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藏书与读书

2017-07-01 赵大民 善本古籍

  书是我心中的至爱,在最艰苦的年代(包括三年灾荒和十年文革的后期),只要手头稍有盈余,便想去书店买书。现已年逾八旬,仍以年均购书50余册照买不误。数十年下来,积书逾万,也算小有规模了。我的购书,贵在实用,无孤本、善本珍藏,所以不敢说是“藏书”。新书买来,一般我都浏览一遍,大体弄清书内的内容,急需的摆在案头,不急需的放进书柜,至于何时取出再读,那就全靠书对我的缘分和我对书的需要了。

  藏书分五类

  我的书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与我的专业相关的书,这里面包括中外戏剧名著,像中国的《六十种曲》《曲海总目》《元杂剧(正续编)》《明代孤本传奇》;外国的有《莎士比亚全集》《莫里哀全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等。这些书都是很占地方而又不能不备的。

  第二类是我所爱好的书,我于戏剧专业之余,最爱好的是诗词,这类书的数量也不少,像《全唐诗》《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清词》以及历代诗话、词话,历代(包括五四以来的新诗)名家诗选等。以上两类算是“亲书”(自造词),置于离书桌较近的书橱,以便随手翻检。

  第三类是工具书,包括各类辞典和类书。像辞源、辞海、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以及各类古籍鉴赏辞典、名书名画(包括《三希堂法帖》和《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等;类书如《太平广记》《清稗类钞》《历代笔记小说》《涵芬楼古今文钞》等。都是售价不菲、让朋友看了点头艳羡的书。这类书除一部商务印书馆出版(附四角号码索引)的《辞源》置于案头外,其余大部置于书柜,只在考订某一有争议词语时互参使用。

  第四类是经典,所谓经史子集。史类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纪事本末》《清史稿》等,经类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集成等。这类书使用率并不太高,但不能不备。册数多,品类繁,所占柜橱可想而知。

  第五类是中外文学名著,这也是我存书最大的一块,也是最不常用的一块。尽管有些书名气很大,时有名家推荐,我不知别人,在这类书中,我除了对《红楼梦》《复活》《简爱》等极少数的几部看过多次外,其余大都是硬着头皮啃一遍,有时甚至是一目十行,便再也没有重读的欲望和勇气了,我把这类书放在最不显眼的地方,除非某书被媒体热炒时,翻出来看看外,大都被蛛网尘封完全淡出我的视野了。

  必须养成长期读书的习惯

  近来《中华读书报》发表了数篇关于藏书和读书方面的文章,都说藏书愈多,读书愈少,书满为患,我深有同感。看来钱锺书先生的不买书,不藏书,只从图书馆借书,并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夫人杨绛先生更具体说:“钱先生有书就赶紧读,读了总是作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多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是了,钱先生是中国少有的大学者,思想家,学问家,他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亟为学界所推崇,但他并不以藏书为癖,他的学问都是从借书中读来并用笔录手写的方法记下来的。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借书是要还的,必须抓紧读,这是一;读后必有心得,单凭脑子记,即便像钱先生那样博闻强记,日子久了也难免失忆,用卡片记录下来就万无一失了。我读钱先生《谈艺录》(1984年9月补订本)书中征引中外名家、古圣先贤名言名句浩若烟海,但所有繁征博引都为了阐明先生自己的发现和发明,全无掉书袋或自作高深的负面效应。他这种作学问的精神,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养成长期读书的习惯,且读必穷究、究必有得的坚强毅力才能达到的。

  不要把查电脑当成读书

  写到这里,使我想起前不久我所经历的一件事。我曾给一位年轻的剧友,送过一套《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繁体竖排本),因为她常写历史题材,有了这套书,查找史料会非常方便,甚至可以传世。但令我意外的是,她收到后并没有很兴奋。后来见面时她对我说:我根本不看书,写作时遇到什么问题就上网,只要打开万维网,要什么有什么,天地万物,一查就有,既便捷又省力,书对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这是两代人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变化,钱锺书式的作学问的方法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仍很难想象一手握着鼠标,两眼盯着荧屏查找资料与读书有什么关系?这种机械式的操作,与其说是阅读,毋宁说是看字,这同钱先生从书本上阅读,边看边想,看到有用的东西,就用笔记下来,完全是两回事。因为电脑也是“脑”,它储存信息的能力相当强,电脑的储备抵消了人脑的记忆和思维,常玩儿电脑的人,往往提笔忘字,组词能力锐减,千万不要把查电脑当成读书。

  叔本华曾说:“要求读书的人记住他读过的一切东西,犹似要求吃东西的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保存着一样……身体只能吸收同性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任何读书人也仅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这几句话很辩证,回答了我的一些困惑。书贵精读,所谓博览群书也必须在博中取精,才不致生吞活剥,让自己成为书的奴隶。叔本华还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斯言睿智,发人深省,我们无论是读什么样的书,包括纸页的、数码的、经典的、时尚的……以及人生的大书,都必须睁开自己的眼睛。


来源:教育杂志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