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中国,考上985/211意味着什么?看完我能学到凌晨3点!


“上那么多学有什么用?毕业了不也就是个月入几千的打工人?!有些人不读书,直播当网红不照样月入过万!”

这的确也是事实,但是却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一点:概率。没有学历的人也有成功者,但概率很低;有学历的人也有失败者,概率同样很低。以个别的案例来论证普遍问题,结论自然也是片面的。

学历并没有你表面上看得那么简单,一个好的大学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科研:名校是真的有钱


一所高校想要快速发展,一定数量的经费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正在建设“双一流”的国内重点高校而言,办学经费的多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上数据来源于软科。


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看,共有 13 所高校预算总数过百亿, 清华大学(317.28 亿元),浙江大学(228.16 亿元),北京大学(221.34 亿元)位列前三甲!此外,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和四川大学经费也在百亿元以上。

而这些预算基本上都会作为科研经费等,投入到学校建设中。

对理工科学生而言,要想有真才实学,各种先进的高精密仪器必须都安排上!

而对于文科生来说,“博览群书”是基本功。图书馆资源是一笔动辄上千万的支出。根据教育部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公布的2019年高校图书馆年度总经费,中山大学图书馆以约1.43亿元拔得头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列第二、三名。而排名第1的中山大学和排名第20的云南大学,图书馆总经费相差了1个多亿。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前沿学术讲座。讲座能请到什么样的人来,可不是砸钱就能搞定,还要看学校老师的人脉!比如哈佛博士毕业的教授请个老同学来学校走一圈,学生们就可以轻松get到世界级最新的科研成果。

可能大一才上两个月,就能听到世界顶尖高校的大师讲座,而这些教授的姓名,估计好多二本大学生一辈子都不会听说!

■清华大学邀请2018年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教授作为特邀嘉宾,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菲尔茨奖首位华人获奖者丘成桐教授作为对话嘉宾,与清华学子围绕“代数和几何世界的奥秘”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 出国 #


对很多学生来说,大学毕业后,会选择出国深造,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学位。

一般情况下,出国留学申请非常重要。相对而言,国外大学不可能对中国如此之多的大学都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因此,很多海外名校虽然会综合参考申请学生所在的学校和专业的排名、实力等,但更加青睐名校的学生,似乎已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所以,虽然有些学生毕业的大学在国内很难考也比较牛(比如一些财经类大学或者在某些领域比较厉害的大学),但是在申请留学时却会因为其学校不是985或者“双一流”而被歧视,甚至被拒绝,想想也是非常心酸!

此外,谁来帮你写出国留学的推荐信,也非常重要。如果给你撰写推荐信的导师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那么,你的推荐信必然会锦上添花。毕竟,不是每所大学都有这样的名师资源!



# 考研 #


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以及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读研究生成为很多本科毕业生的选择。

2021年,考研人数达到377万,再创历史新高!

不过,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长,高校招生人数的增长并未同步跟上。

即使2020年扩招了18万研究生,但是最终从344万考生中杀出重围的,也不过100万人左右;同时研究生的报录比也在不断增长,为4:1左右。

更何况,推荐免试成为“双一流”高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加大了裸考进理想名校的难度。

简而言之,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

因此,很多考生填报志愿时,也会考虑报考的大学和专业是否容易读研。而保送研究生的比例高,意味着这所大学的本科生读研的几率非常大。

什么是保研率?需要先明白大学怎么保研。保研,是指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

相比于地方院校而言,名校的保研率基本都超高。

也就是说在考研这件事上,学校牌子真能抵20分!

一位负责研究生招生的985高校老师透露:985/211院校导师更愿意接收985/211院校的本科生。高校都希望自己的生源质量好一点,985/211的生源占比高一些,学科评比时也会占优势。


# 就业 #


之前播出的《初入职场的我们》,5位实习生的简历称得上是从千名候选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实力都是杠杠滴!

毕业于上海交大的郑茹心:主修市场营销,曾拥有PwC、贝恩、欧莱雅等4段相关实习经历;

来源于海外名校的郑斐然:曾有过3段工作经历,且最高职位是市场部总监;

就读于浙江大学西班牙语系的孟羽童: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因兴趣也曾在阿里、网易等互联网大厂实习过;

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教育学硕士的宋佳昌:本科毕业于华盛顿大学,获得了经济、教育学双学位,做过初创企业的公关部长,担任过多个项目的策划,还曾参加过《最强大脑》;

就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商学院的00后梁坚洛:主修市场营销和商业管理双学位,曾参加过宝洁暑期实习,在百威校园挑战赛中获得全国季军。

想一想,未来跟你竞争的就是这些超级优秀的学霸,压力还是有一些些的。

其实,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因为歧视,企业知道普通高校也有人才。但简历实在太多,企业需要花最短的时间和成本找到能力较强的人,一个一个来筛选,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会比较高,没企业愿意出。所以,用名校(双一流)这样的标签来筛选人才,就成了成本最低的方法!


# 千万不要小看环境的影响 #


众所周知,在名校,很多学生都是求知若渴,尽可能地利用时间汲取知识,提升自己。

前段时间,几条短视频火爆全网。

清华大学,下课已经20多分钟了,但很多同学都没有离开。 

而是围在讲台边,和老师讨论上课时有争议的问题。


来源:文章来源于高考历史,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注:本文旨在学习分享,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往期内容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