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气外露

奇谈Sir 天机奇谈 2022-11-01

已经修改了两天,看能否顺利发文。


NO. 1|壹


一周前,已经躺平的新力地产老板张园林,做了道“防火墙”:

新力有两大平台,一个是港股上市且已经暴雷的境内主体新力地产集团,另一个是新力科技集团。

新力科技集团旗下拥有商业、教育、健康等业务板块,注册资本30亿元。去年11月,张园林将新力科技法人代表转让给了张良剑。

一周前,张园林更进一步,分别持股99%和1%的张园林夫妻俩退出新力科技,注册于2020年3月的南昌首骏房地产和南昌永琴陌实业,各接盘新力科技50%股权。

“许家印式”的金蝉脱壳,再度上演。

穿透一下南昌首骏房地产的股权和股东,会发现这家和新力控股有千丝万缕斩不断的关系,挺有意思的。

还有,要做就做干净点嘛,别犯低级错误,对外邮箱和联系电话都用同一个。

永琴陌实业也一样,故事颇多,都与新力有很深的交集(或合作项目,或接盘方)。

我感到难过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人金蝉脱壳,住着豪宅,挥霍着不义之财(业主的购房款、员工的工资、供应商的应结款项),怡然自乐。

而更多人拥挤在蜗牛壳里艰难存活,窗外是钢铁森林和灰蒙蒙的天空,在路上匆匆行走,在餐厅匆匆吃饭,回到家匆匆洗漱睡觉。担心失业,担心收入降低...

从来没有时间,也不敢奢望可以静静坐在床头,享受清风,听着鸟鸣,观望近在眼前的层峦。

回头看看新力曾经的豪言壮语,再看看当下的满地狼藉:

这世上还有什么不会过期?老板画的饼,永远不会过期,永远未来可期。

... ...

这些天,听了不少今年刚毕业在找工作的新人在大吐苦水:

“工作很难找,普通本科毕业的,今年面试不少,但offer寥寥。”

“性格测试题做多了,自己就有个好几个人设,投什么岗就按什么性格来答,收放自如。”

“面试次数多了,就从一个只会讲真话的老实人变成了海王,面哪个城市的岗就代入哪个角色,回家图安稳,大城市打拼,小城市扎根,说得自己都信了。”

“HR骗我,我骗HR,面试堪比演技对决。”

房地产行业更甚,转行转型成为这一年居高不下的热门话题。

当下考公考研热是有原因的:替企业打工不如给国家打工,至少后者稳定不会像有的企业一样想方设法剥削员工。

时常跟读者说,自己发家是时代成就的,我真这么认为。只是因为生得早,所以吃到了时代红利。

要是换到现在,我可能就只能选择直接穿寿衣,一步到位,人生直接少走80年弯路


NO. 2|贰


今年1-9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金额1.04万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1.2%,拿地金额top100中,城投和平台类公司数量占比超49%,国企占27%

今年全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去年相比,如果下滑幅度按30%预估,则2022年的土地出让金将减少约2.6万亿元。

这时候,城投就登场了。但楼市低迷,单纯靠城投公司举债托底,压根就是一场无法持续进行下去的“救场游戏”。

这一年,有几个城投公司拿的地开发建设,进入开盘阶段了?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地块现场或草木丛生,或沦为附近居民的蔬菜种植地。

房企暴雷仍在持续,鲜有房企像往年一样大规模拿地,卖地减少了,地方财政急需资金周转,于是城投和国企配合,以市场化形式拍得土地。

这样一来,财政压力是得到缓解了,但负债在这个球,也就踢到了城投公司的脚下,一旦开发,亏损就会显露出来。

所以很多城投公司就将拍下的地块搁置,作为资产挂在账上,起码账面上不会亏损。

其次,城投公司鲜有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和开发能力,也是搁置开发的一个原因。以前,城投拿地,更多是阶段性托市,市场回暖后再将地块溢价卖掉。

再者,市场仍未有回暖的迹象,不知市场何时筑底。市场下行期,销售去化也是一大难题。

这些都是导致地块搁置开发的很现实的原因。

多地的城投公司,仍没有转型,它们的角色,依然还是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大部分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缺乏支柱产业,财政收入更依赖卖地。

但眼下,这些城市的土拍压力相比以往更大,自然也就更需要城投来托底稳地价。

有些地方甚至与城投达成协议,城投可缓交出让金,待土地完成过户后,将土地抵押给银行获取资金,再缴纳土地出让金。

甚至有城市,土地款私下返还城投公司,相当于变相注资,然后城投公司还可以拿着地块去抵押贷款。

简单点说,就是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一起,打银行的主意。通常可以套出土地款的6-7成款项。

若不加以控制,长此以往,风险会向银行等金融系统转移,且地方政府的信用有承压风险。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上面会禁止城投“举债托底”了。


NO. 3|叁


金地债市大跌。市场担心,金地集团长期存在的开发项目权益占比低,可能隐藏大量的表外负债。

金地这几年拿地的权益比始终在50%以下,存在大量的“联合开发”项目。

房企隐藏负债至表外非常普遍,旭辉也是比较典型的之一,此次陷入舆论漩涡,导火索也源起于表外。

上周没有如期支付两笔外债利息,昨天宣布要兑付境内公开债利息的旭辉,曾被金主爸爸平安“背刺”了一把,表外问题由此浮现。蓝光和碧桂园看到这,应是寒意爬上背脊...

... ...

距离新城控股首次发行“中债增”全额担保中期票据,刚过一个月,新城控股又计划在银行间市场发行15亿元人民币3年中期票据。

卓越集团全资子公司卓越商管,一周前成功发行今年第一期6亿元的3年中期票据。

看了看。这两笔债券融资,貌似都是中债信增的玩法。

房地产低迷超一年,房企们惯用的高周转已然玩不转,曾经得心应手的债市融资,如今困难重重,民营房企尤甚,融资成功恨不得广而告之。

大部分民营房企对庞大存量的债务依旧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市场投资信心持续下降,“不是不让发,而是缺人买”成为当下真实写照。

2014年房地产企业信用债融资规模仅1100多亿元,2016年已经膨胀到8200亿元。这些五年期的,和后来发行的2年期的债券,集中在2021-2022年兑付。

而当下,房企暴雷,融资不畅,市场销售回款也持续减少,房企陷入恶性循环。多家头部房企的展期选择及方案缺乏诚意,二次展期等超出市场预期....

种种因素导致市场情绪和信心持续下行,不利于房企再融资,也加重了投资者的避险情绪。

如此这般下去,国企央企融资不愁,民营房企就扛不住了。

中债信增在这个时候登场,在民营房企债券融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怎么理解中债信增这词,用个段子说吧:

徽宗微服私访,在庆王爷的陪伴下,顺利在京城一著名院子里找了头牌李师师。后来,和李师师的感情特别好,就希望再找一份这样的珍贵感情。

于是又自己偷偷微服私访,带着个随从,扮作富商,去别的院子看看。

但这次虽然出手阔绰,却受到了冷落,院子里的几个头牌都是匆匆见上一面,便去陪别人了。

徽宗很惊讶,难道还有比自己有钱的?就问老鸨:“里面的客人给了多少钱?我出他的双倍。”

老鸨却轻蔑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双倍?你就是出到十倍也没有人家这种待遇。”

徽宗非常奇怪:“你们不是只认钱吗?”

老鸨说:“谁说的?那位客人身上就有比钱还好的东西。”

徽宗有点生气:“你什么意思?我的本事你们都没有试过,怎么知道我没有那好东西?”

老鸨上下打量了徽宗一番,斜着眼,不紧不慢道:

“看你那满身铜臭味的土鳖样就知道肯定没有!我就告诉你,让你服气。

在这里面的大爷,是当今圣上最宠信的庆王爷,他老人家只要往我这院子里一坐,除了圣上,就是天王老子也不敢来找麻烦!人家有点事整个汴京城都要为他忙活!这是花钱能买得到的吗?”

徽宗,若有所悟。

全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赞”或者“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