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生将处于哪一重境界:关键在自己

2017-10-07 王进 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

为学的五重境界 


做学问是有境界之分的。境界说,由来已久。关于境界的划分,前人有很多精辟阐述。


著名者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做学问者必经的三境界”、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等。


有些境界学说,虽无境界之名,却有境界之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孔子在《论语》“学而”篇开始的三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看似孤立,实则相互连贯,层层递进,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上述各种境界说,大多为人们耳熟能详,是故境界说也常为人津津乐道。


但凡一个事物,一旦用“境界说”加以分类论述,必存如下特征:


一、层次清晰,各层之间界限清楚,不易混淆。


二、各层次依循由低到高的递增序列,从狭隘的、个体的、机械式的低阶境界依序过渡到宽泛的、整体的、系统化的高阶境界。


三、人要在境界的各个层次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殊为不易。普通民众只能遵循渐进式的境界上升态势。


四、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最高境界的,能充分享受最高境界所带来的成就体验,须得有勤耕不辍、坚韧不拔的毅力做奠基石。甚至很多人连最基本的境界层次都难以企及。


五、凡境界学说,大多给人分类过于武断的不良影像,常为人所诟病,故借助其来拓宽对某一问题的思维广度尚可,真要按图索骥将身边的相关群体进行甄别和区分,恐怕就有读书读成“榆木脑袋”之嫌疑。


为学,如果存在境界说,

大抵上也具上述特征。

为学的境界,可分为五重:曰劝学,曰自学,曰讲学,曰教学,曰治学。


一重:劝学——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之境界


该阶段学生要么只埋头读书而缺少独立思考,要么成天做白日梦却一事无成。


导师最怕的就是此类学生。前者属于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知识学了一大堆,却只会鹦鹉学舌,在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方面乏善可陈;后者则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精灵古怪的想法倒有一大堆,就是不愿意脚踏实地哪怕只是认真阅读完一篇经典文献。


导师的劝导,哪怕再尽心尽力,学生不愿意迈出自己的“舒适区”,成效甚微。


二重:自学——也叫求学,为“一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之境界


该阶段学习成为学生自我关注的兴趣、爱好,哪怕是工作任务带来的学习需求,在学生看来也是一种自发性成长诉求。自主成长是本阶段的主要特征。


学生开始意识到学习对于自身的价值,对学习的理解也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简单记忆和掌握,从学习中获取的成就体验逐渐显现。导师只需及时加以引导、适时予以解惑、间歇辅以当头棒喝即可。


三重:讲学——此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之境界


“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此处讲学的对象,大多是志同道合者或同属好学者的范畴,否则讲学者就沦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成天只能对牛宣讲自己不幸的一生。


讲学的人数,一般在1〜3人之间,讲学内容不拘泥于正在研究的项目,而是将自己对学习、生活的人生感悟加以梳理。


此种方式益处多多:一是凡讲学者需对所讲述的内容有独立见解;二是讲学过程就是对既有知识的重新建构,极有可能在讲学中产生灵感的火花;三是要使得听讲者乐于倾听,讲学者必须懂得基本的演讲技巧、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运用适当的倾听他人意见的艺术;四是无论听者是何种反应、能否接受宣讲的观点,讲学者须不惧他人非议坚持知识的传播。


导师要鼓励此类学生勇于在学术权威面前宣讲自己的学术观点,不惮于直面观点谬误引发的羞耻感,要树立“丢人丢在学生阶段”的意识,尽量在讲学中拓展导师对学生拾遗补漏的引导作用。


四重:教学——此为“学所以治己,教所以治人”之境界


在教会别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教育者自身的逻辑思辨能力与日俱增,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教学与讲学,均为向同好者讲述自己的科研心得、体会,但讲学重在个人间的私密聚会,重在讲学者的“讲”,至于听众是否接受甚至有所反馈,于讲学者而言不甚重要;而教学则强调公开、正式场合的观点阐释,重在听众的“受”,如果教学者无法让听者产生共鸣,则教学就退变为讲学了,例如学术讨论会上关于某一问题的汇报、项目研究进展中的成果展示等,而研究生期间最为重要的学位论文答辩会更属此列。


教学者,要对教学内容滚瓜烂熟,所授内容问题导向明确,须有合乎逻辑的研究框架,观点鲜明,论证严谨。


对此类学生,导师大可放手让其自由发展,给予太多束缚反而会限制其创造力的发挥。此类学生对研究往往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人云亦云,导师如能多加鼓励,学生必能回报以意想不到的创新成就。


五重:治学——此为“恩及同门,泽被同仁”之境界


为学的根本,在于治学,即最终要实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目标,这和一个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没有关系。


要想成为一名卓越人才,就必须在学识和品德方面都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为学到此阶段,学生和导师间能形成学术共鸣,在学生着力研究的领域,学生甚至可能成为老师的老师,常言道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就是如此,至此教学相长方能得以实现。


研究生三年的科研训练,其实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研究生究竟当如何对待学习,天天都有人在讨论。


学与不学,学什么,怎么学,综合反映了每名研究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名研究生,三年的为学,究竟会处于哪一重境界,不仅在导师,而且在自己。


为学历来就首先是个体责任,进而才渐进上升至家国天下的大义。


成天想着报效祖国却一书不读、一文不阅者,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人有何区别?


来源:王进科学网博客

—END—

快速导航

福州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官方微信平台有偿征稿



往期精选 

☑ 国赛银奖 | 跨APP收集碎片化信息“神器”——“抽屉”

☑ 交叉学科胜出 |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正式揭晓!

☑ 纳新 | 我们需要你,官微招聘研究生助理啦!

☑ 准研究生阿伦的爱情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看往期图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