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步法”教你成为一个合格的科研人!

2017-12-06 水木年华 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

同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不同的时间段或者不同的状态下,结果也是千差万别。


一味的蛮干或者不按“套路”做事,到头来除了浪费了时间,还会落一个一事无成的尴尬境地。


做事有技巧,成功是有方法的。


笔者很幸运地碰到一些科研路上的好心人,一路的指点和帮助,收获良多,暂且写下一点点心得,供大家参考和交流。


Part

1

第一步

让每天刷文献变成一种习惯


读研对于大学本科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在没有读研之前,我甚至觉得读研可能跟高三一模一样,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不断地记啊背啊,最后就会成为“学霸”,享受着大家艳羡的目光。


但是当了研究生才发现,根本就不会有一个老师天天盯着你,然后在屁股后面赶,更加没有什么东西是像学政治一样记得多或者背得多,就可以高枕无忧。


没有好的点子,没有好的想法,我们做的一切都可以被看成无用功。


所以当自己拥有一个研究方向之后,第一步要做的往往就是让自己更加深层次地了解这个方向、行业甚至整个领域


刷文献无疑是最好也是最快的方法,先看国内外最新的综述,然后找引用引子较高的文章,甚至直接奔着《Nature》和《Science》去,在刷文献的同时,一定要多想、多分析、多运用到自己的所研究方法来。


当然,在刷文献初期,我是比较偏向建议要大家先看中文文献,毕业论文或者一些中文核心,虽然有些文章存在一些小错误或者某个原理没有详细的解释,但是我们却能直接地了解到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术语,也能捕获到一些行业的进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重要的,刷文献一定要有松有紧,对于不重要的段落要学会挑关键字看,而对于图文解释和摘要则一定要咬文嚼字,不容放过。


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就有上万篇SCI论文发表,所以养成每天刷文献的习惯,关注行业热点和突破点,你才不会偏离太远。


所以,今天你刷文献了吗?



Part

2

第二步

懂得谦虚,多向师兄师姐请教


每一个课题组都有那么几个神秘而又厉害的师兄师姐们,他们的话总是深得导师的欢心,最关键的,他们的科研也搞得风声水起。


所以我觉得尽管那些师兄或者师姐年纪跟我们差不多大(我有一个师兄比我还小一岁),但是他们在做实验、处理数据和写文章方面,绝对可以当我们的小老师。


而且我作为一名工科研究生,一些数据处理的软件,在研一的时候的时候就需要熟练操作,这个时候唯一能现场指导的就只有师兄们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担心师兄师姐们不会愿意教我们,但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抹不开面,觉得暴露自己不懂的一面是一件害羞的事情,只能闷着头找度娘,急得抓耳挠腮,还是找不到要点。


我研一的时候,也是因为内向不擅长交流等原因,自个人摸索走了很多弯路,课题组的大师兄看我毫无头绪,主动帮我疏导思路,之后我竟然才用一个多月就写出了一篇发明专利。


今年我也变成了别人口中的“师兄”,有时想想,只要我们虚心认真地向师兄师姐们讨教和交流,他们是非常乐意的。


因为在我这个师兄跟师弟们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经验的不仅只是师弟们,还有锻炼了我自己,甚至找到了灵感。


Part

3

第三步

按时汇报,让导师看到你的进步


准确的讲,要想自己出海扬帆,导师还是处在舵手的位置。


我以前着手写了一篇文章,认为自己的文章马上就可以成形,甚至越看越觉得滴水不漏,至少也能投一个三区SCI,但是跟导师和师兄们一交流,结果是竟然要推翻重来,因为初始原理根本站不住脚。


而当时我认为文章无瑕疵的原因就是假设初始原理是正确的。


但是,科研路上是不存在假设的!一切要以事实说话


所以,按时跟导师汇报,不是一股脑的倒口水或者像高三追问班主任一样不分事情大小,跟导师交流要专挑关键点、创新点和立足点,甚至要学会控制时间,不要陷入思维的死胡同,然后一味的钻牛角尖。


但是要特别提醒一点,可以对导师的意见不全盘接受,但一定不要跟导师抬杠。以前认识一个很厉害的师兄,研二的时候,就已经手握好几篇SCI,当然本人也是很有想法的人,所以很多时候,在开讨论会的时候,碰到导师提问和质疑的时候,他永远像打了鸡血似的,毫不退缩,一遇到质疑就要反驳到导师下不来台,搞得大家都很尴尬。


之后的科研路,这位“独行侠”师兄自己也没有琢磨个所以然出来,也没有发什么高档次的文章了,本来一个好好的读博苗子,后来也早早地找了工作。



Part

4

第四步

学会质疑,敢于颠覆性创新


同门有一篇文章投了之后,被编辑婉拒改了又改,其实我认真地看了他的文章,实验数据很漂亮,语法和结构都符合那个英国杂志的口味,但是最核心的是,他的创新点只是换一种材料,其他的实验步骤和立脚点甚至应用方面,跟期刊已刊的某篇文章是大同小异。


由于准备阶段、实验阶段和写论文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同门拿着文章又不舍得丢弃,只能不断地降低期刊档次,一投再投,慢慢地熬。


其实啊,做科研更多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模仿。


所以当我们在刷别人的文献的时候,我比较建议大家带着“作者为什么这样考虑?”这个问题去刷,甚至要敢于想“这个实验可以反过来做吗?”,当然想不是乱想,要有理有据,有一定的文献支撑。


学会从文献的小细节去找突破点,如果觉得可以从实验上进行验证,那么我们就要及时的行动起来,灵感和激情很多时候是稍纵即逝的,一定不要一搁再搁。


后记:

做科研和做人是一样的,要想优秀,我们要做的远远不止上面这四步,怀抱感恩之心,勤奋和坚持,认真与极致,为自己,为他人。


不曾丢弃,就要砥砺前行。


—END—

作者:水木年华

来源:募格学术授权转载

快速导航

 官方微信平台有偿征稿



往期精选 

☑ 读研是否一入学就定方向做课题?

 福州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 先别着急写高级综述,这5个要领你掌握了吗?

☑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7 年 11 月 23 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