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校友】徐才胜:爱拼才会赢!!!

徐才胜,1983级机械制造及其设备专业校友,江西江重机床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曾在《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等国家级期刊发表重要论文多篇。



上世纪末至今,一个一个优秀的学子,进入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前江西省机械职工大学),学习知识,增长本领。


从2006年到2011年,有一家企业在江西省中成为省内增长最快的机床企业,它的名字是江西江重机床有限公司,而我们的校友则是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他就是徐才胜。


带职考入制造

人生翻开新篇章

1983年9月徐才胜带职考入江西机械职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设备专业。

1986年7月毕业回江西重型机床有限厂工作。

从毕业到2001底企业改制前,在厂里先后任工艺装备设计组长、车间技术主任、分公司经理、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等职;企业改制后至2006年前 ,仍在改制企业任职。

近期,现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兼经理的他,在接受小制采访时,开始回忆起当年的成长经历。



厂内高手云集

用奋斗书写最美文章


江西重型机床厂原是省重点企业,名校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比比皆是,有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的,还有哈工大、华中工院的,几乎国内理工科名校都有。这对厂里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股无形的压力,对专科毕业生来说,无形压力更大。但这压力却成了徐才胜的动力。无论在厂图书室,还是在一线现场,身影最多的便是这位职大校友了。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其成为该厂有史以来原创论文最多的一位

1997年春节前三个月,有一客户要定做两条装配生产线,内含七台专机,该项目务必在正月初八其外商来考察前,完成设计、采购、加工、装配、调试。厂里相关人员都劝不能接,并举例说厂里曾经做得最快的用于广交会的展品项目,那是79年举全厂之力做的,仅是一台小钻铣床,还用了29天。这个在厂里几乎所有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徐才胜带领一支仅十几人的分厂队伍,在数千只眼睛的关注下,不仅接下订单且硬是准时完成了任务。这过硬的业绩,不仅是过硬的技术,同时还要一股拼命三郎的吃苦精神。正是这些,将徐才胜推上了强人云集的厂总工程师的位置。


饮水思源

唱响感恩母校新乐章

目前,机床及机械行业步入低谷,原江西十家规模以上机床企业,已有八家或破产、或转让、或停业,但该校友所经营的公司,年产值仍能做到3000万左右。小制问其秘诀,徐才胜回答说,市场不行主要是通机不行,专机还是有一定需求,我们现主要接专机。专机则要有更高的技术积累,这得益于公司技术功底还好,也有母校的功劳,我们公司现主要技术骨干是母校毕业的,因那时母校的专业老师大多是有企业一线经历的,公司至今仍在受益。


校友企业一隅





经过采访,小制发现这位校友不仅敢闯敢干,而且才华横溢,在2016年同学聚会前夕写下了一份满满的制造情怀随笔,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职大”碎月打捞

下文可上下滑动查看

上世纪八三年秋,带着那个年代梦想,夹着青少童稚,与四十几个青少男女相聚到省机械职工大学机制班,虽过三十几个春秋,稍有清静,已流去的校园生活仍会若隐若现浮地在眼前……。

那是百业萌新的年代,知识就是力量响彻社会每个角落。和多数同学一样,虽已参加工作,但仍渴望上大学,曰把失去的岁月补回来。而报考省机械职工大学,可带薪上学,一举两得。

或许世上真有缘分这东西。那年从崇仁到南昌参加全省统考,在火车到抚州北站前三五分钟,猛发现没带准考证,于是惊慌着在抚州北提前下车,回府拿证,改乘下午的火车。若是过了抚州北站才发现,按当年的交通条件,恐怕要改写人生了。但上天给了我三五分钟,与母校的缘分,似有神助。

虽幸有缘,但这事对我触动太大,日后做事每每重要的均会检查几遍,这应是迈入职大校门前的一个重要收获,是母校提前给的。

83年是母校的首次面向全省招生。当时的母校,虽为大学,实仅有一块牌子——教室是借江电子弟学校的,桌椅板凳是开学时同学们从江拖职工培训中心转搬过来的的,住宿则由学生自己解决。条件不谓不苦。

班上同学有南昌的、外地的,南昌的同学可回家住宿,外地的则需租房住了。为节省开支,记得和英子、华东等五位同学合租过徐家坊的一个农舍。虽说离校有六七里远,但租金便宜,合租总租金像是二十来元。因路途远,早上上学一般得挤公交去,全程票价好像是5分钱,但售票员不是每次都会挤中间去收钱,那是苦活,故偶尔也有“辛运同学”坐免费车;下午放学则经常集体走路了,名曰锻炼身体,实有节省之意。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多。好像是第二学年的下学期,与八四级校友一道,搬入上海路小学,吃住教学在一栋楼上。毕业前几个月,则搬进了属于自己的窝,现辛家庵校区。此期间,住宿的仍以外地同学为主。宿舍内是典型的“老中青”三结合的群体,践行着毛主席的管理思想,年龄大的已有三十出头,以鹰潭的任国锦为典型代表;小的好像不到二十,以樟树三宝之一的的罗伙仔为典型代表。这个群体,活力四射,因有青少的不时嬉闹;这个群体,和谐自然,因有“老者”的佛手把舵。男生女生更是和谐有加,记得时有“未开蒙”的女生,会在男生午休时分,跑进男生宿舍,探究学习问题,弄得男生们不能宽衣。

母校生活尽管清苦,过得还是个乐字。同甘共苦,青春勃发,据说英国某著名贵族学校就是这种教育理念。没想到三十年前,国门刚开,母校教育理念竟无意中与世界接轨了。这或许是另一种幸运,清苦的学习生活环境锤炼了人,可谓受益终生。

学校硬件与外人的想象有较大差距,但师资力量极具特色。老师中的典型代表可能要属教高数的万老师和教理论力学的班主任黄老师了。前者教学娱乐成份多,有大道自然感,似一“道家”大佬,其最擅长的是将深奥的理论用简洁的南昌土话来表达;后者则属正统型的,似“儒家”长者,其板书像板报,做功极深。

记得有一节数学课,涉及抛物线曲线中Y随X的变化关系,万老师说,当X趋近某值,Y值会趋向无穷大。啥叫无穷大?不形象,有些同学似有疑惑。老师紧接着用手指着曲线,高声地转用南昌土话说“就是X趋近某值时,Y会一径直往上飙”,话音刚落,笑声一片。同学们在笑声中汲取着知识营养。

班主任黄老师则是另一种风格,是严师,更似慈父。印象中有节课,坐在背后的几个同学耳语声不断。老师不想听之任之,但不是大声呵斥,而是静默几十秒。这招很见效,教室很快寂静了。然老师并不继续讲课,而是语重心长地讲他的母校——唐山铁道学院的故事:其母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被撤销了,学校被综合评价在撤销之列,国家当时养不起,并说同学们是幸运的,碰到了国家大办教育,切望珍惜机会。老师真的用心良苦,营造着安静的环境,让同学们领悟他的人生阅历。几十年过去,授的什么课是早记不得了,但老师的育人方法及敦敦教诲却铭刻在心。

学校的教学紧张有序,班上的课外活动也颇丰富。印象中班上仅大小出游就可能不下十次,其中记忆最深的要算出游石钟山、龙宫洞了。这次出游好像是八五年“五一”期间,班上租了一辆客车,钊金同学带了台录放机,一路放着音乐。路过庐山脚下时,正放着当时特流行的一首歌,歌名像是《在那遥远的小山村》。记得歌词是“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当今人多不唱这歌了,但音乐这东西太奇怪,每每哼着这些旋律,心绪便会不由自主地回到几十年前的教室,回到母校江西机械职工大学,想着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曾经有那四十多位青年男女,怀着同样的梦想,从全省各地走到一起,又怀着对美好未来憧憬,从母校再出发,奔赴各自新的人生旅途……。

惜时光无情,叹人生苦短。弹指之间,即过三十,青少同窗已然花甲上下。在此衷心期许着同学们,容颜虽改,童心依旧。此碎花短文,意引共鸣。盼毕业三十周年聚会,与同学们一道,追忆那共同的青春岁月。

才胜15年9月27日稿于烟台


END





素材来源 l 徐才胜

美编 l 肖富强

编辑 l 雷颖、车龙辉

责编 l 张艳

审核 l 梅洪




1.你是一面镜子,令我朝思暮想

2.2019年下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事项的通知

3.邀您进群|瞅瞅那些不为人知的寝室群名

4.2017和2019对比刷屏!制造学子纷纷晒出照片,画面逐渐失控~

5.小人国的“突袭”,体验童年的美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