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木鱼深度研究】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扬何国忠 木鱼寺

2017-06-08 作者:何国忠 环球纪实

(来源:公众号 木鱼寺)



【摘要】


华夏民族从未失去过自有的文化、思想阵地,时至今日,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主流的现代文明体古国,这在世界史上绝无仅有,不可复制。同时,以民生为入手、以民主为旗帜、以民族为本理的中华特有本体文明是华夏文明传承与发扬的根本,而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儒为上本,诸子为用,体用辩证,与时俱进,灵魂不丢,乃是中华复兴大战略的策略。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国为民所安则是复兴的核心意义,而华夏现代文明传承与发扬的实施路径就是公平与公义的实施。

【关键词】华夏文明  传承 发扬 战略谋划


文明体这个概念是以共同崇奉的符号作为凝聚力,将抽象变为具体存在的实体。一个文明体可以局限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同时又可以散布于全球几大洲。而现代文明体已不仅仅只是种族凝聚和民众相约,她是该国以可推广普及的文化作为向心力,从国家层面代表自身向世界发声。

按照文化中的特有气质与邻国及外部世界进行区别,我们可以称之为“民族国家”。倘若一个或者多个民族国家以持续存在的形式对世界具有长久影响力,且这个民族国家内部的主体文化为其他各民族普遍接受,则说明这个国家具有悠久历史痕迹的留存,当历史变为可以引领或者具备改造世界成分之时,个人认为:这样的文化聚集已转化为“现代文明体”国家。基此,中国、 美国、俄罗斯则是现代文明体的代表。

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体的发展都有过高低潮,既有发展的机遇,自然也会面临挑战乃至危机。 翻开世界史,远如东、西罗马帝国、蒙古帝国、跛子帖木儿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近若欧洲奥匈帝国,先后成为历史上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客,至今烟消云散,应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古语。

相对他们而言,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尽管历史上数次面临异族入主中原的重大危机,汉族作为主体民族的统治地位曾经土崩瓦解,但发展至今,以汉族文明为主的华夏文明仍然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成为现代文明体的代表,这在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究其原因可总结如下。

首先,华夏民族从未失去过自有的文化、思想阵地。中国历代独尊儒教(儒学),士大夫均受到熏陶,沉浸于儒教的学说。在中国的三大宗教中,儒教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髓,对国人形成巨大而久远的影响。纵观元朝、 清朝外族入主中土,也迅速尊奉儒教为国学,开科取士,维系儒教地位。

其次,宗教战争与中国绝缘。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以拜上帝教崛起。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指出,“粵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別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曾氏以捍卫名教为号召,麾下湘军借机吸收了湘、鄂为数众多的青年士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何宗教战争在欧、亚文明古国不绝如缕,历史上却与中国绝缘的真正原因。如北爱尔兰共和军与英国政府的武装斗争时断时续地维持了几十年,菲律宾天主教徒以北部、中部为基础,政府军与活动于南部的穆斯林武装部队的内战赓续至今。在中国历史上,却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士子以及统治阶层独尊儒教的心态从未撼动过。


从古老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翻开历史,华夏周边的日本、韩国,都尊奉中华文明为来自“上国”的文明,文明具有“趋高”趋势,这就是元、清等“野蛮”异族入主中原后,需用高层级的文明体系来维护其统治的主要原因。正如古代北方异族骚扰及入侵后,游牧经济被农垦经济取代,这主要是农耕文化的先进性能直接和间接的促进物质文明,具有丰富和强大国家的作用。所以,就长期效果说来,中国相对发达的经济是保证中华文明体不遭受颠覆性破坏的主要缘由。

中国各个朝代在帝位传承上,尊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这一规矩逐步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帝位传承方式,为平顺的政治局面过渡开创了一条渠道,并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

远看睽睽诸国,情况迥异。如东、西罗马帝国、跛子帖木儿帝国,其历史或长或短,没有流传至今,主要原因都是在帝位继承这一关键时刻爆发内争以至内战而分裂或消亡。因此,华夏帝位传承上尊奉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一条规矩,已成为中华认可的正统,并为统治阶层及知识界普遍接受,这对维系中国成为大一统的文明体国家起到了举足左右的作用。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成为绝无仅有的一个自有主体文化的现代文明国家,其文化核心已通过信仰进行展现。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国体、政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动,国民组成按种族、宗教的分类也有了巨大的变动,但国家的文化基因仍保有原先的精髓,这就是华夏文明得以赓续的灵魂所在,也是海外华人在国难当头、或民族需要之时挺身而入的特有情怀,同时也是华夏文明能够聚集和传承至今的力量。综上,我们绝不能用“欧风美雨”的降临来替代中华文明的地位。


  中国面临外部围剿、内部撕裂的挑战与危机


当前,中国面临来自境外多重挑战,美国从伊拉克、阿富汗战场撤军以后,腾出兵力和资源,联合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加强了对韩国、缅甸,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协同,加紧了对中国的遏制力度。美国打着“航行自由”、“海洋法”等说辞对中国南海展开了具有国家意志的较量,这仅是美国加快亚太地区调动军力,有力贯彻“亚太再平衡”世纪战略的一部分。

对内,台独、藏独、疆独、港独等伺机涌动,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的泥沙俱下,为社会动荡埋下了种子。无序、混乱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的低俗与有序的市场经济和高品质的社会多元具有本质的差别;与中国共产党要实行的对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强有力领导要求,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走偏,是工农、城乡、脑力与与体力劳动三大差别消除的最大障碍。

众所周知,过去近40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高速发展,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都在不同阶段起到了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当下,地产经济已显泡沫,货币宽松对经济增长已有陷入“流动性陷阱”之虞,如何进入经济振兴新常态,需要政策智囊提供者、决策顶层设计者均具大智慧,更需要执行者具有强有力的执行能力。一旦复兴国策通过法理的形式展现出来,则需持之以恒的不懈实施。


  中国复兴战略谋划是否得当,对于民族兴衰至关重要


今日中国面临的国际挑战,战略谋划是否得当,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以其重要程度不亚于体制、政制以及支撑基础。谋略的基点是高收效、低成本,兼顾紧迫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谋划得当,则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必有事倍功半之忧。     

世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迭经风波,一路趔趄走来,中国虽处于弱势,但能得以维持“斗而不破”、“斗而不败”的状态,实属不易。而美国已开始对国际秩序重新进行整体思考和战略规划,不远的将来,基辛格建议的老罗斯福实力政治原则将会取代二战以来长期实施的威尔逊主义,但无论如何,美国强大的发展史,以后不能再用地球上更多国家或地区的血泪史来维系。

    为避免重踏新疆佛国覆灭在中华大地上出现,当下应坚决铲除从宋朝佛教取代中国儒道后出现的汉奸文化,自佛教成为主流信仰开始,它使国人的精神世界与民族灵魂越走越远,直至近百年成为世界最虚弱的民族。所以,要想重整中国的脊梁,主要看其自身能否依然具有兼容并包的精髓,让华夏的生命力真正得到展现。今后,华夏文明能否依然屹立于世界现代文明之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儒为上本,诸子为用,体用辩证,与时俱进,灵魂不丢,乃是中华复兴之大战略之策。

最后,以民生为入手、以民主为旗帜、以民族为本理是中华文明的本体根本,她和西方民主具有异曲同工之意,但又远远超越资本凌驾和高高在上的双重标准式民主,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灵魂,知行合一的儒学具备了超越宗教和政治的儒道道德核心价值。当我们能够把握和坚持这个核心价值之时,世界上一切普世的文化都可以为我所用。反之,当我们丢失了民族的灵魂与中国文明的核心价值,我们就会迷失在繁杂迷乱的假普世噪音之中,有用亦变为无用!


   华夏现代文明传承与发扬的实施路径


华夏现代文明传承与发扬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国为民所安。而民族复兴的核心和首要任务应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如果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用于华夏现代文明的传承与发扬的途径上,用法律和制度的方式固定,使之成为其保障和实施的基石,这将是传承和发扬光大华夏现代文明的理想路径。正如一个好的制度,就会规范成为好的行为,而好的行为就会形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就能升华为好的素质,好的素质聚焦终将成为好的文化和好的现代文明载体,如此循环,华夏的现代文明就会得到良性传承和发扬。

一种文明在今天要发扬光大,一定要有一种内在的符合时代潮流并代表世界进步发展方向的文化精神作为指引,而人类文明大厦的第一块基石应是“公义”。在公义的搭建过程中,我们必须完善和检查第一块基石的牢固性。公义不在,万楼皆虚,只有公义,才能维持人类整体命运的确定性。公义是基石:效率、创新、慈善、博爱、法律、政府、宗教等等,都必须归于公义之下,或者说建立在公义的基础之上。

在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绝顶聪明”地使用计谋,钻公义的空子,获得某种利益或优势。但是,当破坏公义之日,就是公义死亡之时,公义不在,也就失去了公义的保护,从此以后,现代文明会面临“非公义”的无穷挑战和许多不确定的反复,并走向恶性循环之中。

民主、自由并不是普世价值,公平、公义才是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只是实现公平、公义的一种手段。通俗地说,上帝强调的是公正、公平、公益,易经提倡的则是中正、中和、中行,而道家遵循的是道法自然,儒家的提法是中庸,佛家的核心是平等、平常,以上这些其实都是从不同角度、言语来诠释社会公平与自然公义的辩证统一。所以说,华夏现代文明传承与发扬的实施路径就是公平与公义的实施。

作者简介:

何国忠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

编辑:爱新如旧           版权:木鱼寺

总负责人:陆建鑫        撰稿人:何国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