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雾中的风景——王永才水墨画中的模糊、虚化与不确定性





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

推荐艺术家



王永才,生于山东高密,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画院创作部主任,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雾中的风景——论王永才水墨画中的模糊、虚化与不确定性
 
文/  罗祎英
 
约翰·伯格在他的《观看之道》中写到,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但我们用以解释这个世界的言语并不能抹杀我们处于这个世界包围之中这一事实。作为一个并不熟练的美术欣赏者,显然所知道的常常不免溢出自己的眼睛,而任何试图对此做出的阐释都只会增加画面被再次神秘化(绘画本身亦是对现实景观的神秘化)的风险。解决问题可能的办法,只能是回到画面本身,并对观看的方法始终保持警惕。

王永才在创作

就已知的作品来看,作者的水墨画作品给人最大的一个印象是无处不在的模糊感。水墨画,自然是水与墨的相互纠缠,所出现的不同肌理效果取决于艺术家在浓淡深浅之间的微妙掌控。而在作者的画中,水的成分被明显加重,不仅落笔淡墨重染,轻涂勾而多擦扫,而且清晰可见多处任由不规则的笔尖滴点和自然的水迹行游,从而形成大片线条感削弱而点面铺陈的团块状区域,如同一处处雾中风景,隐约可辨却又拒绝明晰。《此处青山好隐沦》之中,远处的绵延仅以寥寥数笔淡影表示,而近景的群山黛连成片,群峰之间的棱线被清水晕开,形成膨胀的团块,群山之连绵和视觉上的叠错由此得其形意。窃以为,化实为虚正是作者笔墨水汽淋漓的意图所在,而相似的处理同样在《古木苍苍水云淡淡》《看雨春山中》《秋夜烟光》《山深晴欲雨》等有所显现。不光是运笔技法,水汽氲氤之感同样显现在画面表现的物象上。流云、微雨、薄雾,连带水汽所形成的暮霞、残霭、轻烟、凝霜、花泪等元素与洋洋洒洒的笔触构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彼此呼应,山形林廓,月影梦花,无不渺渺飘飘,悠悠散散,形隐而神现。

《不禅不道醉山风》纸本水墨 24cmx78cm 2019年 

水分偏重所形成的模糊感,亦即虚化效果,还得益于画面的色彩与结构安排。事实上,在作者大部分的画作中,画面构成丰富,结构排布接近满框,看似不合传统水墨讲究“留白”的创作原则,但画面上却并不显得局促。其原因正在于灰色与白色的特殊安排。具体而言,画面上的留白区域极少,诸如《斜阳冉冉春无际》《细雨闲弄墨》《清秋无限》此类余地不足全部画面十分之一的作品不在少数,更有类似《麦村写生》《秋夜烟光》《山野苍茫》这样基本放弃留白,全面铺陈,仅留细碎的白色空隙勾勒溪流、庭阁等物象轮廓的处理。而在《翠袖忆天寒》《风影过长竿》《看雨春山中》《溪山暮色》《梦里烟花》这样的作品中,传统水墨的具象造型追求完全被舍弃,除了少量设色之外,所有白色承担的层次、结构、区隔功能都转而由深浅不一的灰色代替,画面呈现及其意蕴表达转向抽象。不拘于传统水墨景观造型的原则,画家的水墨创作也就超越了虚与实的窠臼,如同雾中漫步,视觉的捕捉趋于失灵,唯有依赖于纯粹的印象感知。


尽管西洋画中或许并不难找出类似的处理方法,但在以水墨为基底的创作中,液体的流动感和渗透性所产生的特殊肌理和笔墨动力学效应使得这样的尝试更具探索意义。尤其是后者,在由笔尖游走和墨水流动所形成的动力轨迹中清晰可见到画家的另一组尝试似乎再次反其道而行之,不仅线条感重新被突出强化,而且整体的斜线构图与局部不同方向的平直、波纹、圆曲线条并置(如《清气画中来》《粉淡香清别有真》《梨花带雨》等),总体呈现出自由与克制,协调与冲突共存的状态。此外,黑白之间有明显分层而减少中间色过渡,画面澄明而不凝滞——这让人不禁想起大雨初歇的窗外,残留的雨水从清透的玻璃上缓慢滑落,带来一道道蜿蜒曲折的水痕。水流细处,水珠欲滴未滴,越窗张望,人景似是而非。不过有趣的是,抽象化的处理虽然让观看者在视觉上很难迅速地甚至明确地了解画面呈现的具体形象,但作为画面的第二文本,作品标题却基本上都以形象化的描述示人,如《粉淡香清别有真》《梨花带雨》《清气画中来》,以及《清气长留》《月中疑有影,风际剩闻香》等。这实际上产生了另一重的“模糊、虚化”:抽象画面与具象解说的分裂产生意义的模糊、虚化,言语的表述就此再次让位于视觉感知。

《谷雨时节》纸本水墨 17cmx68cm 2019年 

图像内部与其说明之间隐含的分裂还将造成意义的不确定。既然接受者有可能需要在画面图像(作品客观呈现)上和文字解说(作者主观期待)之间做出不同的接受选择,那么接受两者其一或完全拒绝都应当被视为在作者的预料之中,并充当绘画类艺术作品交互性匮乏的一种微弱补充来与潜在的接受者个体发生联结。

诚如苏珊·桑塔格说言,艺术本身即是一种被神秘化的形式,一直承受着被非神秘化的危机。但艺术阐释却与之相反,任何的神秘化倾向都有可能是对艺术本身的曲解和误读,阐释行为也因此恰如雾中的踽踽独行,风景在侧,风犹在耳。至于本文所论述之作品,可以肯定的是正如于千万人中与你我擦肩而过的一缕微笑一般,图像的模糊、虚化及其意义的不确定性将更紧密地迫使我们的观看行为成为真正的凝视。它必将超越言语。
 
《径幽水曲闻山语》纸本水墨 24cmx78cm 2019年
更多作品欣赏


《漓江三月雨如烟》纸本水墨 24cmx78cm 2019年 

《芦笛细雨得放还》纸本水墨 24cmx78cm 2019年

《青山碧水奏清音》纸本水墨 24cmx78cm 2018年

《卧听窗外落雪声》纸本水墨 24cmx78cm 2018年 

《烟雨濛濛掩人家》 纸本水墨 17cmx68cm 2019年

《一抹落霞映远山》纸本水墨 24cmx78cm 2019年

《远山云起》纸本水墨  17x68cm 2018年






》》》展览详情链接 》》》




   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邀请展
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
佛山• 东莞 • 深圳

首站 • 佛山
2019年12月10日-12月25日研讨会 • 开幕式2019年12月14日下午14:00/16:00佛山图书馆展览中心
东莞站201912月10日-12月25日
岭南美术馆4、5号展厅

深圳站2020年4月12日-5月3日
深圳画院美术馆

指导单位
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学术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  广东画院
主办单位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 佛山画院  岭南画院  深圳画院  广州画院
承办单位佛山美术馆联盟  岭南美术馆  深圳画院美术馆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联络处
支持单位佛山市图书馆  佛山市艺术文化创新协会  华南美术馆
顾  问 王民平
特邀学术顾问李劲堃
总策划夏金旺  叶向明  杨晓洋  郑阿湃
总统筹廖雪林  文  征  杨晓洋
学术主持杨大伟
展览策划江   山


参展艺术家




广东画院李劲堃    林    蓝    林永康冯少协    孙洪敏    杜    宁 广州画院方   土    郑阿湃    陈一峰刘   晟    段远文    周丽萱

岭南画院叶向明    文    征    黄雪韵李志国    张志峰    赖铁骢
深圳画院杨晓洋    梁    宇    文祯非    陈向兵宋承德    富中奇    郑    强    张    闯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 佛山画院陆    驰    叶其青    黄茂强    江   山王永才    邱大尉    孙文科    岳海喜    段俊豪 


深圳站展览将于4月12日启幕,展期至5月3日,敬请关注......




往期精彩:

艺·展丨五大画院联手巨献!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邀请展暨学术年会14日佛山举行
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邀请展本周六开幕  五大专业画院画家作品齐聚佛山
广东画院|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特邀画院
岭南画院|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重点画院推荐
佛山画院|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重点画院推荐
广州画院|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重点画院推荐
深圳画院|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重点画院推荐
推荐丨广东画院60周年大展展现岭南学术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佛山美术馆、展览馆、音乐厅将成岭南靓丽文化风景线第二届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签约艺术家名单公布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徐悲鸿作品亮相佛山华南地区最大的民营美术馆即将于佛山顺德开馆


——END——

来源:佛山美术馆联盟

佛山美术馆联盟(微信ID:fsartmu)整理发布


更多优质内容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ID:fsartm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