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 常见“术语”:气候变化与碳
常见“术语”:气候变化与碳
本文取材自微信公众号:生态环境部
01
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对气候变化的定义是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通俗而言,气候变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动。
02
温室气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温室气体定义为“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京都议定书》及其修正案中规定控制的7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₆)和三氟化氮(NF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 部令第19号)第四十二条第(一)款 定义为 :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
二氧化碳(CO₂)
甲烷(CH₄)
氧化亚氮(N₂O)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
六氟化硫(SF₆)
三氟化氮(NF₃)
03
碳排放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 部令第19号)第四十二条第(二)款 定义为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04
二氧化碳当量
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可以把不同温室气体的效应标准化。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度不同,由于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规定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把该气体的吨数乘以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后得出的。
05
碳强度
即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06
源
指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
07
汇
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
08
适应气候变化
通常指面对气候变化负面影响而采取的应对行动。我国2013年发布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中指出,适应即“通过加强管理和调整人类活动,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减轻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
09
减缓气候变化
指通过人为干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源、增加汇。
编辑:邬坚平
审核:林子吟
审定:胡 静
猜您喜欢
往期精选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