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文海:回忆我在赤峰二中的语文老师李千龄先生(下)

董文海 指上琴 2024年08月26日 12:11






总第599期





       本平台继续推出董文海先生的回忆文章《回忆我在赤峰二中的语文老师李千龄先生》(下篇)。本篇在前文回忆恩师李千龄对作者写作悉心指导和展示李老师批阅手迹的基础上,特别着重回忆了建国15周年前夕,作者写的一首诗歌《国庆抒怀》和与李老师相关的一段故事。今年是建国75周年,通过此文,我们可以了解60年前中学教学和学生的写作水平,体会60年前中学生对党和祖国满腔热爱的赤子之情。
     这里特别说说我用诗歌形式写成的一篇作文《国庆抒怀》。这是刚刚入二中仅一个月,建国十五周年前夕,李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因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所以放到这里重点记述。
   逢五的国庆,虽赶不上逢‘十隆崇,但也高于一般的年份。特别是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后,1964年是全面恢复国民经济成果显著的一年。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就是那年排成的,成为斯时历史风貌的缩影。


      正当全校紧张筹备、排练体育场国庆游行队列时,李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一篇国庆感想,选自己感触最深的人或事物,加以颂扬,藉此抒发敬党、爱国情怀,成为激励自己成长、学习的动力。体裁当然要求写记叙文。


  接受课业后,我却陷入了冲动和沉思。平时读书看报的一点儿知识积累,浓浓地发酵了。


   我在西老府初中时,就爱写一点儿诗歌之类的东西,为校园黑板报供稿。此时,觉得不用诗歌体裁来抒发情感,似乎难以达意。所以就违背了李老师关于写记叙文的要求,贸然写了一首80多行的诗歌,冠以《国庆抒怀》题目,交了上去。心中也做好了“文不对体(体裁)”,得“零蛋”的思想准备。


   一天清晨,正上早自习,李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来到我的桌前。我的脸顿时红了,心想:还没搞作文讲评,老师就拿着作文本找上门来,保准是跟我算账来了!身板站得笔直等待挨批。哪知李老师和颜悦色地按我坐下,翻开作文本,布置我尽快用稿纸誊抄一份,学校准备在一进校门的穿心走廊墙壁上办一个庆祝国庆的专刊,要刊登这首诗歌。


   我听到后,既如释重负,更心花怒放。看到李老师在作文的末尾打了一个大大的“96”分,连评语都没来得及写,就找我来布置抄写了。这是李老师给我分数最高、却没有批语的一份作文。        


   于是,我的诗歌就在当时相当于校报的走廊专刊如期登出,也算是一份荣耀。


   事实上,那首所谓的“诗”,今天连我自己都为其稚嫩感到汗颜。像李老师这样任过国家最高文学出版社大编的专家、学者,什么作品没见过,何至于为这么一篇“半湿不干”的东西,显露兴奋呢。归根结底,是一种师责、师心、师德的驱动,才让他目怜下尘、不矜不傲,对从业弟子们哪怕些微的进步,都看在眼里,给予肯定,施以鼓励。对我擅自改变体裁,一句也没有责怪。
   这里,我也顾不得自愧少作,愿意不避粗陋,把这篇诗歌原样曝晒出来,目的决不是为求打赞,因为它早已不值一赞了。只是为了怀念这位可亲可敬的恩师,怀念那个最后不幸戛然中断了的黄金教育时代。


附:国 庆 抒 怀(1964年9月)
  
在国庆十五周年的前夕,
我思想的野马在放纵地奔驰。
喜观十五年来恢宏的胜利,
汹涌的思潮怎能控制?

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不过暂短的瞬息,
祖国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
诗人李白如果今天还在,
想描述也会不知笔从何起。
何况我,粗言陋语,
要表达这沧桑巨变啊,
更是枉费言辞、无能为力。
常言道:有歌不唱喉咙痒,
无尽的欢歌啊,岂能久埋心底?

从高原到平地,
从乡村到城市,
祖国的一角一隅,
奇迹都如神话一般令人惊奇!

中国人民世代盼望出现真正的大禹,
好把那滚滚黄河驯服根治。
旧时代美丽的理想不过是寻梦,
短短十五年,千年梦想终于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伟大的共产党,英明的毛主席,
勤劳勇敢的人民六亿,
哪个不超越禹王的雄姿?
擎天的巨掌,使野蛮的黄河驯如羊只!
李白倘若活于今日,
三千丈白发定会复变青丝。

鲁班夜修赵州桥的神话,
如今早已不足为奇。
请看那横锁长江的武汉大桥,
小小的赵州桥怎堪对比?!

愚公是历代劳动群众的理想化身,
如今六亿舜尧人人为继。
看那梯田入云的三山五岳,
太行、王屋实在不及!

旧时代人感神秘的“西欧科学”,
新中国里毫无稀奇。
简单的“洋枪”“洋炮”已不必再提,
请看那飞机、轮船、坦克,
诸种尖端都是为我所制。
美国佬最得意的U2飞机,
纵然是超音之速、高达万米,
一旦侵犯我国神圣的领空,
我们就以自制的现代武器,
赏它个“嘴啃泥”!

谁说我们的工业生产不能独立,
我们已树起了自立更生的旗帜。
请看那石油滚滚的大庆油田,
早已冲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谁说我们的集体农业难有威力?
请看山西大寨大队创造的奇迹。
虎头山上绘出的绚美蓝图,
正被五亿农民奉为经典学习!

引述的不过是寥寥数例,
与祖国十五年来的成就比,
仅仅是沧海一滴。
我无须更多浪费笔墨,
这样的实例,岂能胜举?

鬓发苍苍的老人感慨无限,
深情道出心中的对比:
“我经历了几个十五年,
从没见过像这十五年一样,
幸福来临得如此急剧!”
是啊,沧桑老人!
因为这十五年你赶上了全新的时代,
新、旧两重天地怎能伦比?
旧时代,苦难中华万马齐喑、奄奄一息,
新社会,人民中国欣欣向荣、日行万里!

帝国主义在一边怒目而视,
我们的成就活活把它气死!
修正主义者更是颠倒敌友,
对我们的背信弃义费尽了心机!
然而,有共产党,有毛主席,有英雄的人民六亿,
牛鬼蛇神何足畏惧!

祖国如一轮巨舟,
舵手就是共产党、毛主席。
六亿人民摇桨奋力,
乘东风在广阔的大海上,
破浪行驶,行驶!
微弱的西风妄想吹翻巨舟,
正像是螳臂当车,愚不可及!


  (写于2017年7月,本文与诗,被收入宋英达、温玉峰等主编的赤峰二中“老三届”校友回忆录《半个世纪的回眸》

   
       作者简传  董文海:汉族,祖籍山东省沾化县,1948年1月生于赤峰市松山区。内蒙古赤峰市文联原副主席,国家二级作家,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原常务理事。赤峰市诗词学会原会长兼《赤峰诗词》编委会主任、主编。现任赤峰诗词家协会名誉主席和《红山诗词》(纸刊)名誉主编,并被聘为多家诗词组织和媒体顾问。近年来有600余辑诗词和文艺理论作品被全国各地微信传媒制成专刊。有六部文史专著出版。两次受到国家文化部、三次受到内蒙古自治党委和政府的文学、艺术奖励。

原创作品   感谢阅读   欢迎转发

      长按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指上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