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赤道热风——东南亚

2015-12-28 孙绿 地球观察团

(⊙_⊙)

首先,曾有两位印尼友人与我团交流过印尼的社会状况,若二位看到,请联系我团,有事相问(⊙v⊙)。


虽然很多人认为只要把东南亚分为两部分,即众多岛屿组成的印尼和众多大河流域组成的中南半岛国家,就可以了。这虽然很有道理,但过于简单,在加入历史的流变以及讨论一些国际关系问题(一般这种问题都在交界过渡地带)的时候,更易于形成一些概括而刻板的认识。


要形成更灵活更具适应性的地理模型,就要把那些次级和边缘区域都考虑进去,并在历史的舞台上走一遍。
就好像,从这种模式:
变为这种:
在这里,我们将东南亚分作三个大区:大陆半岛部分、大巽他与小巽他群岛、巴布亚与菲律宾群岛。
东南亚地区分区

这一分区一方面有其地理与生物地理的基础(见上一篇沉没大陆东南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三大主要文化分区(不同的经济基础和外来影响)。
中南半岛有发达的稻作农业基础,更多受到中国(官方以及云贵两广诸民族)与印度的影响。大巽他群岛则更倚重贸易带来的财富,其农业基础集中在苏门答腊和爪哇(较好的气候与肥沃的火山土),受到更多来自印度和阿拉伯的影响。菲律宾和巴布亚则处在东南亚贸易核心(马六甲)的外围,其开发历史较晚,受到更多来自美洲的影响。
1赤道的水与风

东南亚整体上位于热带,因而除了高纬度地区外整个区域内的温度都很高,不过,赤道地带的年降雨量和两侧热带腹地的降雨量是不同的(如图)。赤道地带主要位于赤道附近大约南北5度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菲律宾东部向北延伸的地带也是),全年没有季节变化,雨量非常充沛。相反,赤道之外的热带腹地具有"冬天"为干旱的特征,向南到澳大利亚,向北到中国南部,干旱持续几乎半年。
降雨量与季风类型(引自剑桥东南亚史,略有修改)

气候的这种带状分布对于史前的人类具有重要意义。人们认为,赤道带所具有的几种环境特征,不利于人类进行殖民。土壤是粘性的,不肥沃,且大多数养分没有用于表层土壤的循环吸收,而是大量存在于热带雨林的生物体内部循环。当人们开发这一地区时,面对生长过于迅速的植物,清理森林需要大量的劳动,使得前工业时代人口并不稠密,今天赤道地区很多地方的人口依然少得惊人。
相反,位于热带腹地的那些地区,尤其是那些有3个月或更长时间稳定干季的地区,包括东南亚大陆(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北部、从爪哇到帝汶岛的印度尼西亚的东南部岛屿,苏拉威西岛的部分地区以及菲律宾西部。这些地区很多也具有肥沃的土壤,加上干季长,阳光充足,有利于稻谷成熟,导致有些地方灌溉农业发达且人口稠密(如爪哇)。(以上三段引自剑桥东南亚史)

2中南半岛

中南半岛有着众多南北向的大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上述诸河除湄南河外都来自于中国云南,可以说,云南是整个中南半岛的上游(所以在云南建坝对下游的威慑作用是很大的)。
除此外还有些较小流域:锡当河、蒙河、德林达依河等。这些较小流域成为了大流域之间的缓冲地带,这里可以成为大流域政权之间不断争夺的前线,也可以成为一些较小民族据险以自守的根据地(如孟族在被缅甸夺走伊洛瓦底江后退守至锡当河流域)。
中南半岛山区范围与河流

这众多或大或小的河流所冲击出的平原与河谷也成为中南半岛的几个稳定的农业区与人口聚集区(在古代自然是主要经济区),即使在现代也依然如此,如灯光图中,中南半岛主要城市与人口基本仍在传统的农业区。
这一地区排列较为整齐的河流们(南北走向)也有利于在各个流域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权与文化,如:基于伊洛瓦底江锡当河的缅甸、基于湄南河蒙河的泰国、基于红河湄公河的越南。
所以历史上在中南半岛,各个民族与政权之间的地缘博弈主要是:统一流域内上中下游之间的竞争、不同流域之间的竞争。
中南半岛山区范围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中南半岛的不同分区其实可以分为四类:一级农业区——红河、湄公河三角洲、柬埔寨、湄南河、下缅甸次级农业区——蒙河、萨尔温江、锡当河、上缅甸贸易经济区——占婆、克拉地峡、马六甲海峡外部影响来源——珠江、云南、阿萨姆
这表明参与地缘博弈的远不止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下缅甸这几家(光是湄公河就被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四家瓜分)。
湄公河尚且可以分作多段并维持多个政权,那些次一级的小流域也一样可以,而来自外部的民族与政权不断打破半岛内既有格局,如:来自阿萨姆的缅甸人赶走原有的孟人、蒙古灭缅甸等。占婆、克拉地峡这些贸易要点则更容易以附庸国的形式被并入大流域政权,但却相当不稳定,容易反水和易手。
中南半岛分区

中南半岛当前的国家边界仍然是历史的延续,并且依然反映了半岛地缘的基本规则(上下游整合、小流域争夺、跨流域兼并)。当前的状况是:缅甸:伊洛瓦底江、锡当河、萨尔温江下游泰国:湄南河、蒙河、部分湄公河柬埔寨:洞里萨湖、部分湄公河越南:红河下游、占婆(岘港)、湄公河三角洲老挝:部分湄公河各国的中心城市所应具备的条件,一个是流域内的中心城市(如内比都),一个是这一流域的对外港口(如仰光)。
中南半岛主要城市

中南半岛国家之间的地缘矛盾也依然是:统一流域的争夺、各个大流域对过渡地带小流域的争夺。当然,在当前全球化时代,中南半岛国家就同时面临着内部整合、区域博弈、国际平衡与奥援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3大巽他群岛

相比有着更好农业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广土众民的官僚制国家的中南半岛国家来说,大巽他群岛的农业条件相对较差,而发展海上商业的条件相对较好。
由于气候与土壤条件问题,大巽他群岛的稻作农业集中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岛(主要是爪哇),这里也成为古代海上帝国的农业基地(如满者伯夷)。
由于苏门答腊-爪哇-努沙登加拉这一条岛链将东亚地区的西侧出海口完全包围起来,所以这里也是从太平洋-东亚到印度洋的交通枢纽,而关键的港口与海峡也因此重要起来,这给了这些较为贫瘠地区发财致富的机会,但由于历史上的商路不断变动,贸易集散中心也跟着变动(如苏伊士运河修成之后,巽他海峡的没落)。相比而言,农业区以及农业区的对外港口则相对稳定得多。
大巽他的主要分区: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努沙登加拉(小巽他群岛)。
这些岛屿虽或大或小,但都纵深有限(和中南半岛相比),都属于岛上山地+短小河流四散入海的模式。由于河流短小,也都不太出名,较为有名的如梭罗河(因歌曲美丽的梭罗河)以及芝塔龙河这种(靠近首都雅加达)重度污染的河流。
大巽他群岛山区范围与河流

其污染程度实属匪夷所思,我团已打算在以后的选题中加入全球污染区观察比较。
芝塔龙河污染状况

回到大巽他,由于气候上适合稻作农业的区域较少,加里曼丹、苏门答腊、苏门答腊的大量流域都不能成为农业区(依然是雨林、沼泽、或者矿区),而除了爪哇和苏门答腊部分地区外,更多的城市与人口集中在贸易路径与贸易节点上。
大巽他群岛山区范围

对大巽他群岛的分区,除了爪哇和苏门答腊这种农业基础与贸易优势俱佳的岛屿外,其他岛屿腹地都难以具有很重大的意义,而文莱海岸、望加锡海峡、马鲁古海峡这些贸易与军事通道反而重要得多
苏门答腊和爪哇由于其狭长的形状,以及小流域的平行分布(都没有纵贯全岛的河流),可以分为东西两区,而历史上爪哇帝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统一东西爪哇。而东西苏门答腊之间有更大的离心倾向,这一方面由于岛屿中部没有形成连贯的农业区,一方面由于东西苏门答腊扼守了不同的贸易路线(巽他海峡与马六甲海峡-亚齐特区)。
大巽他群岛分区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龙目海峡对巽他海峡在贸易地位上是难以挑战的(至少现在是),但巽他海峡对马六甲则有一定竞争力。因为如果没有苏伊士运河,东亚到西欧的海上路线就要从东南亚向西南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到西欧,而在西南方向上,巽他海峡比马六甲更近。这也是为何荷兰殖民者在东南亚的大本营是巴达维亚(西爪哇-马六甲),因为那时走的还是绕行好望角的路线。
马六甲-苏伊士路线与巽他-好望角路线

虽然由于贸易路线的垄断性,东南亚的港口城市差异极大,如望加锡的重要性完全不能和新加坡比拟,但这些周边据点也同样不可小视,尤其是其战略价值。如:英国人相比荷兰人是后来者,英国最初只得占据一些次要据点(巴东、明古鲁),在这之后英国是如何逐步获得了在东南亚的领导地位,这都是很有意思的专题。
由于农业区和贸易路线大都在西部(即南海与印度洋之间),所以西部港口城市的类型更加多样(腹地港口、转口港、战略据点),而东部则单一的多,要么只是战略据点,出口港的经济腹地也较小(农业基础差、资源出口为主、人口也较少)。
大巽他群岛主要城市

4巴布亚与菲律宾

虽然巴布亚和菲律宾都位于东南亚地区的边缘(以南海南端和马六甲为中心),但菲律宾更靠近大中华圈,故而其开发与贸易历史很早,在发现新大陆之后又成为从美洲到达中国的前哨。
这一区位优势不光是贸易上的(如著名的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大帆船),也是战略上的(如美国在菲的苏比克、克拉克军事基地)。
由于三巴海峡是从太平洋进出南海的重要路径(三白海峡北侧为中国台湾),而菲南部并不扼守较重要的航线,所以菲律宾的经济中心将始终在北方,而在东亚经济区不断整合的过程中,菲律宾这个位于岛链上的重要一环可以把握住重要的战略机遇,也可能错失从而丧失其区位福利。
菲律宾卫星图
菲律宾灯光图

而巴布亚更靠近澳洲,但澳洲并不以此为重要的贸易节点,这里成为了澳洲与亚洲的缓冲地带,在古代长期与世隔绝,其农业条件不能支持很多人口,大部分土地都未开发,可能对巴布亚岛最感兴趣的是人类学家和石油公司吧。
而巴布亚在亚澳之间的位置上这一点仍是不可忽视的,其重要性取决于澳洲是否被整合到以东亚为核心的西太平洋经济圈内。若是,则巴布亚可为区内贸易节点,若否,则巴布亚只能是两大区之间的过渡区而已。
虽然巴布亚岛在贸易路线与经济腹地两方面都远逊菲律宾,但两者都严重受制或受惠于位置这一因素,却是相同的。
巴布亚岛卫星图
巴布亚岛灯光图

在介绍完东南亚地理之后,我团下期开始将按时间线梳理东南亚历史,从扶南到满者伯夷,这是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多谢大家支持我团的地球观察事业(⊙_⊙)长按二维码

关于我团原创文章转载事宜请转载者提前通知并经过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我团将申诉并保有各种必要权利
感谢为我团提供素材的地球人们如有版权问题请从公号联系我团

欢迎关注本观察团推荐给你的朋友们(⊙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