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城市日:中国国际手语翻译在全球大会上闪耀亮相

上海残联
2024-08-28

10月31日,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这是继2014年之后,世界城市日八年之后再次回到上海,意义非凡。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首次迎来了中国的国际手语翻译,这支来自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组建的队伍,在世界城市日大会上闪耀亮相。


成为国际会议手语翻译,

需要几步?

据世界聋人联合会统计,世界上约有7200万名失聪者,其中超过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他们使用的手语共计300余种。而国际手语则可供失聪者在国际会议以及在旅行和社交时非正式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太使用。


手语翻译是个复杂的工程,从接收到传递信息需绕多个弯,而此次活动上的国际手语翻译则更加深了难度。首先是由健全的手语翻译对英文同传或中文声音进行转化成中国手语,再由会国际手语的聋人翻译对其进行转化国际手语翻译。


10月31日下午,世界城市日大会现场,国际手语翻译正在进行时。

收到联合国相关通知要求后,上海市住建委和上海市残联一同商谈有关方案,在全市范围遴选擅长国际手语的翻译老师,确定人选后随即进行了紧急培训和研讨会。考虑到各种因素,即便最终上场的是两组四位队员,遴选方案里还设置了两位队员作为替补以备不时之需。


在为此次大会服务的七人队伍中,由上海市残联宣文体处负责人担任领队,洪泽、周佳艺、唐文妍、郭奕敏、陈伊佳、寇辰珠六人负责手语翻译。此次招募来的队员们当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他们当中多数参与过疫情发布会的手语翻译工作,为上海数万听障人士提供了实时“观看”新闻的平等机会。由于洪泽和周佳艺曾多次在国际活动上使用国际手语,所以由她们负责把现场队友的中国手语翻译转化为国际手语。


周佳艺(左一)和唐文妍(右一)是搭档。


“提词器、服装、滚动字幕、同传耳麦...”在此次手语翻译团队里,唐文妍是中国手语翻译,也担任了现场的记录工作,翻开她的笔记本全是给大家的提示点。本身在校园里就学习过手语的唐文妍表示,校园里的学习和真正的手语翻译还是有差异,还需要和真正的聋人朋友多交流,才可以让地道的翻译更抵人心。


十二年后的携手同行,有你有我

现场机位和背景板调试。

“你看,10月31日下午,这是我们的主场!”在进行正式大会前,手语翻译队伍来到会场进行最后的准备,进入主厅的时候,大家看到日程安排都有点激动。现场,每个队员都在机位前试起了站姿、位置、表情,也和远在大洋彼端的联合国人居署进行了视频会议连线调试。


2010年世博会,还在美国读书的周佳艺(左一)与正在当志愿者的洪泽(左二)一同为美国聋人参观团进行手语翻译。


洪泽是上海市聋人协会主席。中国手语、美国手语、国际手语,洪泽精通的手语达3种。据她介绍,日常用到国际手语的场合不多,印象深刻的是2005年,当时在沪举办的第17届世界聋人联合会亚太地区代表大会,和来自亚太地区12个国家地区的代表一同参会,再就是2010年的世博会了。“我还在世博会上,正巧遇到当时在美国学校读书、回国带美国聋人团队参观世博馆的周佳艺!”洪泽和周佳艺用手语比划着这段,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十二年后,洪泽(右一)和周佳艺(左一)再次携手。


周佳艺如今是一名聋人视觉艺术家和平面设计师,因为在美国留学7年,所以对美国手语非常精通。她说,美国手语与国际手语大概有70%类似,所以上手要更快一些。周佳艺曾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前往香港实习,在那里,她第一次接触到国际手语,“当时正好了解到有国际手语课程,我就积极报名学习了。”如今,当时学习的部分将派上大用场,在现场她不断温习着手上的资料,和洪泽认真商榷着各类用法。


洪泽和周佳艺在现场排练。


聚是一团火,

奏响无声世界“最强音”

10月28日,是大家首次在大会现场排练的日子,现场和主办方多次协调后,手语翻译的背景、电视画面手语框等技术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还有一个问题犯了难:需要有人来滚动提词器上的字幕。现场主讲人的发言速度不一,担任此项工作必须是懂手语的专业人士,本是替补队员的寇辰珠和陈伊佳当仁不让随即上阵。

上海市残联在彩排现场和主办方进行协调。


市残联宣文体处和组联处等相关部门,从发起遴选、多方协调到彩排现场都认真组织,每场讨论会也由市残联提供会议室。每周六位队员都会雷打不动出席讨论,即便一开始被安排作替补队员,但陈伊佳还是坚持驱车2小时以上和队友们汇合。聚是一团火,就是这支队伍的力量。


每周讨论会现场。


“上场前,我们只有一些远程出席的嘉宾视频可以提前准备。”唐文妍说。虽然手上有一些素材,但由于会有临场变动的可能,所以大家会准备得更加充分。因为涉及国际会议专业词汇,这也给翻译增加了难度,在每周的会议上,大家会对之前在网上找到的资料进行复盘。


翻开寇辰珠的素材集,密密麻麻的笔记是大家对部分词语商榷后进行的调整。她说,“我们会进行一些转变,让听障人士理解意思,像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联合国词汇我们会提前准备,但其他临场词汇就要靠平常的积累了。”

10月31日上午,大家正在做最后的调试。


功夫在诗外,大家内心里的笃定来源于队友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此次参加大会的手语翻译中,作为上海第一聋哑学校副校长,郭奕敏从事手语翻译20余年,在和大家的讨论会中,手语早已成为郭奕敏的本能反应。而即便是90后的陈伊佳,也已经从事了近10年的手语翻译工作。



这是上海市国际手语翻译首次参与此类联合国级别会议,上海市残联党组理事会领导对于此次活动高度重视。本市将继续挖掘好、培养好国际手语翻译人才,奏响新时代无声手语翻译人才工作的“最强音”,并鼓励更多人才在国际舞台上彰显风采,展示中国关爱残疾人事业、彰显人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一扇窗口。


城市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也是落实全球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空间。在全球城市日大会上,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事业提供给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因这支无声手语翻译队伍的存在,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无障碍的认识,看到这个城市没有让任何人掉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再添新的印记。



信息来源:上海市残联宣文体处、组联处

图文编辑:上海市残联融媒体编辑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

市残联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学习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视频|无障碍电影:我们都是那束光非凡十年·书写残疾人事业新答卷 | 在上海,让城市温暖触手可及

 上海市残联融媒体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残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