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作别秋,转身遇见冬!
兼爱 尚贤 博物 戴行
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
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
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
伴着纷乱的微寒
粉墨登场
2020年立冬时间是 11月7日 07:13:46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古人云:“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由此“万物归避寒冷粮进仓菜入窖,动物眠之”。
春秋代序如生命,阴晴变幻如悲喜,一切物色都与情感,与内心相牵连。
左河水《立冬》诗云:“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中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此时的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
《周易》“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水面开始冻结,但未成坚冰。
二候·地始冻
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土气凝寒,未至于坼。”快来天寒地冻的说法不假。立冬之后五日,土地凝结寒气,但未至龟裂。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本草纲目》中提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而这海市蜃楼便是大蛤吐气而成。
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
天子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立冬是个重要的节日。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
民间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后来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这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谚语道“立冬补冬,补嘴空”。
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
在北方则有吃水饺的习俗
冬天是天寒地冻、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
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以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暖颈:
颈部充满血管和穴位,而冬季又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所以立冬之后,尽量穿立领或者戴帽子的服装,避免血管受寒,预防心脑血管等病。
暖胃:
立冬之后,晨起可以喝碗姜丝粥、大枣粥、茯苓粥。胃里一天都暖暖的,更有利于御寒,预防感冒。
暖脚:
寒从脚生。立冬之后在睡前,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并同时搓揉脚心,增进血液循环。
暖腰:
肾主冬日,又喜温恶寒,所以要注意腰部保暖,每天早晚可以多按摩腰眼,来使气血通畅。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紫金霜《立冬》
西北风开始呼啸,坚强的黄杨树还竖立在风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白桦树被秋风梳理的只剩下一半的叶子,它似乎并不想脱落。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王稚登《立冬》
等到秋风吹尽旧院的树叶树茎的时候,秋天也就尽了,也就该到冬天了。树叶黄了,枫叶红了的时候我还客居他乡。
天始寒 地始冻
枣院的冬景别有一番韵味
四季轮回 周而复始
一岁一枯荣 岁岁又年年
冬日已至 愿我们在寒冬中
如骄阳般光彩夺目
●枣院“我的教师梦”征文作品展 | 郝庆雨:涵育心性,立志教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