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积水潭,寻到了元大都的“根儿”丨步履不停5

豆豆豆荚 城南花事
2024-09-05

本来这些“日记”是要发在朋友圈的,抠完字发现太长了,而且有很多想贴的图,还是直接整理在公众号吧。



『元大都与积水潭丨步履不停5』

2023.2.1~2.2

22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在单位附近。午休出去晃悠时,差不多每天都会经过,但没想过要坐。
上学的时候,对它特别熟悉,时不时从学校东门的铁狮子坟站坐到缸瓦市、西单或前门。
2月1日午饭后,路过时顺道去站台前看看现在的线路是怎样的。看到“积水潭”的站名时,始发车恰好到了跟前,我都没来得及确认一下时间是否充足,就头脑发热地随人流上了车。
一路上心情雀跃,像小时候偷偷做了家长或老师禁止的事情,也似跟小伙伴忍着扎爬到别人家的园帐子上去够何勒瓢(戟叶鹅绒藤的果实吃的紧张与满足……那就先到积水潭吧,去河边转转。路上隔着窗户,拍了一下学校的东门和京师大厦;闺蜜读书时所在的传播学专业,独立为学院,挂了大牌子,坐落在之前的盛世情书店的斜对过。像个不正经的二级学院。
积水潭下车以后,那一片叫新街口豁口,上学时我们的衣服主要来自于那一个个门脸窄小,“内脏”狭长的小店。从华天小吃开始,我沿着路东往南走了一段,确认那一溜儿的小店还有对面的徐悲鸿纪念馆俱在,就随便折进一个胡同,试着往河边走。

△徐悲鸿纪念馆跟前的路还在修,为了围栏。拍照时发现,豁口那片的行道树是国槐

△板桥三条胡同

进的是板桥三条,有零落的饭馆、食品店和住宅。这条长度近200米的胡同,东西走向,因附近有座石板桥,此为远近顺序排在第三的胡同,清朝时称三条胡同,1911年后改称板桥三条,沿用至今。

积水潭湖面开阔,离西岸较近的地方春江水暖,鸭群畅游。较远些的湖面覆着冰,执拗地维持着冬日最后的尊严。

郭守敬纪念馆在北侧的山上,俯瞰积水潭。上一次跟它近距离接触,还是六七年前在车公庄驻场办公时的一个春日。彼时猬实花开如瀑,以古建为背景真是美得不可方物。山石凹陷处,还零散地护佑着几棵梅花。此去经年,我围着纪念馆转了一阵子,却怎么也找不到记忆中的位置了。

△山上的红色建筑,便是郭守敬纪念馆

△郭公曰:请留步!~

郭守敬的雕像在湖面热情相邀,但我被嗑圆柏种子的白头鹎和“秀恩爱”的珠颈斑鸠“浪费”了好大一会儿后,我发现即使不逛纪念馆,我赶回去也要迟到了。

△猜测是白头鹎

△珠颈斑鸠秀恩爱三连拍~安能辨我是雄雌?
积水潭地铁站附近是个神奇的地方,几个出站口跟前都停满了自行车、电动车,却都是“私家车”。共享单车寥寥,还都是车座上贴了“故障车辆”的。我快步走到过了小西天,才找到一辆小黄车。
第二天重访时,在街边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就近钻进了一条胡同。拍了几张胡同里依旧苍翠的金银花后,我看了一眼人家大门上钉的胡同名——小半截胡同。这又是什么来由呢?没找到介绍胡同的牌子,但走了几十米,发现此路不通时,我立马对胡同名的来由了然于心。
从板桥头条来到湖边,扑棱棱欢戏的水禽真让人心生欢喜。我将相机试着调到擅长抓拍的S档,天阴,我还加了点儿曝光。拍了几张后,我想检查一下光的效果……额,相机里居然没有卡。我为什么要把相机卡当优盘用,从同事那里拷文件?!
好吧,光照也不好,这也许是上天,不对,是郭守敬安排的应去他纪念馆参观的日子。
△2月1日在山下拍鸟时,发现纪念馆跟前有一棵“豆角树”,不确定是梓树还是黄金树
2月2日重访时,到山上看了看树皮,以及蒴果的近景,感觉可能是黄金树。位置在纪念馆和山釜餐厅的指示牌跟前,春天的时候回访见真相
馆里人不多,跟天气一样清冷。蛮好,适合细看和拍照。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成就,如果还没还给中学历史老师,大家应该都还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去过两次兴隆的天文台,看郭守敬望远镜,还应约给《我们爱科学》写过一篇关于它的科普稿子,如果能找出来,我改天分享一下。
历法部分,不知最近热映的《三体》里,汪淼会不会在游戏里跟郭守敬探讨《授时历》和恒纪元。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水利方面的成就。郭守敬纪念馆之所以坐落于此,也是因为他在元朝水利规划建设和积水潭治理方面的卓越贡献。
我成天在元大都遗址公园转悠,偶然来到积水潭,竟误打误撞寻到了元大都的根。
据馆里的资料介绍,『积水潭本是东汉以前的高梁河故道。东汉以后,水流迁于蓟城以南,故道积存的高梁河水形成湖泊。金代称白莲潭,元代称积水潭,蒙古人称海子。』金中都的城市水源,主要是靠莲花池水系(莲花池水系滋养了古代蓟城与辽南京和金中都的成长。菜户营那片的金中都遗址公园建得不错,有资料馆,对此应有更全面的介绍)
元代实现大一统,仅莲花池水系已无法满足这个王朝建都的需要,开元勋臣刘秉忠规划并主持修建新都城,推荐其门生郭守敬负责水利事宜。郭守敬主持修治积水潭保障大都供水和漕运,对历史上的北京水系具有深远影响。
元大都新城选在金中都旧城东北郊,这里有战争时期保留下来未遭破坏的北宫建筑。可作新城宫殿布局的基础。琼华岛周围的积水潭上接高梁河,能够提供新建都城对水源的需求。历史上的北京城址,由此发生了从金莲池水系到高粱河水系的重大转折。
元代历史上,曾对积水潭进行过五次大规模治理,积水潭对元大都的布局规划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元至元四年(1267),在积水潭东北岸设全城几何中心“中心台”,并于其东侧建“中心阁”(今北京城鼓楼附近)。


○紧傍积水潭东岸万宁桥,过“中心阁”,确定了全城南北中轴线,『以积水潭东西之长作为全城宽度之半,确定东、西城墙位置』;大都城略呈南北向长方形,周长60里(元制)。


○侯仁之先生在《元大都城和明清北京城》中记载:“从中心台向西恰好包括了积水潭在内的一段距离作为半径,来确定大城东西两面城墙的位置。”

因为还没来得及做功课,有很多空白没有补充,我只能做资料搬运工。应该约一次学历史的师妹帮我补补课。


△不准退休!
△那也要开开心心迎接春天~
今日立春。终于又可以欢欣雀跃地道“春安”啦!

△大斑啄木鸟?

△注意瞧,黑尾蜡嘴雀在“嗑瓜子”哦~

△注白头鹎表示:元宝的味道应该不错

△可爱滴毛泡桐蒴果

昨天看到晓青姐在花友群里秀婆婆纳、小蓬草等春色,真让人心痒痒。下周的主题,不妨是去各处寻找春天的气息。

△二宝迷上了扒拉开落叶,寻找春天。当然,欣赏完以后,细心的小家伙会提醒我们把草盖回去

△夏至草。还看到了酢浆草和类似于蒲公英的叶子,忘记拍照了,哈哈

春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南花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