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良好家风成就吴道台府百年传承 建造大宅藏书于楼

2017-10-22 张旭 善本古籍

吴筠孙(中)与孙吴征铠(左)吴征钜(右)

吴引孙

在古城扬州运河畔的泰州路上,坐落着一座百年老宅——吴道台府。它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吴氏家族和吴家几代知识分子的奋斗和辉煌。近期,吴氏后人向扬州市档案馆捐赠吴筠孙殿试卷模考手书原件,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引向这里。

占籍仪征,弃商从文

吴氏家族世居安徽歙县西乡梅川坞,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吴引孙高祖吴世尧携其弟世吉来扬州经商,后其子孙与在扬的许多徽商一样从事盐业生意,虽然经营规模不大,但也能在扬州立足并留了下来。

吴家放弃经商走上读书应考之路,是从吴引孙的父亲吴元植开始的。清代有不成文法,童生考秀才必须要先世有功名,否则没有考试资格。道光初年,吴引孙叔祖吴昌燮入仪征县学,于是吴元植就以吴昌燮为继父,从此改籍仪征,得以名正言顺地考取功名,吴氏也自此正式由经商而转为科举功名。

吴元植育有三子,长子吴庆孙,次子吴引孙,三子吴筠孙。他们的母亲,出生书香门第的周太夫人凭着她的睿智和坚韧,承担了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为三个孩子立下读书做人的规矩。在母亲的慈爱和严教下,吴引孙兄弟三人自幼读书,青少年时代都是在为了科举而勤学苦读中度过,除了长兄因体弱多病未能出仕外,吴引孙、吴筠孙都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成为光耀祖庭的吴氏“双星”。

生逢乱世,求学不辍

吴引孙,号福茨,咸丰元年(1851)生于扬州便益门江家桥一处院内。时值太平军起,时局动荡,战火频仍。吴引孙少年时期一直跟随家人各处躲避战乱,辗转各地。后来父亲吴元植早逝,本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家境贫困,流离失所,但其母周太夫人始终把教育儿子勤奋读书作为头等大事,甚至立下“不进学不得娶妇”的家规来激励三个儿子。每搬到一个地方,她都会为儿子寻访名师,以求不耽误他们的学业,自己则起早摸黑给人家帮工,维持一家生计。

吴引孙五岁入塾,跟随陈仲弼等多位名师学习,入塾仅一年便熟读《三字经》,识二千多字。辗转寄居在宝应亲戚家时,一位叫张筱衫的贡生为吴引孙授课却不受薪酬,吴引孙感念恩师“悯孤恤贫,施之虽薄,不能忘也!”同治六年(1867),十七岁的吴引孙考取了著名的扬州梅花书院。次年参加县试、郡试、院试均得中,由此起步,登上宦途。二十九岁中举。吴引孙在他的自序年谱中谦虚地写道:“凡殿廷考试,寻行数墨,规矩整齐,字无错落破体,诗求稳实,便可入壳。余楷字犹人,幸无诸弊,偶得前列,事先不敢奢想也。”

比吴引孙小十岁的弟弟吴筠孙,因受到吴引孙的照顾、教导,加之天资聪颖、远超常人,求学应考较为顺利。三岁时父亲吴元植去世,年幼随家人颠沛,但在周太夫人督导下,四岁已经认识数百字,读书过目就能背诵。吴引孙在梅花书院念书之余开设书塾教馆,十岁的弟弟亦在馆中读书。十八岁时奉母命到北京投奔在京任军机章京的哥哥,吴引孙亲自给弟弟授课。光绪十四年中举,光绪二十年与南通张謇等一同参加殿试,得中二甲第一名传胪,为状元、探花、榜眼以下第四名,成为吴家的骄傲。

清慎勤勉,治政有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人生价值和道德完善的理想境界。吴引孙、吴筠孙身处内忧外患的清朝末年,但是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却始终没有放弃。

吴引孙同治十三年(1874)自七品小京官做起,时年二十四岁,历任军机处领班章京、湖广司主事、贵州司员外郎、宁绍台道、广东按察使、甘肃新疆布政使、署理新疆巡抚、浙江布政使,辛亥革命后,弃官寓居上海,直至民国九年(1920)七十岁去世。

吴引孙从小在宝应、高邮等地乡村生活了十多年,贫困、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勤勉坚韧的品格。在京任职时,他做得多,说得少,或者只做事,不说话,上官僚友对他的印象都很好,评价很高,这为他官场不断登高打下了基础。

光绪十五年(1889)上任宁绍台道以后,吴引孙勤勤恳恳、亲自去各地巡查,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善举善为,颇有政绩。上任伊始,由于浙东多雨,晚禾被淹,百姓损失惨重,吴引孙主动捐银三千元用于赈灾,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为了平抑米价,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采取官绅合力筹措的方法,派人从汉口、香港提早购米储存,以备干旱时平价卖给乡民。作为地方长官,他处理了大量民事案件以及乡民群众滋扰事件,基本都能妥善处理,这在当时动荡不安的年代,实属不易。他尤其重视地方文化教育,动员洋药商捐助洋银一千六百元,重振宁波“崇实书院”,为当地学子提供优越的读书条件。他还积极矫正民风,杜绝骄奢糜烂的风气,厉行节俭,并身体力行,对有伤风化的事情绝不姑息,在当地名流士绅、富家大贾,以及平民百姓中赢得了很好的官声。

孝长悌幼,宽厚有德

孝亲敬老、兄友弟恭,吴引孙、吴筠孙兄弟可谓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父亲吴元植去世后,家庭的重担和子女的成长、教育都落在了母亲周太夫人的肩上。周太夫人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带着三个儿子躲避战火、饥饿,忍辱负重借居在不同的亲戚家中,含辛茹苦养育兄弟三人长大读书,其中艰辛,引孙、筠孙二人深刻于心。

吴引孙远赴广东、新疆、长沙任职时,弟弟吴筠孙欣然把母亲接至身边奉养,家庭和睦,周太夫人甚为欣悦。光绪三十二年,母亲患病,极重孝道的吴引孙坚意奏请开缺,乞假赴山东省亲。周太夫人八十五岁高龄病重之时,吴筠孙接连九日每天从天津发电报向哥哥告知母亲病情,吴引孙日日忧心如焚,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后,“顿足捶胸,泣以不能亲视含殓为恨!自问不可为人,不可为子,呜呼痛哉!”

吴引孙、吴筠孙手足情深。吴引孙年长十岁,对幼弟爱护有加,父亲吴元植去世后,教导筠孙读书学习,使其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各自在外做官,虽聚少离多,却也经常书信、电报往来,互通音信。

建造大宅,藏书于楼

吴引孙在扬州建造大宅,实为“圆梦”之举。一圆奉养母亲、家族兴旺之梦,二圆藏书之梦。

吴引孙身处清朝政府大厦将倾的动乱年代,历太平天国、甲午战争、百日维新等重大变故。任地方官多年,对于清朝政府的衰败、无能看得十分清楚,却苦无救危扶倾之力,内心常常涌起失望的情绪和退隐的念头。吴引孙在浙江做道台期间,友人曾劝他在上海买地置产,他却认定“人生只爱扬州住”,以担任宁绍道台期间所积攒的四十万两银子在扬州北河下买地三十亩,兴建大宅。这四十万两银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养廉银,二是海关赋税所得,都属于被允许的正当俸禄。

吴引孙重孝悌,对宅第设计的要求是,既能供奉老母亲,又要与兄弟两房共住。此宅仿照宁绍台道衙门和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修建,为长方形院落,有房间九十九间半。其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雕刻精细,是浙式构造风格与扬州传统风貌结合的、独具一格的古住宅建筑群。整个宅第原包括住宅、芜园和吴氏祠堂三个部分。住宅有五条轴线,为前后三进的形制,每进以四合院贯连三进,光绪二十五年(1899)开工建设,当年十二月落成。

吴引孙颇有开放求新的观念,住宅中建有一座欧式风格的小洋楼,美观精致,每个房间内都设有壁炉,领一时风气之先。“测海楼”是专为吴引孙二十四万多卷藏书而建。吴引孙的祖父一生酷爱读书,凡有余钱,必用于购书,还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有福读书堂”。可叹太平天国战火纷起,所藏之书尽皆散失。那个时代的扬州城内,盐商巨富多好风雅,藏书亦为一时之风气。吴引孙的前任宁绍台道薛福成,也是一位痴心的藏书家。吴引孙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爱读书、爱藏书,功成名就之后,搜罗天下好书藏之成为他最大的心愿。

吴道台府建成后,先是吴引孙子女入住其中,吴引孙返回扬州时短暂居住,十多年间,吴引孙共在吴道台府住过七次。1911年初吴引孙被任命为浙江布政使,吴筠孙也被任命为湖北荆宜道尹,举家从天津返扬州,和兄引孙团聚,同住北河下新居,这是吴氏宅第落成后最鼎盛的时期。后来吴引孙全家都搬至上海。吴筠孙离世后,金夫人率全家由上海返回扬州,1921年按照吴引孙的意思,以老宅为两房所共有,金夫人率三个儿子家全体成员入住老宅。数十年后,从这座大宅中走出的吴筠孙孙辈吴征铸(白匋)、吴征鉴、吴征铠、吴征镒,延续了吴氏深厚的学养,光大了吴氏优良的家风,成为饮誉海内外的“吴氏四杰”,成就了家族的又一次辉煌。


来源: 扬州时报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