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元洛《唐诗分类品赏》七品(3)|艺术篇·书法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编者按:《唐诗分类品赏》乃诗词鉴赏名家李元洛先生所著。他以现代人的立场、观点与眼光,选取与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无一相同之唐诗337首,分成自然、社会、人生、艺术四大篇章,下设28个小类,有名家名篇,非名家佳作,也有不少未进入过古今任何选本之遗珠。是新选与新编、美文与美诗、诗教与诗艺、古典与现代四美并具的当代最佳唐诗品赏选本。出版后即好评如潮,现征得出版方中华书局授权,选发7篇以飨读者。


续接:

李元洛《唐诗分类品赏》七品(1)|自然篇·环保 (鸟)

李元洛《唐诗分类品赏》七品(2)|人生篇·情爱



艺术篇·书法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杜甫

 

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

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

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

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

未知张王后,谁并百代则。

呜呼东吴精,逸气感清识。

杨公拂箧笥,舒卷忘寝食。

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文|李元洛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书法的黄金时代。盛唐时的张旭,就是黄金时代的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狂草第一人。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氏。其诗《全唐诗》仅存六首,但其中的两首颇为有名,其一为《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其一为《山行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然而更有名的是他的书法,他师从东汉张芝和东晋“二王”的草书,形成了自己独具面目的狂草。书法家颜真卿曾从他习书。怀素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草法,时人谓之“以狂继颠”或“颠张狂素”,而“草圣”则是他们共享的雅号美名。后来唐文宗将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和张旭草书,并称为“当世三绝”,可见在唐代其声誉之隆。


李白避安史之乱,南赴剡中,在溧阳邂逅张旭并饯别于酒楼,作《猛虎行》诗云:“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高适《醉后赠张旭》云:“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杜甫和他应该十分熟悉,“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他在长安时所作的《饮中八仙歌》,寥寥三句就已为张旭传神写照。而《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则是作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其时张旭已逝,杜甫流寓四川的夔州,掌天子服御之事的官员杨某前往成都而路经此地,出示珍藏箧中的张旭草书,催生了杜甫这首睹物思人亦赞亦感之诗。


张旭草书传世之作有《肚痛帖》、《千字文》、《古诗四帖》之类,不知杜甫当年看到的是什么作品?此诗开篇四句写睹物怀人之情,“草圣”一词,可见对张旭的草书当时已有定评,结尾四句点明题目兼抒发不胜今昔之感。“酒德”一词,令人想起晋人刘伶状饮酒之乐的《酒德颂》,以及《新唐书》中有关张旭嗜酒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的记载。中间十四句是全诗的主体,杜甫浓墨重彩描绘张旭草书的气势与神韵,赞美他的狂草是张芝与王羲之之后的百代典范。李白在《猛虎行》一诗中,虽然也推崇和赞美了张旭,不过,那毕竟只是吉光片羽,全诗写的是动乱时代中他自己个人的遭逢和感慨。杜甫此诗,才是大诗人对大书法家的全景写真,是杜甫专门为张旭所建立的诗的纪念碑。


作者 | 李元洛  编辑 | 章雪芳  审核 | 吴艳红


使劲戳......

小楼周刊(132)

每周试玉(127)|嘉宾【晋风   安全东 雷海基】

《小楼听雨诗刊》2019己亥新春大拜年

首届【人间要好诗】诗词有奖活动完美结束(朗诵视频纪念版)

盘点 |【小楼听雨诗刊】2016年—2018年专辑网址

首届[人间要好诗]有奖赛事|终审结果揭晓

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人民日报】【百度】【今日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好看到朋友圈和所在群,您的转发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感恩并致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