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休克治疗双相障碍带来的临床效应

2016-03-02 大话精神


双相情感障碍(BD)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非快速循环患者还会有病情稳定阶段(the illness-free interval),我们称之为无病间隔。这三个阶段联系密切,相互依存。BD急性期的药物治疗,或者对症躁狂或者对症抑郁,都可能直接影响整个躁郁循环。例如,抗精神病药物可诱发抑郁,而抗抑郁药可引起轻度躁狂/躁狂发作或者是加剧躁郁循环。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躁狂与抑郁两者的关系,并且,无病间隔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它能够延长康复期。但在实际临床中,对无病间隔的关注较少。

BD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对无病间隔产生不同的影响。之前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可能会缩短无病间隔时间(Strejilevich et al., 2011),而持续的电休克治疗(ECT)会延长无病间隔时间(Versianietal.,2011)。

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以撒丁岛ECT研究中心的奥里斯塔诺圣马蒂诺医院的患者为样本,选取41例非快速循环BD患者,对他们在接受ECT治疗前后5年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把无病间隔作为病情康复的一个标记,并对ECT治疗前后的间隔时间进行了分析。通过t检验的单变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发作次数、无病间隔、入院次数的差异,方差分析用来比较ECT治疗可能会对无病间隔产生影响的因素。

结 果

样本患者中Ⅰ型BD有25例(61%),Ⅱ型16例,患者平均年龄46岁,有26例女性。19例患者初始症状为抑郁,10例初始为躁狂,12例混合症状。所有患者平均接受8.39期ECT治疗,每期次数从4到20不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混合状态的患者平均每期次数分别为9.31,7.75,8.3。结果发现,ECT治疗五年后5例患者的发病率未降低,36例患者(87.8%)的无病间隔显著增加(治疗前13.2±9.0个月,治疗后25.1±19.1个月,t=3.8,p<0.0001),平均增加36%。81%的患者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治疗前5.9±3.0,治疗后1.0±1.7,t=9.3,p<0.0001),90%的患者入院次数也大大降低(治疗前2.2±1.3,治疗后0.2±0.5,t=9.4,p<0.0001)。BPRS及CGIs分数也有相应的降低。


结 论

电休克治疗能延长双相障碍无病间隔时间,减少发作次数及入院次数。暂停抗抑郁治疗后进行ECT治疗,可能会对双相障碍起到积极稳定的作用。

文献索取

G.P.Minnaietal,et al. What happens to the course of bipolar disorder after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95(2016)180–184.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献索取请联系我们。

100 18416 100 18416 0 0 4081 0 0:00:04 0:00:04 --:--:-- 4081 * Connection #0 to host 37.48.118.90 left intact d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