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血药浓度可有效管理EPS?
抗精神病药常会诱发各种不良运动反应,比如锥体外系副作用(EPS)。一般认为,产生EPS潜在的药效机制是纹状体D2受体占有率增加,但很少有人知道EPS的药代动力学背景。本研究通过比哌立登治疗利培酮引发的EPS,分析可能的药代动力学模式。
对2293例成人住院和门诊患者进行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共840例,分为两组:利培酮治疗组(n=772)、合并比哌立登治疗组(n=68)。计算了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利培酮的代谢产物)、活性成分(AM[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的血药浓度和剂量调整后的血药浓度(C/D),以及母体药物代谢产物的浓度比,比较了组间不同药物的血药浓度。
患者被分为两组:合并比哌立登治疗组(RB)(n=68)、利培酮治疗组(RO)(n=772)。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如表1。
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活性成分的血药浓度中值(ng/ml),以及代谢率见表2。
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活性成分的剂量调整后血药浓度(C/D:ng/ml/kg)见表3。
利培酮日服用剂量中值无组间差异(P=0.095)。两组人口学特征无显著差异(年龄P=0.667、性别P=0.118、体重指数P=0.114)。组间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活性成分的血药浓度分布对比无显著差异(利培酮P=0.108、9-羟基利培酮P=0.053),但合并用药组的活性成分血药浓度显著比对照组高(P=0.032),见图1 。这种差异并没有体现在活性成分C/D值的对比中(P= 0.421)。所有其他的C/D值和9-羟基利培酮/利培酮浓度比无统计学差异(利培酮C/D P=0.369、9-羟基利培酮P=0.42、9-羟基利培酮/利培酮P=0.706)。
针对利培酮引发的EPS,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比哌立登进行治疗,并对两试验组的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活性成分的血药浓度进行了对比,以探寻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发现,活性成分的血药浓度具有显著差异,在9-羟基利培酮的血药浓度中也检测到了该趋势;具有EPS症状的患者,两个数值都比较高。
1999年,Balant-Gorgia等人进行了治疗药物监测,发现使用比哌立登的患者具有显著更高的9-羟基利培酮血药浓度, Aichhorn等人在2005年也发现,比哌立登合并治疗患者具有显著更高的活性成分总血药浓度,而本研究结果证实了以上的这些发现。
很多研究对药代动力学参数和EPS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评估,但由于研究样本和方法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至今还存在冲突。在一项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研究中,没有发现利培酮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锥体外系副作用和抗胆碱能副作用)之间的联系。2005年,Riedel等人发现2周后更高的血药浓度对预测EPS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这样,仍未发现EPS和血药浓度之间的联系。
与此相反,另外一项使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impson-AngusScale)的研究表明,活性成分血药浓度更高的患者,具有持续更高的量表得分。在一项样本较小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帕金森症状与活性成分和活性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正相关。
然而,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2受体的阻断超过一定阈值会引发EPS、比哌立登组AM浓度的增加以及活性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更高的血药浓度,所有这些发现都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对D2受体较高的亲和力,以及比哌立登组9-羟基利培酮和活性成分更高的血药浓度,或许可以解释EPS的出现以及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临床需要。
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之间的药效动力学差异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活性代谢产物具有更长的半衰期,更低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此外,两种代谢产物的对映体(+)-9-羟基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由CYP2D6和CYP3A4代谢产生,具有不同的多巴胺D2受体阻断特性,可能会对解释这些数据有帮助。
总之,对于潜在的临床不良事件,我们的数据证实了药代动力学的重要作用,如果使用多维模型解释精神分裂症患者EPS的易感性似乎更有利。为防止副作用发生,在合用比哌立登治疗EPS之前,最好进行血药浓度测量。治疗药物监测(TDM)可以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确定是否可以减少剂量。
Schoretsanitis G, Haen E, Hiemke C, et al. Risperidone-induced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 is the need for anticholinergics the consequence of high plasma concentrations?[J].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2016.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索取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