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傅济生:略谈贾宝玉骂“国贼禄鬼",还须"放眼观其妙"

2018-02-04 傅济生 善本古籍

本文作者傅济生先生

傅济生,85岁,中共党员,高级会计师,长期从事财会工作。曾在《经济日报》《财政》《经济研究》《中国税务》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十多篇,内容涉及财会、税务、收入分配、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全国经济学者高峰论坛参加者。近年来,潜心从事红学研究,著有《冒辟疆著作红楼梦杂谈》,计17万余字。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贾宝玉被贾政重打以后,"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得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因此祸延古人,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众人见他如此疯癫,也都不向他说这些正经话了。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

而且不仅是薛宝钗,连书中最天真无邪的一个小姐史湘云也劝贾宝玉多关心仕途经济,别整天和他们这些女孩胡混,结果贾宝玉也没给她好脸色看,还把这样的话当做“混账话”。所以在贾宝玉的心里只要是劝他读书上进的人不是国贼禄鬼就是混账,那么贾宝玉为何如此讨厌仕途经济,乃至对劝他的好姐妹们恶语相向呢?

国贼:损害国家利益,出卖国家主权的民族败类;禄鬼:指利欲熏心贪求官禄的人。因此书中的“国贼禄鬼”意指不顾国家利益,一心钻营名利的人。其实这是《红楼梦》作者冒辟疆借书中人之口,表明永不仕清的民族气节。

冒辟疆是明朝遗民,“遗民”指的是改朝换代之后,拒绝承认政治事实,依然忠于前朝的人。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遗民现象”出现在明末。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后,清朝正式建立,然而朱姓皇族陆续在南方各地建立新的朝廷,延续明祚。就连南明诸朝也都灭亡后,仍然有许多效忠明朝的人,以各式各样的方法与清廷保持距离,表现对于前朝的留恋。

明遗民现象轰轰烈烈,传流久远,根本原因在于取代明朝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来政权”。满人以明白的异族姿态,入关建立征服王朝,还以要求全面剃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强硬做法突显种族与文化上的差异,触及了“华夷之辨”的敏感神经,延长了汉人抵抗、不合作的态度。

存在于传统士人身上,广义的“遗民”心态,一直要到康熙朝才逐渐得到解决。解决的办法,主要靠的是康熙皇帝对儒学的不断认同与充分掌握,以过人的才智与毅力,精巧运用儒学语言,谨慎实践儒家教化,将自己打造成“内圣外王”的典范,康熙从31岁到54岁共有六次南巡,其中有五次亲自到明孝陵谒陵。......康熙对朱元章评价很高,而且很重视学习明朝典章制度。以至于在1699年康熙亲笔手书“治隆唐宋”(注1)立于碑亭。争取了汉人的认同。所以冒辟疆是明朝遗民坚决不做清朝的官,而他的子孙则是清朝子民,就应该忠君报国。

笔者试从冒辟疆的几首诗中,探求他的民族气节和以诗明志的高贵品质。冒辟疆一生支持难友、赈济灾民数十年如一日,以致家资耗尽,家庭生活十分窘困。随着岁月的流逝,进入垂垂暮年的冒襄患有腿病,耳朵失聪,但由于贫穷,不得不靠卖字维持生计,他在《自述》中这样写道:“献岁八十,十年来火焚刃接,惨极古今!墓田丙舍,豪家尽踞,以致四世一堂不能团聚。两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马之养;乃鬻宅移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甚至还到南通狼山去卖字。

《冒辟疆全集》(1517页)

卖字五狼偶成三绝 冒襄

偶发遊山兴,聊为卖字翁。
奇怀付老笔,莫漫此相逢。
七十何所求,而况当八秩。
渊明拙言辞(注2),吾以托之笔。
春蚓与秋蛇,虎卧兼龙跳。
我願识字人,放眼观其妙。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之蛇的行迹那样弯曲。出自 《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浑超逸。出自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冒辟疆明确告诉买字的人,不要着眼于字写得好丑,而是要"放眼观其妙","妙"在哪里?妙就妙在内容是《红楼梦》。

冒辟疆卖的什么字?为什么要到狼山去卖呢?

《冒辟疆全集》(579页)《亡妾纪略序》中写道:“……亡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复字青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其佐余著书肥遁,佐余妇精女红,亲操井臼,以及蒙难遘疾,莫不履险如夷,茹苦若饴,合为一人。”就是说,冒辟疆和董小宛在水绘园九年期间,小宛佐辟疆著书肥遁,(佐者辅佐、帮助也,而不是侍候;肥遁者退隐不仕以示清高也)著书,而不是诗词歌赋、散文小品,著的什么书?为何没有流传?像冒辟疆这样的大才子,所著之书,岂有没能流传之理,《影梅庵忆语》能够广为流传,诗集、文集也有刊印面世,而其所著之书却不见流传,真是咄咄怪事, 也许所著之书在当时属于禁书,不敢署真实姓名。

笔者认为他卖的就是不署作者姓名的《红楼梦》书稿,如果在如皋卖,熟人太多容易暴露,所以只有到外地去卖,狼山是最佳地点,狼山 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 山、剑山和军山组成,南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狼山居其中, 海拔106.94 米,最为峻拔挺秀,文物古迹众多,其他四山如众星拱月,狼山成为五山之首。

自宋至清陆续兴建了庙宇殿塔,总名广教寺。佛教中狼山为 大势至菩萨道场,列为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登上狼山之巅,即见广教寺的主体建筑群,庙门前大观台,视野开阔, 山水田野尽收眼底。......支云塔后就是著名的狼山大圣殿。 狼山大圣为唐代的释僧迦,他南游江淮,为民医病、治水,深受爱戴。 唐中宗尊他为国师,乃一代高僧。殿内大圣菩萨身披龙袍,法相庄严,因此民间也称为大圣庙,只要选择香客很多的日子,一般是初一丶月半丶二十五香客多,不仅卖出的机会多,而且若遇特殊情况,很容易混在香客中隐藏。

冒辟疆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每卖一次可能是几万字丶十多万字或更多,这时的《红楼梦》可能仅是一段段故事情节而已。到“曹雪芹”(注:这里指冒辟疆的笔名,)“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 说明冒辟疆于《红楼梦》最后的披阅增删用了十年时间,也就是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至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

《冒辟疆全集》(590页)《影梅庵忆语》"秋来犹耽晚菊,即去秋病中,客贻我剪桃红,花繁而厚,叶碧如染,浓条婀娜,枝枝具云罨风斜之态。姬扶病三月,犹半梳洗,见之甚爱,遂留榻右,每晚高烧翠蜡,以白团迴六曲,围三面,设小座于花间,位置菊影,极其参横妙丽。始以身入,人在菊中,菊与人俱在影中。迴视屏上,顾余曰:'菊之意态尽矣,其如人瘦何?'至今思之,淡秀如画。"

冒辟疆和董小宛都很爱菊,再看看冒辟疆以诗明志的菊花诗吧!

《冒辟疆全集》(1494页)

菊圃 冒襄

南楼余隙地,种菊老驰心。
长夏甘辛苦,深秋待访寻。
通身肥绿叶,满地横黄金。
屈指重阳后,高台酒共斟。

《冒辟疆全集》(1342)

咏晚菊黄白各二首 冒襄

晚菊黄如栗,经冬厚且妍。
色堪凌醉叶,味恰与香圆。
椒壁失疏影,金炉得妙禅。
浓霜渾傲却,直闘雪婵娟。

多少繁华后,金英霜露中。
老香娱寿客,冷艳待孤鸿。
点染独居正,栽培尔得中。
可能梅破腊,耐久共融融。

玲珑攒碎玉,片片雪衣轻。
濯月疑无影,含霜更有情。
一灯人自淡,几日梦俱清。
寄语歺英客,盘中是水晶。

采遍东篱色,尤怜素质芳。
琼枝邀谢客,郢雪忆梁王。
销得白衣酒,偏生艳雪香。
阳春如有意,开尽见行藏。

《冒辟疆全集》(1499页)

菊饮倡和(原无,据底本卷之十一目录及版心補)

对菊饮酒五言古诗二十首张孺子首倡和陶饮酒韵余即次第步 冒襄(略)

《冒辟疆全集》(1506页)

菊饮无七言律诗補咏三首 冒襄

开遍楼西次第新,从今不复访东邻。
悲秋九日当窮序,逸兴千年讬晋人。(注3)
花以性廉成淡宕,根缘坤厚得黄纯。
紫桑笠泽罗含宅,曾似吾家妙绝倫。

不谓无花花始开,爱他炎冷候霜来。
三更露湿嫌丛桂,十月春光咲岺梅。
终日对吟真古处,满堂卧看兴悠哉。
经年脾病贫枯槁,不待歺英已换胎。

一佳怀抱只君知,今岁相知更繋思。
不饮酒中能得气,绝非人境想来诗。
味甘未许蜂成蜜,霜肃唯留雁可仪。
已约明年开菊社,星罗云布就东篱。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忆、访、种、对、供、咏、画、问、簪、菊影、菊梦、残菊”十二首。咏菊十二首是以诗的内容排顺序的。

宝钗说:“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 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 ‘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

如果我们从《菊圃》开始,接着写这十二首,和《咏晚菊黄白各二首》,最后是菊饮诸诗,不就成为完整的《菊花诗集》了吗?但是,在当时清代文字獄的白色恐怖下,冒辟疆祗能在他的《同人集》中删掉这“忆、访、种、对、供、咏、画、问、簪、菊影、菊梦、残菊”十二首,其用心之良苦,又要我们"放眼观其妙"了。

笔者仅对《咏菊》诗作如下浅析,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这是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冒辟疆借林黛玉之笔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可见,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接着,笔锋一转,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这时冒辟疆又回到了愤世的情绪之中:借颂扬菊花来抒发他愁怨的诗篇,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尾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自从陶渊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直到今天。 在《咏菊》中,冒辟疆借林黛玉之笔在“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句之后,紧接着提到了陶渊明:“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还有《菊梦》也提到陶渊明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陶渊明当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隐耕田园,劳动之余,特爱菊花。陶渊明一生写过很多咏菊的诗,菊花也因为他的品题而声名鹊起。其《和郭主簿》中的“芳菊开林间,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心,卓为霜下杰”,便为菊花定下了高洁的基调。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已是老少皆诵,“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更是写尽菊花的气质和神韵,为历代文人所称颂。冒辟疆借林黛玉之笔在此称颂菊花因陶渊明的“评章”而“千古高风说到今”,既是在赞菊,也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仰慕,隐约中也有自比菊花的内心流露。

在这首诗中,直接写到菊花的字句并不多。但其喻意、深意和功夫都在诗外。这才是诗词创作中的佳品。在这里,不能不回顾冒辟疆自题《红楼梦》的一首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绝句与《咏菊》这首诗,无论从语气上还是内容上,是何等的相似!这是巧合,还是冒辟疆故意为之,谁能读得懂?冒辟疆借林黛玉之笔写的《咏菊》及其它诗词又有谁能读得懂它的真正含义?洋洋百余万言的《红楼梦》,三百余年来,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讨和研究,又有谁能真正地理解?众姐妹们交口称赞颔联“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本也不错。因为这一联体现了作者的才气与潇洒。但是,细细品来,窃以为末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更具魅力。更意味深长的是,《卖字五狼偶成三绝》中提到陶渊明,《红楼梦》中菊花诗中提到陶渊明,而《冒辟疆全集》中菊花诗却不提陶渊明,只有一句诗用"晋人"二字一带而过,用典很冷僻,这就更应"放眼观其妙”了。

从《冒辟疆全集》中的菊花诗,和《红楼梦》中的菊花诗组合起来研读,可以认定都是出自冒辟疆的手笔,《红楼梦》作者就是冒辟疆。

注释:
(1)“治隆唐宋”匾是清朝康熙皇帝南下金陵时,在耳闻目睹南京城的盛况后对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由衷的赞叹之词,该匾额在今南京钟山山麓明孝陵景区。康熙皇帝此举,也包含有笼络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人心的目的,这样做有利于少数民族对汉族的统治的巩固和加强。治隆唐宋,为清代对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国家综合国力的评价,清朝沿袭明朝制度,与李唐、赵宋时期相较社会更加繁荣。即幅员辽阔,远迈汉唐;繁荣似锦,治隆唐宋。另有康熙御题治隆唐宋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南下金陵时,在耳闻目睹南京城的盛况后对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由衷的赞叹之词,该碑位于今南京钟山南麓明孝陵内。南京明孝陵在康乾年间,康熙南巡,六次遣官拜祭,五次亲往谒陵;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二人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可谓优渥有加。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康乾二帝此举,不仅包含对前朝的评价,也包含有笼络广大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人心的目的,这样做有利于少数民族对汉民族的统治的巩固和加强。
(2)《乞食》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话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3)冒辟疆诗句“逸兴千年讬晋人",这里所指的晋人应该是陶渊明,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论诗·一语天然万古新》,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译文】
陶渊明的诗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内容仅供读者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