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文章】龙榆生 ‖ 对偶的形式与对法

小楼听雨诗刊

陌上看花    楼头听雨

关注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号忍寒。1902年4月26日出生于江西万载,1966年11月18日病逝于上海,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主编过《词学季刊》。编著有《风雨龙吟室词》、《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  。


对偶的形式与对法

龙榆生

  

由于汉民族语言具有便于作成对偶的特性,所以上溯周秦典籍,下逮近代歌谣,乃至口头戏谑,常是采取这种排偶形式。这一形式是素来就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把对偶形式由偶然产生发展成为有意识的大量创作,这是魏晋以来逐渐讲究声律的结果。所以刘勰在写过《声律》、《章句》之后,接着就有专篇讨论这个对偶问题。他说:

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这是说明在文学语言中多用对偶,也是合乎规律的。他又提出四种对法:

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文心雕龙》卷七《丽辞》第三十五


  他把“双比空辞”叫作“言对”,“并举人验”叫作“事对”,“理殊趣合”叫作“反对”,“事异义同”叫作“正对”。这四种对法概括了对偶的主要形式,直到唐人近体诗的格式全部完成之后,又定出一种共同遵守的规格,也就是两个长短相同的句子构成对偶时,在相同的地位,它的语义要相当(也就是虚实相当),字调要相反(也就是平仄相反),才算适合对偶的法则。这好比两个人配成一对夫妻,必须是一男一女,也就是古人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样构成的对偶,结果是十分和谐的。唐人所写的五、七言律诗和骈文、律赋,都以这两条规律为绝对共遵的标准。至燕乐曲兴起之后,虽然句式的错综变化不可胜穷,但依据“奇偶相生、轻重相权”的八字法则,讲求对偶的精巧,还得提到首要的地位。


下一篇:常见于小令短调的谐婉对法



精彩回顾:

使劲戳......

小楼周刊(117)

每周试玉(111):嘉宾【郎晓梅  刘鲁宁 张春义】

首届【人间要好诗】诗词有奖活动完美结束(朗诵视频纪念版)

盘点 |【小楼听雨诗刊】2016年—2018年专辑网址

首届[人间要好诗]有奖赛事|终审结果揭晓

【小楼听雨】2018年(7-9)月专辑目录

【学习文章】龙榆生;‖慢曲中复杂的韵位与感情关系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今日头条】小楼听雨诗轩,【搜狐】小楼听雨诗轩,【UC 】小楼听雨诗刊,【凤凰网 】小楼听雨诗刊等平台同步刊发,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小编由于精力有限,不再一一转发。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如有侵权也请留言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