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逗了,“务必回复”改变不了酒桌文化

沪生 冰川思享号 2021-09-05
拿这个“务必回复”来说吧,今天CEO心情好,有空闲,来和你唠唠嗑,你真以为是你能耐了?明天他压根不想理你,或者直接请你走人,你又能如何?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沪生


年轻人不得了啊,最近有两件事让大家又对新新一代表示刮目相看。

 

一是,一位腾讯实习生分别向马化腾和刘炽平提要求了:“赶紧颁布‘拒绝陪酒’相关条令,杜绝所谓的‘酒桌文化’,维护酒桌上的职场女性,你身为领导,必须为此行为发声,严令禁止此恶劣行为发生在我司。”

 

这还不算完,临了他还加了一句“务必回复!”。一个叹号足以显示出,这位年轻人,已经霸气侧漏。

 

二是,一位网易员工对企业食堂的质量提了点意见,结果丁磊秒回。

 

甭管大佬们回了什么,回了以后是不是真的做了什么,至少从第一印象上来说,年轻人向领导提的建议还挺受重视。

 

也有人说年轻人的身份背景不一般,但这是不是真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职场上为人处世的方式,确实和80后70后不一样了。

 

于是,一个老话题又一次浮现在我们面前——要改变如今某种令人反感的职场文化,还得靠现在的年轻人。

 

不过,这真的可能吗?



01


先说个感观。在这个风口浪尖,突然出现这么两个消息,挺耐人寻味的。处在互联网大厂管理体制两端的人,竟然直接联系上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腾讯实习生向总裁提出建议(图/网络)


这些消息的潜台词就是,我们公司多民主,多善于倾听基层的声音。你再看腾讯领导的回复——“我们跟阿里还是很不一样的”。这句话该怎么去品味,就看大家自己的理解了,但他想表达的那个意思,我们已经get到了。

 

不说别的,单说互联网企业管理体制的彻底扁平化,有可能吗?

 

前几天,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网大厂的“冷漠”,实质就是想说,高管根本不关心属下的切身利益。那么,像勇敢的年轻人所做的一样,让底层声音直达高层,不就好了吗?

 

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伪问题。世界上不是没有过直接民主的例子,那是在古希腊。城邦的人口不多、面积不大,大家在广场上畅所欲言,人人参与到政治事务里面去。

 

看上去很美,但历史早就告诉我们,一旦政治体的规模超过了城邦,直接民主就很难实现了,必须得有代表,有筛选。否则,当代世界怎么会有议会、政党的出现?

 

这说明什么?人数多了,事务更复杂了,就不可能任由大家众声喧哗,那就乱套了。今天的互联网大厂,论规模早就超过了古希腊的城邦,要让那些CEO每天和每个基层员工保持联系,你说可能不可能?

 

这让我想到一件事,你说是段子也行。

 

华为的实习生曾经给任正非写信规划华为未来的战略,任正非直接回复:以后基层员工再参加战略讨论,建议送精神病院。

 

是不是任正非的气度太小?显然不是那么回事。每个员工所占的位置不同,拥有的视野也不一样,每个人都要站到CEO的位置来横插一脚,结果会怎么样,大家都能想象得出来。任正非的回复不像丁磊他们那么中听,但话糙理不糙。

 

我们都厌恶现代企业的“冷漠病”,但怎么解决?依靠年轻人的一腔孤勇,大搞基层员工和CEO之间的“公车上书”,这是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开倒车了。

 

要知道,领导也不是没事干啊。



02


这一次的年轻人之所以受人关注,“务必回复”功不可没。仔细去读一下年轻人和高管的对话,会发现他们和大佬对话时毫不怯场,说起话来一点也不含糊。

 

这也符合舆论的固有印象——新一代年轻人在职场里的行事作风总会让人眼前一亮。

 

有个段子你一定听过:“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但是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因为他们真的会辞职。”

 

是不是听上去特别解气?它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当代年轻人真的很“刚”,前浪们应该有觉悟了,你们那套已经不管用了。

 

说到最近的热点事件,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完全可以摆脱劝酒文化的影响,中年男人的那点油腻把戏到此为止了。

 

真的是这样吗?至少我一点也不乐观。

 

酒桌文化为什么让人格外反感?因为这里面有强迫的成分,说到底,是权力关系在作祟。比如,现如今的年轻人完全可以在亲戚面前表现得十分硬气,什么催婚、工作,根本不用理会,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确实更洒脱了。但更本质的原因是年轻人的饭碗不是亲戚给的,犯不着刻意讨好谁。

 

图/图虫创意


但是,只要你还在企业这个权力框架里面工作,就不可能彻底颠覆游戏规则。你当然可以把酒浇在猥琐的领导脑袋上,但这也意味着,这个游戏你玩不下去了。这和你“刚”还是“不刚”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这个权力机制没变化,就别指望在社交媒体上甩几句狠话能改变什么。

 

很多网友已经说了,那个要求高管“务必回复”的年轻人还没被社会“锤打”,都被锤过几回了,就懂得说话的分寸在哪里了。

 

这话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年轻人很“刚”的底气哪里来的?无非是不怕失去任何东西。但他们不会永远无所畏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总也会“拥有”些什么。到那时,他们和可怜的中年人也没什么两样。除非,有人想永远潇洒,永远一无所有。

 

我们有理由赞赏当代年轻人的勇气和锐气,但要改变某些畸形的职场文化,光靠这些品质显然是杯水车薪。那些还在故意神话年轻人的段子手,不过是为了赚点流量,其实根本不关心年轻人的实际生活问题,更别提前途了。

 

反正,要是你当真了,你就输了。



03


阿里风波发生后,有人批评互联网大厂的“冷漠”,也有人嘲笑企业的“江湖气”。说得都对,但能起到的作用都有限。因为制度层面的问题,想靠道德去改变,根本就是用错了药。

 

就拿这个“务必回复”来说吧,今天CEO心情好,有空闲,来和你唠唠嗑,你真以为是你能耐了?明天他压根不想理你,或者直接请你走人,你又能如何?年轻人,别以为说话“牛”一点,领导就真的会敬你三分。

 

再说阿里风波中的基层女员工为什么让人同情,无非是因为她在权力面前缺少反抗的能力。这一点,怎么能不让所有打工人产生共情?

 

讲来讲去,病态职场文化的症结就是,我们怎么维护每一位基层员工的合法权益?当他们身处权力框架之中,他们该拿什么来保护自己?当领导指挥下属出现偏差时,下属用什么来监督领导?

 

挺黑色幽默的一件事是,阿里员工自行组织了一个“反性侵”团体,结果据称该团体很快就被纳入到公关的范畴里去。这无疑是个隐喻——员工即使有不满,依然要顺着上层安排好的游戏规则行事,不能越轨半步。这种“反抗”的虚弱性,可想而知。

 

一出事,就需要高管出来表态“从我做起”,说明什么?企业管理制度的任何变革,都要指望核心管理层“良心发现”,而基层员工又有多少话语权?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下,高管的心态怎么可能不变呢?

 

创业之初,尚有团结对外和同仇敌忾,但成功之后,在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早晚会出现。企业内部的擦枪走火,也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高管的名号是逍遥子,还是岳不群,重要吗?他就是叫自己鲁迅,就能给基层员工安全感吗?酒桌文化也好,职场文化也罢,当然都需要改变,但这个任务恰恰是初出茅庐、缺乏话语权的年轻人没有能力完成的。

 

▲网友评论(图/网络


让管理层倾听基层员工的声音,大家坐下来有商有量,约定互相监督,改造职场文化,有没有可能?技术手段上当然没问题,但思想上能不能达成共识?只有天晓得。

 

当然,要是有年轻人出生时就含着金钥匙,那你想让谁“务必回复”都成,当我没说。


*题图为影视剧《我是真的爱你》剧照*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商务微信:weiyingjie1974




冰川精华


让张文宏继续说话,天塌不下来


放过全红婵吧


孩子上职校,中国家长永远的痛


后马云时期,阿里走进深水区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