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楼晓峰:林峰先生楹联赏析两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只因铺垫厚实,所以情感饱满

——香港诗词学会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主题联赏析

作者:遂昌县诗词楹联学会 楼晓峰

(2016年12月16日《中国楹联报》发表)

 

香港诗词学会第七届中国诗人节于2016年11月12日在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文广中心隆重举行,来自香港、深圳及全国各地诗友近300人参加活动。本届中国诗人节的主题是“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此,香港诗词学会创会会长林峰先生事先为会场创作一副主题联:

由舜尧而刘汉李唐,谁堪称国父;

自孔孟至屈骚迁史,公乃谓完人。


这副楹联共26字,上联设问,下联另辟蹊径,以不答作答。全文的核心内容集中、含蓄地指向上、下联的结尾二字:“国父”和“完人”,说白了便是三个字——孙中山。


一、阅读提示

上联的“舜”和“尧”,“刘汉”和“李唐”既是实指人物,更是借助历史代表人物的信息,来概括中国从古至今的漫长历史时期。与此相对,下联的“孔”和“老”,“屈骚”和“迁史”在实指人物以外,更是要藉以概括从古至今精英荟萃的思想、学术群体。唯有如此思维,才能够全面理解联文的内涵。



二、联文品读

上联演绎:泱泱华夏文明,从舜帝、尧帝为代表的元古三皇五帝时代开始,中间经过了周、秦、汉、唐直到今天,其间经历了多少次改朝换代,出现了多少个开国君主啊!但是,屈指数来,又有谁能够名副其实地享受“国父”这一尊荣?


下联演绎:云云学者群体,从孔子、孟子为核心的先秦诸子百家开始,中间经过了屈原的骚义,司马迁的史学等诸多学术流派直到今天。其间站立起多少思想巨人,涌现出多少学者精英啊,但是,平心而论,唯有孙中山可以誉为历史“完人”。



三、综合赏析

由舜尧而刘汉李唐,谁堪称国父;

自孔孟至屈骚迁史,公乃谓完人。

从总体上看,该联文对于人物的历史定位高而恰到好处;用以塑造人物的表现手法娴熟而见功力,可谓是思想情感和表现艺术都堪称完美的文学统一体。


1.崇高的思想情感境界

孙中山是伟大的历史人物,直接的材料多如牛毛。但是,孙中山又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国父”这个尊称已经用了半个多世纪,纪念孙中山不提“国父”则不达人物应有之高度,但是,如果仅仅简单停留在“国父”这个称谓上,则没有新意。而且围绕孙中山这一人物形象,那些多如牛毛的材料竟然没有一种可以充分衬托他的形象高度。对此,联家自有柳暗花明的途径。孙中山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可是帝王的等级!何不把他置于龙虎榜里面去进行对比?于是“舜”、“尧”、“刘汉”、“李唐”呼之而来,华夏历史一目了然,时间跨度是茫茫五千年,陪衬高度是三皇五帝以及此后的汉祖、唐宗等无数的帝王国君。联家的高明在于突破了惯用的绿叶衬红花的手法,而是用彼花来衬此花,用历史群芳来衬托眼前的一朵牡丹,因此在表现手法上达到了推陈出新的效果。这种突破可不是轻而易举、随手可以拈来的,而是需要经过全方位深入的理性认知和情感酝酿才能够想到并做到的。遂想起唐代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慨叹。


下联的手法与上联基本相似,不同的只是上联以历史帝王形象来衬托人物的历史高度,下联则是以历代思想家群象来表现人物的哲学深度。在功能上,上联高屋建瓴,以人物经天纬地的高度来统领其历史实用意义;下联则层层深入,以人物的学术内涵来彰显其深厚的历史思维价值。


2.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

有了铺垫的材料,又有了对人物思想高度的定位,剩下的就是如何编织材料,构建大厦了。然而,提起泱泱华夏五千年,三皇五帝迎面而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帝王明星如同走马灯似地上场;提起先秦孔子、孟子,后继屈原、司马迁等儒林精英便纷至沓来。如果详细的写,可以写出洋洋几百字的一幅长联。但是,会场布置的空间和活动时间是极其有限的,作为一副会场主题联,不允许无节制地发挥。于是联家就简思维,上、下联用纯粹文学白描的手法,分别用一个虚词“由”和“自”直接带出“舜尧”、“孔孟”两个历史代表人物,仅此而已,不对人物作任何描述和加工,一虚一实,便完成了一个漫长时代的历史概括。然后,再分别用另一个虚词“而”和“至”推出另外两组历史概念——“刘汉”、“李唐”与“屈骚”、“迁史”,从而完成了从中华远古文明到今古文明的转折和衔接;最后,上联以短句“谁堪称国父”设问,下联以短句“公乃谓完人”之判断作答(即不答而答),就此干净利索地完成了上、下联的创作。


3.精湛的艺术特色

这副楹联之所以成功,除了思想高度以外,还与它精湛的多方面艺术表现手法密切相关。


一是设问手法的妙用。按理说,上联以设问形式出现,下联应该以回答的形式来回应。但是,本文在上联提出问题后,下联并没有承接上联的三皇五帝话题,更没有回答上联所设“谁堪称国父”的提问,而是另辟蹊径,将话题转到中华五千年来的学术领域,并以“公乃谓完人”的判断形式结束全文,把所设问题交给读者去领悟。这可不是轻易而为,而是本联行文之必要。因为本次诗人大会的主题是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孙中山”三字以及人物图片已经醒目地出现在会标中,如果在楹联中再次出现,那就是内容重复了。


二是材料铺垫充分。这是一副由分句构成的中长联,从功能上看,上、下联的前分句属于铺垫,后分句才是核心内容。但是,为了把铺垫功夫做到位,使得核心理念水到渠成地出现,联家再次突破通常惯用的手法,将核心语句安排成5个字的短句,而把铺垫语句设计成8个字的长句,而且其内涵不仅是一连串的历史巨人,还包含了跨度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从而以势不可挡之气概推出联家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千秋国父孙中山,——历史完人孙中山。如此处理的结果是:达到了用形容词褒扬或者用名词比喻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是虚词运用得当。对于虚词入联,行内有两种观点,一种从语言洗练效果出发,认为当代楹联不宜使用虚词;另一种观点则从逻辑严密出发,认为楹联(尤其是底蕴厚实、内涵博大的楹联)必须使用虚词。这副楹联上、下联分别都用了三个虚词,上联为“由”、“而”、“堪”;下联为“自”、“至”、“谓”。在此,笔者无意为两种观点的是非下定论,只是就事论事地对眼前这副作品进行两种行文比较。


我们不妨把上、下联的前分句虚词去掉看看:

原文:               去掉虚词后:

由舜尧而刘汉李唐,   舜尧刘汉李唐,

自孔孟至屈骚迁史,   孔孟屈骚迁史,

原文上、下联分别加了“由”、“而”;“自”“至”两个虚词,它们是句中的语法功能标志,目的是从无限的历史空间和人物集合中分割出所需要的一块,让“舜、尧、刘汉、李唐”和“孔、孟、屈骚、迁史”这两组语义不明的概念透露出作者的思维趋向,而且使本分句的各个概念之间具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动感,使前、后分句之间形成水到渠成的关联效果。若是去掉虚词,就只剩下了“舜、尧、刘汉、李唐”和“孔、孟、屈骚、迁史”这两组纯粹的名词概念排列,即没有语法标志,也没有思维趋向,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而且前分句的历史动感不见了,前、后分句之间的关联效果也不存在了。


再看后分句: 

原文:          去掉虚词后:

谁堪称国父;    谁称国父;

公乃谓完人。    公谓完人。


原文在上下联“谁”和“称国父”、下联“公”和“谓完人”之间分别加上了“堪”和“乃”,于是在语气上形成意义过度和概念转化的气势,从而使“孙中山是国父”和“孙中山是完人”之判断显得客观、谨慎、必然而妥贴;去掉虚词后,虽然大致意义没变,但是却使得这个判断句在语气上未免使显得有些突兀和生硬。总而言之,前分句的两个虚词是解决语法问题,后分句的一个虚词是解决语气问题;前分句虚词的存在意义比后分句虚词更加重要。


总而言之,此联因为材料铺垫极为厚实,再加之情感饱满,功夫独到,所以达到了整体完美的创作效果。




因果曾报应,反思免覆辙

——一副甲午战争反思联赏析

作者:遂昌县诗词楹联学会 楼晓峰

(2015年3月5日《中华楹联报》发表)

 

2014年12月5—6日,香港诗词学会第五届中国诗人节大会会场上布置着一副醒目的对联:

六合大清,君不清,臣不清,兵毁船沉,还签了马关条约;

共和中国,士许国,民许国,邦兴人望,莫忘乎甲午战争。

本届诗人节大会的主题是“反思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暨战事诗歌吟唱”,这副对联对于会场的气氛渲染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就成了整个场景布置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要素。以致会后一段时间,一种慷慨悲壮,但又不失蓬勃正气的氛围还经常萦绕在笔者心头,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文章完成后,经向学会秘书处打听才得知,这副对联的作者是香港诗词学会创会会长林峰先生。


词语注释

上联“六合”:意为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位,原本是一个朴素的空间界面概念,泛指天地或宇宙,但是这里专指一百年前的大清中国之疆域。


下联“大清”:双关词语,既表示中华大清朝,又讽刺性地暗示大清帝国政治黑暗。


阅读演绎

这副对联一共42字,词语通俗,语义明了,但又不失凝练和含蓄。全文演绎如下:


上联:说什么东南西北上下天地之间一统清明,却分明是当皇上君子的不见清明,当臣子官吏的不务清明,到头来是丧失了水军,沉没了战舰,最沉痛的是竟然和日本强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下联:只有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文明家园。君不见在新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上,老百姓舍家许国,将士们舍身为国,于是民族独立,国力渐渐强盛,民生渐渐兴旺,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和牢记那段让中国人民忍辱蒙羞的甲午浩劫。



综合赏析

楹联是用浓缩的两句话或者两个分别由一系列短句构成的语言片段作为文章单位,以对称的形式来表现一种独特的意境或者思想情感的特殊文体,由于篇幅特别短小,除了表现深刻的内涵外,它必须具备语言凝练、特色鲜明的艺术特性。通读这副会场联,深深地被其以古鉴今的思想性和多方面的语言艺术特色所感动。


一、以古鉴今,思想性强

此会场联上下联在意义上各有四个层次,第一短句为第一层次,第二和第三短句为第二层次,第四短句为第三层次,第五短句为第四层次。以下按上、下联分别阐述。


上联:六合大清,君不清,臣不清,兵毁船沉,还签了马关条约。

第一层次“六合大清”是上联的主语,既表示清朝社稷,又含有三百年来大清王朝沾沾自喜的讽刺意味,其手法在于“欲抑先扬”;第二层次“君不清,臣不清”由前面的褒扬转入贬抑,但是两个短句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即“君不清”是“臣不清”的内在原因,“臣不清”是“君不清”的必然结果;第三层“兵毁船沉”在意义上承上启下,既是前一层次“君不清、臣不清”的作用结果,又是后面更深一层结果的原因;第四层“还签了马关条约”则是前面三个层次意义累加的必然性大结局。


下联:共和中国,士许国,民许国,邦兴人望,莫忘乎甲午战争。

第一层次“共和中国”是下联的主语,虽然从构词分析,“中国”是中心要素,但是实际重心却落在“共和”一词上,因为单从下联“中国”和上联“大清”来看,两者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性差别,只有将“共和中国”和所谓“六合大清”相对比,才能够显示出两者的本质区别;第二层“士许国,民许国”是前一层次“共和中国”的必然结果;第三层次“邦兴人望”承上启下:一方面,有“士许国,民许国”的精神在,自然就会出现“邦兴人望”的结果,另一方面,眼前新中国的“邦兴人望”成就是在“兵毁船沉”的烂摊子上建立起来的,这样就自然地把人们的思维导向对历史的反思——这就是第四层次“莫忘乎甲午战争”之全文的归宿。至此,便完成了全文以古鉴今,反思历史思想的形成和演绎过程。



二、语言运用炉火纯青

除了鲜明的思想性以外,此联还具备多方面的艺术特色。


1.语言凝练,一字千钧

一副42字的对联其规模只能算是中长联,但是要全面复原这副对联的信息内涵,则需要几百字来进行演绎,此联语言凝练的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达到凝练的效果,联家只提纲挈领地抓住了清政府不清明、甲午战败、马关条约辱国和新中国进步、军民协力保家卫国、国强民富、牢记甲午战争等一系列一字千钧的要素,尽量以文言单词进行遣词造句,把那些散文化、关联性、可以省略的要素统统省略,从而实现了语言凝练,内涵言简意赅的目的。


2.荆芒讽刺,玉帛嘉许

上联的总话题是“六合大清”,顾名思义,其本质应该是清明、强大的世界大国,但是紧接着的下文却是“君不清,臣不清”;又因为“君不清,臣不清”,所以必然地导致了“兵毁船沉”,“还签了马关条约”的耻辱结局。上联以“大清”开头,一语双关,接着以两个“不清”转折,最后以“马关条约”结尾,让过去的历史有如荆芒在背,讽刺意义可谓入木三分。


下联前三个层次从褒扬的角度出发,嘉许似玉帛,对新中国天时、地时、人和的形势进行热情讴歌,给人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感觉。最后,水到渠成地实现了一个大转折,把全联的核心思想定位在了“莫忘乎甲午战争”这样的高度,使思想情感得到升华,既提炼了对联的主题,又恰好切合了香港诗词学会第五届中国诗人节大会的时代精神。


3.机关巧设,柳暗花明

从音律上看,上联“大清”,“君不清”、“臣不清”三个节奏点“清”都是平声,但是,三个“清”字连续出现,属于机关巧设,刻意为之,目的在于表现“大清”与“不清”的现实反差,在这种情况下,行文可以不受平仄规律的制约。再从词语性质上看,上联“不清”和下联“许国”似乎存在词性反差。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联的三个“清”字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意义,即“大清”为“强大的清朝”之意,“君不清”、“臣不清”则可以视为“国君不努力治清朝”、“臣子不努力事清朝”的省略句,这样,后两个“清”字就从形容词变成了名词,与下联“国”字形成意义对仗。


4.活用数字,从容自如

从表面上看,此联上联“六合”一词含有数字“六”,而下联与之对应的却是“共”字,而不是数字。但是只要细加分析便可知,上联“六”字的含义是东、南、西、北、上、下这六个方位名词的集合,并不是六种意义完全相同的事物;而下联“共”字所表达的也是国内各民族、各阶层的集合,由此可见,上联“六”和下联“共”在意义上完全一致。


5.起承转合手法的妙用

一般情况下,“起承转合”是文言论文、诗文或者赋文独有的行文模式,楹联一般难以运用。但是,这幅对联例外,它把“起承转合”四法成功地运用到了对联创作中来,其方式是分别在上、下联中,让“起承转合”双线条齐头并进。


以上联为例,第一层次“六合大清”推出“大清朝”这个总话题,在行文结构上属于全文的“启”;第二层次“君不清,臣不清”则承接“六合大清”这个话题,对大清朝廷的黑暗性质进行描述,属于“承”;第三层次“兵毁船沉”从前面的直接描写大清政府腐败转为对腐败政府的军事无能状态之描写,属于“转”;第四层次“还签了马关条约”即是朝政、朝运的因果所向,也是上联内涵的总结,属于上联的“合”。


再看下联,情况与上联基本类似,不同的只是“共和中国”是下联的“启”,而非全文的“启”;“莫忘乎甲午战争”则是全文的“合”,而非下联的“合”。全文遣词造句行云流水,起承转合天衣无缝,为楹联创作借鉴其它文言文体艺术树立了典范。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小楼部分专辑回顾:

小楼周刊(76):微波荡出两行诗

每周试玉(70):嘉宾【姚泉名,李育林,胡迎建】

竹山,青嶂随人翠欲流

古村,云自无依水自流

【小楼听雨】2018年(1-3)月专辑目录

寒食节不知道的习俗

古今诗人过清明(附各地清明节的习俗)

春社,一个被遗忘的节日

今天,你复活了吗?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小楼诗选】林峰:雪夜雕桐作古琴


1.投稿邮箱:844418467@qq.com.

2.入选要求:精选绝句20首,律诗或词10-15首,文章类一至数篇。

3.关于打赏:群内诗友集作品归平台,个人专辑全部归作者安排。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刊发的作品,同时会在【今日头条】小楼听雨诗轩和【搜狐】小楼听雨诗刊同步刊发,敬请关注!!


本期审核:小楼听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