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嘉兴古代私家藏书述略

2017-08-05 崔泉森 善本古籍

嘉兴古代私家藏书起于南宋时期,自隋开凿江南运河以来,嘉兴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经唐、五代的经营开发到宋代,嘉兴的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其农业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地位,手工业十分发达。南宋时期,杭州成为刻书业的中心,嘉兴的刻书业也有发展,王国维《两渐古刊本考》列举的古刊本中就有18种为嘉兴刻印。此外,宋室南渡时,北方人口大量迁居嘉兴,其中不乏有文化渊源的世家大族,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为嘉兴私家藏书的兴起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南宋时期,嘉兴地区的重要藏书家有嘉兴的岳珂、海盐的许棐。

岳珂(1183—1243),宁隶之,号亦斋、倦翁,抗金名将岳飞之孙,曾任嘉兴军府兼劝农使,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中介绍岳珂的出版业绩。据钱泰吉《曝书杂记》称岳珂在刻印《九经》、《三传》中用家塾所藏的建本、江西本、越本、蜀本,请名士反复参订,可见其家塾藏书之丰富。岳珂还利用家藏编撰《金陀粹编》、《宝真斋法书赞》。岳珂因刻印《九经》、《三传》在出版史上获得极高的声誉。

许棐,字忱父,号梅屋。南宋嘉熙年间隐居海盐秦溪,筑小庄子溪北,四檐植梅,储书数千卷,在宋末浙江藏书家中与吴兴周密并称于世,许棐在他的(梅屋书目》的自序书说:“余贫喜书,旧积千余卷,今倍之,未足也。肆有新刊、知无不市;人有奇编,见无不录,故环室皆书也。”

嘉兴明代私人藏书有所发展,从地区内的分布面看,嘉兴、海盐为多,海宁、平湖次之。著名的藏书家有嘉兴的项元汴、项笃寿、高承埏,海盐的胡彭述、胡震亨父子,平湖沈懋孝,海宁周氏香梦楼等。

项元汴,号墨林山人。明嘉靖年间居嘉兴灵光坊。后人称他“能画,工山水。天真高雅,颇有逸趣。家富晓,出其余绪购法书名画,以“天籁”名其阁,海内珍异十九多归之。每遇宋刊,邀文乐二承鉴别收购,故天籁阁藏书皆精妙绝伦。”天籁阁藏品至元汴子时已逐渐散佚,明末清兵南下,所余藏品悉为千夫长汪六水劫掠。不少天籁阁藏品流人清廷,后归台湾故宫博物馆收藏,也有不少珍品流落海外。

项笃寿,字子长,号少溪,别署兰石主人,为项元汴之兄,笃寿好藏书,藏书楼名“万卷楼”。每当项元汴购进的图书感到价格高而后悔时,项笃寿就用原价将书购来藏之“万卷楼”,因此“万卷楼”藏书也享有盛名。项笃寿除藏书外也刻印书籍,所刻之书质量很高,被叶德辉列为“明人刻书之精品”。高承埏,字八遐,一字泽外。其父高明水于万历年间购南园于白苧村,喜蓄图书鼎彝。承埏继其父志,聚书八十椟,多至七万余卷,号“稽古堂”,藏书可与“天籁阁”、“万卷楼”相匹敌。著有《稽古堂群书秘简》二十五种。高承埏从弟高以正,亦藏书五千卷。

胡彭述,字信甫,好藏书,家藏近万卷,分经史子集藏于“好古堂”,有《好古堂书目》。其子胡震享,字考辕,藏书万卷,日夕搜讨。张元济先生称之为“吾邑第一读书种子”。沈懋孝,字幼真,号晴峰,官至翰林院编修,退归授徒讲学。晚年家境日落,庭户肃然,然拥书万卷,日丹黄其间,寒暑不缀。

周明辅,字孟醇,藏书万卷,号“香梦楼”。其子周文伦在《香梦楼》序中称“林宗五千卷,茂先三十乘,灿烂如列宿,磊落如联珠”反映了周氏“香梦楼”藏书盛况。

除上述的藏书家外,嘉兴地区明代比较著名的藏书家还有嘉兴的包柽芳、沈启原、姚瀚、项之淇、周履清、姚梦桢、李日华、朱国祚、蒋之翘,海盐有王文禄、吴昂、姚士粦;汤绍祖,海宁有祝以豳、马宣教,平湖有沈维钦等。其中嘉兴的包柽芳不仅藏书,而且刻书,在浙江的刻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清代嘉兴的私家藏书进入全盛时期,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初的私家藏书,以嘉兴为最盛,海盐、海宁次之。主要藏书家与藏书楼嘉兴有曹溶、朱彝尊、沈嗣选,诲宁有查慎行、许焞、陈邦彦,海盐有张氏涉园,平湖有陆陇其,桐乡有金檀、汪森等。

曹溶,字洁躬、号秋岳,花尹,别署倦圃,金陀老圃等,其藏书处称“静惕堂”,在其别业“倦圃”园中。此地即为岳珂所居金陀坊旧址。《池北偶谈》中记载,“曹侍郎秋岳好收宋元文人集,尝见其静惕堂书目所载宋集自柳开河东集以下凡一百八十家,元集自耶律楚材湛然集以下,凡一百十五家,可谓富也。”叶德辉在《静惕堂书目序》中称“此本宋自徐铉奇省集以下,凡一百九十六家,元自元好问遗山集之下,凡一百三十九家,较王文简所见又多四十家。”朱彝尊《竹垞诗话》称曹溶“博征文献,集三百年名公卿手书墨迹,装璜成册,多至七百家。”其藏书之盛,足可抗衡宁波范氏天一阁。曹溶手订的《流通古书约》定各藏家有无相易之法,为中国藏书史上重要文献。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其曾祖朱国祚在明代官至大学士,家藏书颇富;惜于清初毁于兵祸。朱彝尊的藏书活动始自青年时代,在四方游学及后担任京官时注意聚书。后又因偷抄史馆藏书被贬官,时人誊之“美贬”。当乞假还归嘉兴时,藏书已有三万余卷,又陆续添购四万余卷,藏书总数达八万卷。在嘉兴王店构筑“潜采堂”“曝书亭”将藏书分经、艺、史、志、子、集、类、说八门妥加收藏。朱彝尊对书籍十分钟爱,在藏书中镌白文十二字“购此书,颇不易,愿子孙,勿轻弃。”但到其孙朱稻孙时因家贫不能支,藏书逐渐散佚。

沈嗣选,字仁奉,号果庵。其一生正值明清交替之际,兵燹之余,破产聚书,诚为难得。其藏书楼取名“法宋楼”。

查慎行,字悔余,别署初白,家有“得树楼”藏书甚丰。”

在此期间,桐乡汪氏,海盐张氏不但藏书丰富,而且累世不绝,为嘉兴地区藏书史上的佳话。桐乡汪森,字晋贤,原籍休宁,官户部郎中,藏书甲于渐西,建“裘抒楼”以藏典籍。汪森之兄汪文柏,弟汪文桂皆好书。曾孙孟鋗、仲鈖人籍秀水,时家境中落,但“裘抒楼”万卷藏书仍在,孟鋗兄弟搜讨其间,孟鋗子汪如藻于四库开馆时,献家藏一百三十七种,后人翰林。仲鈖子汪如洋中状元,授修撰。

海盐张氏涉园藏书,由罗浮先生张惟赤所创。其子张胎亦喜藏书,在涉园中建“研古楼”以藏典籍。张胎有子张芳湄、张芳潢都富藏书。张芳湄之子张载华,字佩兼,藏书万卷,遇有善本,手自抄录,所藏图书有“古盐张氏松下图书”“张氏研古楼藏书”诸印。

张芳潢之于张柯,字晋樵,亦为知名藏书家。“筠心堂”“清绮斋”等均为张氏涉园藏书楼。张氏藏书绵延二百多年,直至清末张元济时,涉园藏书仍声名远馨。其藏书后归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抗战中被毁。

海宁陈邦彦有藏书楼“春晖堂”,许焞藏书处称“学稼轩”,平湖陆陇其藏书楼号“三鱼堂”,桐乡金檀有藏书楼称“文瑞楼”。

清乾嘉时期,嘉兴地区的藏书家以海宁为最盛,这一时期的主要藏书家有嘉兴钱泰吉,海宁马思赞、吴骞、陈鱣,桐乡陆费墀,平湖钱天树等。

钱泰吉,字辅宜、自号警石,校勘名家。钱家具藏书传统,钱氏“耆英堂”曾藏书数万卷。钱泰吉在任海宁州训导时,将先世遗书万余卷尽携于海宁学舍中,每遇善本,非力所不能得,必购藏,学舍中一堂二屋尽为藏书。著有《曝书杂记》等。

马思赞,字仲安,号南楼;工诗善书,有藏书楼号“道古楼”“红药山房”,藏书中多宋元刊本及其它罕见之书,有《道古楼书目》一卷,《道古楼历代书画目录》六册,及后书散,为吴骞所得。吴骞,字槎客,号兔床,祖籍休宁。当时海宁“道古楼”与“得树楼”藏书散出,吴骞惧收之,并与苏州、杭州诸藏书家互相钞校。每遇善本,虽倾囊亦不惜,藏书不下五万卷,筑“拜经楼”藏之。当时苏州黄丕烈藏书以“百宋一廛”称名于世,而浙江则有吴骞以“千元十架”相抗衡。骞子吴寿阳及孙吴之淳亦好书,能守祖业,故吴氏拜经楼藏书历时较久。吴骞侄吴醒园、吴昂驹、吴春熙亦为藏书家。陈鱣,字仲鱼,号简庄,是与吴骞同时的海宁大藏书家。陈鱣藏书处位于硖石紫微山麓之果园,名为“向山阁”,藏书十万卷以上,且多宋元刊本与清代已罕见之本。陈鱣将自己喜爱之书,铃以印章“得此书,费辛苦,后之人,其鉴我”。但陈鱣死后,其书散逸,大半归同邑马灜,马灜藏书处称“吟香仙馆”。

陆费墀,字丹奴,官至翰林院编修,后任《四库全书》总校官达十七年之久,他自己也将藏书进呈四库,被著录七部,存目二部。

钱天树,字仲嘉,号梦庐,收藏书画多至数万卷,几与《曝书亭》《天籁阁》相埒。清后期,嘉兴地区的藏书家以海宁诸将最为著名,其余有海宁朱昌燕、杨文荪、海盐马玉堂,平湖朱壬林、葛金娘,嘉兴沈曾祖、金蓉镜等。

海宁蒋氏藏书家中以蒋光煦,蒋光焴收藏最富。

蒋光煦,字日甫,号生沐,自号放庵居士,藏书土余万卷,藏书楼名“别下斋”。俞樾称蒋光煦藏书甲浙江,藏书中多宋元刊本及旧钞本。蒋光煦还是一位著名出版家,所刻印的诸多书籍中以别下斋丛书最著名。蒋氏“别下斋”藏书于太平天国战争中被毁。

蒋光焴,字寅防,号吟肪,蒋光煦从弟,藏书十余万卷。海宁硖石的藏书楼称“衍芬草堂”,专藏宋元旧椠,在硖石蒋氏宗祠后另有藏书处三楹,藏明清两代古籍。后因避兵乱移书海盐南北湖建“西涧草堂”为藏书处。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进入浙江,蒋光焴为保存藏书携带善本四处奔避,终使图书得以保全。解放初,蒋氏后人将藏书悉数赠送国家,现分别藏于北京、上海、浙江三大图书馆。

朱昌燕,字芩年,富藏书,所藏书籍多关掌故,有书目一卷。

杨文荪,字秀实,号芸士,好藏图籍,最喜说文图书,藏书楼称“稽瑞楼”。

马玉堂,字笏斋,有“汉唐斋”藏书,喜蒐购善本,庋藏秘籍甚丰。著有《论书目绝句》等,其书后多为陆氏皕宋楼,丁氏善本书室所收。

朱壬林,原名朱霞,字礼卿,号小云。平生喜藏书而又择选较精。积书至五楹,著录皆谨严有法,有《小万卷楼书目》三册。

沈曾植,字子培,号寐叟,有《海日楼)藏书并享盛名,其所藏书中有一部分由于沈慈护、媳劳善文献给嘉兴图书馆。

金蓉镜,字闇伯,号甸丞,晚号香严居士。藏书数万卷,贮于南湖之畔高士祠中,生前遗嘱将台部藏书捐嘉兴图书馆,死后其子孙辈售出部分,所余图书约万册,归嘉兴图书馆。葛金娘,字景亮,号毓山,藏书楼称“守先阁”葛氏先人亦富藏书,几代累积“守先阁”藏书多至三十万卷,历时百年不衰,但在抗战初毁于日军兵火。

民国时期,嘉兴藏书世家大多衰落,主要私家藏书多为清末所遗,如张元济、沈曾植、金蓉镜,平湖“守先阁”。新起的藏书家有海宁王国维、张宗样、海盐朱希祖,嘉善张凤,平湖胡宛春、陆清澄,嘉兴沈访磻、祝廷锡等,但藏书规模较前为小。嘉兴的私家藏书最终或散佚、或归之于新起的公共图书馆。

嘉兴地区的私家藏书楼分布在广阔的城镇乡村,先后绵延数百年,对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促进了嘉兴地区的学术研究与文化繁荣,培养哺育三代又一代的英才。嘉兴历代以来,文学艺术繁荣发达,学术著作宏富绵延,据旧地方志的不完全著录,至清末,嘉兴地区有作者4193人,著书8917部。在清乾隆以前:嘉兴府辖境(现嘉兴、、平湖、海盐、桐乡、嘉善)已有诗人与诗歌作者3000余人。

嘉兴明清两代共有巍科(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人物27人,考中进土730余人;近年据专家依可靠资料和严格标准,对全国400余个城市统计分析,自古至今,这些城市中产生国家练杰出专家学者在十名以上的有39个城市,共957人。嘉兴地区共有39名,占4.7%,在400余个城市中列第九位。嘉兴地区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应该说与嘉兴地区兴盛的私家藏书有着密切的联系。

私家藏书楼的发展对嘉兴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兴起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早在1904年,嘉兴地区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近代公共图书馆“嘉郡图书馆”、“海宁州图书馆”。这两个图书馆都是地方藏书家捐书集款开办起来的。嘉兴能成为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发样地之一;这也与当地兴盛的私家藏书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