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局!中国要想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依靠这群人

张明扬 冰川思享号 2021-09-05
多年以后,当中国科技创新飞龙在天,当青年科学家们愤懑不再、意气风发时,但愿那时候的历史书写者能记得,那些直面挑战的人和那些迂回破局的人,都是这个惊心动魄年代真正的英雄。  



特约撰稿 | 张明扬


高校青椒和青年科学家,在中国互联网上素来是一个兼具光环和暗影的尴尬群体。


前几年,《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员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离开》一文曾刷爆学术圈,激起了公众舆论关于青年科学家境况的大讨论。


图/网络


现实的一面是,青年科研工作者成长初期缺乏资源和平台,即便有好的想法,也难以施展拳脚;另一面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科学家的科研爆发期多在青年时期,从中国科技创新来看,希望在头脑里没有条条框框的青年科学家身上,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中,60%是在40岁之前完成了人生的重大研究。


杨振宁就曾表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困难时期,是得了博士学位以后的5到10年期间,这个期间要选择一个领域,要在这个领域里做出来一个能够站得住的工作,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面对这种矛盾,曾有科学家戏言:年轻时最需要各种支持的时候,得不到承认;创新高峰期过去后,各种荣誉和支持却又纷至沓来。简单说就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01

中国青年科学家缺什么样的支持?


他们自然需要资金支持。虽然中国的科研投入与日俱增,但青年科学家由于资历和名气所限,申请科研课题和经费的成功率并不算高。


在个人待遇方面,高校青椒和青年科学家更是面临着不小的经济压力,在大城市更是如此,之前所说的中科院科研人员正是因此出走。


这一问题在相对寂寞的基础科学研究上尤为突出。我在知乎上曾看到过一则点评称:


国内做数学有尊严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北大的数学中心,一个是清华的数学中心,别的地方要么忍耐,要么转行。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2016年,中国科协设立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重点扶持32周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原创。但既然是国家财政的钱,就必然要遵守一整套严谨的财务监管流程,一定意义上的繁琐是在所难免的。


▲图/图虫创意


更灵活更具弹性的资金支持势必只能来自企业,让青年科学家在寻求创新但还没有最终突破的关键时期,得到“雪中送炭”的支持。


2018年,也就是美国开始大举对中国科技产业“卡脖子”这一年,阿里和腾讯带着极强的问题意识踏出了这一步。


这一年,在阿里颁发的首届达摩院“青橙奖”中,9名信息技术、芯片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青年科学家获奖,每人获得100万元现金奖励。“青橙奖”最大的特点是年轻,第二届有个获奖人年仅28岁,


同年,马化腾联合杨振宁、饶毅、施一公和张益唐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科学探索奖,启动资金高达10亿元,每年遴选出50位青年科学家,在5年内发放总计高达300万元的奖金。相比青橙奖,科学探索奖也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点:聚焦于基础科学。


▲2019年科学探索奖颁奖现场(图/网络)


为什么是基础科学?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北京大学教授刘颖就曾表示:“基础科学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科学发现是无法计划的。”从这意义上来说,投身基础科学的青年科学家更需要得到支持,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搞科研。


与各类国家基金相比,阿里和腾讯这两个奖的最大比较优势可能就是自由度了。比如科学探索奖就明确赋予了获奖者充分的奖金支配权,不仅不需要各种报销流程,还可以直接用来改善家庭生活。受到尊重的不仅是科学,还有科学家本人。


除了钱,青年科学家也缺平台,尤其是交流的平台,他们需要发言,他们需要人脉,他们需要和同行论道,他们需要向资深的前辈科学家请益,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界的真实需求……


说白了,在这个时代,科学家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一座孤岛,单打独斗式的科研早已成过去时,只有在开放的学术共同体之上,以及更广阔的学术—企业—政府共同体之上,青年科学家才有可能完成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才有可能群策群力突破“卡脖子”的包围圈。


▲十大科学技术问题(图/网络)


比如X射线的发现与研究,除了暴得大名的荷兰科学家伦琴,还有德国科学家劳埃、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的“接力”贡献,最后这四人都分别获得了三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跨时代跨领域的合作将人类文明推进了一大步;再比如胰岛素的发现与人工合成、基因测序的发展,都是科学合作的胜利。


02

科学家们的跨界“群聊”


昨天(8月1日)到今天,一场科学盛会正在召开中: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


这场论坛来了100多位中国顶尖青年科学家,其中包括一大批科学探索奖的前两届获奖者。这是中国近年来最大规模的青年科学家主题论坛。


更重要的是,这场论坛处处都是年轻和创新的元素


论坛的召开地是深圳,显然,没有比这座中国最具创新气质的年轻城市更适合举办这场论坛的了。


▲李培根(左二)、潘建伟(左三)、刘颖(右二)、吴华强(右一)等“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在“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进行跨界交流


论坛主办方之一是南方科技大学,建校仅10年,是中国最年轻的顶级大学。南科大校长薛其坤昨天表示,年轻人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脚踏实地,耐得住“十年冷”,经得起“冷板凳” 。薛其坤也曾是一名顶级青年科学家,1997年,35岁的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8年后,43岁的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论坛的另一个主办方腾讯,23年前刚创立时只有5个人,如今已成长为拥有3万余名技术研发人员的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


这家以低调务实风格著称的企业,采用的是正面突围和侧翼包抄两种战术:正面突围在于加大研发投入,自建前沿实验室,根据爱思唯尔的报告,腾讯计算机领域的专利数已经领先谷歌、微软等美国公司;侧翼包抄就是启动“科学探索奖”,为年轻科学家提供资金支持和交流平台。


所以,这场论坛必然是跨代际和跨学科的。数十名两院院士及重点大学校长参会:李培根、潘建伟、邬贺铨、汤超、刘中民、邵峰……他们与青年科学们一起,围绕由一百名青年科学家们评选出的“十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跨界交叉对话。当然,这里的交流和对话,不仅发生在会上,也存在于茶歇、饭点和夜聊中。


▲中科院院士刘中民


与会的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刘颖表示,在一些前沿、基础学科上,还需要好几代中国科研人的接续努力,中国科学界像今天这样的跨界交流和思想碰撞,将是这种努力很关键的一部分。


的确,这更像是一个超越了论坛本身的科创朋友圈。


在这个开放性的朋友圈中,除了100位青年科学家之外,有制度上先行一步的政府、有以创新为使命的大学、有听着炮声支持创新的一线企业,也有院士这样的国之重器……


跨越学科的群聊、跨越地域的沟通,跨越代际的辩论,随着科学探索奖的逐年颁布,青年科学家论坛的逐年举办,实际上这个平台累积的是一个滋养新思维、新想法的黑土地。


▲论坛主持人与李培根院士互动


更多的青年科学家——不仅仅是“科学探索奖”的获奖人,也许他们尚处在犹豫、踌躇和困顿中,来自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所释放出的光芒,将吸引并鼓励他们继续坚守梦想,继续为科学研究中那不可替代的快感而努力前行。


某种程度上,所有人都明白,中国要缓解卡脖子的危机,必须依靠青年科学家,但吊诡的是,如今青年科学家在科研和生活上同样也被卡着脖子。从这一层意义上来看,敢于站出来为青年科学家们松绑的人,是一种迂回的破局者。


多年以后,当中国科技创新飞龙在天,当青年科学家们愤懑不再、意气风发时,但愿那时候的历史书写者能记得,那些直面挑战的人和那些迂回破局的人,都是这个惊心动魄年代真正的英雄。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商务微信:bingchuanxiaobian



冰川精华


别骂了,南京人民也有正常生活的权利


没想到,2岁小悦悦离世10年了,人性还是那么冷漠


华裔弃婴拿了奥运冠军,我们不应该觉得丢人吗?


俞敏洪罕见落泪,让我想起一桩往事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