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聋人架起医患沟通桥梁,探寻华东医院“助聋门诊”火热原因

融媒体编辑部 上海残联 2023-10-22

“医生,这位是聋人患者,现在需要做CT,请问她今天可以拿到检查报告吗?”

助聋门诊

华东医院CT检测室门口,陈晓怡医生带着患者刘女士从绿色通道缴费后,用手机给她看了手语版检测注意事项,视频刚刚看完,门口的叫号屏幕上就出现了刘女士的名字。脱掉外套、拿掉首饰,刘女士安心地走进去,整个过程5分钟不到。


▲视频剧透了~



先天优势+一站式服务,

解除聋人患者后顾之忧


陈晓怡是华东医院“助聋门诊”负责人,统筹“助聋门诊”的所有事项,这会儿由她陪护刘女士做检查。


刘女士是一位聋人,前段时间摔跤后,肋骨一直疼,刚开始没怎么注意,没想到情况慢慢变糟,身体越来越疼,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因为担心和医生表达不清,刘女士一直拖着没去看病。聋人朋友知道后,告诉她华东医院有“助聋门诊”,让她试试看。


一个下午的时间,刘女士不仅完成了所有检查,还拿到了初步检测报告。


“没有想到第一次过来就这么顺利。”刘女士向全程陪同自己的手翻老师和医生连连致谢。和刘女士一样,每个周四下午华东医院都会有30位左右的病人来“助聋门诊”看病,他们之中有朋友介绍,也有“老客人”。

 

“上海有这么多医院开设‘助聋门诊’,大家为什么会选择这里?”


▲华东医院为聋人朋友们提供一站式陪护服务


这个问题,或许从奉贤专程坐地铁赶来的侯爽能够给出一些答案。


侯爽今年54岁,因为骨质疏松的问题,她跑过多家医院,也看过多次,但治疗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后来她听说华东医院有一个特别的科室:骨质疏松科,恰好对症自己的病,从年初到现在,侯爽坚持每周过来,现在已经连续治疗了8个月,病情好了很多。虽然每次来回要两个多小时地铁,但她说都值得的。


原本繁琐的各项流程,在“助聋门诊”这里进行了梳理简化。患者在7号楼4楼的一间就诊室内,可以完成预检、挂号、缴费、全科门诊等一站式服务,加之手语翻译的帮助,一些老年患者的线上支付等操作问题也能顺利解决。预检完成后,手语翻译会根据大家看病的科室分批带队,全程陪护。


“全科医院”“特色科室”, 作为中心城区首家开通“助聋门诊”服务的三甲医院,华东医院先天优势明显,加上为聋人朋友们提供的一站式陪护服务,让聋人朋友们没有后顾之忧。

 


硬件过硬+服务够暖,

聋人看病不再难


在“助聋门诊”的诊室外有一片用隔离带拉起的休息区,休息区内摆放的两排椅背上贴着序号,这里是“助聋门诊”的排队区域。


▲“助聋门诊”的排队区域


“大家都是来看病的,聋人患者虽然不说话,但是焦急等待的心情都一样。”陈晓怡介绍,虽然门诊是下午开始,但很多朋友会提早过来,志愿者们会为他们登记顺序,每人发放一个号码牌,大家对号入座,按序看病,既不担心插队,也方便后续服务。

 

作为“助聋门诊”的“老法师”,陈晓怡每周四都会准时出现在诊室门口,从门诊初创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成为聋人朋友最熟悉的“贴心人”,大家见到她会拍拍肩打招呼。

 

“我们这里通常会安排2-3位医务人员负责‘助聋门诊’的挂号、预检等工作。”陈晓怡介绍,每一位医生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周四大家是专门腾出时间,来这里服务。到今年10月,“助聋门诊”已服务聋人2298人次,接受各类检查838人次,安排住院44人次,手术治疗26人次。

 

▲助聋门诊挂牌


“现在大家都熟悉了,简单的手语也能交流,工作越来越顺。”陈晓怡说今年一位80后医务人员也自愿加入“助聋门诊”。

 

医务人员的手语老师就是“助聋门诊”的手翻志愿者们。今年开始手语翻译从之前的两位增加到三位。他们不仅要帮助聋人患者挂号缴费,还要做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74岁的手语翻译张翠珍是一位残联退休老同志,做起翻译来一丝不苟。小周患有肩周炎,张翠珍带着小周来到伤外科。


▲张翠珍(左三)、陈晓怡(左五)


“疼了多久了?”“能不能每天来医院治疗?”“可以敷药包吗?”医生看完小周的X光片后,认真询问小周情况。得知小周无法每天来医院治疗,医生建议小周在家敷药包。张翠珍把医生建议翻译给小周后,没想到小周连连摆手,“说”自己敷药过敏。几番交流后,医生制定了其他方案:让小周回家自己熬药,用布裹起来直接敷在肩膀上。


▲张翠珍为病人进行手语翻译


怎么熬药,怎么掌握火候,怎么敷……这些细节内容直到小周自己用手语“叙述”一遍,张翠珍翻译出来,确认意思无误后,医生才稍稍放心。


“这个大夫是出名的耐心。”走出伤外科诊室,小周向医生连连致谢。



细节周到+全面发展,

服务升级未来可期


今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医院又是“重点保护区域”,4月17日,过完年后的“助聋门诊”正式恢复,所有前来看病的朋友都要在华东医院的小程序上登记信息,并且经过多道“体检”后才能进入。


除此之外,所有来看病的聋人朋友,还要在“助聋门诊”外做包括病症情况,哪位手语翻译服务等信息登记,陈晓怡说这样做是为了明确追踪路径。


同时医院为“助聋门诊”设立了“五优先”服务,即优先预约专家门诊、专科门诊、整合门诊,优先安排大型设备检查、优先会诊、优先住院、优先手术


▲聋人朋友们看病后向手语翻译表达感谢


前段日子,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聋门诊”服务项目启动,标志着这项试点助残服务进入正轨,在前期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包括华东医院在内的区肢协、聋协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静安“助聋门诊”不断提高本区“精准扶贫扶弱”服务等级。


▲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聋门诊”服务项目启动大会


而现在,上海众智青年企业服务中心已与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团队联合成立了课题项目组,共同研发出能识别中国通用手语的AI手语识别翻译机器人,针对医院场景中的特殊需求,开发系列“科技助残”设施设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科技的助残设备和人性化的志愿者服务,将一同为“特殊”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文中侯爽为化名)





信息来源:静安区残联

图文编辑:上海市残联融媒体编辑部


精彩回顾





 上海市残联融媒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