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 | 游泳健身和麦当劳新品,你想了解哪一个?
游泳健身和麦当劳新品,
你想了解哪一个?
小A:
当然是麦当劳新品,
因为它决定了我明天晚餐吃什么。
小B:
作为一名“麦麦”的忠实粉丝,
我要第一个知道新品的消息!
小C:
游泳健身,
因为我最近在减肥。
毫无疑问,人们在信息的选择上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那这种差异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一篇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给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回答。
来自伦敦大学的研究者Christopher Kelly解释道,“个体在寻求信息(information-seeking)时会评估信息是否有用、能否提供‘情绪价值’,以及是否和自己经常想到的概念有关。因此,不同的评估结果自然使得一些人寻找某些信息,而另一些人却毫不关心或极力避免。”
什么在指导着个体的信息寻求呢?根据研究者的假设,个体在寻求信息时,会对信息在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这些评估的结果分别被称为信息的工具效用(instrumental utility)、享乐效用(hedonic utility)和认知效用(cognitive utility),它们会共同决定个体是接受信息还是避免信息。此外,由于精神病理学的症状从行为、情感和认知三方面划分。因此,研究者假设对不同效用的权重分配可能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关。
工具效用丨instrumental utility
在工具效用中,个体会评估这个信息能否帮助或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前面所提到的“小A”选择了解麦当劳新品,是为了帮助自己决定第二天的晚餐。
享乐效用丨hedonic utility
在享乐效用中,个体会评估当知道这个消息后,自己的感觉会不会更好(相较于不知道)。例如,“小B”喜欢麦当劳,知道这个消息会让他更加快乐和兴奋,因此他选择了解其新品信息。
认知效用丨cognitive utility
在认知效用中,个体会倾向于选择自己经常想到的概念(concepts people think of often)。例如,“小C”基于减肥这个概念选择了解健身相关的信息。
图1 研究假设
实验1
在实验1中,共有80名参与者。首先,参与者需要想象他们的朋友或家人在不同的个人特征上对他们进行了评价(例如聪明、不可靠),并评估自己有多想知道这个评价结果(从“-3:绝对不想知道”到“3:绝对想知道”;以下评分皆为-3到3)。随后,他们需要评估这个评价结果(1)对他们是否有用,即评估信息的工具效用(例如“别人对你的智力评价,对你来说有多有用?”);(2)知道这个评价后的感受(例如“如果你知道了别人对你的智力评价,你会感觉怎么样?”),以及如果永远不知道这个评价会有什么感受(例如“如果永远不知道别人对你的智力评价,你会感觉怎么样?”),两者之差则为享乐效用;(3)想到这些个人特征的频率,即评估信息的认知效用(例如“你经常想到‘智力’吗?”)。最后,参与者完成了自我报告的精神病理症状量表,包括强迫症性清单(OCI-R)、抑郁自我评定量表(SDS)、特质-状态焦虑量表(STAI)等。
结果发现,个体对工具效用、享乐效用和认知效用的评估都会影响个体是否想知道这则信息。并且根据模型拟合的结果,这三个效用是共同影响信息寻求的。
图2
“工具效用+享乐效用+认知效用”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
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者发现认知效用和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那些在寻求信息时更多考虑认知效用的个体,显示出了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需注意的是,这里的结果仅能表示相关,而不能推论因果。
图4 不同效用和心理健康的相关
此外,研究者发现在寻求信息时,不同效用对不同个体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见图4)。每一个点表示一个参与者,X、Y、Z轴分别是工具效用、认知效用和情绪效用。蓝色点代表最注重认知效用的个体,绿色点代表最注重工具效用的个体,红色点代表最注重情绪效用的个体。其中,颜色深浅代表相对于其他效用所分配的权重,越深表示这个效用权重越大。例如,相较于浅红色(1.5倍权重),深红色的点(2.0倍权重)表示参与者在选择信息时,考虑情绪效用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其他两个效用。
图3 不同个体在三个效用上分配的权重不同
实验2-4
为了探究个体对不同效用的权重分配方式是否随时间而变化,研究者设计了一项纵向研究。在实验2中,共有124名参与者。在T1时,他们需要完成和实验1一样的问卷。三个星期后(T2),他们要再次作答相同形式的问题(但评价的具体内容会改变,如“聪明”变为“责任心”)。
比较每个参与者在T1和T2中的权重分配方式,结果发现,这种权重分配方式是稳定的。例如,在T1更多基于情绪效用寻求信息的个体,在T2也表现出了相同的倾向。正如Tali Sharot所说,“这三个效用对每个人寻求信息的影响程度似乎是‘特质’的,而不是‘状态’的。”
此外,研究者还在金融领域(实验3)和健康领域(实验4)重复了上述纵向研究,也发现了与之一致的结论。但不同的是,在金融和健康领域,工具效用和情绪效用都表现出随时间的稳定性,但认知效用却没有。
结语
总之,这个研究发现人们会评估信息的三个效用,从而决定自己是否要接受(或避免)这个信息。“了解人们寻求信息的动机,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提高大众的参与性。例如,当推广一个公益项目时,可以强调这个项目对于人们的益处,通过工具效用来提高参与性”,Kelly解释道。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寻求信息的动机是否和心理健康有更密切的关系,这可能对精神疾病的预测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不同动机分配的权重很可能是受特质、状态和领域的综合影响,未来可以对该模型进行补充或增加限制条件。
编译丨陈逸菲
参考文献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021, December 3). Whether people inform themselves or remain ignorant is due to three factor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December 16, 2021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12/211203081521.htm
Kelly, C. A., & Sharot, T. (202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ormation-seek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 7062–7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