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狂欢吧!中国科学家用胶水黏合,沙漠秒变良田!

2017-12-01 儒商盟

光华妈妈说两句

我国总耕面积比荒漠及沙化土地面积少一半还多,新型植物性纤维黏合剂,化腐朽为神奇。让我们拭目以待!为中国科学家鼓掌!

- - -

每一个为家庭忙碌又不失自我的人

都置顶了 儒商盟


中国又一项科技发明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界又出名了!


众所周知,沙漠是一个正在与人类抢生存空间的特殊自然现象,它不停的吞噬周围绿洲的迹象,并且以每年几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如果顺其蔓延,地球只会仅存海洋与沙漠,不再有绿洲。为了更好维系我们人类文明的延续,治理沙漠刻不容缓。



根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报告,截至2014年我囯荒漠化土地面积有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172.12万平方公里。


而我国总耕地面积是120万平方公里,如果能将沙漠变良田,能多养活多少中国人啊!



然而,防沙治沙是世界难题,多少年来,全球各路科学家为此而犯愁。为了把沙漠变成绿洲这个梦想,无数人为之艰苦奋斗、不懈追求。


今天,中国科学家终于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


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易志坚带领研究团队,经过7年的反复试验,研发出一种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黏合剂,点沙成土。


中国科学家们将这一发现运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中,并取得成功。该科研成已在中国科学院权威刊物《中国科学》和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上发表。


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神奇的科技:


沙漠和土壤的根本性质差异,是力学差异:土壤微粒之间都有作用力,能够构成一个整体,而沙子之间是松散的,没有这种力。易志坚他们要做的,就是用一种粘合剂,赋予沙子颗粒这种力,这样就可以把沙漠变土壤。



只要添加这种植物性纤维黏合剂,再加入水,沙子就能获得与自然土壤一样的力学属性。这种土壤颗粒间存在的特定约束,就是万向结合约束,简称ODI约束。它可以让土壤具备自修复和自调节能力。



只要将沙子混合黏合剂,再添加适量的水,只要两分钟,金黄色的沙子就变成了深褐色的土壤,用手抓起来也不会散掉,把水倒入围起来的凹坑里,水也没有流失。


来看看更详细的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0223bt59&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你没有看错,就是这神奇的科技,可以让沙漠瞬间变成良田。


目前,中国科研团队将"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用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25亩试验地中,并取得成功。



经施工改造后的沙体当即固定,并表现出持久的抗风蚀能力。试验地种植了70多种植物,长势旺盛。



这项技术具有成本低、易施工等特点,大规模改造成本约为每亩1500元至2700元。一次改造后即可持续耕种,且后续种植对土质具有提升作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60zm1wnp&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新华网报道视频▲


据悉,国家非常重视这项神奇的高科技,并将大规模应用到沙漠中去。未来,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沙漠逐渐变成绿洲。


是不是让人很惊讶?

这都归功于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研究团队。他们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实现将沙漠“变沙为土”,黄色大沙漠嵌上“绿翡翠”。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沙漠就是缺水造成的。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沙子不能保水保养料,所以非沙生植物难以存活。”易志坚说。

重庆交大副校长易志坚教授

经过一年的试验,易志坚“沙变土”的研究项目进入中试阶段,万亩良田正在沙漠里逐步铺开,有望让当地农民在家门口的沙漠上种庄稼。

身为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的易志坚,早在2008年,就开始思考“沙变土”的可行性。他介绍到,当时他和团队在研究力学的时候,发现了“物质的颗粒约束决定物质的状态”这一原理,当时就猜想,沙子和土壤作为颗粒物,也应符合这一原理。

在此后的试验中,易志坚发现土壤颗粒间存在“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的性质。“这是土壤储存水分、养分和滋生微生物的根本属性,如果让沙子也具备这种属性,那么沙子便能栽种非沙生植物,甚至作物。”易志坚说。

提取植物纤维黏合剂“沙变土”成现实

2009年,易志坚团队开始进行研究试验;

在2013年,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植物性纤维黏合材料,让沙子变成拥有“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性质”的土壤。


这种黏合剂和沙子加水搅拌后,黏合剂就会在沙粒之间形成有弹性的纽带,和沙粒共同变成一张“网”。这张“网”能像土壤一样,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也就能如土壤一样可以栽种植物。

在与普通沙地的对比实验中,一桶水浇到普通沙地上后迅速下渗,而同样的水浇到改造后的沙地上,则能形成一层积水,下渗缓慢。

研究团队表示,这表示土壤具有了水肥保持的能力。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甚至专门搞了一块水田,用来种水稻。

据了解,易志坚研究团队,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的万亩中试基地中,一期3000余亩实验性种植在半年内取得成功,并已完成二期1000余亩的秋播任务,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与此同时,易志坚又带领研究团队向新疆进军了。他们在新疆有200余亩试验地,并于2017年7月开始播种。对于新疆的试验,易志坚充满信心:“相较而言,新疆的沙更细一点,风也小一点。即便起风了,也只会有扬尘,不会对植物造成很大伤害。”

粘合剂是否安全经济是易志坚的研究方向

合适的粘合剂是成功的关键

易志坚说,从2009年到今天,除了试验规模不断扩大,团队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粘合剂的研发上。

“要无毒环保、耐水性强,成本还不能太高。”

现在的粘合剂是几种植物纤维的提取物,用他的话说,“成本不高、极好获得,而且一次改造,一劳永逸。”

并且从今年4月开始,研究人员便按相关规范采集了试验基地的沙土样本,送往法定第三方检测机构——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检验。

检验数据表明,研究团队4月19日提交的样本中,苯、游离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7项指标全部合格!研究团队6月30日提交的样本中,铜、锌、铅、铬等11项指标全部合格!

检验数据还表明,试验基地的微生物已非常丰富,接近附近农民耕地里的正常土壤,微生物是肉眼无法看见的,但动植物的变化却逃不过研究人员的眼睛。

“蚱蜢、青蛙、野兔、鸟类渐渐多了起来,老鼠更是猖獗得很。”易志坚说。

在经济性方面,通过测算,采用“沙变土”技术进行大规模沙漠改造的成本,在1500元/亩至2700元/亩之间,离水源较近或有充足地下水的沙漠,都可以实现“沙变土”。

该数据远远低于内地每亩过万元的土地复垦成本,以及其他沙区高达6万元/亩的沙地修复成本。

“当更多的植物品种从沙漠里生发出来,当更多的动物在沙漠绿洲中安家,当更多的微生物滋生,当更多数据印证‘沙变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乌兰布和沙漠治理试验才算完成了阶段性任务,我们还有很长路要走。”易志坚说。

如今的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试验地已绿意盎然,沙漠已变为绿色牧场,向日葵竞相绽放、自由生长。

这片美不胜收的花海,已成荒凉沙漠里最美的风景线......


一个中国人突发奇想的念头,成功实现了低成本、快速将沙漠变绿洲的奇迹。我们正在迎来中国科技大爆炸的时代。可以期待,13亿聪明的大脑,必将创造更多的奇迹!


为中国科学家鼓掌,为中国科技鼓掌!



光华妈妈对你说

不关心宇宙黑洞的成因,不关心悟空到底有多强,沙漠化问题如果能通过这项技术彻底解决,全国都应该放鞭炮!祝易教授中试成功,早日进入量产!



参考: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热点,部分原文原画版归原作者所有


你可能还想看

上一篇:▶  再见了,银行卡!农行正式宣布!!

下一篇:▶  别买车了!这才是未来的交通工具!快看!



长 按 关 注为家庭忙碌时让我们一起有温度有深度(^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