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BizMumUnion Intro 你没看错!育儿号也可以叫儒商+盟,因为盟主是儒商祖师子贡后人哦! 由复旦学渣妈——风中光华倾情打造,会讲故事,会唱歌,还会摄影,会画画,会写文章,会逗乐子哦!😊 故事全部原声录制,独立后期,勤更不辍,与娃们共享。 “嘴甜”,要从家人之间做起。当父母诚心诚意对孩子表示尊重时,孩子就自然慢慢学会了尊重。 - - - 每一个为家庭忙碌又不失自我的人 都置顶了 儒商盟 01 近日,《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完美杀青,不少网友心情难平:咱们的小暖男小小春Jasper永不下线!甚至有人表示:“几十年来,小小春是我唯一看了以后,动心思想要自己生一个小孩!”由此可见,Jasper是有多受观众们喜爱。 Jasper是名副其实的捧场王。当村长用锅碗瓢盆敲出乱七八糟的节奏时,Jasper会很开心地拍手道:“好好听!” 爸爸和叔叔们做的饭味道很一般,他总是满足地夸赞:“好吃!” 当爸爸对他说“I love you”时,他会说“I love you forever”…… 嘴甜得像蜜罐一样的Jasper,让青榄君想起了第一季里超级火的Angela王诗龄。 在一次任务中,其他小朋友分别向爷爷道谢并说了再见之后,王诗龄拉着爷爷的手,说:“爷爷,你在家里好好啊!” Angela不小心摔倒在沙漠中,哥哥姐姐将她拉起,她连连向哥哥姐姐道谢:“谢谢你们了,真谢谢了!” 在鸡鸣岛的旅行中,Angela晚饭时帮每位老人分虾,并天真地对爷爷奶奶说:“你们吃了就不老了。”老人们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王岳伦说,上节目期间他经常很焦虑,担心自己表现不好。但是睡前Angela都会依偎在他身边,讲些悄悄话,给他加油打气,“我觉得太幸福了,感觉所有的累、苦都是值得的”。 Angela一直都是贴心小棉袄。在一次晚会上,歌唱家李谷一登台准备献唱,王诗龄甜甜地叫了一声“奶奶好!”李湘让女儿给李谷一拜年,没想到王诗龄有模有样地说:“祝奶奶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李谷一感叹:“都是我爱听的,比李湘嘴还甜!” 家长朋友们,发现了吗?这两季中最受欢迎的两个小朋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嘴甜”。 相比之下,显得害羞又嘴笨的小孩就有点吃亏。比如neinei和max去跟村民要鸡蛋时,两个人都很害羞,不停地互相推脱“你去”、“你去”,最后neinei终于开口,但一开始也只拿到一个。 演艺圈里有一个频频被批“不礼貌”的小姑娘。在拍摄电影《少年班》期间,导演给孙红雷介绍说:“红雷哥,这是冬雨。”周冬雨就说:“孙红雷你好。”直呼长辈名字,让孙红雷有些不快。 在另一档热播节目中,周冬雨也是直呼前辈王迅的名字,而且王迅两次求合影,周冬雨都甩出一句“我不想跟你拍”。 虽然有人说,嘴甜的孩子“人精”、“圆滑”,嘴笨的孩子“直白”、“单纯”,但是不得不承认,那些嘴甜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善良更容易被人们所看到,回馈给他们的善意和温暖也会更多。 而那些嘴笨的孩子,虽然也有一颗善良的心,却常常被误解为孤僻、没教养,优点也常常被埋没,得到的关注更少,交到的朋友更少,这样的孩子往往是最吃亏的。 02 为人父母,大都希望有个又甜又暖的孩子,懂礼貌、见人打招呼。可现实中,为什么有的孩子嘴甜、有的孩子嘴笨呢? 这里面有性格气质的原因。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但气质能影响一个孩子的性格,比如胆汁质或多血质的人比较热情、喜欢交际,更容易表现为“嘴甜”;而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较沉静、稳重,经常会显得“嘴笨”。 除了性格气质的原因,更有教育方法的原因。 让孩子打招呼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不愿意主动开口打招呼是很多孩子的通病。 在父母眼里,打招呼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但对孩子而言,到了陌生的场合,或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孩子会本能地感到警惕。就像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被陌生人抱会哭一样,寻求安全感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的。 一些父母常常会逼孩子打招呼,如果孩子没有主动打招呼,有的家长还会责备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礼貌”,“瞧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这样一来,孩子就算本来愿意试试打招呼的,也会变得十分抗拒——父母的催逼,让打招呼变成了一种压力重重的任务,让沟通和交流失去意义。 03 怎么让孩子愿意打招呼,学会懂礼貌? 日本人的礼貌是世界闻名的,不只是嘴里经常说一连串的敬语,一开口就是“不好意思”、“对不起”、“麻烦您了”、“非常感谢”。 日本人教孩子礼貌的方法很简单,也很有效——父母对孩子“尊重、感谢”。 每当看日剧,日本人用餐前,即便是在家里,都会合掌说道,“我要开动了”;用餐完毕则会说,“谢谢您的招待”。 日本人在下班离开公司前,或者家人下班回家时,都会互相道一句“辛苦您了”。一位年长的日本男士说,不论他今天上班有多辛苦多不顺心,只要一进家门,听到太太跟女儿微笑着对他说“辛苦您了”,他就能忘却所有的疲惫。 日本家人之间的客客气气让人感到很不解——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客气? 而在日本人看来,如果连最亲近的人都不懂得给予尊重和感恩,那怎么又能真心地对外人好呢? 有一个台湾妈妈刚到日本时,上幼儿园的孩子经常会把在幼儿园做的小手工带回家,送给她当礼物。而她并没有显得特别开心,只随手那么一放,没把它当一回事。 后来,她去了其他日本人家里做客,才发现日本妈妈们会把孩子们带回来的小手工、小发明,甚至写给母亲的感谢函,一一展示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并且表现得很开心很自豪,还在客人面前大方地对自己的孩子说谢谢。 这位台湾妈妈很受触动。于是她要求自己改变:多称赞孩子的美好,感谢他们的笑容、陪伴和指导。 简单的礼貌用语,总是轻易能给别人元气,给自己欢喜。 04 宝宝们自控能力差,容易受本能、情绪、主观喜好等因素支配,但如果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基础的礼貌性教育,包括问好、说谢谢、再见等礼貌行为,让礼貌意识融进他们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他们变成“小绅士”或“小淑女”,最大限度地避免一些宝宝不讲礼貌的尴尬场景出现。 支招1:化尴尬场景为教育契机遇到宝宝拒绝按照礼貌要求言行的情况,父母最好不要像案例中的妈妈一样当场让宝宝“难堪”,那样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宝宝容易因此把讲礼貌跟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进而产生对这种礼貌言行的消极态度,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更加容易逆反。所以,比较妥善的做法是以宝宝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处理,化尴尬为教育契机。比如,上述案例中的问题便可以这样处理:当宝宝拒绝跟阿姨打招呼时,面对等待回应的阿姨,家长可以先“替”宝宝跟阿姨打招呼。一般而言,听到妈妈替宝宝说的“阿姨好”,阿姨就反过来跟宝宝回招呼,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被阿姨招呼的宝宝不仅可以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从妈妈那里学习到如何跟别人打招呼,甚至“反思”自己的不足,妈妈也可以在事后及时对宝宝进行相应的礼貌教育。相信几次这样的反复之后,宝宝再看到陌生人的时候,以往金口难开的状态定会有所改观。支招2:给宝宝树立“卡通”榜样鉴于现在的宝宝大多交往圈子较小,您在言传身教之外可能难以找到可供宝宝模仿的同龄榜样,这个时候便不妨把宝宝们喜欢的卡通形象作为礼貌教材,像《乐智小天地》中的***、《嘟嘟熊画报》中的嘟嘟熊等一般都是比较正面的角色。您可以在陪他们观看节目或绘本时,及时地对他们的行为做出点评,比如“***这样多乖啊”、“嘟嘟熊这样做就对了!”等,并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去模仿他们的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宝宝便容易自觉地把这些卡通形象作为学习榜样,您和宝宝之间也容易因此形成一种默契,一旦发生例外情况,随机教育也将省力很多。比如,遇到宝宝拒绝打招呼的场合,有时候只要您提醒一句“乖宝宝,***这个时候会怎么做呢?”宝宝便会“良心发现”,表现出相应的礼貌行为来。支招3:多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对于宝宝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往往是通过游戏进行的,明白了这一点,您便可以多多借助角色扮演游戏来帮助宝宝懂得礼貌知识。比如,您可以就儿童绘本上的某个礼貌故事跟宝宝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如《嘟嘟熊画报》中有一篇“嘟嘟熊上学校”,讲的就是嘟嘟熊在上学路上遇到老爷爷、老奶奶、阿姨和叔叔时主动打招呼的故事,父母便可让宝宝扮作嘟嘟熊来玩这个角色游戏,让宝宝从中体验做个礼貌宝宝的感觉。如果宝宝喜欢,还可以让他们反过来扮演故事中的叔叔阿姨等角色,通过这种换位后的游戏,宝宝将再次体验到被人尊重的感觉。通过此类的角色扮演游戏,宝宝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礼貌常识,还可以获得愉快的交往体验。支招4:及时赞赏宝宝的礼貌行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对不经意出现的某种行为给予表扬、鼓励等正强化,就可以使这种行为反复出现,以致内化为习惯。在培养宝宝礼貌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这样做。比如,每当宝宝做出符合礼貌的行为时,您可以及时地用翘拇指、鼓掌甚至亲吻等方式表示赞赏,这样宝宝就可以从中得到讲礼貌的积极情感体验,这是一种正向的强化,对他们养成礼貌行为很有助益。支招5:宽容宝宝独特的表达方式有的宝宝属于性格比较内向的那种,看到外人比较容易害羞,特别是看到陌生人,除了微笑之外,总是羞于开口说话。遇到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强求宝宝,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只要宝宝在以他惯常的友好方式做出反应,哪怕宝宝不开口,您也不必强求。本来,宝宝面对他们认为的陌生人,一个正常的宝宝就会有警觉的反应,对一个容易害羞的内向宝宝来说,跟陌生人打招呼更是一个需要超越自我的过程,他需要时间来调适自己。因为成人眼里的小事一桩,对于宝宝来说却可能是天大的挑战。试想,一个性格内向的成人,让他跟陌生人打招呼尚且感觉困难,怎么能期待宝宝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呢?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给宝宝时间,不要急于把一个内向的宝宝变成一个嘴甜的宝宝。支招6: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言传身教学前期的宝宝虽然尚难听懂大道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特别强,而且容易在家长的影响下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基于他们的这个年龄特点,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言行示范,久而久之,宝宝便会“偷学”了去。因为6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模仿成人的举止和面部表情,1周岁的宝宝已懂得在陌生环境下观察父母的表情了。为了加强效果,您还可以在做出示范行为后,及时用语言提示宝宝可以那样做。比如,您接受别人的礼物时,说完“谢谢”后可以借机对宝宝说,“别人送给我们礼物,我们要表示感谢”。除了规范自己的言行外,您还可以在生活中就地取材,结合具体的场景对宝宝进行随机教育。譬如看到客人说“你好”,需要别人帮助时加上“请”等等。通过多次重复的随机教育,宝宝不仅可以学到礼貌待人,还可以养成谦恭礼让、与人为善、尊重别人的行为习惯。觉得好记得送花花啊~ 05 为什么对家人“嘴甜”,可以培养孩子的“嘴甜”呢? 家人间的互相问候,并不是带有目的性的表演。对孩子的一句“出门当心”、对父母的一句“辛苦您了”,跟“客套”完全不是一回事,而是一种真挚的感情流露,一种平等的人格尊重。 当父母诚心诚意对孩子表示尊重时,孩子就自然慢慢学会了尊重。日本的小朋友会认真地对父母说“谢谢妈妈帮我做便当”、“谢谢爸爸来看我的表 演”……在尊重与善意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是满足、幸福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出了家门、到了外面,才会更乐意向他人释放善意。 所谓打招呼、讲礼貌,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无关“懂事”的程度和“情商”的高低。 走在日本街道上,迎面走来的老太太会笑眯眯地向你点头问好。这种问好,不是功利性的应酬手段,因为你跟她完全不认识,更不存在什么利益关系 。 有的人对外人说话时,常常斟词酌句、礼貌用语,对家人则往往直言直语、毫不避讳。对这样的人而言,礼貌只是一种功利的应酬手段,他们礼貌更 像是做给别人看的,而非发自内心的尊重人。 我们让孩子给别人打招呼,不是社交场合配合表演,不是为了得到“孩子懂礼貌”的评价,迎合来自外界的要求和期待,而是让孩子学会从心底里尊重人。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尊重家人,尊重孩子,向家人和孩子说谢谢。 “嘴甜”,要从家人之间做起。当正面的能量不断地散发出去时,自身所感受到的欢喜是用言语不能形容的。 上一篇:▶  尊重孩子和溺爱孩子的界限在哪里? 下一篇:▶  你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她的演讲,让全中国的父母沉默了! 有话请留言,听完求转发,觉得内容不错就关注儒商盟转给好朋友一起欣赏吧。 觉得不错就打个赏吧 (=^ェ^= 赞赏不赞赏也无所谓, 在左下角点个赞, 转发亲朋就是最给力的支持!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