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11月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90后裸辞旅游:人为什么就不能像风一样自由?

莫子野 冰川思享号 2020-08-21

张涛

90后,新媒体小编,入行三年。过去一片空白,未来全是茫然。想用一块红布蒙住双眼,从南走到北,再从白走到黑。


专栏文章:

《当你们还在骂自媒体洗稿,大学生已经把这当作生存技能》

《北大毕业送外卖,谁的青春不迷茫》

《致逆行小伙:生活让你吃了不少苦药,那就再喝下这杯毒酒》



裸辞,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能这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却又不敢做的事。

 

而现在,杭州的一对情侣竟然实现了两次。他们三年两次裸辞去自驾游,并且每次都出游半年以上,总共花费50多万元,行程86000多公里,跑遍了国内90%以上的地级市,说是环游中国一点也不过分。


▲“裸辞旅游情侣”自驾游的打卡标记(图/都市快报)


抛开外界声音的影响,看到这则新闻后,我先发自心底地感慨了一句:“这样的旅行真牛X!”试问,就算有现成的50万元摆在面前,有多少人能做到他们这样的地步?

 

然而,成年人的世界,早就被剥走了理想的光环,在现实的重压之下,每个人心中的小乌托邦,已经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在我们总以为它不会再出现之际,它又会时不时地蹦出来,只不过,那永远是别人的世界。

 

这对情侣的经历所引发的争议,更像是现实中的我们,对自己得不到又想要的“理想生活”的一次集体宣泄。

 


01


网上关于“裸辞旅游情侣”引发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啃老与工作态度。

 

关于前者,尽管两位当事人都已经正面回应,但质疑声依旧不停。当然,50万的旅游经费,对于这对大学毕业才四年,其中还把近两年的时间花在了路上的情侣来说,是有些夸张了。

 

不过,根据媒体的采访,男主角称:“大学也有赚一定的钱(但没有网传100万那么多),在学校里也做了一点积蓄。出去旅行的钱都是我们两人积攒的,没有用父母的钱。”毕竟现在大学生赚钱的手段也有很多,不能否认他是那些个例之一。

 

“裸辞旅游情侣”在旅途中的照片(图/都市快报)


至于工作态度,把“对工作不负责”、“没有责任心”这样的标签强行加到他们的身上,则更有些冤枉人了。

 

为什么说冤枉?这两年有不少机构都做了关于90后职场行为的报告,其中LinkedIn的一项数据显示:9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只做19个月就换,95后更是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而这个数据放在70后当中是4年,80后则是3年半。

 

虽然这只是第一份工作的情况,但以此类推还是可以窥见,整个90后群体对待工作的态度与前几代人已经发生了很大差别,频繁辞职、跳槽已是常态。


图/图虫创意


如果放在个例上来分析,男主角也有过回应:“其实自己并不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反而是工作业绩很出色。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拿了公司先进,当选十佳新人,第二份工作没提离职之前公司已经准备给我升职加薪。”并且,他也考虑过辞职对公司的影响,所以每次离职前都是提前一两个月就告知公司主管,做好工作交接。

 

可以看出,这对情侣在对待工作这件事并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不负责。

 

一个明知会走但能认真踏实工作的员工,与一个可能待很久,但日常划水、敷衍的佛系员工,如果真是为了发展着想,相信每个公司的HR心里都会对利弊有所权衡。

 


02


在上述两点质疑的背后,其实也是上一代人不信任更年轻一代的一种表现。

 

确实,上一代人所拥有的处世经验更丰富,但他们吃过的盐肯定没有我们吃过的饭多,他们走过的桥也不比我们走过的路要长。甚至,像这对90后情侣所走过的路,可比世上大多数人走过的都长。


“裸辞旅游情侣”旅途中的照片(图/紫牛新闻)


放弃“年轻人总是不行”之类的想法吧,有时候,那些带着青春血气的年轻一代做出来的事,还真能超乎想象。

 

今年春节,我回家与儿时的玩伴相聚,偶然得知一个小学同学Y,印象中她是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因为喜欢三毛(用Y的话说是三毛的死粉了),所以她决定三毛那样,无拘无束,像风一样自由。年初,Y跟着自己的心,独自踏上了环球旅行之路。《23岁喜欢三毛的我 (一无所有),开始环球旅行了!》

 

随后,我立马加了Y的微信,简单几句闲聊后,我们便没有说过更多的话。但经常在刷朋友圈时会看到她的动态,每到一个新的国家,Y都会改掉自己的微信名。从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到印度尼西亚,再到如今的土耳其,在一个人环球旅行的这小半年里,Y已经经历了很多有趣、好玩、惊险和神奇的事情,但这也只是刚刚开始,她的旅途还有很长。


▲Y计划的环球路线图


而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偶尔会想起自己曾有过的疯狂,尽管和Y以及裸辞旅游的情侣相比有些小儿科了。但大二那年,不顾家人反对,也是只身一人走上川藏线,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从成都徒搭到拉萨。那段旅途上的日子,可不仅仅是一份拿来与他人交流的谈资。

 

当然,现在的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在看到别人“环游世界”的时候,羡慕之余,仍然只能回到眼前的工作中来。

 

美好的东西似乎总是短暂的。就像这对情侣回到杭州后,就被父母抱怨,因为出去之前想买而没买的婚房,这两年涨了150万元,再算上出去玩花掉的50万,加起来共“损失”了200多万。

 

果然,计算经济得失已经是成人世界里,判断对错的一个标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如果十年前能在xx城市买下几套房,那么现在我好歹也是个千万富翁了。”把这种想法换一个角度思考,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也损失了好几千万呢?

 


03

 

在网上,还有这样一种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得考虑钱包和婚房。说走就走的旅行,到头来仍旧得回答‘回来之后怎么办’的终极之问。那些自认超脱的旅行者们,有多少能不败给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呢?”

 

可是,这又算哪门子的终极之问呢?

 

工作赚钱生存,这套无趣又沉重的秩序背后,难道我们只能默默遵守吗?

 

如果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类似的话是洗脑鸡汤,那么计算每走一步所需付出的代价,“为钱而活”的生活理念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极端呢?

 

说起裸辞,可能还有不少人记得2015年一名女教师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是这十个字,火遍了整个网络。从网上搜到的信息看,四年多时间过去,那位女教师的生活不仅没变得糟糕,反而收获了更多。


▲2015年,一位女教师的辞职信(图/网络)


这诚然是个例,却并非不可模仿。而模仿需要付出的代价,如果计较经济损失,可能非常不划算。但每个人希冀的生活本就千差万别,脱离主流可能就是少数人的天性使然。

 

再说到终极之问,很多人的脑海里其实都会浮现出2500年前,那位古希腊老人的身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相信这是每天只能顾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们根本没时间去想的问题。当然,那些在旅途上的年轻人也不一定会有答案,但至少,他们在探寻自我内心的道路上,比前者走的更远一些。

 

稻粱谋固然很重要,但没有了那毫无意义的“诗和远方”,人类前进的方向又将何处寻?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觉得文章不错,就打赏一个吧!


冰川精华


助力北京冬奥会,“康二代”接棒后再度发力


联想为什么这么招黑?因为恨得深沉


史上罕见的皇位交接,迫在眉睫的皇室难题


天皇的余光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