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浪说红楼:香菱形象综合辨

唐局不甜 唐都浪子 2021-10-04

香菱是丫头,同时也是姨娘。古中国富豪以上家庭,丫头和姨娘的性质和地位基本没有区别;通俗地讲,就是女仆兼陪睡生殖机器。前文已详:香菱是除秦可卿之外的又一个钗黛复合体。红楼众钗的综合悲剧形象,香菱更具有代表性;她们都是皇帝孔孟治下各种轮回式灾祸的殉葬者。曹雪芹创作选取的大背景,主要是王朝或皇权更替时代的末世和社会变革之际。他把这一历史转折时代大背景深深地藏于故事背后,让各类人物登场尽情表演。因此,红楼众美的绚丽形象和人生命运结局,显得既相异又相近。

一、香菱与妙玉

理清香菱与妙玉的关系,可以做为确定红楼故事时代背景的一条主线。前面做琴学论证之时,把妙玉推断为战祸之初的前朝贵族或皇亲后裔。这样就可以把妙玉许多谜语一样的言行解开。顺便强调:通行本后四十回高鹗续书中的妙玉结局,应该是曹雪芹的原稿。前已详解,不再展开。


香菱形象贯穿前八十回始终,是故事全局的楔子;可以香菱形象再进一步确定红楼故事选取末世战乱时代背景之特征。第一回中甄士隐和贾雨村登场,时节不是中秋,就是元宵。说来奇了:整部红楼故事跌宕起伏的波澜高潮,玩的竟然也是这两个时节


前面红楼论诗业已探明,黛湘在第三个中秋之夜的凹晶馆对诗,首联云: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凹晶馆联诗,是黛湘二美在故事即将结束之际,追忆贾府前几年中秋节与元宵节盛况。稍后,妙玉一反平常孤傲之态加入进来,续下她俩诗作共三十五韵。更令人奇异的是,香菱就是在第一回最早出现的元宵节之夜,被甄氏家仆霍启弄丢。接着香菱的家庭遭遇大灾,香菱的家乡姑苏也遭遇大难。全书故事进行一半之际,当香菱刚刚做完缘何不使永团圆的咏月诗,薛宝琴、邢岫烟一伙又从南方逃难投奔荣府而来。


妙玉登场,在书中的第二个元宵元春归省之前。曹雪芹说:妙玉之家与贾府系数代世交,颇有瓜葛。元春归省,大观园须诵佛念经,妙玉经熟人推荐入驻栊翠庵。从后文妙玉向钗黛宝玉展示的几件宝贝饮器推断:妙玉之家应该是前朝皇亲或贵族。妙玉出家和北上修行,一为躲避战祸,二为进京寻找因战祸而失散的情人。


上述不是巧合而是事实,是曹雪芹心疼不想隐去而又不得不隐去的事实;即红楼故事采用的真实时代背景:秦可卿落孤,当是王朝更替初战之际;秦可卿病危至死,应是大战之后局面初定的政变清洗。香菱遭拐和妙玉修行,当是南北对峙战祸初临之际。而元春归省、妙玉诵经,则是大战初定、政变宁息之后怀柔政策下表面的繁荣祥和。


妙玉之初在姑苏修行的寺院叫蟠香寺,蟠香寺广植红梅花。妙玉在此曾邂逅一个情人,他应该是前朝一位王孙公子。蟠,环绕、盘伏之意;蟠香,为天香。前文论妙玉之时已祥:曹雪芹撰此名称,有纪念苏州吴门四个艺术天才之意。吴门四家,都是明朝中末期权力争斗的牺牲品。此四人无论才品,堪比梅花之天香;顺便借以映衬妙玉才艺底蕴之不凡。而蟠香字面之意,恰巧就是薛蟠、香菱夫妇的名字。


香菱是故事最早出现的红楼女子,后来被薛蟠强索为妾奴。香菱传奇般的遭遇和命运流变,能够照映红楼故事全局,也能够对应红楼众美的人生命运悲剧。这个特征与《红楼梦》的成书宏旨和时代背景均能相互印证、相互自圆。


由此推断:薛家带香菱北上进京,实亦为躲避战祸而来。所谓宝钗选秀,只是作者的障眼法;故而,选秀之说不了了之。当然,王朝更迭新政之初,如果积极参加选秀又是忠于新政之举。由此进一步推断:薛家应该是屈服归顺新政的前朝贵族。他们之所以表面还能辉煌如初,是因为亲戚贾氏和王氏的提携关照。贾氏王氏都是新政之下皇家的嫡系高级奴才。如上解说,能把文中较大的冲突和矛盾基本平息。

二、香菱与晴雯

以某之琴学确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年龄推断:晴雯落孤又被买卖,与香菱遭拐大约同时;应当是南北战端初起之际。晴雯诔文起句太平不易之元,可以见证此说。不然再怎么糟糕的太平之世,也没人敢于明目张胆贩卖人口。特注:蒙元奴隶制度除外,朝廷罪犯家眷奴仆及战俘除外。


观《红楼梦》全局,以琴学确定的南明时代背景而论;以红楼众美相近的悲剧命运人生结局为线索;以香菱身世问题和渴望团圆的咏月诗为起点;以红楼众美诗词作品内涵参照;可以断定:曹雪芹不仅仅有感于明清交替之际和南明时代战祸为天下儿女带来的离伤与残害;而是他又把精明独到的目光投向中国历史上无数变迁与变革时代不断审视;感悟其中涌现的中华优秀儿女一一与香菱命运相似的他们,为中华文明进步做出怎样悲壮徒劳的努力;以及普通中华儿女身上同样具有相似优秀品质的他们,为中华文明进步做出怎样艰苦卓绝的牺牲


如上之论,对照曹雪芹以血泪之笔调、借宝玉之手为祭悼晴雯写下的《芙蓉女儿诔》;其博泛的内容深刻的内涵;以及曹娥碑隐晦又绝妙的强大逻辑寓意,就能发现曹雪芹感悟、思考、求索的心路历程十分奇异缜密。《红楼梦》是一个大祭坛,曹雪芹哀悼无数不幸中了儒家圈套的节烈之士,总结五千年悲壮中华文明史;努力为中华文明悲壮进程试图寻找一个新的窗口,超度安慰那些为节烈而做出无谓牺牲的勇敢亡灵。


尤其再以红楼众美各类诗作的情怀与基调观照,《红楼梦》大旨言情的自嘲,须要重新审断:曹雪芹之“盛情”,正是对自己处于明清变迁时代的悲剧命运经过深刻反思,又把它放置于历史上更替、政变、变革时代产生的无数悲剧人物和悲剧故事中反复咀嚼;确如王国维所断: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为不断遭遇如此轮回式苦难的中国民众试图寻找人生解脱之道

三、香菱形象的普遍性

香菱原名甄英莲,音谐真应怜。五岁时被癞头疯和尚嘲为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第一回便有谶诗曰:

 娇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第五回还有谶图:

 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第五回有判词曰: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对照如上诗图信息和前文解说,观照《红楼梦》全局来理顺思路:前八十回,曹雪芹把香菱的故事置于卷首和卷尾,是因为香菱的命运流程能起到一个贯通作用。续书末尾,也有曹雪芹在悼红轩中翻阅中国古史,还有贾雨村与空空道人的对话总结。


很明显,《红楼梦》成书,是曹雪芹通过对自身处境和对中国历史以及对中华文明文化的深刻反思之后,使他认识到古中国妇女和民众的命运,其实都和香菱的遭遇同样悲惨。这一认识感悟刺痛了他诗意般的心灵,让他始终无法释怀。他应该是在现实中了解过、接触过或亲历过无数和香菱有着同样遭遇的女性;她们的悲惨命运使这位伟大的文学家陷入沉重思索。


通过对古中国女性、尤其是中下层女性悲惨遭遇的深刻思考和详细分辨,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皇帝治下的中国社会之所以愚昧落后的根源,就是做为天下另一半的她们不能获得解放;女性始终被当成商品随意转卖,被当成玩物任意蹂躏。人性一直被愚弄、被束缚、被禁锢;人与人之间没有公平平等,缺乏诚信友爱;为了出头,只好在重重等级和权力之下相互踩挤,相互践踏。


皇帝治下,等级制度宗法制度共同作用的中国社会,女性及民众的命运几乎都似香菱。更令人惊诧的,还有许多殉道节烈的宏大名目,似如一道道牢固的枷锁套在女性和民众身上,锁住人们的灵魂。所谓贵族群体,同样逃不掉皇帝制度的残害。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贵族众美的悲惨命运,更是一个个可悲可叹的铁证。古中国所有女性和民众都和香菱一样,他们的遭际实堪伤悲


民众的不幸遭遇和苦难人生,激发曹雪芹构思出香菱这个倒霉透顶的角色,二百年来令人思之发怵。香菱的咏月七律,是在睡梦中的精血凝聚,是鬼斧神工的警句。香菱自幼就被拐卖,终生失去自由与人为奴。她的心中渴望团圆,向往自由。尾联“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中有她的呐喊,有她的心声。这是中国历史上无数个不停轮回的离乱之世女性和民众的共同呐喊与心声。


续书作者高鹗先生,依旧遵循着《红楼梦》强大凄美的悲剧逻辑阵势。或许,他正是不堪忍受香菱的悲惨遭遇,才将她最终“扶正”,是将就对甄大善人的一个交待。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香菱的“扶正”和贾氏家族的“续皇恩、延世泽”一样,见证高鹗先生对中国传统等级文化开始新的轮回抱着难以名状的悲痛心境。


曹雪芹并不是单纯的历史文学家。他把自己的亲历和感悟,与历史上无数次变革、政变、更迭时代的灾难归类对比;找出其共性进行写实地描述、分辨、求索;试图通过对如此轮回式悲剧之根源的揭露,来为其中无休止遭受灾难的人们的苦灵,在今世找到一个解脱的途径。或许,这正是王国维先生战战兢兢讳言《红楼梦》是“人生解脱之道”的真实意旨。对照中华文明史回顾全书;很大程度上,王国维的认识,应该就是曹雪芹以血泪创作《红楼梦》的终极之味。


曹雪芹成书二百余年之后,中国社会和中华文明的悲剧依旧轮回。王国维就生活在皇帝治下的王朝末世,他亲历了孔孟文化支撑的专制时代油尽灯枯之际“呼啦啦似大厦倾”的残酷与惨烈;他处于中国文化顶端俯视芸芸众生;毕竟他对专制时代中国文化的本质问题有着比后人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知。也就是说,王国维先生更容易读透《红楼梦》。


看透之后,才是最大的苦痛。曹雪芹以红楼故事解剖中华文明,指出皇帝制度与儒家文化是悲剧总祸根;但直到泪尽而逝,他也没有明确方法论。新一轮皇帝制度解体与近代国学大厦坍塌以及相关混战初定时代,王国维或许更担心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结局又一次在中国大地继续轮回而使当世民众无法得到解脱;显然,王国维对此无能为力。质本洁来还洁去,他只好先解脱自己,到人世的彼岸去寻找煦暖的阳光。

 红楼丫头论结

 

 唐都浪子《浪说红楼》之:归结,细论香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