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阮元:学识广博、著作等身,编刻《十三经注疏》

2017-10-07 蔡天新 善本古籍

阮元幼时有口吃的毛病,去私塾读书,常常受到同窗的嘲笑,老师要求也严,故而心有畏惧,不想读书。母亲了解缘故后面色凝重,厉声说,自古英才出严师……口诎、友讥,难倒你了么?来,母亲与你一同诵读。母亲的教育对阮元产生了很大影响,励志向学成了他毕生的追求。后来,他也把这种求学精神传给子孙。

“秋斋展卷一灯青,儿辈须教得此情,且向今宵探消息,东窗西户读书声。”这是某个秋夜,风清月朗,阮元听着三个儿子琅琅读书声,兴致所至,有感而发。

为了鞭策儿子苦读,他还撰写了“欢喜性生方嗜学,和平心定即修身”的楹联悬挂于塾中。“读书明体达用,徒钻时艺无益也。”对于治学方向,阮元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让儿子阮福改学经史诗文,强调族中子弟可以不学八股不入仕,但不可无所用心、不学无术,成为饵名钓禄之徒。

不光对家族子弟有这样的治学要求,对社会青年亦有同样的倡导。他在杭州创建“诂经精舍”,在广州建立“学海堂”。在这两所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型学校里,不讲八股制艺,而是开设十三经、四史、《文选》等各种专题课,指导学生掌握经学、史学、文学、数学、地理等领域的知识,还教授工程技艺等技能,培养了一大批术有专长、学有成就的青年学者。

阮元还在日理万机的督抚从政之余,勤学苦读,著书立说、刊印经籍,刊印或编著了《经籍纂诂》《皇清经解》《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畴人传》《宛委别藏》《揅经室集》等著作3600多卷,涉及经学、哲学、语言学、金石学、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诸多门类。学有本原,博瞻通贯,穷极隐微,有所发明,是他的治学特点。另一方面,阮元思想开通,治学汇通。他力改空虚不实、脱离社会的学风弊病,团结一大批江浙粤的学者,由脱离现实之考据转为务实之实践,以新的价值取向,确立新的学术模式,把汉学推崇的“实事求是,推明古训”作为经学研究的宗旨和方法,尊重史实,汉宋兼采,贴近实际,强调人性化和社会公德,关注国计民生和百姓疾苦,从而成为乾嘉学派的后起之秀和集大成者。

阮元还胸襟开阔,不拘一格选择人才,灵活变通培育人才。嘉庆二年(1797年)四月,身为浙江学政的阮元,在台州发现了精于天文和数学的周治平。但周因八股文做得极差,连入学当生员的资格都没有考上。阮元惜才难得,以其数学单科成绩优异,特许入学,后又招入“诂经精舍”。看到他写的文章,觉得周能够融合中西学说,其理甚明,采用其精彩文字辑入《畴人传》。阮元说,撰这本书,得周治平参校之力甚多,并以诗赠之:“中法原居西法先,何人能测九重天。谁知处士巾山下,独闭空斋画大圆。”

《畴人传》记录了37位外国的科学家,这一点非常难得。当时闭关锁国,外国的这些东西不太好介绍。但是阮元当时地位比较高,眼界也比较高,介绍了阿基米德、哥白尼,还有欧基米德这些科学家。

阮元还是藏书大家。嘉庆九年(1804年),他在家庙西侧建“隋文选楼”,以纪念扬州藉曹宪、李善两位《昭明文选》大家。其中存书2589种,所藏宋元精椠旧本、钟鼎古器若干,多为传世之宝和孤本藏书,并在每种书目下注明作者和版本流传情况,以及精当的内容提要。由于阮元为官为学为人都令人仰慕,所以“隋文选楼”一度成为文人雅士相聚的场所,接待过一大批像梁章钜、龚自珍、伊秉绶、林则徐等清代名人、学者。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