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一个男的,到底有什么与生俱来的特权?

间竹 梅花间竹 2022-06-15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见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很懵圈、疑惑甚至愤怒:

啥?我有特权?我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小胖孩儿,怎么不知道我有特权?

即使我似乎一直是女生朋友的“暖男”,也曾经有一些女生朋友觉得我的一些言论或行为“太特权”,说得我莫名其妙,甚至火冒三丈。

后来,当我通过朋友、媒体、科研等各种途径一步步了解,我才慢慢了解到,性别问题有多么严重,男女不平等有多么严重,而且是不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环境和文化里都类似的,直接震惊了我的三观,挑战了我过去几乎所有人生认知。

我也是逐渐了解到女性需要付出多少额外的努力和担心来保护自己免遭伤害这些是我一个男生从小到大完全没有接触、无法想象的;

我也是逐渐意识到上万年父权社会积累到现在的,已经形成非常牢固且无孔不入的“系统性不平等”,不仅压迫所有女性,同时也压迫了许多男性,尽管这个责任并不在男性个体身上。如果单独怪罪每一个男性有错,或者单独指出某一个男性没有错,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分析的是总体大环境。

(防杠:我不是因为我站在男性的特权立场才说这话,我是分析社会现象以及总体概率。即使作为种族歧视受害方的亚裔,我也依然会说,分析问题不能单独怪某一个白人,责任不在个体身上。)

而且,当我意识到,即使我作为一个男生能做到“100%好男人”,即使我对女性的言行可以做到完美无可指摘,我依然可以无意识挤占甚至压迫了许多女性的生存空间,就更加坚定地让我成为了一个女权主义者。这一点或许有点难理解,我们后面举例子说。


这就是特权。

所谓特权,就是“我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只要因为我的身份,就可以额外获得的权力。”

这不是“身份原罪”,而是身份的额外奖赏

所以,在具体举出“男性有哪些特权”之前,阶段性总结一下前面的:

1. 所有男性并不是基因里骨子里先天就歧视女性,不是生来就“普通而自信”,这所有目前的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和思想都是后天被“父权社会”这个大环境构建和影响的。

2. 在这种环境下,男性几乎不可能自动获得性别平等的思想,不是因为我们坏,很可能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获得足够的知识和信息来了解到性别不平等的现状。

3. 没有人的性别意识觉醒能一蹴而就,我也是一步步通过学习来了解的,当然还需要终身持续的学习。

4.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男性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都有可能会觉醒,不同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同理心程度不同,何况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并没有关于同理心的教育。


那么就来说说,男性具体有哪些特权呢让我来举一些例子——

(强调一下是男性特权,而不只是直男特权。非异性恋男性也是同享大部分特权的)


我逐渐了解到,男性的特权甚至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的:

试问有多少胎儿会因为是女性而直接被打掉?而会有多少男婴因为性别被打掉呢?

又有多少女婴儿出生以后被扔掉、被送人、被卖掉的?

现在中国116:100的新生儿男女比例是染色体自然分配的结果吗?

男性从总体上就比女性有更多出生和生存的机会,这是男性的特权。


我后来才知道,无论是中国、欧美还是其他国家,至少有80%的女性曾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性骚扰,超过30%的女性曾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家暴,25-35%以上的女性遭受过性侵(数据来自WHO)。

不要说“你这太夸张了,我怎么不知道,不认识?”现在的父权社会对女性受害者的苛责、荡妇羞辱,对完美受害者的执念,司法系统对性犯罪方面的不完善,都导致女性很难站出来、即使站出来也往往很难有结果的原因。

以这么高的性骚扰、性侵发生比例,结合女性站出来所需要的勇气和承受的压力,诬告的几率不是没有,而是比事情属实的概率低得多得多。

男性在这方面尽管也有一定风险,但总体来说几率小得多,这是男性的特权。


我后来才知道,几乎所有女生都需要时刻担心,自己在公共系统会不会被偷窥、被摸、被盯着、被尾随、被忽然图谋不轨,要时刻护着胸前、裙底,提防身边的人,而我几乎从来没有过这种担心。

当我了解到许多女生不敢单独进男老师、男领导办公室时,我超级震惊,从来没想过!我哪会不敢进老师办公室(在我没有闯祸时)?

当我了解到“女生和男性一起上电梯时会不敢先按楼层,怕对方尾随”时,我超级震惊,从来没想过!坐电梯从来就是进去就好了啊!

当我了解到独居女生点外卖需要用假名、需要在门口放男式鞋子、在外卖单上写“房门口就行,我老公在睡觉”这种信息来避免外卖员企图不轨时,我超级震惊,从来没想过!

男同胞们,扪心自问,你有没有担心过在路上走得好好的,会突然有个人从路边冲出来把你拖进林子里爆菊?而这是几乎每个女生每天都需要考虑和担心的事情啊!

这种“更少需要为了安全而花心思和担心”,是男性的特权。


在学业和事业上,我们受到的更多是鼓励、肯定和包容:我们小学学习不如女生没关系,只是没用心,初中就会赶上来了;我们初中学习不如女生,没关系,“女生后劲不足”,高中就会赶上来了。久而久之,竟然也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共识”。

更别提无数的那些家里面女孩辍学供男孩读书的例子了。

虽然现代脑科学早已经证明,男女的大脑并没有任何的区别,无论是智商、逻辑思考能力、领导力、方向感方面都没有区别,可以从事完全相同的脑力劳动,但仍然,我们被鼓励学理工科、金融、法律这些赚得多的专业,而女生从小就被灌输“理科不好”的心理暗示,更多去学教育、外语、财会、文史哲这些相对收入低得多的专业,这些是性别收入差别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特权。

与此同时理工科相对弱或者事业心相对弱的男生也会受到歧视,这也是男女不平等的副作用,这是后话。


其实我一直有点纳闷,女性一直被评价为“容易情绪化”,而明明更容易生气的是我们男生,但好像“愤怒”可以被排除在“情绪化”的范围外,仿佛只有女生的悲伤、害怕等等才是“情绪化”,才能造成负面评价。

女性天天被说性格不适合做领导(所以总体薪资也低啊!)以及诸如“女人再成功,还是要看孩子和家庭”,而男人就几乎没有被这样要求过。

而且只要不做甩手掌柜、只要做点家务就可以成为模范丈夫/爸爸、成为男德标兵,这就是我们的特权。

女生从小被教育“就应该留在爸妈身边”,“就应该以家庭为重”,“做好母亲是最重要的”,“太成功的女性太有压迫感”,而我们从小被鼓励“男孩就应该出去闯一闯”,可以为了自己的事业做出很多投资和牺牲,而不需要妥协、放弃自我选择、追求梦想的权利,这就是我们的特权。


上面类似这些例子还能举无数个,你可能或多或少也听过了许多。如果上面这些你觉得属于“陈词滥调”,那让我来再给你几个平常很少有人提的例子——

大多数疾病的症状和治疗都是用成年男性做临床的临床研究,所以很多很多诊断和药用剂量对女性其实不太适用,误诊率和错误治疗的情况非常多;

医学上很多关于疼痛等级的分类都是根据我们男性体验来制定的,而女性则经常因为“怕疼、娇气”的刻板印象被低估甚至忽略了她们疼痛,造成许多的误诊。

汽车的安全带和皮囊之类的设置也是针对成年男性平均体态,经常造成体型小一些女性的受伤几率高很多;

最近两年我开始探索男性穿裙子这件事情,所以注意看了很多女装,发现同样场合的女装,身体的裸露面积比男装要大很多很多,这就是男性凝视啊!

而在大多数正式场合里,经常是男性穿西装等等正装,女生穿薄薄的一条小裙子,而空调的温度通常是为了男性不热,女生此时就非常冷了,而这经常是被忽略了的。

女装大多数在腰、屁股等等地方线条都收得非常紧,这就逼着女生一定要保持身材,一定要减肥,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变美”上,而非关注于更加重要、有生产力的方面。(而就像大张伟说的,那些天天说女孩儿要瘦,设计那些那么窄、那么短、那么露的衣服的,大多是男人,而且他们根本就不喜欢女人!)

而且好多女装没有口袋!男人们,你现在能想象每天穿完全没有口袋的衣服裤子吗?

(然后不给你口袋,就可以卖包给你了,女性就又需要多买一个单品种类)

另一方面,我媳妇尝试穿了男性内裤以后觉得“天啊原来内裤竟然可以这么舒服,软软的,穿了就像没穿一样”,而女生的内裤都是要追求所谓“性感”,要窄、各种蕾丝、各种紧、各种不舒服。

所以,“能穿舒服的内裤”,和“不用穿胸罩”、“不用操心姨妈巾”、“基本不用操心避孕失败”、“所有裤子都有口袋”等等一起,都是我们的男性特权。


再提一下前面提到的“即使我对女性的言行100%无可指摘,我依然可以无意识挤占甚至压迫了许多女性的生存空间”是什么概念,大概就是我们自己的男性身份会影响别人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客观上造成了有女性因为我们而被不公平对待了。

比如,如果我和几个女生在求职时大多数素质差不多,有不小的概率我会因为“男性更有领导力”或者“担心女生很快生孩子”的理由而被录取,就有女性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比如,我和一个女生同时进行类似的项目或者发言,有不小的概率我的意见会更容易被听见,那就客观让女生的意见被忽视。

这种例子甚至也可以很小,小到比如说地铁上位置不太多,我可以毫不在意地挤上去,但女生可能怕过近的身体接触而不敢挤上去。


说到底,为什么会有上面这所有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呢?

简单可以总结为,经过了这上万年,无论是政界、商界、学界、媒体界,绝大多数岗位的领导人、法律制定者、话语权掌控者都是男性,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女性的权力都会被挤压,女性的需求都会被忽略,女性的价值都会被低估,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就都会存在。

而另一方面,对男性的力量、勇气、事业心、“男子气概”等等的鼓吹和压力就一定会同时存在的,toxic masculinity压迫着所有“不像男人”的男人,和“必须要像男人”的男人。


这不是今天一天产生的问题,不是今天一天能解决的问题,不是某一两个男性说“我不是这样的”、“男性也有好人”可以否认的,而是历史性的、系统性,是要逐步去了解、讨论、解决的。


以及,其实我作为男性女权主义者,我就已经是有先天特权的了——

一模一样的女权内容,男生受众更可能听男生讲,更可能接受,更难反驳;

男性只要做到很低程度的女权觉醒或者女权行为就可以比较轻易收获大量的赞赏甚至珍视(所以就有一些人渣打着女权主义者的旗号更容易获得女生信任,从而伤害女性,这些是真的太渣了)。

所以,既然这种“特权”我也是客观上无法去除的,那么就希望能用这样的“特权”能跟更多男性进行女权方面的交流吧,我以后也会尽量多创作这样的内容,站在男性的角度和男性聊女权主义。

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遭受无数负能量,但由我扛着,比起消耗女生,还是好得多。


今天这篇文章已经很长了,能认真看到这里而不开骂,甚至开始反思的男生,就都还是有希望觉醒的。

而对于那些思想根深蒂固、无法理解以上文字的人,不管我们说什么都会给我们扣帽子、谩骂、说我收钱或者带节奏的人,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要看,不要理,不要反驳,不要沟通。

这是一套我称为“基本盘理论”的方法——

“基本盘”原意是指美国大选中深蓝和深红那帮无论你怎么拉票都不会改变选票的坚定支持者,在这个语境下指那些坚定的、不打算听意见、只为了反驳的直男癌们。

他们绝大多数不是生下来就坏、就蠢、就冷血、就普信,而只是生长环境受到父权影响太深,而又过了吸收新鲜知识和培养同理心的最佳时机,再挑战他们、让他们接受完全新一套价值观,真的太难了。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尤其是精神能量都是有限的,我们还是不要消耗在反驳这些无谓攻击上面,更没必要为他们生气,尽可能去团结可团结的力量,教育和感化那些我们觉得可能觉醒、或者在觉醒路上的人(摇摆州)吧。

除非这人是你特别亲近、无法断绝关系的人(直系亲属属于此类,伴侣配偶不属于此类),必须得尝试沟通以外。

而且从个人经验上来看,我们不反驳他们,他们可能过一会儿就消停了。如果你越生气、越反驳,他们越来劲。

(所以本文评论区里toxic的直男癌言论是不会被精选的,你骂也没用。)


那么,为什么我仍然觉得“和男性对话”对于女权主义是很重要的呢?

当然,绝不因为我是男性,绝不因为我是男性,绝不因为我是男性。

而是从宏观上来说,我认为女权主义诉求不断实现的过程,就是来自男性不断放弃已有权力的过程。

事实上,所有的弱势群体平权活动(性别、种族、LGBTQ等等),几乎都是这样:因为客观来说,强势群体(男性、白人、异性恋者等)早已牢牢把控住了社会权力,如果他们不主动放弃一些,那么任由弱势群体如何争取,只要强势群体足够坚定,往极端一点假设,他们可以闭眼忽视一切平权运动,立法、改教材、删帖、操纵媒体、抓人、甚至忽视你的绝食等等。(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当今的当权者是这个样子的意思!现代基本法制和人类基本良知还是有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一味挑起性别对立、一味激化性别矛盾对性别平等是适得其反的”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些些道理的(虽然总体来说是句错得很离谱的话,今天没机会展开说了)。

所以,女权主义需要让更多男性的性别意识觉醒。除了女性“自下而上”的抗争和诉求以外,也需要更多男性“自上而下”地来主动为更多女性赋权,提拔更多女性下属,更加支持女性上司,分担更多家务,给女性更多欣赏和包容,为女性发声、为女性出头,制定对女性更友好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更加重视女性的需求等等。

那么,沟通、教育、感化就是很重要的手段了,对下一辈的教育至关重要,对一些同辈也有可能再努把力。


所以我计划下一步,针对“摇摆州”——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的男性,和尚未完全觉醒的女性——做一系列关于女权的“答疑”,不是提供标准答案,只不过是提供我作为男生的角度的观点和看法,会包括且不限于以下问题,也欢迎男性朋友们来提问。

  • 女权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 为什么“平权”和“女权”不一样,“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不一样?
  • 男女平等就是要抹杀男女差别吗?
  • 作为男性是不是有原罪?我觉得我做得挺好的,但是被一棍子打死,我好冤枉好委屈。
  • 女权矫枉过正了吗?
  • 女性的地位不是已经很高了吗?出门要让着,要男生买单,街上大多数是给女性的消费品,还不够吗?
  • 《男性为女权主义能做的35条》我大体统一,但是我有一些不同意,比如为什么要“更多购买女性创作者的作品”,为什么要“多找一些女性mentor”?
  • 性别又不是我选的,特权又不是我愿意的,作为男性到底该咋办?

最后,提供一个小小的方法给男性朋友:其实跟你说件很简单的方法,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情非常合理,可以试试把所有男女角色对调,如果开始觉得不合理,这就是你性别觉醒的开始。

比如人们问董明珠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你见过谁问过马化腾?

比如人们问刘嘉玲作为亚裔女性获得这么高荣誉有什么特别感受,有什么想鼓励亚裔女孩的话,你何时见过有人问汤姆克鲁斯“你作为白人男性获得这么高荣誉有什么特别感受,有没有什么想鼓励所有白人男性的?”

一部剧的主角是女性角色的话会被称为“大女主题材”,可是好像没有人说古今中外有史以来大多数的题材叫“大男主题材”。

有没有多大可能一个女的从贵州拐卖一个男的铁链锁起来,逼他帮自己生8个娃?

有没有多大可能几个女的搭讪男生被拒绝,就抄家伙揍一顿?


所以,也有个小方法,可以侧面帮助男性来理解女性的诉求:

如果有一天,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当男女角色互换,人们并不会普遍感到奇怪,比如看到男人全职在家带孩子,看到国家和企业的领导层大多数领导都是女性,人们不会大惊小怪,那性别平等就算大体基本实现了吧。


如果喜欢文章,希望可以转发给身边的人,那些你觉得可以沟通、需要沟通的人。

以及再次提醒,切记,对于“基本盘”,不要看,不要理,不要反驳,不要沟通。




【梅花间竹】

唯美食与音乐剧不可辜负


百老汇相关文章

纽约百老汇博主在百年剧院办了一场音乐剧婚礼

纽约6月有啥剧看?全城大搜索,点评好剧烂剧

百老汇折扣票最全攻略,别再花冤枉钱了! 

百老汇音乐剧正式重启!观剧攻略看这一篇就够了

百老汇入门必备:“选优+排雷”全攻略


单篇剧评

Company SIX | Suffs

The Lehman Trilogy 

Lion King | Hadestown

How I Learned To Drive

Dear Evan Hansen | Slave Play

Harry Potter & The Cursed Child

Phantom Of The Opera | Anastasia

My Fair Lady | Once On This Island

Lifespan of Fact | Beautiful | Ferryman

The Prom | The Band's Visit | Last Match

Junk | Head Over Heels June Is The First Fall


美食类内容

我决定开个私厨 | 私厨真的开起来了

无肉不欢者在禅院做素食主厨是什么体验

“封城”一周年,14个纽约餐饮人亲述中餐的2020

全纽约我最爱的早茶店,永久关门了

米其林餐厅不开门,三星厨师来我家做9道晚餐,惊为天人

美食中最魔幻的力量 | 破除美国中餐的偏见

不明觉厉的“低温慢煮” | 卤牛肉的方子


其他文章

大都会博物馆史上最实用攻略

专访:对话格莱美奖华裔评委

五天不碰手机不说话,超奇特的禅修经历

总结在美国求职junior非技术岗的通病和建议

纽约客来说说看,纽约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现代人为什么不会写文章了? | 校园霸凌的思考

莫雷事件 | 科比·布莱恩特 | 勒布朗·詹姆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