼1栋,内部设查验、海关、理货、卡口等4个系统,负责进出货物查验处理和对外贸易正常运转;还将建设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中心、数字展示馆、跨境电商O2O展销办公集群、跨境电商孵化中心以及跨境电商直播娱乐一条街,全面完善园区功能,进一步延伸跨境电商产业链、生态链。
(4)精细制造业
比如,体积小、价值大的产品便于在快递机场周围生产,形成电商制造业。比如,手机、电脑等。
每天,联想武汉工厂超10万部手机下线,九成出口,从武汉飞向拉美、印度、东南亚、俄罗斯等世界各地,用户遍布160多个国家,智能终端设备主要出口欧洲、中东、非洲及美洲国家。
在武汉基地内,共拥有33条贴装线、51条主板测试线、82条预组装线、56条组装线、48条包装线高速运转,每一秒就有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诞生。
今年3月初,一家大型公司在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注册成立,计划2年内投资60亿元,生产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5)定制产品
C2M又称“短路经济”,消费者直达工厂,强调的是制造业与消费者的衔接。去掉了品牌商、代理商和商场等中间渠道环节,使产品几乎可以批发价出售给消费者。
深耕定制十余年的酷特智能(红领)2020年7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也意味着C2M定制商业生态模式在资本领域获得认可。布局C2M的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包括梦洁股份、歌力思、美邦服饰、奥康国际、华纺股份、如意集团、朗姿股份、天创时尚、柏堡龙、搜于特等。已经在淘宝特价版开店的上市公司包括安踏体育、森马服饰的童装品牌巴拉巴拉、波司登、孚日股份等。
服装定制,依托快递机场,解决最大的痛点。
莆田现有制鞋企业4200多家(含配套企业),2019年鞋业产值超千亿。同样的长度,每个人的脚都不一样,胖瘦不同,有的朋友说:就是自己的脚,左右脚都可能有些许差别。所以,定制鞋是必要的。
2016年,为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向个性化定制转型,双驰实业联手中国科学院耗时4年,研发出了“识足鸟”智能脚部测试仪。
消费者站上这个智能脚部测试仪,只需15秒,便可获取54项足部特征及健康数据,包括用户的足长、足宽、足背长、足弓高等多个维度的3D脚形数据,身体重心点、骨盆有否后倾状态等多方面的数值分析,帮助用户深入地了解自己足部的结构和健康状态。同时,依据扫描仪采集到的数值与数据库中的鞋款进行匹配,筛选出现有商品中最适合你脚型的鞋子。
该设备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系统,为消费者挑选出尺码最合适、功能最符合的鞋款。
选中鞋子后,通过设备配置的个性化定制端口,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鞋子的颜色、图案、签名等外观设计。
黄石市阳新县被称为“中部鞋都”:制鞋行业产值已达20亿元。
作为百万人口大县,阳新拥有30多万人的劳务大军,其中超过一半为制鞋业熟练工,“阳新鞋匠”被评为全省“十大劳务品牌”之一。
以浙联鞋业、奇人鞋业、可兴鞋业为代表的一批企业近年陆续在阳新落户投产,该地现有大中型制鞋企业13家,各类小型鞋厂200余家,产品覆盖运动鞋、皮鞋、安防鞋等多个品类,产业发展初具雏形。
其实,更重要的是,阳新县要往定制鞋方向发展。莆田鞋到阳新县办厂,也是不错的选择。莆田定制鞋+阳新鞋匠+花湖机场,就是绝配。利用一个周六,我去阳新调研。
在日本,牙刷都可以定制。
2019年2月20日,中国日报报道,日本早稻田大学开发了一款全自动牙刷,使用者只需把牙刷含在嘴里咬住30秒,即可完成牙齿内侧的全面清洁。开发这款产品的公司表示,可根据顾客的口腔尺寸和牙齿状况私人定制。另外,官方还希望这款产品用于专业护理之中。
(6)临空维修业
世界最大的便携电脑维修点——Soleetron公司每个晚上在世界最大的快递机场——美国孟菲斯机场维修5000台电脑。手机维修最方便的是快递机场。
(7)医疗保险业
世界最大的角膜银行——国家眼科银行中心座落于孟菲斯。此外,人造骨骼,3D打印,都适合在快递机场附近。
(8)临空检测业
孟菲斯有美国最大的通宵麻醉药品检测站——Advanced Toxicology每晚对通过联邦快递公司运来孟菲斯的全美5000多份样品进行实验。
(9)飞机维修、改装与拆解
一架飞机,前十年运人,改为全货机后,再用15年,就必须拆解。飞机拆解的利润不菲。
空港综合保税区(E)与机场跑道、长江主航道港口无缝衔接,设有口岸作业区和保税功能区,以飞机机身维修和客改货业务为龙头项目,重点发展航空和电子产品保税维修、保税检测、航空维修再制造、航空培训和飞机保税融资租赁等高端服务贸易,实行“一、二线”货物集中查验,集成多门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和进口口岸功能,可实现国内最优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10)融入高铁物流
花湖机场有高铁线路设计。一年前,时速350公里的货运高铁下线了,800立方米——载货容积相当于30架波音737全货机;8%——货物单位重量能耗仅为飞机的8%;1500公里的距离5小时内即可到达。
5、武汉如何“大而美”?
武汉市武汉都市圈的龙头。如何做到大而美?恰好2020年5月接到武汉市委办公厅交给的任务。
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武汉提出“965”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9大支柱产业包括:“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绿色环保、文化旅游。
6大新兴产业包括: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
5个未来产业包括: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
另一方面,要扩大武汉的面积。武汉在“大”的方面,只是中心城区大,七大城区888平方公里(研究车补范围时计算过)。武汉市中心城区面积863平方公里。总面积没有优势,成都的面积1.4万平方公里,杭州的面积1.6万平方公里。
建议省里与中央,把汉川(1600平方公里)、团风(830平方公里)、鄂州(1600平方公里)并入武汉,解决武汉东西腰细的问题。
6、提前江汉三角洲经济区问题
一百年前,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建议修建江汉运河。
2014年8月8日,引江济汉工程进水节制闸3#闸门启动按钮,引江济汉工程实现应急通水,长江水首次反哺汉江。
2011年,湖北省委提出壮腰工程,我建议建设江汉三角洲经济区。这个三角洲由武汉——潜江——荆州构成,总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台湾3.6万平方公里)。是武汉西边新发展空间。
夏振坤先生早年提出:建江湖三角洲(两湖一平原),即洞庭湖经济圈、鄱阳湖经济圈、江汉平原经济圈。就是现在的中三角。
将来我们可以把江汉三角洲经济区称为“长江大湾区”,或者“江汉大湾区”。模仿“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区”。
7、交通先行
对于武汉城市圈的交通,提四点建议:
一是城际铁路公交化。
从武汉来看,地铁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2021年主要城市地铁预计开通里程:杭州第一、广州第二、武汉第三。而都市圈最便捷的就是地铁连接。2021年1月2日,武汉的地铁通到鄂州葛店。2021年5月召开的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明确,将做好武汉地铁11号线延伸至黄石临空经济区、11号线经葛店南站延伸至黄州城区、13号线未来科技城站向南延伸至鄂州梧桐湖、30号线延伸至红莲湖、22号线从双柳延伸至团风、黄州、25号线经黄陂前川延伸至红安。
修地铁固然好,但是,现有的城际铁路却被“冷落”了。
武咸城际铁路自开通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列车上座率低,车次少等问题十分明显。武咸城铁早班车7点多的班次一直未开通,导致沿线去往武昌、汉口方向上班的人,只能每天6点起早,乘坐公交前往北华街换乘7号线或光谷广场换乘2号线,使得上班通勤时间增加了一倍。无形中也导致城铁客流量大幅度下降,增加运输成本。市民建议将调整九点半的车次,改到早上七点半发,解决纸坊庙山汤逊湖沿线前往武昌上班问题。与此同理,在武昌火车站安排一趟下午6点发车的班次。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回复称,将结合客流情况和列车开行技术条件研究客车开行方案。结合上下班时间安排车次,是明智的。
二是形成一个小时交通圈。
从武汉长江大桥,到周边的地级市城区,争取在一个小时左右,这就需要提高武汉高架桥的比重。广州的特点是,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延伸到市区,也就是说,一上高架桥,就等于是上了高速公路。比如,从汉口火车站上了高架桥,就可以一路高架到江夏的凤凰山高速公路入口。要千方百计地把市区堵点“高架化”。
三是提高高速公路的密度。
从出行的灵活性来看,高速公路是最方便的。建议不断地“拉直”高速公路。
武阳(新)高速全长126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起于武汉东湖技术开发区凤凰山互通,沿凤莲大道跨梧桐湖后进入鄂州境界,止于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黄石段,是湖北“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公路项目。武阳高速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届时将全面打通武汉、南昌、黄石之间的3小时高速交通圈,对推进长江三省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武汉城市圈交通工程的“样板”。
四是加快解决“断头路”的问题。
“断头路”最影响社会效益,让一部分资源被白白浪费掉。
《湖北省区域发展布局交通“硬联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日前印发,计划建设高速公路项目、国省道、农村公路项目和城市道路项目等四类交通项目共139个,其中在高速、国省道和农村公路方面涉及武汉城市圈的“断头路”“瓶颈路”项目共有34个,其中12个“断头路”、22个“瓶颈路”。
目前的关键是,加快速度去做。
以上是近20年对武汉都市圈的思考,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