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5月3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把刘学州之死推给网暴,太轻描淡写了!

连清川 冰川思享号 2022-01-30
当我们如此轻佻地把刘学州之死甩锅给网暴的时候,我们已经轻易地放弃了对刘学州悲剧的深层追究。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 连清川


生来即轻,还时亦净。 刘学州留下这样一封几乎具有诗意的遗书,吞下了几十颗抗抑郁药,自杀身亡。他是一个仅仅只有15岁的孩子,在这封遗书里,却有着几乎苍老的体悟。 
“阳光照在海面,我也归于大海。从这里结束自己的一生,也带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他这样写道。前面所叙述的难以想象的巨大的苦难,竟然以这样美好的字眼来做终结,他是多么爱这个世界啊。 可是,这个世界并没有理睬和回报他的爱。他唯一的道路就是告别。 他所诉说和控诉的一切,是否属实以及背后的种种隐情,需要相关的部门去一一核实,并且公诸于众。
他的亲生父母,是否有买卖儿童罪过,是否触犯了遗弃罪;猥亵他的老师到底是谁,应负如何的责任;他亲生父母所在的乡村,是否如他所说有多起买卖儿童之罪,凡此种种,都应寻根究底,因为事关社会公正,绝不能因刘学州的去世,而就此放过。 但我却十分悲观。刘学州是一个如此渺小的个体,当他的魂灵飘逝而去,而网络的喧嚣就此平息,当春节的欢声四起,一个又一个热点翩然而至,他小小的不甘,也就就此湮灭,再也无人在意。 谁还会去听一个无足轻重的灵魂的呻吟呢? 他不过是这个亿万众生中不能再平凡的一个,生来即轻,死后万事空,他所留下的种种疑团与伤痛被忽略,正常不过。

01

死者已矣,我们终归要回到生者的逻辑中,去寻找这个无辜少年悲剧的前因后果。 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汇集到如此众多的不幸。出生三四个月,就被亲生父母遗弃(无论是否买卖);四岁的时候,疼爱他的养父母在一场事故中双双身亡;上学以后,在学校里受尽了霸凌;初中时被自己的老师猥亵,开始轻生;好不容易找到了亲生父母,却被他们嫌弃,痛斥他打扰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寻求网友的同情,却遭到了无穷无尽的网暴。 每一次,只要有一点阳光,他都要充分地灿烂。
他得到了班主任的夸奖,当了班干部,于是他变得外向,爱说话;在河北邢台南宫双语学校获得感动校园十佳人物的提名,他在自己的学校主页上的格言是:“上帝给每个人的人生设定了不同的开始,但是人生的结局上帝留给了你自己。”找到了生母,他说,“今天是个幸福的‘小朋友’”;他晒出了自己人生中所获得的无数奖状,说那是自己“在黑暗中,一个个拼出来的”;在遗书中,他把自己的存款分成了两份,一份给养育过自己的收养外公姥姥,一份捐给石家庄孤儿院…… ▲刘学州的奖状与荣誉证书(图/网络)


请记住:这一切,都发生在刘学州短短的只有15年(据说是养父母改了他的生日)的一生岁月中。我们许多人,一辈子的苦难加起来,都不及他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华晨宇有一首歌《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就好像是专门为刘学州度身定制的。

 

今天,几乎所有人都把问题指向网暴,认为是网暴导致了刘学州的自杀。在他的遗书中也有这样的一段话,指向网暴:承受了太多“心机婊”“快去死”“恶心”“娘炮”等等各种各样的词……

 

可是当我们如此轻佻地把刘学州之死甩锅给网暴的时候,我们已经轻易地放弃了对刘学州悲剧的深层追究。

 


如果我们能够仔细阅读刘学州的遗书,并且串联起整个事件的话,就会发现网暴尽管是其中之一的元素,但并不能单一地成为让他走向毁灭的关键性打击。

 

我必须再强调一遍:我们如今所掌握的信息,主要来自刘学州遗书中的叙述,我们无法分辨其真伪。我并不怀疑刘学州的真诚,但是一个15岁少年的记忆,以及视野,以及甄别的能力,都需要时间和专业的考察。所以,我的分析,只能建立在部分采信的基础之上。

 

然而,这其中所展示的社会救助系统性缺位、无知与恶意,无边无际。



02

这就要从刘学州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开始讲起。 刘学州是有犹豫的,“内心也很纠结“。一直到他看见了孙海洋寻亲成功之后,那令人感动的画面,击中了少年的心。他想要找到生理父母。家庭的温暖,是任何一个失亲者内心的渴望。于是,他在12月6日发出了寻亲的短视频。 但是,这才是一切悲剧的真正开始。 在一个成熟国家中,对于非亲生家庭孩子寻找生父母这件事的处理,是极其谨慎的。因为这涉及到了多个家庭的问题:养父母家庭、生父母及其可能的各自家庭…… 国外有多部影视剧都反映过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中,非血缘家庭的情况已经十分普遍。有遗弃的,有领养的,有代孕的,有捐献精子卵子的…… 一次看似温情的寻亲,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测的家庭状况的巨大变迁。 因此,每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政府相关机构都会事先谨慎征求亲生父母的意见。并且在获得对方同意之前,不会将信息透露给寻亲者。这种谨慎,保护的,不仅仅是被寻亲的人,而且是保护了寻亲者。 刘学州的生父母说,他的出现打扰了他们的生活。这话尽管残酷,却是实情。生父生母已经离婚,各自经历了数次婚姻,育有多个子女。 

▲刘学州在认亲仪式上(图/网络)


如果刘学州寻亲不成,他不会绝望,他仍然会阳光地生活下去,带着养父母和外公姥姥的爱。 刘学州是一个被遗弃者,他的亲生父母以何种心态来应对他的出现?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又一次习惯性地把他们塑造成了虎毒食子的恶人,再一次倾泻的,也不过是无穷无尽的恶意,还有什么? 他们不过是两个平凡、庸俗、粗鄙的庸人而已。他们几乎本能地抗拒刘学州的出现,也不过是想守护当前的家庭而已。的确恶毒,可鄙,但是不可理解吗? 孙海洋郭刚堂,都是极少数的极端案例。有许多遗失了亲生孩子的人,当多年努力过去之后,他们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尽管内心已经残破,但他们毕竟还得活着。当他们已经顽强地度过了那些痛苦不堪的生活向前走之后,无法再接受伤疤的又一次被血淋淋地揭开,我们何忍苛责他们? 并不是所有的善意,都具有斩钉截铁的正义性。 这是现代社会不得不承受的痛楚啊。 我们可以谴责刘学州父母的冷漠与残忍,但我们必须要知道,不尊重与无视他们的生活,也是这起悲剧的起源。

03
当刘学州的养父母故去之后,陪伴在刘学州身边的,是收养他的姥姥姥爷。这在中国几乎是常态。 但是他已经被这个社会遗弃了。 从小学到中学的许多经历,他一直是在被霸凌和孤独中长大的。按照他遗书中的叙述,这是长时间的、几乎不间断的欺凌和歧视。 我猜想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报警,而即便是报警,在那个乡村环境中,也大概无人理睬。 于是他陷入了一个黑洞之中,这个漫长的黑洞,看不到光亮。而六年级时班主任的偶尔青睐,却让他感受到了几乎漫天的阳光。 一个被遗弃而养父母都已经去世的孤独男孩,陷落在一个充满恶意的世界之中。这种情形,想想都让人绝望到窒息。 他坚强地熬到了中专,然后他想要寻找亲生父母。这个举动是本能,也是环境的触动。他熬过来了,可是他还是孤独,他想要一个家庭,他只是本能地认为,亲生父母一定是慈爱的,他因此能够获得爱,保护与怜惜。 可是,没有一个人、一个机构和一个组织,来提示他人间有恶的风险。他,一个未成年人,孤零零地、一厢情愿地走上寻亲之路。 有没有一个亲戚、一个老师、一个志愿者来告诉他风险?来给他做心理建设?来防范万一出现的不良后果,为他铺设可能的退路? 能不能有一个人,在他万事俱灰,准备到海南的时候,陪着他,防范他走向绝路?

在这次事件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媒体的报道存在信源单一等专业性问题。这也是应当正视和讨论的地方。


但我们悲哀地看到,报道刘学州事件的媒体也成了众矢之的,成为新的网暴对象。试问,那些攻击媒体的人,真的在乎事实和真相吗?


但是另一方面,传媒自身对于职业规范,也在不断坠落之中。在任何一篇报道中,真实、平衡和客观,都是不可忽略的部分。而有些媒体已然汇入了社交媒体的嘈杂生态中,把自己等同于一个自我表达的自媒体。


当报道出来之后,它已经成为了一个轰动全国的事件,有没有人能够赶赴现场,预防他的过激措施? 其它的媒体,是否能够及时出现,做一个平衡性的报道,让他能够诉说自己的遭遇,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平复他已经升起的毁灭之念? 没有。整个社会都陷入在疯癫一样的舆论炒作和狂热之中。 因为刘学州只是一个孤独的、绝望的孤儿。 他身边空无一人。

04
于是,我们终于走到了网暴。 我注意到了两个人:郭刚堂,他请求周兆成律师的帮助,但是已经太晚了。另外一个人是他少有的朋友,在抖音上认识的志愿者林霞。 郭堂刚很刚,要逆天改命,但刘学州不是他,不具备他那样的性格;林霞也曾经是遭受霸凌,心同此理,很想帮助她口中的“州州“,但是她身在杭州,远隔千里,事后万般自责没有早些发现他的轻生倾向。 整个网络上,在刘学州生前对他的善意,也不过如此了。 

▲刘学州(图/微博)


我喜欢的一个自媒体人,量子学派的罗金海说:“我走了,全世界开始爱我。” 他谴责网络暴民。我也厌恶网络暴民。 但是我知道网络暴民的机制。这些在社会事件中口无遮拦的网民,骂他的,和爱他的,差不多是同一批人。
他们是魔鬼与天使的混合体。他们善良起来的时候,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闪烁光芒;而他们作恶起来的时候,连撒旦都退避三舍。 他们只不过是被光缆组织起来的,被社交媒体惯坏的,被社会无意识驱使的、被乌合之众理论所言中的庸众而已。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恶语相向会毁灭人和世界;他们也没有任何的专业训练,去甄别社会现象背后的真相。 他们大多都不过随口一说,逞一时之快,显一事之能,放一念之愚。社会舆论朝着无序、放纵和作恶方向,放马狂奔。  这就是互联网,和时代现实。 我们每个人都在骂网暴,可惜,我们每个人都是网暴的一份子。我们也许没有在刘学州事情上作恶,但我们曾经,在欧金中,在李云迪,在都美竹,在无数风起云涌的网络事件中,都曾经口出恶言,形同罗刹。 我不是在和稀泥,也不是标新立异。我只是告诉你一个真相: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存在一天,网暴就存在一天。 这是无可更改的事实,因为这是群体无意识。

05
1月25日,大热电视剧《开端》,正好大结局。故事用了一个科幻的外壳,讲了一个轻飘飘的故事,网暴。
多少有些失望。但是其中的关键在于,它轻描淡写地讲了一个关于网暴的故事,却并不敢深入到其中的核心要点:应该如何保障女性免受侵扰。 我们看刘学州的故事,洒下了几滴极其廉价的同情之泪,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又元气满满回归生活。

但是我们却无法看到,刘学州的悲剧的真实意涵,是社会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漠视、残忍与忽略。这个悲剧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社会救助系统的巨大缺位。 刘学州有很多的机会可以活下来,他是一个企图在黑暗前景中寻找光明的异类,他是一个社会边缘试图挣扎求存的勇士。 在所有的环节中,他屡屡被遗弃。他越挣扎,绑在他脖子上的绳索就越紧。 我知道我用“我们所有人”这几个字,必然会引发许多人的愤怒。他们会拍拍手说,看,我的手是干净的,因为我们没有沾染刘学州的血,因为我们距离太远。 是的。我们的手都太干净了。以至于我们对所有求救的信号,都掩耳盗铃。

*题图为网友自发悼念刘学州,来源于视频截图*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商务微信:weiyingjie1974



冰川精华


“杀死”刘学州后,他们又在寻找下一个目标


孩子寒假上网太多?这可能是一个偏见


中国古代制度改革之门,早在900多年前就关闭了


流调中最苦的中国人,并没做错什么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