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独家】红领集团:大数据思维创造的商业奇迹

2016-12-10 韩亦舜 数据派THU

[导读]本文作者从问答开始,以第一视角剖析了红领集团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浪潮之下转型成功的原因,并梳理了其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浪潮之下,对传统制造行业信息化的启发。


► 作者介绍

韩亦舜,清华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会长。


► 红领集团

以下介绍来自 红领官网:http://www.redcollar.com.cn/index.aspx

红领借助信息科技,经过十年验证历程,数亿资金投入,成功推出全球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定制平台-----全球服装定制供应商平台,跨越时空、国界,消除了文化、语言障碍,为全球服装定制产业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作坊裁缝概念,创造了一套做不错的彻底解决方案,为服装产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平台,为人类着装文明竖起了坚强的后盾。

全球服装定制供应商平台,使传统产业深层融入科技,将服装定制的数字化、全球化、平台化变成现实,把复杂的定制变成简单、快速、高质、高效。七个工作日交付成品,一次性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实现了服装全定制、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个性化定制的全程彻底解决方案。


► 正文

久闻红领集团大名,但一直没有机会前去拜访学习。从一些报道中对红领集团的情况也仅略知些皮毛。在青岛有幸与“创二代”张蕴蓝总裁做短暂交流,使我对红领集团有了一些理解。


先看问答:

问:比较规模化规格化生产的服装,红领的个性化定制产品是不是价格会高很多

答:红领的个性化定制服装价格比规格化生产的服装价格还要便宜,至少可以持平


问:你在量衣和裁衣下料环节成本一定是增加的,怎么能够和规格化服装相比?

答:对,我们算过,在那两个环节,我们的成本增加约10%


问:在服装行业一片红海的情况下,你们还敢增加10%的成本,而且很成功,道理何在?

答:不错,在量衣裁衣环节,我们的成本是增加了,但从全产业链和全流通链上看,我们的服装离开工厂时已经是“有主”的,不再需要传统流通环节。服装工厂给流通环节留下的利润空间就都是我们的了。而且,我们的定制服务是预付款,从下料开始就不再占用公司的资金,在生产周期内,还沉淀了部分用户的资金,过去流通环节大量占用资金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积累的大量客户数据则是我们的另一个宝贵资源。


想必红领还有其他成功秘笈,但仅就上述问答看(问答中的数字是否准确已不重要),商业逻辑已经很清晰了。如果传统服装制造业留给流通环节(批发零售体系)的利润空间是30%(这是我随便写下的数字),那这10%的成本增加就值得了。


不论是之前的“两化融合”、“两化深度融合”,还是前不久的热门话题“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我看到相当一部分思考角度还是关注在厂区内的价值潜力挖掘,流程优化再造,关注技术实现更多一些。这些都很重要,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制造业内部也确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流程可以优化。只是红领的神奇好像不完全在这里。


红领的奇迹是大数据抑或“互联网+”带来的?

红领的数据算不算大数据呢?

从数据量的绝对值看,不是什么大数据(虽然大数据始终不曾有过严格的定义)

红领算不算互联网+呢?

有限的资料显示,除了制造环节的两化融合(信息化包含了互联网化),其他环节上也有互联网的影子。但能否与很多人心目中不同版本的“互联网+”吻合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看来,红领给我们的启示,超越了目前人们对“工业4.0”和“互联网+”的思考范围,是思想方法的一次创新、一次飞跃。




红领能够跳出工厂的“小圈子”,重新审视全供应链、全产业链、全流通链,把每个环节的成本对价值的贡献,每个环节的利润是如何存在及分配的,都进行了梳理。红领敢于跨界思考,化局部的劣势为整体的优势;用户数据的采集实现了C2M,一下子缩短了M与C的距离,还增加了用户的黏性。


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传统工业的对信息的关注不能只局限在制造环节。


清华大学王建民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要全程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种信息、数据,让信息附着在产品上,甚至由产品完成信息采集任务,走完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回收利用环节上的信息),这样才能实现M→C→M的信息循环。只有商业信息与技术信息实现了循环,用户体验数据反馈到产品设计,改进后的产品才会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当然,红领这样的成功背后还有其它深层的原因。


为什么红领能够成功,但想做同样尝试的其他企业就没有这样幸运?


据说,在推进定制化生产时,红领的大多数干部是反对的,公司的大老板张代理力排众议,坚决实施这个战略。终于十年寒窗,修成正果。这在一些大公司,特别是国企是很难想象的。我们的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不乏精英干部,一定有很多好的想法,但国有体制和大型企业容错机制相对比较差,很难有“十年磨一剑”的精彩。


我不想给红领打上哪个特定的标签,但我愿意把红领的奇迹归结为大数据思维的成功运用


大视野、多维度、言之有据”是清华数据科学研究院定义的大数据思维。


我认为,不必拘泥于是不是大数据,是不是“互联网+”,把眼界放宽,把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吃透,从旧有的成本分布格局、利润分配格局入手进行问题剖析和价值挖掘,把数据用起来,就有可能捕捉到新的机会。


红领成功地把批零环节的利润收入囊中,再次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切靠信息不对称而生存的业态都将面临挑战


这个趋势预示着,不但今天的传统批零业务会受到挑战,今天淘宝上众多的小批发商小零售商也会受到挑战。因为虽然他们成功地对传统的逐级批发体系,对流通环节的丰厚利润进行了一次革命,一次颠覆,但他们中的多数仍然是靠信息不对称(从大不对称变为了小不对称)吃饭。也许不久的将来,只有拥有制造能力的厂家,才能在淘宝上生存。


希望有机会去红领拜访学习,相信会有更多更贴切的感悟。


编辑:杨瑞蕊

转载须知

如需转载,请在开篇显著位置注明作者和出处“转自:数据派THU(ID:DatapiTHU”,发布后请将链接反馈至联系邮箱(见下方)。未经许可的转载以及改编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