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11月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我一直想问吴晓波:你的野心是不是这样滋长起来的

连清川 冰川思享号 2020-08-21


连清川

冰川思想库联合创始人、研究员,专栏作家,一道自媒体CEO。曾任《南方周末》编辑、记者,《21世纪经济报道》财富版主编,《21世纪环球报道》副主编,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出版作品《不合时宜的阅读者》《彷徨的帝国》。

专栏文章:

《上海如何跨越新经济与下半场?

《李诞一个人的成功,是一个社会的失败》

《住酒店,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大卫·芬奇的智能时代情诗》



知识付费在中国是突然之间兴起的。
当然,这种突然也是必然。在经过了40年狼奔豕突的狂飙突进之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一下子到了世界第二位,上海已然回到了和纽约巴黎比肩的城市,杭州从天堂变成了互联网圣地,小渔村深圳成为了经济高速列车。


可是教育、文化、心灵的成长,却并非短短四十年就能够进入到新境界。于是几乎所有人都从内心里生长出焦虑来:对未来的焦虑,对美好生活的焦虑,和对知识的焦虑。


所有人都渴望成长。不惜代价。


知识付费这门生意,就是因应这样的焦虑的。

图/摄图网


然而我的恐慌从知识付费出现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了。知识付费有知识吗?我去过许多知识付费的产品,从针对中小学的,到大学生的,到成人的。可是结果总是让我更加恐慌和失望:我毫不客气地说,这几乎是一门骗子生意。
这里面有名门望族,有大师教授,有专家学者,但没有的,却是对知识的认知和尊重。客观地说,勤勉诚恳、深谋远虑的人自然有之,我的一些朋友就在其中。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是普遍,而故弄玄虚、歪曲捏造者更是俯拾即是。它成为了那些渴望财富的人,通过贩卖无知和假知识来骗取钱财的工具。


他们赚的从来都是焦虑的钱,而不是知识的钱。


一个从普遍贫困中转型过来的国家,首先需要习得的,是认知: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在本能与市场之间,在变化与稳定之间。它需要一套庞大的认知系统,并且把知识植入到认知之中,从而,才能够逃离焦虑,走进稳健。这如同一个孩童的成长过程,认识世界,然后才能学习知识。


一群连基本认知、常识和学习能力都缺乏的人,公然兜售所谓的知识并且因此而挣得盆满钵满,这其实是这个狂躁前进中的社会的“五年目睹之怪现象”。



01
吴晓波老师是我的师兄,一个网红。


我已经跟随吴晓波很长时间了,从本世纪初读他在《第一财经》的专栏开始。 

▲ 财经作家吴晓波


媒体行业的人从来直到今天都有一个问题:不肯好好说话。他们是精英主义分子,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没有帝王了,他们有整个庞大的精英阶层可以取悦。


但是从专栏时代开始,吴晓波就已经把明白的道理说给普通的人听:渴望成长的小镇青年,艰辛前进的创业者,茫然不知所措的私营业主。


你能够想象十多年前,在所有的商学院都还不存在的时候,有谁在意那些苦苦挣扎的个体户吗?


我没有问过师兄,他的野心是不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滋长起来的:从一个本能的作家,变成了一个认知的建设者。


在我看来,他的成名作《大败局》,就是开始在建设认知。后来系列的《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和《浩荡两千年》似乎成为了他的一个执念:要建设出一个对于中国商业历史的认知系统。


如何从一个重农轻商的传统社会中,转型到一个以市场为核心的商业社会,这便是这个社会转型的最基本认知。如果连这个认知都没有,那么这个社会的转型必然以失败告终。其中所付出的,哪里是会不会做生意这样简单的一个知识,而是政商关系、法律系统、公平环境、社会土壤、历史包袱……林林总总的几乎整个社会的总和。


最起码,吴晓波是发端了这样认知系统建设的人之一。


他开始《吴晓波频道》的时候我其实颇为不解。尽管是将他的知识诉诸于服务普通公众这样一个目的,可是他毕竟还是一个知识人,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吗?


▲ 吴晓波频道初创成员合影


可是他又对了。这套看似繁杂的认知系统,只有进入到公众层次之中,才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他的公号很快就变成了头部公号,积攒了近400万的用户,成为了市场上最大的知识输出者之一。


他于是成为了一个网红。似乎这个词语用以形容他是一种冒犯,但是恰恰因为我们这个“名教”社会中有着太多的禁忌,才造就了对商业世界的普遍误解。我们总把“名义”的正当性,放到了市场之前。


知识系统具有着两个极其重大和根本的功能:其一是教化,其二是应用。而更加根本的功能是教化:他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价值观系统和对待外界事物的胸怀。只有当你建设了对于知识系统的认知能力,你才能够有效地应用知识。


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知识人,而教化所针对的人是公众。


我当然并不是歧视公众,然而知识人存在的基本责任,难道不就是教化那些未曾如同他们那样受过专业训练的公众吗?


能够以网红身份去教化进而进行知识传输的人,寥寥无几。吴晓波师兄就是其中之一。



02


可是,市场社会的认知,和商业运行的知识,需要的是一套系统。而吴晓波,只是一个人。


因而,吴晓波所做的,恰恰是把这套认知和知识系统,变成了一个商业。他既是一个商业教育者,又是一个商业践行者。
其实作为一个同为复旦毕业的后辈,我对于吴晓波的迷惑从来不仅仅止于他的“网红”身份,而更多的恐怕在于他对于商业认知和教育系统的建设。因为建设这样一套系统所需要的“系统知识”,恰恰可能是我们这些习惯于在奔跑之中寻找线索的人的软肋。


▲ 预见2019吴晓波年终秀现场


而他似乎又总是能够在社会急遽变化的碎片化线索中,找到系统建设的能力。例如,从吴晓波频道APP改装升级成为了890新商学APP这样的动作。


至少之前我所看到的吴晓波所做的事情,总是在因应这个时代的变化去建设认知的。这当然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落红缤纷是一个转型时代最容易误导人的事情。团购狂潮、分享经济、共享单车疯局,这都是这个时代潮起潮落的标志性事件。


可是吴晓波总能抓住这些时代碎片的认知性意义,并且把它变成具有长效性的商业知识。譬如企投会。


严格地说,企业家进行资产的有效管理和组织,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企业家对自身的资产积累,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然派生出许多新的产业。但是对于仅仅只有数十年时间的中国市场而言,对于资产的有效管理,并且通过专业的途径进行重组和增值,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企投会就是这样的一种认知建设和实践行为。吴晓波通过建设这个组织,让企业家对于资产管理和增值,成为了一项专门的认知和知识教育,从而使一个尚未被充分理解的、有些超前的概念,变成了一种实践。


▲ 企投会现场


别误会,以为这个社会上有了一些投资途径,就叫认知了。企业家所积攒的资本,能够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和投资,从而变成这个市场的另外一种生长力量的土壤,比这些企业家能够“富上加富”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情。


投资不是一种资产增值而已,它需要对于市场和项目的深刻理解才能成立。而企投会所提供的一系列投资和项目知识系统,才是企投会的根本价值所在。


另外一个碎片化变成了持续性的典型,是新匠人学院。


在我看来最起码,在新匠人所最初出现的时刻,空气中又充满了浮躁与欺骗的味道。以为消费升级瞬间来到的中国市场,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所谓匠人,他们用精心制造的海报、华而不实的包装和粗制滥造的品质,延揽了无数渴望美好生活的中产。


然而这个泡沫也很快就碎裂了。并不在于青灯古佛,百年守住一门老手艺的匠人是不需要的,而在于匠人的本质核心就是心无旁骛,专心一志。匠人概念在中国某种程度上的退潮,恰因它的运作就违背了匠人的核心精神。


在传统时代里,耐得寂寞的匠人往往有着悲惨的命运,是因为他们只能服务于少数的高官显贵。但在市场条件下,匠人需要走出关闭自己的深山老林或者佛寺古庙,去面对用户,面对市场,面对资本。


▲ 新匠人100榜单


同样地,这需要认知和知识建设。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美好的产品,需要专业和精细的运作去支撑,才能成为这个市场的宠儿。欧美的各类奢侈品牌,从箱包文具,到汽车手机,都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匠人手中,变幻成为洛阳纸贵人人追捧的大牌产品。


新匠人学院的意义,就是打破传统的守住一门老手艺地老天荒,而最终的美好却只能被少数人所认识和拥有的命运。



03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我们真的需要知识付费吗?


我想反过来问的问题是:什么时候知识不需要付费了?人们从蛮荒时代走出来以后,在所有的时代里,知识教育都是一件昂贵的事业。在传统时代中,穷文富武是一个公共认知,因为投资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


知识付费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为什么知识付费,为怎样的知识付费。


吴晓波的新项目叫890学院。这真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吴晓波这一代是60后,我这一代是70后。我常常认为我自己在面对新一代的时候,尤其是90后的时候,心里是虚的。因为我们学会了太多的屠龙之术,背负着庞大的来自过往的历史包袱,我们的父辈用了他们最大的能力抚养我们成长,但是在如何面对社会以及建设专业这件事情无法给予我们充分的教授,我们基本上都是本能地依靠着自己的血汗,冲撞出一条生存之道。


▲吴晓波频道的890们


但是890不一样,他们出生就面对了一个美丽新世界。充满诱惑,充满欺骗,充满尔虞我诈,但同时又充满了机会、勇气和向上的朝气。


可是我们真的有资格给890后一个行之有效的认知系统吗?


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从头去建设认知系统。这并不是我们特别愚蠢或者特别懒惰,是因为这个社会系统只有短短的四十年时间,还不足于建设一套完整的、整个社会都可以行之有效的认知系统。


所以我们需要习得。


吴晓波的新商学大课中,打进了许多“高头大马”的咖位,例如我尊崇已久的尼尔·佛格森、政商两届通透的理查德·库珀,哦,对了,还有《星际穿越》的幕后科学巨擘、诺贝尔物理学获得者基恩·索普。


这些,都是要把认知的基因,直接打入到商业学习的系统之中。 
890商学院是一套基因式的认知系统建设,或者是一套肌肉记忆的训练系统。它把新商学、新匠人、企投会这些原本碎片化、即时性的商业知识,整合成了一套有效的学习系统。它的核心问题和吴晓波师兄从他开始商学实践的原初几乎具有同样的目标:建设好对于商业社会的认知系统,才能有效地运用随后而来的知识系统。




▲ 890商学院APP


作为一个吴晓波“产品”的用户的角度上看,我以为这是吴晓波对于自己的一次革命:把自己推到一个系统化、机构化、专业化的层次上去,他必须把自己作为作家的部分淡化掉,而真正地成为一个商业知识、商业教育和商业助推的系统架构师、产品设计师和运营者。把企投会、新匠人和新商学这些结构都融合在一起,变成一块系统性的商业知识传播平台,恐怕是这次吴晓波自我革命的最大野心吧。


但是在我的私心里,一样期望吴晓波频道,是作为吴晓波“网红”身份的一个延续。毕竟,作为作家的吴晓波,仍然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空间,向更加广大的用户,持续地扩张他对于商业世界的认知,和商业变化的感触,也是我们对他的期待呀。


我当然期望师兄的这个系统能够顺利地进行他的使命。于我看来,这也许是对所谓的知识付费的一次拨乱反正的实践,也是能够让这个还远远仅仅在初级阶段的商业社会,能够真的能够建立起认知方法论的一块基石。从源头开始,到实战,这才是今天真的有效的商业教育。


于此,我满怀期待。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冰川精华


自然资源枯竭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骗局


重申一个百年常识:人体写生课不是教人吃花酒的


“3万套别墅被中国人买走,如今全成鬼屋”,假的!


榨菜销量暴增,衣服销量巨降,但这不是消费降级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