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元朝的刻书奇迹

2016-08-12 张树栋 善本古籍


    元世祖忽必烈攻克临安之后,将宋朝中央政府和江南各郡的图籍和书版全部运往北方。经过 接收前朝遗书,加上收集民间典籍,元代皇室的藏书数量大增,当时的秘书监、奎章阁等处 的 藏书十分丰富。但是因为连年征战,皇室的藏书没有组织力量进行校勘、整理。藏书管理比 较混乱,政府对于藏书的利用也很不够,只编了宋、辽、金三史,没有再编纂过其它丛书、 类书等大部头的著作。

    元代统治者,对于刻书、印书却很注重。早在入主中原之前,就兴办官方刻书。太宗八年(1236年)成立编修所,在平阳立经籍所,编辑、印刷经史书籍。据《元史》记载:元代的皇帝 时常亲自下令,刻书印书,尤其是在以下两种情况时:一是皇帝特别感兴趣的经史著作"一 路行省,散放民间"。如大德三年中书左丞孛罗铁木儿将译为蒙文的《孝经》进上。武宗诏 谕"此乃孔子微言,自王公达于庶民,皆当由是而行,命中书省刻版模印,诸王而下皆赐群臣"。仁宗喜读《大学衍义》,认为治天下,仅此一书足矣。遂命将《图象孝经》、《烈女传》同时刊印。至大德元年印蒙文《贞观政要》。延佑五年大司农进苗好谦撰《栽桑图说》 , 皇帝非常赞赏,有助于农业的发展,即命刊印一千部,广散民间。又如:泰定二年还曾刻印 《救荒话民》一书,于各州县颁行。这类书籍大部分是蒙文版本,很为珍贵,可惜有些早已失传。

    由于皇室注重刻书、印书,自然对社会上的印刷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元代的刻书事业,跟宋代一样,分官府刻书、私人刻书和书坊刻书三大系统。

1.官刻书

    官府刻书机构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分。

    (1)中央政府刻书。中央政府刻书有秘书监的兴文署,艺文监的广成局,太史院的印历局,以 及太医院的广惠局或医学提举司等。中央官刻书以兴文署刻本为最著名,现存最早的有兴文 署至元二十七年刻印的《胡三省资治通鉴》。艺文监掌儒学之蒙文翻译和儒经的校勘,刻书 流传很少。《元史》记载艺文监于至顺三年印过《燕铁木儿世家》。太医院于大德十四年刻 《圣济总录》,国子监元佑三年刻小字本《伤寒论》十卷。其它官刻书如:《至元新格》、 《大元通制》、蒙文的《资治通鉴》等都是当时的中央机关所刻,或由中央委派地方行省承刻。

    (2)地方政府刻书。地方政府刻书主要是以各路儒学刻书和书院刻书为最著名。

    1各路儒学刻书。今据前人知见传本书目及近年来有关调查研究资料,按经、史、子、集四 类,举例如下:

    经部:中兴路儒学至元十六年(1278年)刻沈??《春秋比事》二十卷;赣州路儒学至元二十九 年(1292年)刻张??《南轩易说》三卷;武昌路儒学皇庆二年(1313年)刻王申《大易辑说》十 卷;临江路延佑六年(1319年)刻张洽《春秋集传》二十二卷;婺州路儒学至元三年(1266年)刻金履祥《论孟集注论证》十卷。

    史部:太平路大德九年(1305年)刻《汉书》一百二十卷;宁国路刻《后汉书》一百二十卷; 瑞州路刻《隋书》八十五卷;建宁路刻《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池州路大德五年(1301年) 刻《三国志》六十五卷;信州路刻《北史》一百卷,《南史》八十卷;杭州路至正三年(1343年)刻《辽史》一百六十一卷,《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子部:庆元路后至元六年(1340年)刻《玉海》二百卷《附词学指南》四卷,泰定二年(1325年)刻《困学纪闻》二十卷;平江路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刻《吴师道校正鲍彪注战国策》十卷;龙兴路泰定四年(1327年)刻《脉经》十卷。

    集部:嘉兴路至大四年(1311年)刻《陆宣公集》二十二卷;漳州路至正元年(1341年)刻陈淳《北溪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扬州路至元五年(1339年)刻《马石田文集》十五卷。

    从以上可以看出,元代儒学刻书的数量大,内容涉及各个知识门类,地方也较普遍。而且多受中书省下令诸路雕版刻印,或受各行中书省分派开雕各儒学予以开雕。如:江西、浙江行 中 书省奉令开雕《辽史》、《金史》,扬州路儒学奉江北淮东道分派刻印《马田石文集》。儒 学 刻书最著名的各路合刻史书,历来史传元代九路儒学合刊十七史。经考证,却无九路十七史 之史实。究竟是多少各家着录意见也不统一。现仅据《书林清话》之着录,元代儒学刻史 ,实际上是七路刻十史。

    2书院刻书。元代的书院刻书,都非常精致,在地方官刻书系统中更有影响。例如:

    庐陵兴贤书院至元二十年(1300年)刻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广信书院大德三年(1299年)刻《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宗文书院大德六年(1303年)刻《经史证史大观本草》三十 一卷;梅溪书院大德十一年刻《校证千金翼方》三十卷,泰定元年(1324年)刻《马括类编柱注文公先生经济大衡前集》二十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元统二年(1334年)刻《韵府群玉》二十卷,后至元三年(1336年)刻《皇元风雅》三十卷;园河书院延佑二年(1315年)刻《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延佑四年(1317年)刻《新笺注科古本源流至论前集》十卷 、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延佑七年(1320年)刻《山堂考索》前集六十六卷、后集 六十五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二十五卷,泰定二年(1325年)刻《广韵》五卷;西湖书院泰 定元年(1324年)刻《马端临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至正二年(1342年)刻苏天爵 辑《国朝文类》七十卷,二十三年(1362年)刻宋岳珂《金陀粹编》二十八卷、续集三十卷;龟山书院 元统元年(1333年)刻《李心传道命录》十卷;建安书院至正九年(1349年)刻赵居信《蜀汉本末》三卷;豫章书院至正二十五年刻《豫章罗先生文集》十七卷;南山书院至正二十六年刻 《广韵》五卷;梅隐书院刻《书集传》六卷;雪窗书院刻《尔雅郭注》三卷。

    由于元代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讲学刻书因之而遍于全国。书院林立,书院刻书版本众多。私人书院逐渐兴起,遂也有私人书院刻书之举,又有托书院之名,实为私家之刻本。举例如下 :

    方回虚谷书院大德三年(1299年)刻《筠溪牧潜集》七类不分卷;茶陵东山陈仁子古辽书院大德三年(1299年)刻《增补文选六臣注》六十卷,大德九年(1305年)刻沈括《梦溪笔谈》二十 六卷;詹民建阳书院大德年间刻《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 ;潘平山山圭书院至正八年(1348年)刻《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集》二十五卷;刘氏梅溪书院 刻《郑所南先生文集》十六篇一卷;郑玉师山书院自刻《春秋经传阙疑》四十五卷。

    元代书院有丰富的学田收入以为资本,主持书院的"山长",大都是著名学者担任,他们注重学问,勤于校勘,有条件从事刻书事业。书院刻本中有不少是内容文字、雕镌、印刷、纸墨用料均属上乘之作的佳品。例如:西湖书院刻《马端临文献通考》,字体书写优美,行款 疏朗悦目,刻印俱精;东山古迂书院刻《梦溪笔谈》,版心小、开本大、蝴蝶装,风格迥异 ,别具特色;广信书院刻《稼轩长短句》,行书写刻,字画圆润秀丽,流传最为广泛 。都是元代书院刻本的代表作。是继宋朝以后最珍贵的版本。

西湖书院刻《文献通考》

用行书刻印的《稼轩长短句》

    元代书院刻书之精,颇受后世学者青睐。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说:"山长无所事,则勤于校雠,一也;不惜费,而工精,二也;版不贮官,而易印行,三也"。 清代叶德辉也曾说过:"元时讲学之风大昌,各路各学官私书院林立,故习俗移人,争相模仿"。 可见,元代的书院不仅数量多,而且刻书质量甚佳,为后世学者所普遍赞誉。

2.私家刻书

    在政府刻书风气影响之下,元代私家刻书比宋代有更大的发展。私人刻书家有所增加,刻印书 籍品种齐全,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仅《书林清话》就收录元代私人刻书四十余家。有些书仍 流传于世。

    元代前期的四十余年(世祖、成宗、武宗、仁宗时期),有:

    元初岳氏荆溪家塾刻《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世祖中统二年(1268年) 平阳道参幕段子成刻《史记集解附索引》一百二十卷,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熊禾武夷书堂刻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二卷,至元三年(1266年)渔山道人 田 紫芝淑英家塾刻《山海经》十卷,至治元年(1321年)刻《四书疑节》十二卷,平阳府梁宅元 贞二年(1296年)刻《论语注疏》二十卷,平水许宅大德十年(1306年)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平水曹氏进德斋大德三年刻《巾箱本尔雅郭注》三卷,至大三年刻《翰苑英华中州集》十卷,大德八年(1304年)孝永堂刻《伤寒论注解》十卷,大德十年(1306年) 刘震卿刻《汉书》一百二十卷,至大三年(1310年)龙山赵氏国宝刻《翰苑 英华中州集》十卷,皇庆二年(1313年)平水高昂霄尊贤堂刻《河汾诸老诗集》八卷,延佑四 年精一书舍刻《孔子家语》三卷。

元初岳氏荆溪家塾刻《春秋经传集解》

    元代的后期(英宗至惠宗的四十年)主要的私人刻书有:

    至治二年云衢张氏刻《宋季三朝政要》六卷,刘时举《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 ,李 焘《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八卷;泰定四年(1327年)刘君佐翠岩精舍刻胡一桂《朱子诗集传 附录纂疏》二十卷,刻王应麟《三家诗考》六卷,天历二年(1329年)刻《新编古赋解题前集》十卷、后集八卷,至正十四年(1354年)刻董鼎《尚书 辑录纂注》六卷、刻宋郎晔注《陆宣 公奏议》十五卷,十六年(1356年)刻《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天历元年(1328年)建安 郑明德宅刻陈灏《礼记集说》十六卷;天历三年(1330年)陈忠甫宅刻《楚辞朱子集注》八卷 、辨证三卷、后语六卷;天历元年(1328年)范氏岁寒堂刻《范文正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后至元五年(1345年)沈氏家塾刻赵孟俯《松雪斋集》十卷、外集一卷、附录一卷;后至元三年(1343年)复古堂刻《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至正二十年(1360年)南山书塾刻赵访《 春秋属辞》十八卷、《春秋左传补注》十卷、《春秋师说》三卷,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丛桂堂刻陈??《通鉴续编》二十四卷,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南孙氏刻《详音句读明本大字毛诗》四卷;至正十二年(1352年)崇川书府刻《李廉春秋传会通》二十四卷;至正二十四年 (1364年)西园精舍刻元仇舜《臣诗苑珠丛》三十卷。

    元代私家刻书是非常丰富的,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到,前半时期平阳的刻书比较多,反映出入元后,在金代平阳刻书繁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除以上五种之外,还有至元三十年(129 3年)司马家颐真堂刻《新刊御苑药方》十一卷,段辅于泰定四年(1327年)刻《二妙集》八卷 等数种。 元代私家刻书,质量较高的为数不少,有的甚至超过宋版。如平阳府梁氏刻《论语注疏》、平阳曹氏进德斋刻的《尔雅郭注》等书籍,镌刻极工,不下于宋版。为元代私人刻书中的优秀典范。

    元代的私人刻书中,有些刻家历史相当悠久,有的刻书近百年,有的长达一个半世纪。如翠 岩精舍自元代前期即刻书印书,直到入明后,仍继续刻书。留有永乐十六年刻宋陈靓元的《 纂图新增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前集二卷、后集二卷、续集二卷、别集二卷、新集二卷、外集二卷,明成化五年(1469年)刻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和《脉要秘括》二卷。西园精舍于永乐十四年(1415年)刻过刘向《说苑》二十卷。梅轩蔡氏从至元到明弘治年间仍有刻书。

3.坊肆刻书

    元代的坊刻书比官刻、家刻本数量多、规模更大,流传比较广远。福建建宁府是书坊聚居的 地方,刻书最多,而建阳、建安两县尤为出名,这是沿着南宋风气发展下来的。例举刻书较 多的书坊如下:

    建安虞氏务本堂。至元十八年(1281年)刻《赵子昂诗集》七卷,泰定四年(1327年)刻元萧镒 《新编四书待问》二十二卷,至正六年刻《周易程朱传义》十四卷,附吕祖谦《音训毛诗朱氏 集传》八卷。务本堂有一百多年的刻书历史,从元初到明初,持续刻书、卖书,是元代著名 的书坊之一。

    刘锦文日新堂。后至元四年(1338年)刻俞皐《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十二卷,至正六年(134 6年)刻《汉唐事笺对策机要前集》十二卷,至正七年(1347年)刻朱倬《诗经疑问》七卷、附录一卷,至正八年(1348年)刻汪克宽《春秋胡氏传纂疏》三十卷,至正九年(1349年)刻元 赵 麟《太平金镜策》八卷,至正十二年(1352年)刻刘瑾《诗传通释》二十卷,至正十六年(1356年)刻《新增说文韵府群玉》二十卷,等等。刘氏日新堂刻书多在元代的稍后时期,至正期 间 差不多每年一部刻本,实为多产坊家。刘氏刻书至明初仍继续存在。其刻书多有牌记题示:"建安刘叔简(锦文字)刊于某年"或"某年建安刘锦文刊于日新堂"、"建安刘氏日新堂校 刊"、"某年日新堂刻梓"等。

    元代坊间刻书最著名的是建安余氏勤有堂。自宋代以来刻书印卖,于元代继续刻有大德八年 (1304年)《曾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十卷,至大四年(1311年)刻《元板分类补注李太白诗集》十五卷,延佑元年(1314年)刻《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二十五卷,延佑五年(1318年)刻《书蔡氏 传辑录纂注》六卷,后至元元年(1336年)刻《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继余氏之后,有叶日增、叶景逵的广勤堂。其刻书也很多,并获得勤有堂许多版片。将余氏牌记剜去,另印行《广勤堂新刊》木记。如《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集》二十五卷,原书为余氏勤有堂刻版,目录后有"皇庆壬子余志安刊于勤有堂"木记。叶氏获版片后,将此牌记铲去。改刻"广勤堂新刊"。传至其子叶景逵时,将"广勤堂"改名为三峰书舍,把"广勤堂"鼎式木记又改为 "三峰书舍"钟式木记。至明朝正统年间,叶氏书版又归金台汪谅所有。汪氏又将"三峰书 舍"牌记改为"汪谅重刊"。一部书版三易其主,三次改换牌记,作为新刊书籍流通。其它书版也有类似情况。

    郑天铎宗文书堂也是元代经营刻书时间较长的一家。至顺元年(1330年)刻元刘因《静修集》二十二卷、补遗二卷,又刻《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指南总论》三卷。郑氏宗文书堂从元代后期至明嘉靖间,均有刻书印书流传,时间近二百余年。

    此外,建安高氏日新堂,陈氏余庆书堂,双桂书堂,南涧书堂,朱氏与耕堂,同文堂,万卷堂,多为建安书肆,也都刻有经学、医药、诸子、文集等各类书籍传世。

    元代坊间刻书除上述比较集中的地区之外,各地也都广泛有刻书印书的坊肆书铺。例如:


    燕山窦氏话济堂至大四年(1311年)刻《新刊黄帝明堂针灸经》一卷,《伤寒百证经络图》九卷,《南唐何若愚流注指微铖赋》、金阎明广注、今阎撰《子什流注铖经》三卷,《黄帝明 堂针经》三卷,《宋庄绰灸膏肓腧穴法》一卷。庐陵胡氏古林书堂至元十六年(1278年)刻《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新刊黄帝灵枢经》十二卷,《增广太平惠民和剂方》十卷,《指南总论》三卷,《图经本草》一卷。庐陵泰宇书堂至正三年(1337年)刻《增修妙选群英草堂诗余前集》卷上、《后集》卷下。

余氏勤有堂刻《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

     (三) 元代刻书的特点

    元代灭宋之后,统一中国。接受汉族文化传统,尊孔崇儒,兴学办教,普及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印刷事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官方刻书有政府拨款出资,不惜工费、择用良工、纸墨上等。私家刻书,比较注重认真校勘,坊间也多延请名家校订。元刻本中有不少精品佳刻 。在发展中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1.刻书地区

    元代的刻书地区是比较普遍的。在宋、金刻书地区分布的基础上,继续有更广泛的发展,然仍以福建建阳和山西平水为最繁荣兴盛。形成南有麻沙,北有平阳,遥遥相对的二个刻书中 心地区。浙江、江西,自宋以来就是刻书比较发达的地方,元代许多官刻书都是奉诏下杭州 刻版。此外,江南、江东、湖广各地在刻书方面也都有所发展。自元世祖将经籍所从平阳迁 到大都之后,北京的刻书事业又兴旺起来,逐渐形成北方的刻书中心地区。

2.刻书内容

    在金代刻书内容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元代刻书内容仍在以下方面比较突出。除了当时士大夫 诵读必需的经、史以外。由于政府提倡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大量收集、编纂农业书籍,如《 农书》、《农桑辑要》等,都曾大量刻印、广颁民间。与此同时,注释本增多,纂图互注经书 和子书、韵书,以及各种经书的新注、史书的节录、科举应试的参考用书、模范文章选集等 ,刻印数量都很大。私家刻书及书坊刻书中医书增加更多。建安余氏勤有堂曾刻印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编妇人大全良方》、《普济本事方》等多种医书。燕山窦氏活济堂和胡氏古林书堂更像是专门刻卖医书的书籍铺。此外,类书也是元代刻书最多的一种,元代 的地方佛学和书院在刻印类书方面有很大贡献。西湖书院刻的《文献通考》,抚州路刻的《通典》,庆元路所刻《玉海》,园沙书院所刻《山堂考索》,以及武溪书院刻《事文类聚》等等,都是为后人称道的大部头刻本。随着文学事业的发展,元人的 。可惜这些刻的刻印也日益增多,而且出现了上图下文的插图本戏曲、话本,如建安虞氏刻印的《虞氏平话》五种。

3.刻书版式

    元初期刻书版式接近宋本。字大行宽,疏朗醒目,多为白口、双边。中期以后,发生变化, 版式行款逐渐紧密,字体缩小、变长。改左右双边为四周双边,黑口间粗黑口。目录和文内 篇名上常刻鱼尾,多为双鱼尾或花鱼尾。版心记卷数、字数、叶数、刻工姓名,私家刻书或 坊刻本,书内多刻有牌记。例如:岳氏荆溪家塾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半叶八行、行十七字 ,小黑口,四周双边,版心上记卷数、字数、叶数,下记刻工姓名。每卷末有"相台岳氏刻 荆溪家塾"双行篆文长方形木记。岳氏另一刻本《周易》十卷,版式行款与上部书相同, 但是牌记则改为十字亚形。

    元代刻书中,还有如:皇庆元年刻本《佩韦斋文集》,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小黑口,四周双边,版式殊大;至正间刻本《金陵新志》,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大版心,细黑口,四周双边,版心记字数及刻工;《贞观政要集论》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细黑口,左右双边,版心记字数、刻工姓名,版式宽大。颇具特色。

4.刻书字体

    元代刻书的字体,有三个特点是宋代及明清时期所少见的。一是刻书字体多用赵体字。赵孟頫,字子昂,宋代皇室后裔,擅长书法、绘画。仕元后,赵的书法在社会产生很大影响。赵体字圆润秀丽、外柔内刚,骨架挺劲有力。元代刻书,无论官刻、私镌,其字体都是赵字风 貌。如嘉兴路刻《大戴礼记》、丁思敬刻《元丰类稿》,字体颇似赵氏手笔,神韵俱在。这 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明初。二是元版书中无讳字,即不避讳。元人礼制观念比较淡薄,避讳要 求不严,所以元刻本中几乎见不到避讳的痕迹。三是书中多用简体字或俗字。元代刻书出现了简体字和俗字的使用,这种现象,官刻、私家刻书比较少见,坊刻本较多。经史文集中较少 ,而类书、小说、戏曲书中较多。元代政府把蒙古新字作为通用国字,对汉字的书写传刻要 求不十分严格,加之书肆刻书目的在于营利,力求印书周期短、出书快。所以在刻书中,笔 画繁琐的汉字被简化了,出现了简化字,如"无"作"无"、"庞"作"庞","马"作"马"等。建阳刻本《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古今翰墨大全》、《古今源流至论》和前边所举,虞氏务本堂所刻《全相平话五种》等书中简体字使用更多。

5.刻书用纸和装帧

    中国古代,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及山西、河北等江南一带和黄河流域都生产纸张。宋元以来,楮、竹为主要造纸原料。树皮纸、竹纸产量大增。元代福建造纸原料丰富,造纸事业发达,纸张产量大,致使福建书坊多,刻本数量大,传世较多。元代书籍比较少见麻纸刻本。其它地区也有时用福建造纸印书。福建纸质比较粗糙,有时颜色较深,呈褐色。

    元代印刷材料纸、墨等的生产,既不及宋,也不及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印刷事业的发展 。机构设置上,元代于户部之下设有"广源库",掌管香料、纸札等物。在元大都(今北京)设有白纸坊,掌造诏旨宣敕纸札。元不及金者,金在北方多产纸张,而元之名纸仅限于江南。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曾说:"元有黄麻纸、铅山纸、常山纸、英山纸、上虞纸,皆可传至百世"。明高??亦云:"元有彩色粉笺、蜡笺、黄笺纸、花笺、罗纹笺,皆出绍兴;有白?笺、观音纸、清江纸,皆出江西"。为元之名纸出于江南之证。

    元代书籍装帧,其装订形式已由蝴蝶装演进到包背装。社会上以包背装盛行,蝴蝶装仍兼而有之,偶见梵夹装。譬如,元代刻印完成的平江府《碛砂藏》、补刊印刷的福州东禅寺、开元寺两藏,仍采用梵夹装式。

    在书籍装帧方面,元代贡献和变化比较大者,当属带图封面的出现和创新。


    元朝以前的书籍尚无书名页可言,更无带图的书名页出现。宋代被后人誉作雕版印刷的黄金 时代,刻书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甚佳,今人皆视其为善本,然宋版书迄今未见有书名页者 。中国、也是世界图书史上最早出现的书名页,当属元至元甲什(1294年)建安书堂刻印的《 新全相三国志平话》。 此书见于日本长泽规矩野着《图解和汉印刷史图录篇》,1976年版。书名后二字残缺,张秀民先生认为其应为"故事"二字。但有人直书"平话"二字,不知出处。 该书封面中间有"甲什新刊"小字一行,小字上边横书"建安书堂"四字,并绘有三顾茅庐 图,卷端题有"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现在能以见到的早期带图书名页,最具代表性的 是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年)建安虞氏刻印的《武王伐纣书》、《秦并六国》、《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吕后斩韩信前汉书续集》、《三国志》等五种平话。这五种平话书,各有三卷,格式相同。以《三国志》为例,其封面题有"新全相三国志平话"两行八个大字,中间上下花鱼尾间刊有稍小一些的"至治新刊"四字,封面上半部分是横书"建安虞氏新刊"六字,字下为"三顾茅庐图"。元代图书封面、尤其是带图封面的出现,是中国书籍装帧形式演变中的一大进步,对书籍装帧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