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东莞“书店”的前世今生

2017-10-02 王俊桦 善本古籍

说到书店,人们可能认为它只是图书发行的地方,是批发或零售经营着各类图书、音像制品、教辅用品、文具的场所。然而,如果谈到历史上的书店行业,其经营的范围要比今天的书店更加广泛,甚至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功能。

东莞书店行业经历了从书坊、书局到书店的历史演变。“书店”作为一种载体,其功能竟然经历了多次变化,但现存的多种《东莞县志》,关于东莞历代书店的情况,却不记其只字。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坐落于城市各个角落的书店,了解东莞书店业的发展情况,梳理其演变脉络。在谈古论今中发现,原来人们平常光顾的书店,藏有这么多的故事。

历史

书坊 书店行业的雏形

我国古代的图书刻印出版方式,主要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三类。简单来说,官刻本是各级官署出版的图书,内容以官定版本、儒家经典、官定志书为主,目的是为了推广文治。家刻本是指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内容多以乡邦文献、诗集、文集、笔记为主,目的多为诗礼传家,馈赠师友。坊刻本是指书坊刻印的书。

书坊刻印图书作为商品流传,以营利为目的。他们自己拥有写工、刻工和印工。官刻本和家刻本的书,在写绘、刻工、纸墨、装帧等方面比较考究,但是需用对象却限于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读者,至于村塾学生以及一般士子的读物和民间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通俗作品的刊板印刷,却有赖于书坊。故书坊所刻所售书,多为民间日用的历书、字书、韵书、通俗唱本、年画、童蒙读物、医药书以及适应科举考试需要的类书、试帖诗等。少数书坊也刻过一些经、史、子、集名著,但数量较少,至于大部头经史典籍及善本图书,则更属罕见。

在从前,书坊所刻所售各书是不被重视的。藏书家不收,失于著录。书坊主人生平氏里,也多不见记载。宋、元、明三代东莞的坊刻本,由于传本稀少,加之未见文字著录,端绪难窥。到了清代,因书坊刻书保存尚多,笔者通过图书实物,重新理出一些线索。

东莞最早的书坊,是位于莞城的华翰堂。华翰堂书坊,地址在莞城孖庙前(今中山路)。清乾隆年间至咸丰年间营业,经营历史超过84年。有实物为证,乾隆四十一年(1776),曾刻木鱼书《紫竹林中观音出世》二卷。咸丰九年(1859)年,出版劝世文《重刻至宝集》,书的末页有广告云:“凡愿印送者,请书籍贯、衔名,交东莞县城孖庙右便华翰堂书坊印刷、装订,每部打实工银三分,纸价随时另议,或备纸自行刷印,版资分文不取,该殿亦不得发售。特此谨白。”这则广告,清晰描绘了一家书坊的完整功能,包括有雕版、印刷、装订、纸墨、成书、发售等环节。

清代东莞的书坊,所知的还有萃英楼(嘉庆间)、进盛堂(乾隆间)、明秀堂(乾隆间)、会源堂(嘉庆、道光间)、富文堂(道光间)、翰文堂(道光至光绪间)等。其中,萃英楼为莞城尹氏所创立的书坊,地址在莞城外校场街(今中山路),有实物可证的,是刻书嘉庆十二年(1807)的《新刻番宝名琴全本》三卷。萃英楼经营的图书,以刻印发行木鱼书为主,现存的木鱼书有52种之多,也刻印发行一些学校用的课本和辅助读物,如《诗学津梁屑玉笺注》《字汇较正》等。

书局 书坊的迭代与延伸

到了二十世纪初,文化日渐普及,人们对书籍的需求日多,旧时的雕版,费时工繁,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加上西方新的印刷技术传入,于是,东莞的书店业有了新的发展。新开的书店,多改称“书局”,印刷和发行逐步分工,出现了专营印刷的“印务所”。

书局的产生,最早是官家的产物,比如有名的浙江书局、广东书局等。晚清的官刻书,以书局、书院本刻的为多。如广东书局,同治七年(1868)开办于广州,用两广盐政拨款创立,刻印过《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等。广雅书局,光绪十三年(1887)开办于广州,为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刊印过《广雅丛书》等。后来,民间的书坊也用上了时髦的“书局”一词作为店名。

1932年,萃英楼书坊改名为萃英楼书局。改名后,萃英楼除了名字更为时髦,业务也有了扩展。出版的木鱼书,由雕版印刷改为石印。其出版的《孤儿忆母》《金山信》两种,封面印“萃英楼书局,东莞城中山路,电话壹壹五。”可见,随着新的印刷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书店业引进了新的印刷设备;为了更好地拓展发行、销售业务,个别书店已安装了电话设备。

萃英楼书局,1949年以后仍在营业,已不刊印歌本,改为经营文具和木鱼书,1956年歇业,经营时间长达150年。

有些书坊,虽未改名“书局”,但也随着时代的脚步,引进了新的印刷技术,销售图书的类别也增加了西洋、映画、期刊等新内容。比如莞城的福文堂,仍称书坊,二十世纪初已引入机器铅印技术,排印出版过《宋台图咏》《黎学博添香伴读图诗卷》《南阳叶氏宗谱》等。

1949年以前,东莞还开办了不少书局。如莞城养和书局、石龙南方印务所、莞城鉴文楼、莞城天成印局等。其中,于二十世纪初开办的养和书局,是东莞第一家用机器铅印的印刷出版机构。它位于卖麻街(今名大西路),是一家涵盖刻印、装订、发行的书局,另外该局还兼营照相等业务。

笔者曾看过一份1930年养和书局登载的广告,称:“莞城卖麻街养和书局,承印活版文件、中西书报、电版商标、广告名片,发售古今书籍、文房校品、仪器玩具、公事纸张。”与1859年华翰堂的广告相比,养和书局经营范围更为广泛,业务范围也更广泛。

当时的书局印刷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养和书局曾铅印了陈伯陶编的【民国】《东莞县志》。该志共102卷 48 28382 48 13648 0 0 1251 0 0:00:22 0:00:10 0:00:12 2908正文20册,另有地图1册。地图以摄映制版,字与图俱十分清晰,显示了当年的印刷水平。该志一卷之末,加印“东莞卖麻街养和书局印”牌子,牌子的形状、字体多有不同,视卷末空白的大小而定。

现代

国营书店 东莞新华书店的创立

二十世纪初,东莞的图书出版、印刷、发行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出版、发行往往合二为一。书坊、书局除印刷出版图书外,通常也自己经销图书。此外,一些报社、医院、杂货店、砖瓦店等也通常经办代销书刊业务。

不过,当时占据东莞图书发行市场主要地位的并不是本地的出版机构,而是上海的大出版社在广东设立的分支机构。早在1906年8月和1907年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就在潮州、广州创办分馆,发行总馆出版的教科书、古籍等。之后陆续有中华书局、上海世界书局等大型出版社,逐步落户广州,给图书市场带来了繁荣。

1949年11月7日,广东省第一家国营出版发行机构——广州新华书店宣告成立,并很快在全省各地建立了分支店。据《广东省志·出版志》记载,新华书店东莞支店于1950年11月1日成立,1954年9月改为东莞县新华书店,1986年2月改为东莞市新华书店。

1950年7月1日,中央出版总署《关于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定》明确指出:“1950年9月之前,各地新华书店分店、支店完全统一集中于各地区之总分店。”根据1995年版的《东莞市志》记载,1950年,位于莞城的黎明书店被改为新华书店东莞支店。东莞支店吸收县内8间私营书店组成联合发行所,现莞城振华路旨亭街的科技书籍门市部即是联合发行所所在地,负责发行全县的中小学教科书,并经营政治、经济、军事、文艺等各类书籍。

1950年10月28日,中央出版总署发出的《关于国营书刊出版印刷发行企业分工专业化与调整公司关系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新华书店解除了出版和印刷的业务之后,应成为全国统一经营与统一管理的书刊发行机关。”全省新华书店从1950年起实行逐步统一,从分散经营走向统一集中,加强了专业化、企业化,这是广东图书发行事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1956年,东莞县新华书店成为当时东莞唯一一家图书发行机构,肩负着东莞图书发行的任务。同年,石龙惠来书局与县新华书店实行公司合营,成立石龙图书商店,职工3人,设备简陋,仅有2个书架。1958年后,增加了旧书购销和图书出租业务,营业额有所增加。此外,石龙店代县新华书店发行课本,责任区域包括清溪、凤岗、企石等12个镇街。

再往后其图书销售数量和销售额逐年发展,并逐步扩大影响范围。1986年2月,东莞县新华书店更名为东莞市新华书店,下设太平(今属虎门)、石龙两个分店。根据1995年版的《东莞市志》记载,1987年,全市图书销售850万册,销售金额329万元。1988年后发行量增至969万册,销售金额538.1万元。时至今日,根据东莞市新华书店官网公布的数据,该书店在东莞全市共有13家分店。

民营书店 走向开放式、多元化经营

1978年12月,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私营书店重新出现。1980年,国家出版局发出指示,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集体、个体所有制的书店、书亭、书摊、书贩,为全省集体、个体书店不断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上世纪80年代起,东莞私营书店逐渐增多。如光明路的光明书店,市桥路的新风书店、城区书店,新芬路的博览书店、汇文书店,新风路的博雅书店,万寿路的小太阳书店,以及县正路、振华路、阮涌路等都有一些小型私营书店。私营书店的迅速发展,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活跃书刊市场,补充新华书店主渠道网点不足,方便读者购书起到了积极作用。书店的经营开始走向开放式和多元化,受到读者欢迎。

进入二十一世纪,民营书店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书店,有两家都在世纪初开办的,分别是位于莞城新风路的东莞书城,和位于莞城运河东路的永正购书中心。如今这两家书店或歇业或搬迁,但确实是那时喜爱图书的市民的好去处。这些民营书店开始多种经营,在书店里,除了书籍,你还能见到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现代办公用品、体育运动器材、摄影器材等。

近些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时至今日,除了以上提到的经营领域,实体书店开始重视更多附加商业价值,将实体书店和咖啡馆、文化活动、文创产品甚至旅馆结合起来。多元化经营、多样化发展给现代书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爱好阅读的市民提供了新的阅读新地标。


来源:南方日报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