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大唐行者:苦僧贾岛苦推敲

唐局不甜 唐都浪子 2021-10-04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一一题李凝幽居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一一送无可上人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一一剑客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一一寻隐者不遇

一、儒者自苦很尴尬

儒家圣人为弟子洗脑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先师教诲,中国书生性情中多具自苦情结


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度,打击限制魏晋以来的门阀风气,为寒门书生留下一条向上进取的活路;好歹是一丝希望。但却造就文坛和仕途的许多尴尬。譬如说罢:穷则思变,变要入仕;因为当官是寒士致富荣光的捷径。然而入仕却见门槛儿更多更高更复杂,往往又难如愿。


做官发财并不容易:一要生而逢时,恰得主子无能制度昏庸。二要资本靠山。三更要胆量。以上致富三大要素,原是推测;或者还有其它高深路数?以期方家指点是荷。这是一种尴尬。


大唐朝廷财政大约严谨清明,因为并未见唐史留下巨腐大贪的风采。这是士大夫奴才阶层,皇亲国戚和王孙公子不算此内。唐史多见的景象,倒是士大夫文仕的仙风道骨。此说虽近无考,但琳琅满目的美妙诗句却是铁证。相比今日情景,算是另一种尴尬。


而入仕不能致富,那么寒士应举何为?如还不能荣光,吟诗作诗何为?久而久之,又会形成如下尴尬:初为入仕苦读苦吟;入仕之后倘不如意,连那点可怜天生的清高雅致才情,都会被腐政和流俗湮灭;故而又思归隐;寻仙问道以求灵魂飞升。


而清高和仙风,也是寒门奢侈。未成仙之前游山玩水、寻僧访道,不但需要光阴,更需要盘缠;恐怕还得束修贽见之礼。所以寒士求仕,只一个字:苦。但这仅是有幸上榜入仕而未致富之苦。


如果运气不好,缺乏靠山又路道,结果久不及第,还追求清高仙风,更是难上加难。此即余之所谓:自苦情结,实为文坛一大特色。中国书生多有这种自苦情结。言尽必须注解:自苦情结与自讨苦吃,本质不同。自苦情结想必有些趣味;不然怎令历代文人神往至今不绝呢?


二、贾岛得了苦文化真传

儒家教授门生求索,必须具有吃苦精神;尤其天降大任之前,必先苦其心志。佛陀也要求弟子,如要悟得真知就必须吃苦。佛教的修行方式和认知途径,更有以苦为乐的要素。释迦牟尼向耆那教二十四代教主大雄求教修行之法,就得到苦行的指点。


因有佛道儒苦经共同熏陶,大唐学子多具自苦情结。中晚唐时期的平民诗人贾岛,就是具有自苦情结的代表。观贾岛一生际遇,再对照其诗文的豪情壮志,简直可谓:苦毙了。


贾岛,乡籍幽州范阳,今冀北涿州人。范阳是安史战祸的前沿,受害最大。贾岛出身贫寒,刚出生就要接受安史战火余痛的洗礼;自幼在家乡饱尝艰辛,青年之时出外云游并出家为僧,成为行者。贾岛应该是自学成材,从其诗作的质量判断,他的天份一般略好,志向高远。


贾岛一生,正值中唐走向晚唐没落时期。晚唐政坛,短命的皇帝们,像走马灯似的穿梭轮换,令人目不暇接。政治的腐败,民风的式微,生活的艰辛,使处在十八层地狱的平民和尚贾岛,虽然有志好学;但其诗文的见识和内涵,却相对平平。此乃自苦之根源。


让贾岛命运出现转机,并让他扬名文坛的,是他的五律《题李凝幽居》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一个字:。这是一首会友叙事的诗,描写黄昏及初夜之景。内容平淡,意境清幽。


据说,贾岛构思的时候,正于城中行走。当要确定僧敲月下门字,因还想用字,拿不定注意;如此一边推敲一边比划,不觉冒犯国子监博士韩愈的仪仗。殊料,不经意的比划,让贾岛的命运出现转机。


在韩愈的指导下,贾岛还俗应试,但却屡考不中。期间,他结识晚唐文坛与政坛一些名流,诸如孟郊、张籍等人。直到韩愈晋升吏部侍郎,于不惑之年的贾岛被保荐为长江主簿;约等于长江县即今四川蓬溪县的县政府秘书长。大小算是李家庙堂的命官,大唐国科级干部。

三、贾岛的文学特长

诗歌创作方面,贾岛对字词的运用十分讲究,往往为一幅联、一句诗或一个字反复斟酌。连他自己都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他作诗之苦。后世读者对此有所误会,认为是他作诗的严谨。其实,如果以贾岛诗作的内涵和人生的阅历观照,却正是他的狭隘浅薄。


贾岛生不逢时,恰遇战祸,出身寒微,人生阅历简单平淡;诗歌内涵并不十分高深。但他志向高大,或许还想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圣人教化之功。他自幼出家悟佛,但悟性一般;加之又有格律限制,吟诗总是显得十分吃力。约等于志大才疏。


文前所列五律《送无可上人》,其中颈联: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据传是让贾岛哭着鼻子,吟了三年才成的诗句。俗众从此看见贾岛的辛苦疲惫;隐者从此看见些许的修行禅意。


但无论对独行、数息两个释语如何解说,终究是佛家日常修行;并非高深禅理。潭底影、树边身直喻,至多是虚实互映,也不见佛学极致。贾岛引用两个释典吟成此联,无非追求格律对仗工整,终究是形式主义。为此哭鼻流涕苦吟三年,你说他能有多大出息哈?


从诗意观照,贾岛与草堂寺高僧无可相交甚厚。长安逗留的几年间,他常去草堂寺寄身,受到无可的关照。此时贾岛应该混得比较狼狈,只得苦苦悟求佛家真谛。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度过人生低迷时段,贾岛的命运就像夕阳之下烟霞阁峰顶的云彩,终于出现一丝光辉。


因苦苦推敲与贾岛有缘的吏部侍郎韩愈,举荐他做个小小的朝廷命官:长江县衙主薄。贾岛从此步入仕途,始为公仆;骑着毛驴穿越秦巴山岭,屁典屁典地到巴蜀为长江县人民服务去了。


韩愈劝他还俗,说明贾岛凡心未泯,并无悟佛天资。以贾岛五绝《剑客》为例,他做官的理想,是要报效吾皇,治国平天下。当他成为大唐政坛海洋的一滴水分子,就迫不及待施展抱负。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主簿忿忿然以天下不平为己任,替皇帝行道分忧,为黎民百姓仗义;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大有怀才不遇的苦怨。不知是不是像司马相如,至死都把《剑客》如同《封禅书》一样藏在行礼箱底。也未可知。可见终究是儒家弟子,与佛无缘。



四、临死之前,贾岛总算悟了

以贾岛诗作折射的义气才华,他不可能在官场得意。果然,连个长江县政府秘书都坐不稳。后来屡屡遭贬,仕途并如意。人生的最后一程,他就任普州司仓参军。在普州为地方军队管理粮仓的文职小吏。


普州,今巴蜀资阳地区。贾岛最后就死在那里。除写诗成就一些声名之外,简直苦毙啦。回顾贾岛一生苦行苦吟苦求仕,致富之梦没能实现,报国理想也未企及。不然就不会在巴蜀任还不断云游访僧。


但世外高僧,并不会坐在云根等人来访,他或者要去云游,或者要去化缘,或者还要去采药,或者去找别的大师下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没能见到那位传说中的世外高人。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生显得呆头呆脑的行者贾岛,貌似有所顿悟。因为这两句,才确实有了佛家空灵的禅意;比他之前强行苦苦拼凑的所谓禅诗,绝对是云泥之别。唐局深度质疑:三百年后,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抄袭了贾岛寻隐者不遇的寓意和境界。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写得超级棒。平淡自然,意味无穷;构思巧妙,逻辑严谨。又是大唐文坛诗画合一的珍品,诗家千古之绝唱。意境之幽深,亘古绝伦;底蕴之博泛,集儒释道精华。以致后世对此诗归属有所怀疑。


经过一生苦行,不断奔波飘零,老迈的贾岛终于明白:之所以终生没有转出困境,就是因为在求仕之途苦苦迂回、苦苦徘徊。合该,这才是佛家的缘。因为他没有逃出儒家的咒符。


所谓寻隐者不遇,也就是说:命运的流程和际遇,并不是想寻谁就能遇见。人海茫茫,谁是知音?云天渺渺,何处归身?人生就是如此可遇不可求,理想终有灰飞烟灭之时。少年贾岛贫寒出家,想求佛祖庇佑。年老于异地飘泊,还在寻访世外高人,期望能为饱受创痛的心灵寻求一丝慰藉。


只在此山中;贾岛貌似茫然无措。飘泊、出家、还俗、入仕再到访僧;当报国齐家之梦彻底破灭,他只好坚守灵魂飞升的人生堡垒,以减轻烙烫在心灵的深深苦痛。没法。这是儒家圣贤为中国书生安排的最后一站,谁也逃不脱。其中依然包含更为深沉的自苦情结,熟轻熟重而已。


云深不知处出世逃避、抚琴作诗的隐者,应该不少;而传说中似如菩萨一样救苦救难的世外高人,是寻不到的;拟或根本没有的罢。贾岛逝世六十年之后,大唐王朝消失。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贾岛的自苦情结

   延伸阅读

   大唐奇葩:返祖诗鬼李长吉

   盛唐悲歌:淡雅精灵韦应物

   盛唐悲歌:王之涣与王昌龄

   浪说红楼:目录汇总及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