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2021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疫情防控的攻坚之年,这一年,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奋斗、同欢乐,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这一年学院党委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和加强对学院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引导师生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推动“两个维护”更加牢固,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支部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个堡垒、六面旗帜”的支部特色逐渐形成,教工第二党支部获得“自治区样板党支部”荣誉称号,教工第一党支部获得“校级样板党支部”荣誉称号。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党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让党旗在防疫、维稳、教学、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高高飘扬,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最美班主任、“三进两联一交友”先进个人、防疫先进个人、“访惠聚”优秀工作者、评教优秀教师等10多项荣誉全部从党员中产生。

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员队伍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结合党史教育通过树立学习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等直抵人心的方式,使党员教育有力度、管理有温度。全年发展党员102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0余人,学院形成了在党言党、爱党护党的浓厚氛围。






党员缴纳党费

党支部书记述职汇报会

践行党史教育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教工支部发展新党员








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支部开展丰富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这一年学院在教育教学中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思政的方法途径,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师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教育教学和日常学习。

学院注重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以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引领学院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用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引进国外一流大学课程体系,探索出适合学校、学院的“四小学期制”“课程项目制”等新方法,有效缓解了教学资源紧张、教师课时任务繁重的问题,并在全校得到推广。

学院注重加强学科建设,加快学科交叉和传统专业改造步伐,“物联网工程”专业成功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Python交互式程序设计导论”“树莓派接口及项目开发”等3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一流课程,构建了三个专业24门“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申报“人工智能”专业。

学院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综合提升,张太红教授获第十二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名师称号,“2612”教学团队高分完成学校验收,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全年新增出站博士后1人、博士3人、副教授2人。

学院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将大国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融入课程,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学生通过课程思政学习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目前学院24门主要专业课程已全面推开课程思政工作,蔡朝朝老师获新疆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比赛优秀奖。

学院注重教学研究和实践运用,搭建教学和专业实践平台,完成200万“人工智能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项目”,“物联网工程本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和“人工智能、电子实验室”建设项目进入2022-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库。与“新疆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疆志诚元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签订研究生、本科校外培养基地。加大专业教学和学科竞赛的结合力度,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立项国家级创新项目1项,自治区级创新项目2项。陈燕红老师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疆区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组队参加专业大赛获中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各级别奖励9项。






2021年新建成投入使用实验室960平米
加快与农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结合脚步为教师打造自治区级科研和教学平台

为教师打造自治区级科研和教学平台

无人机实验室在创新项目实训中发挥重要作用





杨树媛老师为2021级研究生授课








专业教师白雅雯老师指导专业课程实践



 
自治区教学能手陈燕红老师指导毕业设计




“物联网工程”专业成功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一年学院在科研和研究生工作中,坚守初心使命,以稳疆兴疆为己任,坚持产学研结合,服务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天山南北。围绕自治区“智慧农业”发展,以项目组织申报、平台团队建设、成果凝练请奖、校企校地合作为抓手,大力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工作。

学院全年申报及在研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2021年累计到位经费445.75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申报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完成“自治区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建设校级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为教师搭建好科研平台。

学院积极开展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工作,教师李永可、靳晟、白涛、程曦等骨干成立不同科研团队,立足乡村振兴,服务农业农村。团队研发的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服务于全疆17个县市;设施农业物联网一体化智能控制装备在南北疆改造智能温室100余栋,分别在高新区六十户乡和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示范基地2个;在南北疆开展大田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示范,产品应用面积达2万余亩;在昌吉、库尔勒等地开展科技合作,与5家企业签订产学研科技合作协议;在沙雅县建立智慧棉田5000亩,开展智慧棉田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学院研究生规模即将突破100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学生评教、实习实训、选题开题、毕业答辩各环节狠抓教育质量。以德才兼备为培养目标,建立了学院党政领导、导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研究生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引导研究生建立正确价值导向,培养专业精神,激励学生在思想上、学术上“顶天立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努力成为具有爱农情怀、有工匠精神、有创新意识、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农业高级专业人才。


加快产学研结合-开展地区农业信息化培训

加快产学研结合-推进农业信息化脚步

加快产学研结合-推进日光温室物联网一体化控制改造





物联网节水灌溉实验中心建成运转








 学院科研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研究生规模不断壮大




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这一年计算机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坚定理想信念,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肩负时代重任,奉献国家,以高远的志向砥砺奋斗精神,在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学院学生工作通过“1+4+N”(一条主线、四个层面、N种方法),全力构建资助育人、社区育人、心理育人、劳动育人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在学生中坚定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完善“1+3+3”管理模式,在一体化教学、嵌入式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下功夫、提效果、见成效,促进各民族学生在温馨氛围中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院不断发挥团学组织作用,在加强团支部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团建育人效果,完成22-23届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发展团员20人,注重榜样引领作用,在团员中挖掘先进典范人物,继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石伟同学后,全年培育出优秀团学干部、各类国家、中粮、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共青团员等103人,获得校级优秀团支部、先进班集体等各级各类团体、个人奖项30多项。学院团委、学生会获得2021年度新疆农业大学“先锋学生会”考核第一名、“志愿服务五星级分会”等荣誉,用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学院不断提升服务育人能力,辅导员、班主任在奉献和服务中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通过课堂授课、走访调研、谈心谈话等方式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完成课业辅导,接待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学院3组学生团队通过学校创业项目立项、3组学生团队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治区铜奖,年终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本科生96.33%、研究生100%。







党员、教师深入学生社区慰问




第22-23届团委、学生会顺利交接



 辅导员、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加强校企合作,拓宽育人途径

学生党、团支部建设不断加强

学生活动丰富多彩
组织专场招聘,为学生迈进社会第一步保驾护航

 

回首2021年是全院师生不懈奋斗的身影,这一切都源于对未来十足的信心,“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如今,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未来仍有艰难坎坷,但我们仍然满怀希望,我们深知只要秉持着永不熄灭的信心、愈烧愈旺的决心,就能不断汲取前行力量,在2022年大踏步高歌前进。

 




撰稿: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张钧婷

责编:  张乐乐 孟佳琦 波勒都兴 段程献

审校:  李丹 刘悦 羿永昶


往期回顾 


1.三进两联一交友丨丨“热乎的饺子、温暖的心”

2.【党史百年 · 天天读】12月21日
3.【党史百年 · 天天读】12月20日


长按扫码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