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淘书那些事

2017-11-04 董改正 善本古籍

南京朝天宫旧书市场,我跟着老吴。夜里两点半,我们从“秦淮人家”出来,秋风把灯光都吹白了,老吴光秃秃的顶部隐隐发亮。我们顺着升州路一直向前,沿街都摆满了古玩、旧书、旧物,人人都打着手电,扫过来,扫过去。一个叫“蛤子”的人,据说是大腕儿,天生驼背,眼睛乜斜,淘货功夫一流。淘友发生争执时,就说:“走!找蛤爷评评!”我曾经在他面前抢到一本嘉庆二十一年的清江浦注礼阁本《儒林外史》。那时我年轻,不懂礼数。他非常客气地要我让给他,他愿出三倍价格,旁边一位穿白色绵绸的高个子也劝我,我不让。后来,我再去南京淘书,跟人搭讪,人都不理我。

上海文庙的书都弄得干干净净,边角都压实了,显出上海人的精细。您不是上海人?到那您就是了,您就会乖乖把书收拾干净了。潘家园的书则是呼啦往下一倒,您挑吧!有人背着手一脸狐疑地笑,边走边嘀咕:“潘家园哪里有真货,啧啧,啧啧……”这里的摊主,不论是河南人、山东人还是东北人,都一口京腔,回答:“您还别这么说!我都这样想,像您这样说的多了!可山姆大叔都朝咱这里来!”

潘家园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读书人赖在北京的全部理由。您想看啥书?您只要想得到,保准都有。没有?那您留个手机号,过几天就给您弄来了。

这里的很多书商,淘着淘着就成专家学者了。淘书要翻看,在这过程中,可以看到不曾见到不曾听过的图书杂志,会不经意地记住许多。贾俊学在潘家园有一摊儿,我见过这人,很沉稳谦虚。他收书、卖书、买书、看书,结识的都是京城学者奇人。过了些年,贾俊学出版了很多本有分量的著作,实录他的生活:“与其他外地小贩和商户打交道,打成一片,同吃、同喝、同醉、同其家属也要搞好关系,这样从货源根上不惜力惜时去找。周一到周五看他们淘到什么货,真是我需要的就捷足先登,跟他们走近了,口带脏字愣抢强买。”每天都有新发现,很让人羡慕。

淘书多奇人、痴人,他们碰到一起就有可乐的事。

当年,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同清华大学教授蒋廷黻一起去一位私人收藏家那里看书,两人不时交流。袁问蒋有没有看到什么感兴趣的,蒋说有两本小册子挺好,一本是《文祥谱》,一本是有关鸦片买卖的书。袁似乎不感兴趣,蒋私下便很高兴,省得争抢。二人出来后,袁回图书馆,蒋回学校,两人分手各自回去。蒋看着袁一离开视野,赶紧转回去买那两本书。赶到时,书主告诉他,袁先生已经买走了。

此事记载在《蒋廷黻回忆录》里。写回忆录时,蒋先生在台湾,袁先生在华盛顿。写到此处,蒋先生是伏案大笑,还是双眼潸然?我们就不知道了。


来源:扬子晚报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