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研究|史廪霏、李思奇:中美博弈舆情在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及影响
中美博弈舆情
在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的
传播特征及影响
史廪霏 李思奇
内容提要 近年来,中美博弈受到了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的高度关注。基于近年推特平台上涉及中美博弈舆情的6万余条阿拉伯语推文和近5万条评论,运用大数据方法和深度学习技术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18年以来阿拉伯国家对中美经贸时政类议题关注度显著加大,主流媒体是推文主要内容贡献方,少数专家学者型个人用户成为舆情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中美博弈相关舆情在阿拉伯社交媒体上存在偏态传播,推文情感倾向以中立为主,但推文评论以消极负面为主,呈现出草根性和较为强烈的情感态度表达特点,与用户构成相关性强。由此,阿拉伯社交媒体的“有限理性”特征明显,给中方辟谣工作带来难度,对构建中国在该地区的国际形象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公共外交已成为提升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重要场域,中国应在技术层面和传播层面加强对阿拉伯国家数字公共外交。
关 键 词 舆情传播 中美博弈 阿拉伯国家 推特 大数据 数字公共外交
作者简介 史廪霏,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讲师;李思奇,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硕士生。
阿拉伯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走深走实与中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对阿拉伯国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持续多年保持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与此同时,自2017年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以来,美国对中国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政策,并试图在尽可能多的领域与中国实现所谓“脱钩”,中、美两国在政治、军事、经贸科技等领域的战略博弈日益加剧。拜登上台后,中美博弈态势并未发生明显转变,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与“阴晴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阿拉伯国家也不能置身事外。在此形势下,掌握中美博弈舆情在阿拉伯国家的传播特征及机制,有利于中国针对性地开展对阿拉伯国家媒体传播,突破美国在舆论领域对华围堵,促进中阿民心相通,为中国在阿拉伯地区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舆情是群体性情绪、态度、意见和要求的总和及其表现。舆情研究借助各种测验或调查手段,汇集和分析各种态度和意见的分布、倾向、强度和变化趋势,从而呈现出公众在某一社会问题上的总体态度和意见态势。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无线网络用户的大量增长,以移动设备用户为基础的社交软件迅速普及,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民意空间,已经成为民众对特定事件表达看法的平台和载体。社交媒体作为网络舆情的平台和载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使用受众广、感染能力强等特点,是全球性议题信息交流、扩散的重要渠道,因此对社交媒体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已成为传播学和政治学的研究热点。此外,舆情调查注重对公开的言论和不公开的态度进行分析,网络社交媒体历史数据记录可追溯,研究样本易于获得,包含公开的言论信息以及关注、浏览、转发等态度信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基于大量用户海量数据的分析成为可能。
既往对于阿拉伯国家舆情的研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以阿拉伯国家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如《金字塔报》、半岛电视台、阿拉比亚电视台等。这类主流媒体体现了官方的涉华态度,因此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采用民意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如卡塔尔多哈的阿拉伯研究与政策分析中心(ACRPS)发布的阿拉伯综合性舆情报告——阿拉伯舆情指数。这种方法偏重基础数据,但存在样本数量较少、调查成本较高等弊端,且对于国家众多、国情迥异的阿拉伯世界来说,跨国民意调查难度较大。鉴此,在借鉴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聚焦阿拉伯国家网络社交媒体舆情,运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和深度学习技术,从中美博弈舆情传播的时间、主体、内容、情感倾向和效果五大方向进行定量研究,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索与分析:其一,中美博弈是否在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引发舆情,以及舆情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何?其二,不同机构和个人在中美博弈舆情传播中扮演什么角色?其三,阿拉伯国家主要关注中美博弈的哪些方面?其四,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对于中美博弈的情感倾向是什么?其五,中美博弈舆情在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如何?
研 究 设 计
探索上述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研究设计。基于社交媒体的舆情分析方法,我们需要先通过数据挖掘来完成网页社交媒体数据的收集,然后对挖掘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无效数据,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通过合适的分析工具和技术从获取的数据中形成新的研究发现,以此来回答研究预设的问题。因此,获取研究数据的可操作性和分析工具的专业性是研究设计中的难点。
(一)社交媒体选择
本文选取推特作为阿拉伯语社交媒体数据获取平台。首先,推特在阿拉伯世界使用普及率高,具有较大影响力。根据《2017年阿拉伯社交媒体报告》统计,2017年初,阿拉伯地区的推特月活跃用户数量约为1 080万,并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平均每天产生2 740万条推文。巴林和科威特是阿拉伯国家推特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沙特是推特活跃用户数量最多的阿拉伯国家,之后是埃及、阿尔及利亚和阿联酋。其中,沙特阿拉伯是推特在世界上的第五大市场,有超过1 000万的推特活跃用户,相当于其人口的38%。就使用语言来说,阿拉伯语推文占阿拉伯国家所有推文的72%以上。其次,推特用户身份多元,包括个人、企业机构和各类媒体,推特平台对于个人、机构或媒体提供相同的服务。个人用户和媒体机构发布的信息无差别地存储在平台,相较于之前对媒体结构单独进行媒介效果研究,推特能够提供对民众和媒体同时进行分析的可能,为研究者研究媒体如何建构受众对事件间关联的认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而深化现有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最后,推特是一个公共讨论平台,发文内容不长并且所有人可见,推特公司数据信息面向研究者开放,可以及时检索。尽管脸书(Facebook)也是阿拉伯国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但出于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脸书讨论内容仅局限于好友圈中才能看到,公共检索无法获取相关数据。因此,本研究选取推特上的阿拉伯语推文作为舆情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选取
在舆情传播时间方面,本研究拟抓取指定时间段内的阿拉伯语推文数据,以月份为统计单位分析舆情传播的时间特征,通过推文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力变动,分析舆情传播的时间特征以及变动原因与规律。本文将推文的影响力定义为推文被用户关注的热度,使用推文的回复量、点赞量和转发量三个元数据作为表征推文影响力的参数。推文影响力的计算方式参照了由唐晓波等人根据信息熵的概念提出的舆情热度值计算方式。假设某条推文“t”的转发量为“R”,点赞量为“L”,评论数为“C”,则此推文影响力计算方式定义为“f(t)=-log[1/(C+R+L+1)]”。
在舆情传播主体方面,通过提取用户数据标签,研究抓取数据的传播主体,即在推特平台上进行中美博弈信息制作、加工、转发的个人或机构用户,结合发推数量和影响力计算,确定活跃用户和具有影响力用户,进而找出意见领袖,从国家、职业等方面进行用户特征分析。
在舆情传播内容方面,借助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AntConc)对推文内容进行词频分析,从而分离出阿拉伯国家关注的中美博弈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结合原始数据分析主要观点。本文采用一款免费的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它包含了索引、索引定位、词丛、N元模式、搭配以及关键词单等工具。
在舆情情感倾向和传播效果方面,本文首先运用阿拉伯语自然语言处理开源工具(CAMeL Tools)对抓取的推文进行情感分析,以此掌握用户对中美博弈的态度,然后对各种情感推文的关注度进行统计,对推文产生的评论进行情感分析,以此考察评论者的态度。情感分析技术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NLP)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识别用户情感倾向——积极、中立或消极,或支持、中立或反对。本项研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分类方法,使用纽约阿布扎比大学开发的阿拉伯语自然语言处理开源工具,对抓取的阿拉伯语短文本进行方言识别、命名实体识别、歧义消除、句法分析、情感分析等计算过程,从而掌握阿拉伯网民对中美博弈的情感与态度。
(三)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使用浏览器自动化测试框架(Selenium)编写爬虫程序,对推特上涉及中美博弈舆情的推文内容、评论、转发、点赞、用户个人信息等进行抓取,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去重等预处理操作,我们可得到有效的推文和评论数据。最后,基于编写的脚本程序和统计软件,对抓取的用户数据、推文数据及评论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呈现。
本项研究以“中国”“美国”为关键词,同时考虑到阿拉伯语推文中习惯用“北京”“华盛顿”分别指代两国,关键词中增加一组“北京”“华盛顿”,以2017年1月31日至2021年7月31日为时间节点,以文本内容(txt)为基准,去除无效的数据,最终获取阿拉伯语推文62 863条,以及由此产生的评论49 878条。
舆情传播数据特征
通过对获取的研究时间段内阿拉伯语推文每月数量分布变动、影响力变化趋势、账户发文数量等传播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探究中美博弈舆情传播的变化趋势和舆情传播的主体特征,从而回答中美博弈是否在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引发舆情,以及不同机构和个人在中美博弈舆情传播中扮演何种角色的问题。
(一)舆情传播变化趋势
从每月推文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阿拉伯国家中美博弈舆情传播走势与中美相关大事件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总体上涉及中、美的推文数量较少,每月数量变化也较为平稳。中、美两国在安全、经贸、人文等领域保持沟通和协商,包括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在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以及11月特朗普顺利访华等事件。虽然2017年7月美国就开始对华实施“301调查”,但在中、美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两国在安全、经贸、人文等领域保持沟通和协商,向外界释放一定程度的积极信号。从2017年舆情数量和变化看,中美博弈态势尚未完全凸显,未在阿拉伯世界引发广泛关注。
中美博弈在阿拉伯国家引起大规模关注始于2018年3月,这期间推文数量明显上升,由此前的月均400余条上升到3月份的1 664条。由于特朗普于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并购,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开始全面实施对华战略竞争。此后涉及中、美两国的推文数量虽有所起伏,但月发文量均大于2017年的月发文数量,这反映出阿拉伯国家对中美博弈的重视程度上升,中美博弈开始成为阿拉伯公众持续关注的话题。
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底前,每月推文数量有所回落,中、美两国在此期间就经贸摩擦问题持续进行谈判和磋商。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每月推文数量整体有所起伏,出现三个高点,分别是2019年5月的2 063条、8月的1 625条和2020年1月的1 606条。三次高点出现时间与中美经贸摩擦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高度相关,2019年5月初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宣布自5月10日开始,美国对中国价值2 0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征收的关税将从10%增加到25%,此举引发中国经济、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反制,成为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标志性事件。8月,美国继续施展极限施压的行径,宣布将提高对约5 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中方对此坚决反对。2020年1月,经过艰苦的谈判过程,中、美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中美经贸摩擦第一阶段暂时落下帷幕。
2020年3月至8月间推文数量进入爆发阶段。中美博弈加剧在阿拉伯世界引发强烈舆情,这期间发生了标志性的中美关闭领事馆事件,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大流行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及其国内一些媒体大打舆论战,不断制造各种“假消息”,妄图操纵国际舆论,将矛头引向中国。这一时期,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种新闻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激烈讨论,部分阴谋论受到极大关注。2020年3月推文数量达到4 128条,为数据采集期间的单月峰值,这不仅印证了新冠肺炎疫情引起舆情关注之广、范围之深的情势,也表明疫情因素已经成为中美博弈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此后直至2021年7月,除2020年11月外,每月推文数量均在1 000条以上,说明阿拉伯国家对中美博弈的关注持续高涨。
推文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是阿拉伯国家中美博弈舆情的参考基点。要进一步研究阿拉伯国家推特用户对中美博弈的关注度变化,我们还应从推文所获得的影响力进行考察。根据推文平均影响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知,推文影响力虽有所起伏,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虽然部分推特媒体用户和个人用户在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开始发布有关中美博弈的推文,但初期发布推文的点赞、转发和评论较少,影响力有限,所引发的关注度较低。随着时间推进,推文的回复量、转发量和点赞量有所增加,推文影响力有所增长,说明中美博弈相关话题的热度持续上升,阿拉伯公众对中美博弈相关话题经过了解、关注到引发讨论的过程。
(二)舆情传播主体
在集成开发环境中编写用户信息统计分析程序,从抓取的62 863条中美博弈推文样本中提取出用户19 503个。以用户名为基准,分析用户信息标签和推文数量,探寻中美博弈舆情传播主体特征。
第一,中美博弈舆情的传播主要依靠活跃度有限的用户。如果将在舆情数据采集期间发布中美博弈相关议题数量超过50条的用户定义为非常活跃用户,发推数量在10条至50条之间的用户定义为活跃用户,10条以下的用户定义为不活跃用户。据此,非常活跃用户数量为145个,此类用户在2017年1月31日到2021年7月31日期间总共发布推文17 611条,仅占推文总量的28.01%;活跃用户数量为741个,发推数量为14 729条,占推文总量的23.43%;不活跃用户为18 617个,发推数量为30 523条,占推文总量的48.56%。可以看出,非常活跃的用户发推数量不到推文总量的1/3,有近半数的推文是由不活跃用户所传播,这体现出自媒体平台舆情传播特点,即没有门槛,草根性强,全民参与,而真正的意见领袖和非常活跃的用户在数量上并不多,仅有7.81%的用户发推数量超过5条。绝大多数用户在大部分时间都是默默无闻的围观者,此类群体数量众多,同时又传播和转载了大部分推文。
第二,主流媒体是中美博弈阿拉伯语推文的主要贡献方。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1月3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在中美博弈阿拉伯语推文数量居前10位的用户中,主流媒体较多,显示出主流媒体在网络社交平台仍然具备显著的内容、制作、采编优势。其中,中国环球电视网阿拉伯语频道(@cgtnarabic)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是中美博弈阿拉伯语推文重要的信息生产者和议题设置者。在其余国家和地区中,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地区的主流媒体和自媒体成为主要的推文生产者。沙特的主流媒体有两家进入前10位,分别是中东报(@aawsat_New)和阿拉比亚电视台(@AlArabiya),这两家主流媒体在阿拉伯地区乃至国际上拥有较高知名度,显示出沙特在地区新闻舆论领域的重要影响力。只有一家西方媒体进入发推数量前10名,即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arabic),说明俄罗斯主流媒体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第三,个人用户成为中美博弈舆情传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一般是指在舆情传播的过程中能为他人提供信息并且影响他人的态度的个体,因此本研究将推文平均影响力大的用户定义为意见领袖。分别计算每位用户所发推文的平均点赞量、平均回复量和平均转发量,将其带入推文影响力计算公式中,我们可得出每位用户的推文平均影响力及排名。研究数据显示,主流媒体用户虽在中美博弈相关议题发布推文的数量上有绝对优势,但推文的平均影响力有限。推文平均影响力最大的前10位用户中,除排名第10名的用户是专门从事新闻翻译的自媒体外,其余9名主要来自记者、教授、学者、专栏作家等个人用户,主要分布国家为科威特、阿联酋、土耳其、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和美国。这些个人用户在中美博弈话题上活跃度不高,发推数量最多的也不超过5条,但拥有较高的影响力。这些用户都属于各自领域的专家,关注政治经济类议题,在主流媒体设置的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加工、评论或转发,从而将议题引入自身所处的社会网络之中,开始社会网络的人际传播。因此,在意见领袖周围通常会聚集形成了若干传播子群。可见,主流媒体作为权威信源设置议程,其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零介质”触达受众,意见领袖作为受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收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把关和筛选后完成扩散传播,整体呈现出“接力传播”的模式。因此,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时代主要起到信息筛选并扩散的功能。
舆情传播内容与情感倾向
通过对获取研究时间段内阿拉伯语推文的本文内容和情感倾向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获知阿拉伯国家对中美博弈的关注重点和态度分布。基于此,下文将对不同态度的推文所获关注度和评论的情感倾向进行分析,以探究中美博弈舆情在推特平台的传播效果。
(一)舆情传播内容
使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对抓取的62 863条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在工具偏好选项中加入忽略词表,以去除虚词、介词和连词,以及“是、因为、如、这”等高频词,并加入同义词表来合并同义词,在词单界面生成词频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第一,从主题词中可以看出阿拉伯国家对中美博弈聚焦三方面内容。其一,新冠肺炎疫情是首要关注重点。从“死亡、病例、疫情、应对”等词中可以看出,阿拉伯国家对中美两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规模及应对措施较为关注。例如,科威特医疗类自媒体“我的医生”发推介绍了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采取的新技术,如无人接触配送、无人机搭载热成像仪监测体温、远程医疗等,指出“正是由于这些连美国也不具备的先进技术,中国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并减少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黎巴嫩记者穆罕默德·卡赞的推文称,“虽然美国在几周前对中国实施了制裁,但中国仍向纽约运送抗疫急救物资,而纽约是世界贸易中心所在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证券交易所所在地”,认为新冠疫情正在改变世界。其二,关注中美贸易摩擦。“贸易、经济、美元、海关、关税、石油、华为”等主题词主要集中在经贸领域,凸显阿拉伯国家的关注点聚焦在中美贸易战对世界经济、石油价格及美元汇率的影响,同时关注美国加征关税的细节问题,以及美国对于中国华为公司的打压。“协议、谈判”等主题词显示阿拉伯国家对中美贸易战中两国政府采取的策略及谈判进程的关注。推文贴主普遍认为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是美国维护全球经济霸权的体现,对中国在贸易战的处境较为有信心。卡塔尔半岛电台主持人艾哈迈德·曼苏尔的推文指出,“中美贸易战是一场激烈的战争,如果中国成功了,就会削弱美国在全球的经济霸权。”另外,也有观点认为阿拉伯国家可能在中美贸易战中获利,如金融行业分析师阿姆尔·扎卡里亚·阿卜杜勒发推称,“中美贸易战升级后中国已从埃塞俄比亚进口大豆,中国的大豆市场对苏丹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特别是在价格不是第一考虑因素的情况下。”其三,中、美两国在核问题、南海问题、台湾问题、香港问题上的博弈也是阿拉伯国家关注的重点话题,涉及的相关主题词为“核、南海、台湾、香港”。在核问题上,推文较为关注中国与沙特开展核能合作事件及美国对此的反应。政治传播学教授艾哈迈德·本·拉希德的推文指出,“美国情报机构发现利雅得附近有一座新建筑,可能是未申报的核设施之一”,认为沙特与中国合作开发核技术可能是在研发核武器。在南海问题上,有人认为中美在南海的行动使得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有关中国的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推文相对较为客观,很多人认为台湾和香港问题属中国内政问题,推文贴主较为关注美国的举动及中方的反制措施。
第二,从涉及中美博弈的个人和组织机构来看,研究时间段内的两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拜登都获得较大关注。其中,“特朗普”排在第五位,反映出中、美两国在对外信息发布的机制上有所不同,中国对中美贸易战等重要事件的信息发布主要是通过外交部、商务部等具体职能部门,而美国方面的信息则很多时候直接来自总统本人。“特朗普”一词排名靠前还与特朗普的人物个性有关,他行事高调,不按常理做事,对社交媒体尤为偏好,喜欢借助推特炒作和造势。大部分舆情体现出推文贴主对特朗普缺乏好感,认为他习惯推卸责任,宣扬“中国威胁论”为大选造势。例如,学者易卜拉欣·哈马米在2020年4月8日发布的推文称:“特朗普把他应对新冠疫情的失败归咎于各方:媒体、州长、众议院、中国、世卫组织……所有人都错了,除了他和他的女婿库什纳!”“拜登”一词上榜是因为美国总统换届后拜登上台,引发阿拉伯国家对中美关系是否有所改变的关注。
第三,从涉及的国家来看,俄罗斯、伊朗等国是阿拉伯国家认为可能对中美博弈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研究发现,表示国家的词汇众多,说明阿拉伯国家认为中美博弈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根据此类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其排列依次为俄罗斯、伊朗、德国、法国、日本、朝鲜、韩国、印度、意大利、沙特、加拿大、土耳其和英国。其中,“俄罗斯”出现的词频远高于其他国家,显示出俄罗斯在阿拉伯世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部分推文猜测中美博弈可能导致中国与俄罗斯联手共同对抗美国。“伊朗”一词排在国家词汇出现频率的第二位,这一方面与伊朗同中国一样遭受美国的极限施压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阿拉伯国家认为俄罗斯、伊朗和中国在伊核协议等地区性问题上同属一个阵营。“德国”排在欧洲国家的首位,说明德国在欧盟中的领导性地位,以及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排在前列的还有一些与中国联系紧密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和印度。此外,“沙特”是排名最靠前的阿拉伯国家,这一方面说明沙特较大的地区影响力,一方面也与沙特较高的推特使用率有关。
第四,从具有感情色彩的词汇上来看,阿拉伯国家的社交媒体认为中美在各领域战略竞争加剧,中美关系趋于紧张,并对此感到忧虑。主题词表上反映这种情绪的词汇较多,如制裁、对立的、指责、施加、警告、军事、威胁等。其中,“军事”一词出现的频率较高,随着中美博弈加剧,阿拉伯国家对中、美军事实力对比较为关注,对照原始数据,显示出阿拉伯国家对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否会引发战争,甚至是核战争表示担忧。
(二)舆情情感倾向
基于阿拉伯语自然语言处理开源工具下的情感分析函数,编写阿拉伯语推文情感分析程序,我们将本研究抓取的62 863条包含中、美关键词的推文划分为积极、消极、中立三种类型,其中积极的推文2 771条,占比4%;消极的推文19 471条,占比31%;中立的推文40 621条,占比65%。可以看出,涉及中美博弈的推文持客观中立态度的占多数,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但在反映出情感倾向的推文中,体现消极负面情绪的推文远多于积极正面的推文。4%的积极情感表明在阿拉伯国家中,少有推特用户看好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博弈对抗得到和解的局面。31%的推文贴主在涉及中美博弈的推文中,出现了明确的负面消极情感词汇或语义,反映出贴主对中美博弈中已发生事件的消极看法和悲观情绪。例如,多篇影响力较大的推文贴主指出,中美博弈会使海湾国家陷入两难之地,卡塔尔用户哈马德·本·贾西姆在2021年3月14日发布的推文称:“我们海湾地区的人民一定会受到中、美两大巨头之间经济战的影响,因为美国将通过各种手段向我们施加压力,让我们不要跟中国发展经济和军事合作。”能源市场专家阿纳斯·阿尔哈吉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危机对海湾国家经济影响的推文,他在推文中称:“他们说,如果美国打个喷嚏,世界经济就会感冒。我说,如果中国病了,世界经济就会衰退。无论是哪种情况,海湾国家的经济都将受到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出现衰退。”
从情感倾向的时间变化来看,积极的推文数量所占比例较低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大;中立的推文在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呈持续下降趋势,在2021年1月至7月期间有所上升;消极的推文所占比例与中立的推文所占比例变化趋势正相反,在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呈持续上升趋势,2021年1月至7月期间有所下降。2020年是中立推文所占比例下降最快、消极推文所占比例上升最快的一年,这说明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推特平台上阿拉伯语中美博弈信息朝向持续恶化方面演进,在2020年到达峰值,成为中美博弈最为激烈、中美关系最为紧张的一年,这与特朗普执政期间的对华政策走势和战略叙事密切相关。自2017年执政后,特朗普不断在中美经贸问题和中国香港、台湾等中国内政问题上制造摩擦,对中国的战略制衡不断加强,中、美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际主导权领域的竞争加剧,中美间军事对抗的风险有所增加,这些负面消极信息也在推特上经阿拉伯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广泛报道,进而引发个人用户的转发评论。中美战略博弈加剧引发阿拉伯国家对安全局势及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担忧,持中立态度的推文数量呈下降趋势。2020年初,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为中美关系带来更大挑战。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重创美国,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对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反思,中美全面“脱钩”的风险被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进一步放大。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上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阴谋论广泛传播,推特平台也不例外,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与美国总统大选前的权力转移交织,使中美战略叙事从“建设性接触”转变为“敌对性新冷战”,并达到高潮。进入2021年,特朗普竞选连任失败,拜登政府上台。作为典型的建制派,拜登虽然强调对华竞争,但同时也愿意在符合美国利益的情况下与中国合作,这为中美竞争的紧张局势提供了缓和的可能,因此这一时期,推特平台上关于中美博弈的中立和积极的阿拉伯语推文有所回升,消极推文有所下降,体现出阿拉伯国家对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期待。
而上述三种情感倾向的推文所获关注度和评论的情感倾向也各具特点。从阿拉伯民众对不同情感倾向推文的平均转推量、平均回复量、平均点赞量看,显示积极的推文引发的平均回复量、平均转推量和平均点赞量均为最多,分别为1.1711条、3.38条和10.88条;其次是中立类推文,平均每条推文的回复量、转推量和点赞量为0.9897条、2.67条和10.14条;最少的是消极类推文,平均每条推文的回复量、转推量和点赞量为0.9261条、2.38条和8.27条。由此可见,对中美博弈持积极态度的推文引发的关注最大,这与积极推文所引发的争议和讨论有关。
另外,从推文评论的情感倾向看,对2017年1月3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62 863条中美博弈相关议题阿拉伯语推文的评论进行抓取,我们共获得有效评论49 878条。对抓取的评论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得出积极正面的评论7 568条,占比15%;客观中立的评论16 069条,占比32%;消极负面的评论26 241条,占比53%。由此可见,消极负面的评论占了一半以上,推文的回复内容在情感倾向分布上是以消极为主,而不是积极、消极态度两极分化或符合中立居多的正态分布。
综上,中美博弈的推文情感倾向是以中立居多,且数量远高于消极推文,但评论则是以消极负面为主,呈现出推文内容与评论内容不匹配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源自网络评论的特性。推文的消息来源多来自主流媒体的报道或专家学者的评论,除少量博人眼球的阴谋论类谣言外,大部分言之有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严谨性。但普通阿拉伯网民的态度和评论显示出割裂特征,普通网民对中美博弈的评论充斥了宣泄情绪,言论具有草根性和较为强烈的情感和态度表达。可以推测,阿拉伯普通网民对于中美博弈深层原因了解意愿不高,态度更为直接,普遍持悲观消极看法。另一方面,这与推特用户的构成有关。推特用户的回复评论行为较为复杂,既有普通用户社情民意的真实体现,又有各方势力雇佣的网络水军的暗中较量。作为西方媒体控制的平台,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曾频频爆出它们通过对新闻的挑选和排列操纵公共议程,进而影响大众对客观事件看法的新闻。虽然中国媒体在推特上频频发声,中国环球电视网阿拉伯语频道还是中美博弈议题发阿拉伯语推文最多的主流媒体,但除中国环球电视网阿拉伯语频道之外,其他中国媒体和个人用户在阿拉伯国家推特平台的影响力有限。从语言使用情况看来,英语是除阿拉伯语外在阿拉伯国家推特平台使用率最高的语言,有16%的推文使用英语编写,而其他语言总共只占约12%。因此,除阿拉伯语外,阿拉伯国家推特用户更倾向于使用英语获取信息,这意味着他们接触到的更多是来源于西方媒体的新闻。
结论与思考
推进中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增进双方民心相通,厚植中阿关系的民意基础。 ”增进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内容与保障,社交传媒在促进民心相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十多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在阿拉伯国家发展迅速。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用户保持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阿拉伯社会的传统沟通方式,推动构建了复杂多元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交媒体在阿拉伯剧变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国家间政治博弈、国内民众动员及意识形态和政治宣传的重要阵地,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亦成为国际政治和传播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推特平台的海量阿拉伯语推文数据,借助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自然语言处理开源工具等研究方法,探寻中美博弈舆情在阿拉伯国家的传播特征,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中美博弈在阿拉伯国家引发长期高度关注。从每月推文数量和推文平均影响力随时间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阿拉伯国家对中美博弈的关注自2018年起显著加大,中美经贸摩擦的加剧使中美博弈进入阿拉伯公众的关注视线,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阿拉伯国家对中美博弈的关注度持续高涨,涉及中美议题的关注度、影响力与中美博弈重点事件高度相关。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社会各领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已达到非常高的程度,两国全方位脱钩是不大可能的,中美博弈将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新发生的中美博弈大事件随时会在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引发新一轮的舆情波动。2021年11月16日,中美元首举行视频会晤,在推特平台引发阿拉伯国家关注。通过对当月推文主题词词频的统计发现,“台湾”一词排在首位,结合推文内容可知,中国台湾问题是中美元首视频会晤舆情关注的焦点,推特上媒体大幅度报道了会晤前美国警告中国政府不要继续对台湾施压的新闻,渲染紧张形势,获得较大影响力与关注,在意见领袖和普通用户中迅速扩散。主题词中“战争、核”排在前列,较之前研究排名上升较大,阿拉伯国家对中美间是否将爆发战争及双方实力比较展开讨论,可见,中美元首会晤并未使阿拉伯国家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变得更乐观。因此,研究并把握舆情传播特征和扩散机制,预判舆情走势格外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中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对阿拉伯国家媒体涉华舆情的研究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基础,应被提升到更高的高度,为争夺阿拉伯世界舆论话语权、构建有利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供重要支撑。
第二,中美博弈舆情在阿拉伯社交媒体的偏态传播。从推文情感倾向和舆情传播效果来看,推文内容制作者与传播对象之间存在高度情感倾向割裂。一方面,阿拉伯社交媒体对中美博弈持中立态度的推文占多数,但消极态度的推文远高于积极态度的推文;另一方面,积极态度的推文所引发的关注较高,相较于中立和消极态度的推文引发了更多的争议和讨论,而评论中消极负面占大多数,表明客观信息难以传递,负面情绪容易扩散,进一步说明了阿拉伯网民对中美博弈的悲观消极情绪。这种内容发布者和受众之间的情感割裂除了同网络评论自身特性有关,还源自阿拉伯国家推特平台的用户构成。有研究表明自媒体平台上用户构成的偏态会导致自媒体上涉华舆情在信息构成上的偏态,并进一步引发传播效果偏态。本研究说明,在阿拉伯社交媒体也存在偏态传播现象。毋庸置疑,中国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内容具有可信度,但往往缺少作为传播过程中关键一环的意见领袖。由于用户主体的构成以阿拉伯国家和西方用户为主,意见领袖也主要来自阿拉伯国家和美西方国家。意见领袖中缺乏中国的用户,造成了中国主流媒体传播到本地社会网络的中间环节缺失,降低了传播影响力,不利于在中美博弈过程中构建真实的中国态度和中国形象。在研究样本中,以媒体记者、学者教授、专栏作家为代表的民间专家型人士占极大比例,其言论影响力不容小视,他们对中美博弈的评论具有时效性快、观点突出、扩散力强的特点。因此,增加对这类用户的了解,通过学术交流、邀请访华等方式,与对华友好的阿拉伯民间意见领袖建立联系互动渠道,及时介绍中国在中美博弈相关议题的最新政策和考量,以及中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利好消息,能够有效增益有利于中国的传播效能,弥合情感割裂,纠正偏态传播,增加阿拉伯国家民众对中国发展的信心,树立中国负责任、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
第三,阿拉伯社交媒体自身存在“有限理性”问题。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大众用户具有草根性和泛娱乐化倾向,阿拉伯国家也不例外。与主流媒体相对客观的内容相对,网络社交媒体内容不乏各种谣言,评论充斥情绪发泄。这给美国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利用先动优势设置舆论议题,采用污名化的策略,扭曲事实,抹黑中国形象等提供了可乘之机。在社交媒体中,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不仅更广泛、更随机,而且其传播基于数据和算法进行了智能化传播,这给中国驳斥谣言抹黑之言辞、构建有利的舆论环境带来较大挑战。例如,研究中发现:多篇影响力较大的推文推测,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前中美贸易战突然停止,二者可能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其中,沙特用户图尔基·巴卡维在推文中引用美联储前顾问迪马蒂诺·布思的采访视频说,“中美签署的经贸协定中包含了一项关于发生疫情等不可抗因素的条款,这将在贸易战中有助于中国”,暗示中国有意制造新冠肺炎疫情来应对与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博弈,而这条严重歪曲事实的阴谋论推文竟然获得了远超主流媒体推文的影响力。
从“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到如今的疫情抹黑栽赃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美西方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污蔑、攻击也从未间断。这类谣言以“同好”为标签进行的内容分类推送,很容易产生舆论聚集效应。这是因为,阿拉伯社交媒体舆情存在偏态传播现象,且美国在技术和平台上具有优势。鉴此,中国如能在主流媒体之外,开辟民间传播新渠道,鼓励懂阿拉伯语的各领域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参与,从民间大众视角介绍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相关方面的效果和理念,可对及时打破谣言产生针对性效果。
第四,数字公共外交是提升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重要场域。数字公共外交已演进为当今国际关系和跨文化传播的“新常态”,老牌发达国家借助社交平台促进其与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之间保持连续不断的对话和互动。网络社交媒体在阿拉伯国家有着特殊发展历程,在“阿拉伯剧变”和2018年至2020年席卷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多轮社会抗议运动中,网络社交媒体承担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发挥着公众意见传导器、社会情绪催化器和动员组织辅助器等功能,在客观上实现了对阿拉伯社会公众前所未有的赋权作用。这种独特发展历程,使得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成为数字公共外交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一贯重视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宣传,在中东地区有着长期的实践。从对抗反美的“仇恨媒体”,到建立中东地区宣传网络(MERN),通过“脸书”“推特”“优兔”等社交媒体在阿拉伯地区进行强大的议题引导,网络社交媒体成为美国加强国际舆论引导,绕过地区国家政府直达社会大众,输出美式民主价值观,控制当地舆情市场,维护地区秩序的最佳工具。此外,美国利用技术和信息垄断优势,在社交媒体上操纵议程引导舆论的新闻屡见不鲜,曾多次关停有利于中国的社交媒体账户,甚至冻结中国外交人员的账户,在网络阵地对中国“禁言”。2021年12月,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对北京冬奥会进行所谓“外交抵制”,并在社交媒体上积极造势,然而相关推文获得的影响力在北京冬奥会主题的阿语推文中相对靠后,并未在阿拉伯国家引起广泛回应。冬奥会期间阿拉伯媒体在推特平台大量报道了本国政要在北京的活动,给予北京冬奥会积极评价,认为美国的抵制政策没有达到其预期。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本人发的推文高度评价了北京冬奥会,影响力在有关冬奥会的阿语推文中名列前茅。可以看出,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现阶段存在较强的自主性,是我们在舆论战场可以发力争取的重点地区和方向。
为应对新情况、新挑战,中国针对阿拉伯国家的数字公共外交能力仍需加强。在技术层面,基于阿拉伯语的舆情分析技术仍需要进行专项投入。本研究使用纽约阿布扎比大学开发的语言分析程序,反映出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提前布局,投入语言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进行专门语言的舆情技术开发,是获得一手资料的重要保证。脸书、推特等社交平台的“信息传播+关系建构”的功能已经成为数字化公共外交运转的基石,是公共外交主体与对象国交流、解释、对话和辩论的平台,是获得一手信息的重要保证。在传播层面,中美博弈不仅仅是政治议题,更是两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较量。当前,国际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方式去中心化趋势明显。据统计,对于中东的推特用户来说,娱乐、时尚、烹饪和旅行是四大最受欢迎的视频内容类型,观看次数最多的娱乐视频类别是幽默片段(47%)、电视节目精彩片段(29%)和名人访谈(26%)。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的信息制作环节也应关注这种变化,丰富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网络社交媒体已成为中美国际传播领域博弈的关键点,加强中国数字公共外交能力,对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话语屏蔽,引导阿拉伯国家舆论,打赢中美博弈信息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原文请见《西亚非洲》2022年第3期,也可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