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而美的首都,足以让你爱上这个国家
文/Ylaym
图文:审稿-嘟嘟、排版-文琪
封面图:© Bucography / Unsplash
* * *
怀着对《克罗地亚狂想曲》创作地的朝圣心情,避开大多数旅客打卡的“权游”之城杜布罗夫尼克,我来到了克罗地亚的首都与文化集聚地——萨格勒布。
萨格勒布是中欧历史名城,其名原意为“战壕”。正因它在历史上的复杂性,才让它的文化呈现多元融合的色彩。建筑是最诚实的史书,一个城市的气质往往鲜明的体现在其建筑特点上。
我惊讶于在一个小小的城市,居然可以同时看到巴洛克建筑、哥特式建筑、古典主义、现代幕墙和东欧神秘的红房顶。这些不同风格的文化和建筑都在萨格勒布扎根并且碰撞出火花,组成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街区,游人在此的每一步旅程都充满了趣味性和体验性。
在萨格勒布的下城区撒欢
我们来到萨格勒布下城区的火车站,搭上了有轨电车。这里的人很喜欢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
有轨电车
接着便到了下城区的中心——耶拉契奇总督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耶拉契奇总督骑马的塑像,他在欧洲大革命期间任第一总督军团指挥官一职,成为克罗地亚人民反对奥匈帝国、争取克罗地亚独立的象征,广场也由此得名。
耶拉契奇总督广场
耶拉契奇总督广场是首都萨格勒布的灵魂之地,这个曾经以民族英雄的名字命名,极具政治意味的地方,现在成为了当地人、游客、卖花人、音乐人等相聚休闲的不二去处。广场就像是舒适的户外客厅,在中心广场上,几乎每天都有各类市集或聚会,免费的音乐会和庆典等。
在农产品集市,有商贩摆上了蜂蜜、芝士、肉肠等农产品,好不诱人。在有些庆典活动,游人还能够抱着猎奇的心态,随机免费领一些纪念品。还可能随处就碰上街头音乐人的即兴音乐会,这时候大家就站在广场一起欣赏。集市文化几乎通行于全球,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亚洲,街头小贩的叫卖声总会让人不自觉停下脚步,这种市民与广场及类广场空间的互动,是城市公共生活的关键组成部分。
伊利卡大街位于耶拉契奇总督广场的西边,是萨格勒布最主要且繁华的街道。这里从中世纪以来一直是商业中心,街道两旁的建筑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而今大街两旁世界名店鳞次栉比,还有许多精品咖啡馆,完全是一派大都市的风貌。
伊利卡大街
这里的通用货币是克罗地亚库纳 (Kuna) ,街头小店的双球冰淇淋、食物和酒都非常便宜。
在克罗地亚全程都要控制自己童心未泯的购物欲。街边有着许多特具民族风情的精品店,与玻璃橱窗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画。
萨格勒布小巧而精致,步行就能很方便地探寻到不同的旅行街区。这是一个随着地势铺陈自然的城市,没有什么刻意为之的东西,花园、喷泉和凉亭点缀其间,步行起来惬意轻松,一切都显得平易近人。
我们在大街随意地漫步,偶然地会发现一些现代的幕墙建筑,与之对立的古典欧式风格立面透过镜面映衬在现代的镜面上,相隔几个世纪的时空发生了联系和交错,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
东欧强烈却不刺眼的日光映照着这些别具风情的浪漫。
圣母升天大教堂,原址在1880年的地震中被毁,后来于1899年重建。不同于巴西利卡式堡垒般的教堂顶部,它重建后新增了两座哥特式的塔尖。据说这么多年以来,教堂的尖顶一直处于修护状态,不知何时能够窥见它建好时的美貌。
圣母升天大教堂
教堂前的圣三一广场上有着圣洁美丽的圣母纪念柱和四天使纪念柱,是Anton Dominik Fernkorn于1865年设计的,他也是耶拉契奇雕像的设计师。
从教堂门楣上檐饰内弓形面的精美雕饰,便可看出前人深厚的工艺技巧以及对上帝天神的虔诚与敬畏,可惜我们只能把它当作优秀的工艺品来看待,并不能透彻理解其中坚定的信仰和古老的圣经故事。
进入教堂内部,气氛马上变得静谧肃穆。内部的装饰不像它的外表一样精美抢眼,昏暗的灯光会让人觉得稍显朴素,但是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雕塑以及画像的细节和结构颇为震撼。
教堂内部很好地运用了尖拱交叉拱顶和飞扶壁两种建筑技巧。其中的遗迹包括13世纪的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的靠背长椅、大理石祭坛和巴洛克风格的讲道坛。拱券如乐曲般引导着人的视觉前进,最终抵达教堂顶端五色辉煌的祭坛和讲堂。
北非建筑也会带来同样的感受,伊斯兰花纹、三角形、多边形等不同形状交织在一起,宽窄有序,使观看者的内心感触随着视线起起伏伏。多变而流动的造型,让人体会到建筑中可能存在的音乐性。
纪念柱的西北面是中世纪修建的芳济会修道院,1880年大地震时它不幸倒塌,留下了两座高耸的尖塔,旁边墙上的古钟永远停在那个时刻。这里后来重建时又加入了新哥特元素。
面向教堂左侧的一户普通人家的外墙立面,中世纪的人像造型让我更感叹宗教对于这里居民的影响之大。提到中世纪,更多人想到的是贫穷落后的黑暗时代。但那个时代艺术所展现出的质朴精神与宗教热忱,在此后愈发浮华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看来,却是一种令人神往又难以再现的时代精神。
沿着教堂旁的小路径直走下去,我们来到了特卡尔契奇街。这里是萨格勒布最美丽的五彩街道,也是萨格勒布最具活力和最繁忙的街道之一,遍布着更加精巧的小型精品店、小众餐馆和咖啡馆。
现在时尚的特卡尔契奇街,当初是士兵为了争夺贸易主导权和水资源的主战场,士兵的鲜血曾把横跨两岸的桥梁及河水都染得鲜红,特卡尔契奇街也因此有了“血街”的别称。
萨格勒布的街头咖啡馆文化也从这里开启,无论你是不是咖啡爱好者,都应该在萨格勒布的露天场所坐下来,在色彩斑斓的街道中啜饮一杯咖啡。
走进一家外表并不起眼的咖啡馆,里面的装潢让我瞬间穿越回南斯拉夫的年代。
在萨格勒布的上城区穿越时空
萨格勒布索道缆车是萨格勒布的名片之一,它是世界上最短的索道缆车,只有66米长。我们搭上这个古老而又先进的公共交通工具,不足一分钟就穿越回了中世纪的上城区。
世界上最短的索道缆车
下了索道便来到了洛特尔萨克塔楼,它的外表极为洁白简约。这里是上城区的最高点,登上它可以俯瞰萨格勒布的全景。
奇特的是它的顶层有一座大炮,每天正午12点,会准时鸣炮以纪念当年的历史事件。
上城区是萨格勒布的城市起源地,建筑风格以中世纪风格居多。现在这些历史古迹主要被建设为克罗地亚政府、议会、城市博物馆等一些公共设施,部分为民宅。
这里随处可见穿着中欧服饰的人们在街上自然地走动、互相攀谈,还有许多旧式古董车随意地停在路边。
偶遇世界知名的失恋博物馆,不仅是爱情,还有那些失意的、失去的抑或是痛苦的情感,在这里都找到了容身之所。游人浏览完再踏出门口的时候,或许自己心中的郁结也会豁然开朗。
沿着主路往前,来到上城正中心的圣马可教堂,教堂顶由克罗地亚美丽的红白格瓷砖建成,左边图案是古代克罗地亚的三个城邦王国徽标组合,右边图案是萨格勒布的城市徽标。彩色瓷砖屋顶就像冬天穿的针织衫,在欧洲建筑上看到少见的艳丽色彩不免让人暗自惊叹。
圣马可教堂
不同于巴洛克风格在整个建筑立面上下功夫,反复地利用曲线和双柱,打造凹凸的光影效果,使得整个建筑更富丽多变,东欧建筑只在屋顶做文章,让人更易接受也更具轻快活泼的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正门雕饰也十分有意思。
东侧的Sabor宫是克罗地亚议会所在地,1918年和1991年,克罗地亚分别两次在这个宫殿的阳台上正式宣告独立,脱离奥匈帝国和南斯拉夫的统治。
过去的几百年间,教堂门前的圣马可广场是城市的死刑执行地,上演过不计其数的死亡场面。但就在同一个地方,全城市民又会在每年的4月25日欢庆“圣马可节”,从1256年起从未间断。
绕着圣马可教堂旁边的街区漫步,街角的煤气灯、古罗马式的立柱、阳台窗户的花雕让人感觉闯入了了中古世纪的街巷中,历史已经过去,唯有建筑留下了声音。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
点击查看环行往期
到这个国家旅行,
我看到房屋外墙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弹孔
▾
在这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居住了两年,
除了令人惶恐的游行,我还经历了什么?
▾
长期征稿
投稿邮箱o.planet@foxmail.com。
(附上简单的自我介绍)
▼
长按关注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