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成果与挑战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19年12月31日,武汉卫生部门报告了27例不明病因导致的肺炎病例,而几乎所有病例均有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因此,在当时该市场被认为是导致病毒爆发的源头。随后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于2020年1月1日关闭该市场。
2020年1月9日,相关研究报告表示:疫情是由一种被命名为2019-nCoV的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自此,与疫情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及相关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纷纷发声,各类研究成果的涌现逐步加强了大众对该病毒的认识。
意大利巴勒莫大学的Amodio Emanuele博士及其团队在Healthcar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了目前科学界对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一些成果和仍在面临的挑战。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β属B亚群的SARS-CoV-1基因组序列至少有70%的相似性。它们的基因组差异很可能就是其功能和发病机制不同的原因。2019-nCoV的基因组测序已于1月公布,供不同国家生产用于检测感染的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测试产品。此外,2019-nCoV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中的基因至少有96%是完全相同的,这证明了蝙蝠应该是其原始宿主,但果子狸、蛇及穿山甲作为其中间宿主的嫌疑并没有被排除。显然,追踪病毒的传播路径是未来控制病毒暴露和传染爆发的关键所在。
另一重大发现是对感染病毒后确切潜伏期的测算。据估计,感染病毒后潜伏期短则5到6天,最长可达14天。测算出确切的潜伏期能够提高对强免疫能力个体中无症状和亚临床感染率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新冠肺炎(COVID-19)的病例检出率。此外,最近发表的研究预估该病毒的基本传染系数为3.28,高于世卫组织最初估计的1.4到2.5。
基本传染系数
基本传染系数是病毒传播能力的一个指标,指单个感染者在无感染群体中能传染的平均人数。只有降低到1以下,疫情才会被认为得到控制。
另有证据显示处于潜伏期的病人也可传播病毒,他们的病程短暂且没有特异性。而对于康复期病人痰液中检测到的高病毒载量,引起了人们对康复后的病人也会携带病毒的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常见症状
1. 发烧
2. 排痰性咳嗽或干咳
3. 肌肉痛
4. 疲劳
5. 症状通常在一周之后加剧,从轻症到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目前,该病症最新死亡率为2.3%。研究表明,死亡率会随着时间和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而变化。在60岁以上的患者和有合并症的患者中死亡率更高。而随着疫情进程的发展,死亡率在逐渐降低(由1月上旬的15.6%降至2月后的0.8%)。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在普通人群中发现的“轻症”病例较多,或者是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遗憾的是,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而治疗手段也仍以辅助性治疗为主,没有专门的抗病毒治疗。最近,通过使用利巴韦林的重组干扰素,以及利用从新冠肺炎康复者中抽取的血浆对患者进行治疗,成效颇为显著,患者注射血浆24小时以后,其症状便开始有所减轻了。
综上,在短短几周内国际科学界的多种发现刷新了对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免疫学,和防治一般性认识。然而,仍有许多疑问亟待解决,比如病毒的传播路径、对康复后患者病毒携带的关注等。有部分观点认为找到并共享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全球新冠疫情控制的一个主要挑战。
长按二维码
阅读英文原文
原文出自Healthcare期刊文章
Amodio, E.; Vitale, F.; Cimino, L.; Casuccio, A.; Tramuto, F.Outbreak of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First Evidences From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Literature and Pending Questions. Healthcare 2020, 8, 51.
Healthcare (ISSN 2227-9032)作为开放获取型国际跨学科期刊,主要发表医学和卫生保健研究等相关问题的文章,Healthcare采取单盲同行评审,一审平均审稿周期约为20天,文章从接收到发表仅需要2.9天。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观点来自于作者本人,不代表MDPI立场。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了解Healthcare期刊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